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叙事之上“脱脂还原”地教历史

2012-04-29 00:44束鹏芳
江苏教育研究 2012年21期
关键词:历史老师教师

教学时间:2012年2月

教学内容:《“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人民版高中历史(课标教材)必修1)

教学场合:四川省乐山市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研讨会

教学对象:四川省乐山一中高二文科班

一、运用授课者自身资源导入

(在萨克斯音乐《回家》声中,65人左右的大班额学生进入宽大的阶梯教室,PPT上是本人在“国立台湾大学”门口留影的照片和前往香港旅游的港澳通行证。)

师:(指着照片)他是谁?(生:他是你)他在哪里?(生:台湾)那张我用过的通行证又指向什么地方?(生:香港、澳门)在港澳之上,有一个更大的地理名词是什么?(生:中华人民共和国)。

(学生所有的答问,都在座位上集体作答,且尾音拖得都很长,充满新奇和兴致。)

师:好的,本课的学习话题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天空下的港澳台问题,是我去过的这几个地方,历史将在这些空间里上演。

二、陈述已知,建构应然的知识结构

师:请大家在《回家》的音乐声中看PPT的演示,试着回答问题。

(PPTⅠ动态地演示香港地域的三个不平等条约,跳出红色的“一个历史问题,叫什么?”;PPTⅡ动态地演示澳门地域发生的1553年和1887年的两件大事,跳出红色的“又一个历史问题,叫什么?”;PPTⅢ渐次铺展出余光中先生的《乡愁》诗,教师在音乐声中提示学生默念它,然后,跳出红色的“还有一个历史问题,叫什么?”。期间的3分钟时间内,教师基本无语,唯音乐声和三张PPT前后铺展和动态演示。)

(音乐声止)

师:我们看了三张PPT,出示了三个历史问题,它们分别是什么,都指向一个什么大的历史话题?

生1:香港被英国割占,澳门被葡萄牙占领,台湾和大陆分离。

师:太好了,用词精准。港澳“走失”以及台湾分离,这三个问题都指向一个什么大的历史话题?

(学生语塞之际,教师提示:3张PPT的边缘都有“但悲不见九州同”,会是答案提示吗?学生回过神来,在座位上齐声讲:国家的统一大业。)

师:既然如此,为了完成国家统一大业,在解决上述历史问题的过程中,采用的方式是什么?发生过哪些重大事件?想一想,然后,我们请一个同学讲一讲,把自己头脑里已经知道的都讲出来,再请一个同学及时地在黑板上记录下来。

(约莫2分钟以后,开始如下学习活动:(1)先是男生说,女生写,结果不理想。(2)老师询问,有谁能够补充?一位男生(生2)大胆地说:“我来,我对台湾问题还有些研究。”老师说:“好自信!”生2努力地有条理地叙述台湾蒋氏政权的事,板演的学生无法下笔。老师忍了一阵,终于打断他:“不好意思,你真的很棒,知道别人不知道的,也是老师接下来会讲的故事。问题是,我们要求回答的是什么问题?”生2似乎不在行了。(3)改为女生说,女生请自己信得过的男生写,情况有些改观,但是没有达到老师预期的效果——核心知识大部呈现的效果。)

师:看样子,大家都把学过的还给老师了,不过,经过若干人的努力,大家能在没有课本的情况下再现“一国两制”、“1997香港回归”、“1999澳门回归”、“海峡两岸交流”已经不错。(用红粉笔将这些信息画上波浪线)大家来看看老师提供的应该再现出来的核心知识。(教师点击PPT“一、陈述已知,建构应有的知识结构”(如左下图),请学生对照黑板所写,找出老师和同学们的差异所在,并且请大家闭目刻印到脑海里。)

三、情境检测,确证我们是否已知

(1分钟以后)

师:现在检测一下,看看我们是否真的知道并理解了。(点击PPT,用两道选择题,确证一个核心知识:“1997年香港回归,‘一国两制的构想首先在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并红字闪动。继续检测,共3道题:视频信息解读题——看香港回归的一段视频,要求回答“最能够说明‘结束外国占领历史的信息是什么?中英之间的香港问题实质上是什么问题?”;图片阐释题——香港和澳门区旗的含义;语言推断题——邓小平说:“香港问题为什么能谈成功呢?主要是……”请推断邓小平会说些什么,应该说些什么?在完成这3道试题的检测后,确证另一核心知识:在港澳的土地上国旗升起、解放军进驻——国家主权的象征,“一国两制”成功运用,统一大业迈出重要一步。)

(出示第6道检测题,释读图片:下列四幅图片与解决什么历史问题的过程有关?将这些图片分为两类,并且说明理由。学生能够根据“汪辜会谈”、“胡连会”、“海峡两岸祭孔”和“台商投资大陆”的图片,予以解释,比较直接,以此过渡到台湾问题。)

师:刚才大家回顾、陈述,大体了解了台港澳问题解决过程中的重大事件,知道了“一国两制”的概念,把握了本课的核心知识,现在可以听我讲故事,深入理解这些核心知识了。请每个同学拿起手头讲义,听我讲历史的纪事本末。

(教师课前以纪事本末体的形式,编制了台海局势、港澳回归、辛亥革命周年纪等四则事件序列,印发给了学生。为便于学生捕捉信息、回答问题,重要信息都以完整的大事记列写出来,次要的信息只列年代、不写大事名称,教师讲述时再具体说明某年代里的大事。)

四、讲述历史,阐释历史概念

(学生拿起讲义,老师概述“1949至1979台海局势大事记”——《纪事本末·台湾(上)》。概述结束后,呈现问题:(1)台湾问题的历史由来?(2)台湾问题是否有过解决的机遇?这段时间,台海两岸在国家统一问题上的态度怎样?(3)在与香港问题的比较中认识台湾问题的实质。)

生2(还是那位自称对台湾问题有研究的男生):台湾问题是历史造成的。

师:(追问)什么历史问题?

生2:国共内战。

师:(继续追问)由内战而造成的问题,相比英国占据香港,则台湾问题实质上是什么问题?

生2:领土的治权,也就是内政问题。

师:毕竟是号称对台湾问题有些研究的人,大家鼓鼓掌(学生鼓掌)。结合我刚才讲述1949年以来的三十年台海局势的故事,能不能回答第二个问题?

生2:朝鲜战争爆发之前,我们有可能武力解放台湾。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急剧地改变了对台政策,直接导致了台湾问题的出现。

师:很流畅,也很简明。只是你的后半句“直接导致了……”还可以表达得更明朗、更到位。想一想,再援引或借助讲义。该怎么说呢?(教师探询式地看着他)

生2:(迅速扫描讲义)美国将台湾视为它的利益范围,阻挠了祖国大陆统一台湾的进程。

师:说得比我好。好像还有一个问题,漏掉了,还能回答吗?(生2有些迟疑)哦,站着回答问题既累又有压力。好吧,请坐。刚才他漏掉的这一个小问,谁来答?难道他的前后同座不能赞助一下吗?(示意该生前面的一个同学)

生3:台海两岸都不反对国家的统一。(师提示:援引讲义里的材料)蒋介石表示“中华民族不久终归于一统”,“大陆和台湾皆为中国领土之一部分,不容割裂”。

师:很好,用材料说话,这就叫学历史。我们可以尝试对台湾问题做一个概括性说明了,(停顿,示意不需要学生回答)台湾问题是国共内战的历史遗留问题,尽管由于美国的干涉和介入,祖国大陆未能实现武力统一,但是台湾的蒋介石政权仍然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由于朝鲜战争及其美国因素,统一台湾成为中国领导人的一个政治难题,如何解决?(环顾学生,期待学生,有学生在座位上补台:提出“一国两制”)对,中国领导人邓小平的政治智慧出来了,他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政治主张。让我们继续纪事本末体的故事叙述。

(教师让学生看着讲义,请一个学生代表朗读“1978年以来邓小平关于台湾问题的谈话录”,然后展开如下学习行为:据1978年到1984年的中共高层言论,说明“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过程,尝试“一国两制”的概念表述——内涵与价值。)

生4:“一国两制”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师提醒:作为历史概念而不是政治概念,应该有它的时间意识。该生继续)它是邓小平在80年代提出来。

师:(插话)能否根据邓小平的一系列谈话录,叙述“一国两制”的形成过程?

(生4很艰难地选读了几段材料,未能在时间的意义上概括形成过程。)

师:你的概念阐释已经不错,包含它的内涵与意义,为什么没有时间意识呢?老师要求你根据材料概括形成过程,在站着的情况下,确实有些困难。(示意生4坐下)现在包括你在内的同学可以一起看我的概述,找到自己想不到的地方,模仿几次,就会完整了。

师:(扫视全班同学后)20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还没有明确“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提法,但基本思想已较清楚、较完整;80年代初“一国两制”有了具体内容和完整表述,并成为统一大业的国策;1984年《政府工作报告》以官方文件形式、法律文献的效果正式使用,“一国两制”获得了法律保证。在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国”的唯一含义,是主权所在、核心所在,不能两种表述。它不仅产生实际效应,且是创造性智慧。现在,对照老师的表述,谁来说说自己的差距?(仍然叫生4)

生4:没有能够抓住几个关键点(师插话:特别是时间节点),也没有想到对“一国”作完整的深度说明,更想不到政治智慧的说法。

师:你很专心地听我的表述了,让你再次回答不冤吧?(她摇摇头)你心里一定会感谢我:老师让我受益匪浅。(她笑,师也笑)

五、讲述历史,阐述历史认识

师:正如刚才她讲的,“一国两制”虽然针对台湾提出,但首先成功地运用在港澳回归之中。听老师继续讲历史故事。

(学生看讲义,老师讲述“1982至2007年港澳回归大事记”——《纪事本末·港澳》。讲述结束后出示问题:推断老师何以要回顾中英谈判的历程?中英最终签署《联合声明》说明了什么?)

(学生沉默片刻后,没有反应)

师:(提醒)注意到我在讲“中英第1-7轮、第8-12轮有益的和建设性的会谈”等数字部分时都用了顿挫的重音没有?

生5:(自发地)老师要讲故事。

师:(笑一笑,顺应该生,再提示)好个“讲故事”!有点味道,好故事是来来往往地曲折展开的,结合我在数字部分用重音的讲话方式,再放到谈判语境里推断一下,推断!推断!

生6:谈判是艰难的,双方有利益较量。

师:(颇满意)你攀上能够到达的顶峰了,我相信,以后你一定会谈判。现在老师再带你们攀上新峰顶:谈判是一个艰难而复杂的利益平衡历程,是政治智慧的较量,也是国家实力和主权意识的表达。所以才会先后经历22轮谈判,并不是教科书上说得那么简单:“一国两制”提出了,香港澳门就回归了,没那么容易。是不是?再说,历史是由细节构成的。

(学生顿悟,听课教师也释然。)

师:咱们已经知道,后来港澳回归了。同学们再看一段香港回归十年后的材料,展开以下学习行为:在合作分享中说说祖国统一对于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意义。

(学生讨论。一生讲了一点教材上关于港澳回归的意义,教师出示他的认识,教师领读、学生集体朗读下列文字:“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因而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没有国家的完全统一,就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民族复兴;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也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因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动力;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为民族复兴创设一个良好的国内和平环境。”教师领读下的学生的集体朗读,既是课标明确要求而教材没有提及的史论彰显,也是本课教学节律中的一个情绪高潮。)

师:上述历史认识是课标的要求,没有哪一本高中教材有现成的结论,我给大家的也不是要记住,而是感受说理的路线:民族复兴的本义、爱国主义的内涵、现代化进程的需要。回想一下,是不是这三层?(教师又重复这三层立论的视角)但是台湾问题的纠结也在这里:祖国有没有完全统一?(生集体:没有)没有完全统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话语就无法圆满,是不是?让我们一起看《纪事本末·台湾(下)》。

(学生拿起讲义,教师讲述《纪事本末·台湾(下)——1987年至2012年的台海局势大事记》。然后出示问题:(1)据大事记,概括两岸关系发展的领域及其标志性事件;(2)“一国两制”是政治命题还是经贸话题?(3)政治和经贸的冷热度如何?1987年前台湾当局的中国意识如何?(4)有人认为:在“一个中国”的语境里,台湾远没有触及大陆的政治底线。是这样吗?(5)我们的纠结在哪里?)

(学生顺利地回答了前两个小问,面对后面的连续性小问,他们窃窃私语一阵后,学生的回答既有“是”也有“不是”。)

师:(提示)大家有点莫衷一是哈!请注意问题的核心——大陆的政治底线,也请注意问题的情境铺垫——“一个中国”的语境和政治与经贸的对比。找到问题的核心和铺垫,就像挖掘数学题的已知条件那样。现在,能说点什么吗?

生7:是有点纠结。中国政府已经说,在一个中国的基础上什么都可以谈。这一个中国应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但是政冷经热。

师:(激动)很不错!很不错!但是纠结在哪里?你们只是感到纠结——这是老师要的效果。(见学生等待状,且课时已经接近35分钟,便径直讲下去)我也很纠结,三十多年了,“一国两制”有港澳榜样在此,两岸的经贸与文化交流这么火,然而台独隐患犹在,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不被台湾的执政当局确认,这让人纠结。他们的“不统、不独、不武”让人觉得力气用在棉花胎上,“一个中国,各自表述”,他们是“中华民国”,我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是要命的纠结。这是僵局,僵局如何突破?考量我们的政治智慧,历史问题的解决期待新的政治智慧。智慧何在?

(教师的语气有些悲伤,一种说不清的忧愁使得课堂里有些静默,但不是沉闷。)

师:我们调整一下情绪,围绕台海两岸关系,检测一下我们是否真的知道了。

(再次检测,用四道选择题,从不同的视角考查“一国两制”之于台湾问题上的理解,其中一道是基于视频信息的解读。这四道选择题,立足于概念和史论的理解和运用。学生回答过程中,教师也有必要地应答:纠偏、指误和思维方式的引导。)

六、延展性地读历史,读出历史的时代感、读出历史的喜忧情

师:本课的学习目标,我们已经基本完成。最后我们再换一个视角读历史,以历史的名义读出历史的时代感,以诗歌的名义读出历史的喜与忧。

(点击PPT,出示《纪事本末·领导人的辛亥革命周年纪》,展示辛亥革命70周年、80周年、90周年和100周年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要点,以显示从1981年到2011年中共高层对台政策的连贯性与发展性。再点击又一张PPT,出示香港《明报》关于台湾国民党对辛亥百年冷淡处理的报道,一方面增强纠结的“忧虑”感,另一方面布置如下课外作业。)

师:请大家课后以“终结两岸对立,抚平历史创伤”为题,在“国家的历史是延续的”这一思路里,写一篇自己的“辛亥革命110周年纪”的小短文,让“一国两制”的最初构想在台湾问题上成功运用。这也是回应上一个教学环节中对新的政治智慧的期待。

师:我们在史料里读到了历史的A面和B面,更准确地感受和解释着历史,我们还将在诗歌里读到历史的喜与忧。历史不仅有是和非,还有喜与忧,它们是历史的另一面。(点击PPT,出示两首诗:余光中2008年10月9日在南京进行的一次演讲中非正式地为《乡愁》续了一个第五节的“乡愁”;于右任作于1962年的《望大陆》。然后引领学生集体朗诵,教师以演员投入般的姿态领读,在抑扬顿挫中,乐观和忧伤的情绪弥漫开来,课堂进入情绪节律上的高潮阶段。)

七、另类小结,去蔽,揭题

(朗读结束,课堂一阵静默。萨克斯音乐《回家》再次轻声回响。)

师:(站在第一排学生前,演讲式)今天我们学的这段以“一国两制”为核心的国家统一大业的历史:面对历史遗留问题,以务实的姿态设法解决这一问题,凸显问题解决的政治智慧。(其实是概括性地揭示课程内容,链接、回放第二环节中的PPT“陈述已知,建构应有的知识结构”)今天这堂课,面对历史纪事,我们叙事并且再现,我们感受并且分析(其实是概括性地揭示历史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在旁边的黑板上板书);今天这堂历史课,具有“爱国主义、民族复兴和国家统一”的价值张力(其实是提升课程内容里的情感与价值观)。这堂历史课的课题叫什么呢?叫“1978年以来的国家统一大业——历史的A面和B面”。(指着PPT上自己在台湾日月潭的留影)我在那头,你们在这头,其实我们的心都在一起。

师:(走到学生中间)那个时候,我们的心就在一起吗?这个时候呢?(前排的学生转过头来,看着我)这个时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天空下,我们在一起!

(束鹏芳,江苏省大港中学,212028)

猜你喜欢
历史老师教师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新历史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六·一放假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