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无涯“乐”作舟

2012-04-29 19:40:12赵新卫
科技资讯 2012年24期
关键词:生活语文课堂

赵新卫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促使教学方式的变革,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充分展示教学魅力,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本文将通过恰当选择切入点,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鼓励学生参与,营造真情氛围等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教学方式激发兴趣提高效果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c)-0186-01

语文本是一门丰富多彩、与生活最为贴近、最有情趣的课程,也本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学科。然而,传统的应试教育却抑制了学生的兴趣,禁锢了学生的心灵,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有趣味性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乃至畸变为一种应试训练,这种现况与新课程改革下的素质教育相对立。语文教学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就必须把“文本的课堂”转变为“体验的课堂”,让学生真正敞开心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释放自身的活力、潜力、和创造力,使语文课堂真正成為学生求知的乐园。

1巧妙设计切入点,适时导入教学内容

巧妙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成功的教师往往新课伊始就牢牢地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和注意力,促使学生在兴趣和急于求知的内驱力下进入学习状态。而教师要让学生对所学的新内容感兴趣,就必须要了解学生实际,特别是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善于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从适当的角度寻找教材中学生学习的兴趣点。正如法国教育家卢梭所说的:“教育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当然,教师的投入才能引发学生的投入,所以教师应调动情绪,用动情的语言进行传达,才能更好的收获效果。比如在讲《琵琶行》的时候,针对学生喜欢音乐的爱好和爱听故事的猎奇心理,可以先为学生播放一段《高山流水》,让学生陶醉于音乐的氛围中,再适时讲述俞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出话题——被贬的白居易也如俞伯牙般寂寞,他客居异地他乡,苦于无人理解他落寞而又不失雄壮的志向。浔阳江头偶遇知音,他从乐曲中听到了相同的际遇,并为她的技艺深深折服,那么他的知音又是谁呢?又是什么激发白居易写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诗句呢?……自然而然的引入了新课。这样的设计,既顺利地导入课文内容,又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需求,让学生对课文内容充满期待,带着疑问迫不及待地阅读全文。

2适当延伸课文内容,让课堂贴近生活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生活教育”理论,明确提出“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语文是一门极其生活化的学科,课文内容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而中学生正处于开始关注和思考生活的心理年龄阶段,对一切充满好奇和热情。因此,语文教学应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缩短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开阔学生视野,满足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使课堂教学更富有趣味性、知识性,使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比如讲《大堰河—我的保姆》一文时,可以让学生通过生活实例讲述自己的“保姆”,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意,反思对自己对待家人、朋友,老师的态度和情感……。这样的倾诉不仅加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拉近了课堂与生活的距离,同时在学生的自我讲述中也渗透了新课改的情感教育。因此,教师在完成一节课的基础上,举一反三地溶入课外知识——日常生活中的事例、电影、电视及文学作品中的某些情节、人物等,不仅可以有效地打破课堂有限的时空,丰富课堂信息的容量,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关心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3体现民主精神,鼓励学生参与

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明确和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正如钱梦龙所说“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学生的认识为归宿的特殊过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儿童手脑的六大解放”中就提出了“解放儿童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手,让他们能做;解放儿童的口,让他能说……”的教育思想。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主动参与者,教师就必须改变灌输和强制式教学方式,充分挖掘课文中的情趣特点,采取民主、平等的教学态度,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积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协同活动,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活跃起来,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的过程中掌握知识,训练思维,培养能力。比如讲《雷雨》中人物对话时,教师可以把课堂变舞台,让全班同学以课本、桌椅为道具,分小组互相协作“复原”剧中人物的对话情景及动作神态。学生边朗读、边演示,通过课堂即兴表演,在角色转换中理解话剧的艺术形式和特点,这一教学难点就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突破了。因此,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转换角色,充当导演,让学生充当演员。通过教学活动设置剧情,科学、合理地指导演员(学生),调动各种因素,让舞台(课堂)充满光彩,使演员投入其中,乐在其中。只有生动活泼的课堂形式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4营造浓厚氛围,突出以情感人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仅受智力因素的影响,更需要非智力因素的参与,而情感在非智力因素中占着重要地位,而浓厚的课堂氛围又需要师生的情感协调为纽带,当教师以丰富的情感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学生自然会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启迪并有所感悟,潜能和创造力才能得以充分发挥。“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每篇文章的内容都会形成一定的情境和氛围,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因此,在语文课堂上,需要渲染课堂气氛,形成一定的情感基调,营造一种与文章内容相一致的情境,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仿佛身临其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体会文章内容,甚至不自觉地进入到文章的角色之中。在讲授艺术性较强的课文时,还可以借助音乐、图片、投影、录像、多媒体等直观可感的手段,调动学生情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如在讲授《雨巷》时,我们不妨借助多媒体设置一种情境:青砖古道,薄暮烟雨,油纸伞下,一袭白裙,默默行走在悠长的青石板路上。再加之以悠长略带忧伤的配乐,教师在音律中,吟诵着《雨巷》,“徜徉”于学生中。此情此景,学生也会“跃跃欲试”,然后老师再调动学生一起走入“雨巷”,感受其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教师的丰富的表情动作、富有感情的语言、积极良好的情绪,驾驭课堂的轻松自如,都可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有助于促使学生积极好学、反应敏捷、思维活跃,展开想象的翅膀,在知识的殿堂中流连忘返。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孔子看来,“乐”学是学习的最高境界。而对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师而言,在教学中不断的输入“愉悦剂”,也将成为学生“乐”学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生活语文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食(2022年2期)2022-04-19 12:56:24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52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48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特别文摘(2016年19期)2016-10-24 18:38:15
无厘头生活
37°女人(2016年5期)2016-05-06 19:44:06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