[摘 要]欧债危机使欧元严重贬值,欧元区经济萧条对我国出口造成严重冲击,因此,我国的经济发展应将以出口拉动型转变为以消费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本文从欧债爆发以来对我国出口的冲击,进而迫使我国加快转变经济转型,然后针对投资消费失衡、进出口失衡和产业结构失衡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长远建议。
[关键词]欧债危机 经济转型 出口
长期以来,作为世界加工厂的中国,由于依赖外国经济所带来的危害已在此次两债危机后彻底显现,中国的贸易顺差今后会慢慢缩小,过于强调出口的经济模式已不合实际,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美国信用评级被下调、欧元区危机四伏会促使中国摆脱这种经济模式,进而借助美债欧债危机,中国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经济转型已是势在必行,尽快将出口拉动型转化为消费引导型经济增长模式。
一、欧债危机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在2011年之前,中国对欧元区的出口增速基本上都高于中国对全球的出口增速。但在欧债危机期间中国对欧元区出口增速早已跌出20%,而中国2011年对全球出口增速前三季度分别为26.5%,22%,20.4%。长期来看,自2004年起,欧盟已连续八年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11年双边贸易额达5672.1亿美元,同比增长18.3%,而2011年前5个月,中欧贸易仅增长1.3%。同时,由于制造业投资约占中国整个投资额的四分之一,外部需求的减弱将导致制造业投资需求放缓,从而影响中国经济增长。
中国对美国和欧洲的出口量占我国总出口量的40%,国内的产能70%都要靠外需拉动,要从根本上解决两债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不能依靠所谓的救助,而是藏富于民、拉动内需,降低中国经济对国外的过高依存度。
二、转“危”为“机”
(1)倒逼效应
在不少专家看来,尽管短期内中国的出口贸易遭受重创,欧债危机的压力也可能成为推动中国出口和制造业结构升级的动力,倒逼经济转型,欧元资产的大幅下跌也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投资机会。
“如果外部因素不那么负面,中国就不会出台这些新的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在外需不振的压力下,一些中国企业开始考虑创新、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探索新兴领域的增长以及降低资源投入比例等,这些做法将有助于推动中国制造业、出口行业转型。”连平说。他认为中国应该坚定以内需拉动为主,不能像过去一样依靠外需,同时应采取改革措施完善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体制,保持居民收入合理增长,刺激消费。
(2)对策分析
然而,持续升级的欧债危机无疑给中国宏观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增加了难度,使中国在统筹国内外经济两个大局时面临两难。受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制约,以及我国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我国内部消费短时间内很难实现大规模增长,而若出台类似于2008年的四万亿投资计划,将导致经济的大起大落,同时也不利于抑制我国近年持续不断的通货膨胀。所以,基于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考虑,政府的大规模消费刺激政策并不现实。
(3)政策选择
著名经济学家巴曙松说:“从目前的政策选择看,在货币政策依然保持从紧来抑制通胀时,财政政策可以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这一可以着力于保障房建设水利等的投资,也表现为对战略性产业的扶持,还表现为对企业整合并购产业升级的税收扶并以此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同样考虑到通货膨胀的障碍,短期内我们确实应该在货币政策上谨慎而行,用国家的财政政策来应对经济结构问题。
三、经济转型前瞻
从长远来看,中国要加快结构转型。“十二五”时期的主线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要任务是调整经济结构。然而,经济指标显示,我国结构失衡的问题改观不大。其问题主要体现在投资和消费失衡、国际收支失衡和产业结构失衡。我国投资率连续八年上升,最终消费率却连续四年下降到,远低于世界70%的平均水平,2010年美国的GDP中居民消费占到80%。这充分说明了在发达国家,消费给经济带来了举足轻重的动力。因此,在今后的转型战略中,我们必须重视居民消费。
我国制造业实行改革开放的时间较早,发展的比较成熟,在全球市场上一直都具有较高的竞争力,但服务业尤其是支柱性的现代服务业,如金融保险、交通、医疗、教育、通信等行业,由于政府垄断或过度行政管制,造成效率低下、供给不足,更不用说在国际市场分一杯羹,形成了我国制造业发展较快而服务业相对落后的局面。今后的长时间里,我们仍然要在产业结构转型上不断改进。
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认为市场可以自发调节达到自身均衡,进行结构转型,但此次危机过后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发展内需,改变依靠出口的现状,很大程度需要加快政府转变职能,放宽投资机会,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参考文献:
[1]景维民,杨恒.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转型与发展的影响及启示[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2(4).
[2]何凡,郭泰.世界经济形势展望与中国对策[J].中国金融.2012(2).
[3]巴曙松.美欧债务危机倒逼中国加速经济转型[J].时代周刊,2011(18).
作者简介:崔兆文,男,1970年6月出生,辽宁北镇人,从事党校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