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与海顿奏鸣曲的异同

2012-04-29 18:53:29徐梦雅
群文天地 2012年23期
关键词:歌唱性海顿奏鸣曲

十八世纪至十九世纪初的维也纳古典主义时期,是钢琴艺术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美学观点也在发生着变化,越来越崇尚具有理性的古典主义美学观,许多大型的器乐题材形式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奏鸣曲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海顿与莫扎特是维也纳古典主义时期杰出的代表,钢琴奏鸣曲在他们的创作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经过两位大师在音乐上的不断探索,形成了钢琴奏鸣曲套曲。海顿与莫扎特也成为音乐史上十分重要的作曲家和奠基者。本文将从音乐风格和演奏的方面来比较海顿和莫扎特奏鸣曲的异同。

一、音乐风格方面

音乐风格是作曲家的性情气质、思想感情和时代思潮风气的混合产物。处在同一个时期的海顿和莫扎特在创作风格上肯定会受到当时社会的影响,并且会在作品中体现出来。

(一)奏鸣曲的创作背景

海顿从小就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是马车工匠,母亲是厨师。海顿的童年是在农村度过的,农村的民间歌舞给海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海顿创作了很多奥地利民间的音乐,这与他的童年是密不可分的。海顿习惯用管弦乐的创作思维,所以也体现在他的奏鸣曲中。

莫扎特具有良好的家教。他的父亲是一位有名望的小提琴演奏家。莫扎特从小就开始学习钢琴,6岁就在欧洲各个国家旅行演奏,莫扎特有机会直接接触各国的最优秀的音乐成就,艺术视野开阔。与各国著名歌手的接触,使莫扎特感受到器乐中应该模仿人声,所以莫扎特的器乐作品中一切都在歌唱。

(二)奏鸣曲的音乐风格

海顿的音乐风格热情、典雅,充满了欢乐、幸福、和平的气氛。他的音乐就像优美的田园诗一样。他总是用这种笔调歌颂大自然,歌颂人类美好的生活。海顿的奏鸣曲继承了巴洛克时期的遗风,表现出了特有的平庸之美。从听觉上海顿的奏鸣曲并不像莫扎特奏鸣曲那么迷人,它们使人感到厄长、粗暴,有时有些野性。莫扎特钢琴奏鸣曲中的声乐因素在海顿奏鸣曲中几乎找不到。不是海顿不关心钢琴旋律上的歌唱性,而是致力于纯正的感情,这方面更接近贝多芬。这就是海顿奏鸣曲的另一个特点,具有巧妙的幽默感,乐曲中充满了愉悦的表情。

莫扎特的奏鸣曲风格优雅、质朴、柔美、充满想象,主题旋律简单优美,富有歌唱性,这也为钢琴演奏提出了丰富的钢琴表现力。与海顿的奏鸣曲相比较,莫扎特的作品中很容易就能听出高雅、清淡的气质。莫扎特奏鸣曲的主题形象生动,富有歌唱性。他的快板乐章极其明亮、灵巧、典雅,表现出乐观热情的情绪。

(三)奏鸣曲的创作

海顿一生创作了62首钢琴奏鸣曲,每首奏鸣曲的风格也相差很大。海顿在奏鸣曲的创作方面比莫扎特做了更多的尝试。通常的奏鸣曲分为三个乐章:第一乐章,快板的奏鸣曲;第二乐章,慢乐章的歌曲形式或回旋曲式;第三乐章,回旋曲或奏鸣曲。海顿在很多的作品中也应用了这种形式,同时他也创作了9首两乐章和2首四乐章的奏鸣曲。

莫扎特一生创作了20首钢琴奏鸣曲,虽然数量上没有海顿多,但是质量却一点都不逊色。他的创作有鲜明的特点,莫扎特是将歌唱性主题用于奏鸣曲式较多的一位作曲家。

1772年以后,海顿和莫扎特开始交流创作。莫扎特从海顿那里学到主题的发展和转调的创作手法,海顿从莫扎特那里学到怎样强调第二主题,并与第一主题形成对比。海顿的发展部分原来是调性有灵活变化的短段落,在与莫扎特交流创作后,他便扩展了他的展开部,因而为呈示部的主体材料提供了发展和处理的可能,但海顿的再现部比莫扎特有更多的变化。

(四)奏鸣曲的曲式

奏鸣曲式是维也纳古典主义时期在音乐结构思维方面最杰出的贡献。奏鸣曲式一方面是大三段体:A呈示部—B展开部—C再现部;另一方面,它是两个相对的主题之间矛盾对比、冲突的统一的集中表现,反映了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思想方法。

海顿的奏鸣曲主题形象比较单一,两个主题之间的对比不会太尖锐,呈示部的篇幅不会太长,再现部的结尾一般也不会太长。海顿把奏鸣曲式的连接和展开部的篇幅增加,这就遵循了奏鸣曲式的乐思发展原则。海顿在巴洛克时期的基础上使三个部分之间结构更为平衡与合理,最终三部性的曲式也就确立了下来。

莫扎特的奏鸣曲主题形象比较丰富,两个主题之间的对比也比较清晰,呈示部的篇幅仍然不会太长。莫扎特在再现部的主题呈示时候,副主题转向了下属方向,避免了音乐的呆板,使整首奏鸣曲充满了活力,富有激情。

二、演奏方面

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钢琴作品,应该演奏出不同的风格特点。演奏海顿莫扎特奏鸣曲时,应该从演奏技术、训练手段、感情处理方面进行分析跟比较。只有明确地掌握了海顿和莫扎特的音乐艺术风格,才能更好地演奏他们的作品。

(一)力度

海顿和莫扎特在力度方面都保留了巴洛克时期的用力特点。在海顿奏鸣曲乐谱的手稿中,很少出现力度记号。而在海顿1766年前的奏鸣曲中,频繁地使用了sforzato这个记号,这个记号含义很多。其中包括强调某一乐段的结构意义,对它的演奏处理有多种可能性。因此,在演奏海顿奏鸣曲时应避免出现有太大强弱变化的音响起伏。演奏者应深思熟虑,避免造成生硬的突强对比。与海顿不同的是,莫扎特在乐谱中已经开始出现强弱对比的标记。虽然莫扎特的作品中很少出现f—ppp的强烈变化,但是乐句与乐句之间却经常出现强弱的对比,前后的照应。就像两个人谈话一样,一问一答,衔接有序。其实弹好短短的两个乐句并不容易。每个乐句都有自己的强弱曲线,而且还要把两个乐句进行强弱对比。比如:第一句可以弹得稍微弱一些,就像是在提出问题,但第二句就要弹得比第一句强一点,就像是在回答问题。形成前后力度强弱的对比。

(二)装饰音

莫扎特跟海顿同样继承了巴洛克时期的传统,许多复杂的装饰音都用音符写出来,留作记号的只是倚音、颤音等几种,这些装饰音都要根据古典主义时期的美学原则加以解释的。莫扎特的连音要弹得非常的明确流畅,体现出歌唱性;跳音要有动力,有弹性。每个音都断开,还要强调根音。在慢板乐章中,要进行细致的分析跟比较研究,不然很难把握整个作品。要弹得清楚、果断,可以适当地用手指尖落滚的方法把音带出来,弹出华丽的音符,注意手腕位置要固定,把力量都集中在指尖上,轻巧敏捷地演奏。海顿的倚音一般具有留音的交替,并与只要的音符对分时值;装饰音的第一个音应该在拍子上而不是在拍子前;所有的装饰音都应当纳入均匀节奏划分中。我们必须从装饰音弹奏的各种可能性中选择最适合该乐句音乐内容的一种。

(三)踏板的使用

现代钢琴有三个踏板:延音踏板(右踏板)、弱音踏板(左踏板)、持续音踏板(中踏板)。海顿的奏鸣曲基本上是为古钢琴创作的,因为古钢琴没有踏板,所以在莫扎特海顿的钢琴奏鸣曲乐谱中并没有踏板的标记,但是在现代钢琴上演奏他们的作品时就应该仔细研究踏板的使用方法。一直以来,对于弹奏莫扎特的作品是否应该使用踏板,始终有着争议。我认为应该使用,但是要少,要精练。在任何风格中,右踏板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赋予作品更多的共鸣和音色,可以踩得浅一点。要弹得清楚干净,换和弦就要换踏板。在快板乐章中可以不使用踏板,绝对不能因为使用了右踏板而影响了整首作品的清晰度。也不要因为踏板而破坏了分句,使乐句与乐句之间变得含糊不清。在作品中,运用右踏板是为了音色,为了把一个难以应付的连奏变得更容易而简单使用的。和声效果不能太“嘈杂”,使干净的音响效果与丰富的内心情感结合起来。具体例子又要具体分析,踏板的正确使用可以使音乐增加不同的色彩,在海顿《降E大调奏鸣曲》慢板乐章,歌唱性的段落,如不使用右踏板,会感觉到声音发干,不连贯。又比如莫扎特《降B大调奏鸣曲》第二乐章如在作曲家标记的强拍上连线的第一个音上加右踏板,可以增加音色效果。

(四)情感的表现

莫扎特的奏鸣曲十分注重声音的灵巧与华丽,感情要自然地从心而发,避免过于夸张的表情,也要避免枯燥、没有表情的演奏。要有优雅的趣味,不能粗俗地弹奏。演奏莫扎特奏鸣曲时,应注意他的歌唱性和节奏感。他旋律的歌唱性已经不受到曲式和节奏的约束,一切都是自然的流露。从来没有为合适的体裁形式而对旋律进行约束,那种特有的深化抒情旋律是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独有的音乐表情。海顿的音乐充满朝气,富有幽默感。演奏时要用晶莹透亮的音色,均匀清晰的音粒,生动活跃的节奏,流畅悠扬的气息,圆润优美的歌唱性,表现出古典主义时期特有的典雅与高贵。

(五)声音触键

海顿与莫扎特的奏鸣曲大多是为古钢琴而创作的。随着时代的变化,现代的钢琴很难弹奏出维也纳时期古钢琴的那种明亮、清脆的声音。我们应该考虑,怎样用现代钢琴演奏出古钢琴的特点。海顿与莫扎特的奏鸣曲作品非常轻盈、细腻、旋律流动、富有幽默感,这就需要我们在练习时多加注意声音的处理方式。练习时用手指跟手腕的力量,指尖触键感觉敏锐。弹奏快速跑动部分时,要触键均匀,声音要有穿透力,要像一颗颗的珠子连在一起。弹奏连奏部分时,手指要贴着键盘移动,应有组织、有控制地落键。弹奏音阶时弹奏的动作越小越好。要特别注意乐句的呼吸,手腕尽量放平,可以左右移动,不能高低起伏太多;弹奏和弦时要注意声音的统一,不漏音,有和声感。

(六)调性技法

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大部分是主调音乐,复调音乐出现不多,一旦出现必须特别重视,不可忽视它在乐曲进行中的特殊作用与魅力。莫扎特的作品主旋律一般都是简单的,富有歌唱性的。演奏的时候,应该突出主旋律,不能草草了事,一带而过,每个音符都必须弹得清澈、透析,有一定的旋律韵味。海顿的奏鸣曲实现了从宗教音乐向世俗音乐的转变,真正确立了以自然大调、和声小调的大小调体系。

(七)速度

钢琴奏鸣曲演奏中正确的速度是极其重要的,任意地变换速度都有损音乐的风格。海顿和莫扎特从未在他们的奏鸣曲中标上速度记号,从整体上看,演奏维也纳古典主义作品要贯穿相同的、稳定的、均匀的速度,不能忽快忽慢,不要渐强时快,渐弱时慢,充分保持统一的速度。演奏他们的作品基本有速度定量,通常是介于120—126之间的Allegro快板。如果是Adagio柔板,速度是48—50。

综上所述:海顿的音乐充满朝气,富有幽默感,要理解音乐气质才能保持音乐形象的统一,在调性上的对比应该弹奏出声音的变化。莫扎特奏鸣曲主题很完整,不像海顿那样主题留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与海顿相比,莫扎特的奏鸣曲呈示部中奠定了更有独立性的第二主题。而且在莫扎特的奏鸣曲中,旋律总是第一位的。

海顿和莫扎特是处于同时代的作曲家,他们在音乐风格和演奏方面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是由于生活背景、思想性格、表现手法的不同,使他们的奏鸣曲在音乐的风格、曲式结构、演奏等方面又各有特点,只有清楚地认知他们的同与不同,才能更好地演绎好海顿和莫扎特的奏鸣曲。

参考文献:

[1]朱婷.海顿和莫扎特钢琴奏鸣曲音乐风格比较[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14卷第四期.

[2]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

[3]周薇.西方钢琴音乐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第68-80页.

[4]郑兴三.海顿钢琴奏鸣曲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5]邵义强.维也纳古典乐曲赏惜2[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第43-46页,第165-176页.

(作者简介:徐梦雅,女,西宁市世纪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教研室琴法教师。研究方向:键盘教育。)

猜你喜欢
歌唱性海顿奏鸣曲
恰到好处的温柔和真诚
歌唱性在钢琴演奏中的研究
当代音乐(2023年11期)2023-04-29 20:28:50
恰到好处的温柔和真诚
中外文摘(2022年16期)2022-12-21 12:56:42
恰到好处的温柔和真诚
领导文萃(2022年21期)2022-11-22 09:09:33
手机上的奏鸣曲
演说艺术在海顿钢琴奏鸣曲中的演奏运用
春天的奏鸣曲
饥饿奏鸣曲
歌唱性是个好东西,但它到底是什么
小演奏家(2017年5期)2017-05-15 18:28:32
歌唱性旋律的钢琴演奏技术探索
北方音乐(2017年1期)2017-01-29 09:5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