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培育职业农民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2012-04-29 21:09:00夏丽华
农民致富之友 2012年22期
关键词:农民培训职业

夏丽华

[摘要]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强调加快农业科技创新,首次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现代农业,根本出路在科技,关键在人才,最基础的就是要培育有科技素质、有职业技能、有经营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农民教育培训是现代化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关键词]农民培训现代化农业发展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发展水平从根本上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亟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要在农业领域广泛推广应用先进科学技术,创新管理发展模式,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产出,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发展现代农业,根本出路在科技,关键在人才,最基础的就是要培育有科技素质、有职业技能、有经营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就是培育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未来,就是培育农业现代化的未来,也是培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未来,这是实现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新型职业农民是农业科技成果的承接者和使用主体,新型职业农民是推动现代农业建设的力量源泉,培育新型职业职农民的重要途径就是进行农民培训。

一、以完善教育体系为先导。培训新型职业农民

1制定培训计划

职业农民培训作具有系统性、长期性、有针对性,并应当配备完善的考察机制,反馈机制。这就需要以一定地区为范围(可以自然行政划分为单位,也可以地缘相近、情况相近的村镇相组合)制定系统的本地农民培训计划。计划的制定就需要有相关政策规定予以支持,对地区实际情况展开专业的摸底调查,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此外计划的顺利实施还需要监督控制机制,要定期对培训工作的实际效果进行检查,对工作展开的实际状况进行评估。评估工作要客观,要为参与培训农民制定培训档案,以作为下一步培训安排的一项参考依据,并注意进行跟踪随访。

2拓展培训渠道

新型职业农民需要教育培训,教育培训可以加速推进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必须根据不同层次需求,有针对性分类开展培训,一是要针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科技文化需求,以农业实用技术为重点,广泛开展大众化普及性培训。充分利用农家书屋、农广校等教育资源,以及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田间讲座等教育形式采取“校企联合”、“公司+农户”、“农民专业协会+农户”、现场推广和现代远程教育等培训模式,多层次、多渠道地将新品种、新技术、新信息,以及党的强农富民政策、农民喜闻乐见的健康娱乐文化编辑成媒体教学资源送进千家万户、送到田间地头;组织专家教授、农技推广人员、培训教师将关键农时、关键生产环节的关键技术集成化、简单化,编辑成好看、易懂的明白纸,综合运用现场培训、集中办学、入户指导、田间咨询等多种方式,宣传普及先进农业实用技术,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使广大职业农民的知识和能力在日积月累中不断提高。二是要依托农民培训和农业项目工程,以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技术,以及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内容,对广大青壮年农民、应往届毕业生免费开展系统的职业技能培训,使其获得职业技能鉴定证书。对有一定产业基础、文化水平较高、有创业愿望的农民开展创业培训,并通过系统技术指导、政策扶持和跟踪服务,帮助他们增加创业意识、掌握创业技巧、提高创业能力,不断发展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三是大力推进送教下乡,采取进村办班、半农半读等多种形式,将学生上来变为送下去教,吸引留乡务农农民,特别是村组干部、经济人、种养大户以及农村青年在家门口就地就近接受正规化、系统化职业教育。

3灵活培训方式

农民培训,对象特殊,内容特殊,应当结合农村、农民的实际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综合运用多种培训手段。培训方式要务求实效。首先,在拟参加培训的农民中进行评价选择。短期培训由于时间有限,很难让参与培训的学员在知识能力方面有显著的进步,长期培训对于绝大部分参与培训农民来说又不现实,因此可以按农民实际情况、实际需要区分短期班与长期班。大部分群众性的学员参与短期班。但对于一部分负责人、带头人,有必要组织长期班。其次,课堂教学、现场教学多方式结合。可以聘请相关专业行业专家、高校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或是进行现场展示,或是根据农民提出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实际问题组织专场或直接进驻现场教学。还可以通过下乡讲座、科技赶集等方式对广大难以专门参与培训的农民进行普及式的培训。再次,集中式培训与咨询相结合。在培训工作中,我们发现,随着课程的展开与主讲人的引导,很多农民在培训过程中提出了自己的实际问题,但是碍于有限的课堂及课下时间,有些问题主讲者无暇解决,予以回答的部分问题也回答的较为浅显。因此可以在培训的整体时间中安排集中的咨询时间,放置在集中授课结束之后,并对咨询效果进行跟踪反馈。这样既可以提高听课者的听课积极性,也能够借助培训的机会解决部分实际问题,还可以成为培训组织者了解农民目前主要面对实际问题的窗口。在具体的培训手段上,需要借助现代教学技术,综合使用各种手段。这主要是针对参与脱产集中学习的农民。培训的手段多样化有利于学员对内容的接受消化,以及学习疲劳感的缓解。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将实际状况通过照片、视频展现给学员,增强培训的生动性;主要内容文字与讲解同步,便于学员记录。并可以通过远程技术,将其他地区的成果、经验加以展示,并请当地实际操作者进行介绍讲解。

4强化培训师资

把师资力量从较为单一的劳动技能的配备上向多领域配备上转化,培训教师的素质是培训效果的重要保证。职业农民培训对于参与培训的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它既要求培训教师有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与过硬的技术能力,又要求教师有良好的沟通传授能力。应从多方面入手,提高培训教师的综合素质。为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路上解疑答惑。

二、以搭建服务平台为手段。扶持新型职业农民创业

1优化创业环境

积极协调金融、工商、税收等相关部门对职业农民在农业科技立项、贷款、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支持,并建立引导服务机制,为农村职业农民在土地流转、办证、办照等方面提供指导服务,及时帮助他们创业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引导大多数农民走出种养+务工的低水平创业模式,走向一条上规模、有特色,依靠科技、文化、品牌等支撑的创业道路,对扶持带动作用强、辐射范围广的龙头企业和大种养户重点扶持。

2营造创业氛围

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农民自主创业的意义、作用、方法和途径,推介农民自主创业的成功做法和有益经验,选树一批自主创业先进典型,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充分利用正面效应的辐射作用促进农民自主创业,营造一种“人人想创业,人人都在创业”的浓烈创业氛围。

3注重典型引路

大力推广和宣传培养新型农民的好经验、好典型、好做法,达到“培训一人、带动一片”的光环效应。在引进农业新品种和做好新技术推广工作中,注重培养有技术、有超前意识、有影响力的实用人才为农民示范引路。引导他们发挥资金、项目、技术等优势,通过“公司+农户”、“协会+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或领办专业合作社、或创建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猜你喜欢
农民培训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金桥(2021年8期)2021-08-23 01:06:44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03-19 08:36:46
饸饹面“贷”富农民
今日农业(2020年17期)2020-12-15 12:34:28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劳动保护(2019年7期)2019-08-27 00:41:26
职业写作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0
我爱的职业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16:20:30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中国火炬(2012年12期)2012-07-24 14: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