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与国家软实力:英国经验的借鉴

2012-04-29 17:34张萌萌
人民论坛 2012年23期
关键词:软实力全球化英国

张萌萌

【摘要】新世纪以来,全球化的加速和变化对各国的治国理念与做法都产生了重大冲击。英国在应对全球化过程中,提出了比较有效的政策和举措,如力求化解内部矛盾、提升本国竞争力的国内政策,谋求世界大国地位的外交策略,不断巩固和提高国家文化影响力等,这些都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全球化 软实力 英国

全球化的本质决定了各国在全球系统中面对着大量的共同问题,借鉴各国应对这些问题的经验和举措,对于我们在复杂的世界格局中明确自身定位,利用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国家层面为研究对象,分析英国在全球化中的位置和受到的影响、应对全球化的软实力优势、主要策略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以期为同样作为世界大国的中国提供借鉴。

英国在全球化中的位置及其受到的影响

英国是全球首先经历工业化进程的国家,在几乎整个19世纪占据世界政治、经济、军事霸权地位。进入21世纪以来,英国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领域都经历大幅波动,硬实力相对衰落,但其软实力却仍在稳步提高。英国是世界上全球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截止到2010年底,英国的对内及对外外商直接投资存量居世界第三位,营商便利指数居世界第七位,国家治理指数中绝大多数指标皆处于接近百分的最高标准。英国是英联邦、欧盟、G20等重要国家间国际组织的成员国。综合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从综合国力的角度,尤其是软实力方面,英国占据相对优势位置。

英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都受到全球化的深刻影响,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各种全球化事件中扮演重要角色,并表现出与世界波动密切呼应的特征。举例来说,在世界政治方面, 英国在“9·11”事件上对美国的追随以及与伊拉克战争有关的政治丑闻使工党政府陷入严重政治危机,也使英国成为恐怖袭击的首要目标之一。在国内舆论的强烈批评和质疑下,布莱尔于2007年辞去首相职务。从长远角度看,这也是英国民众在大选中放弃工党的主要原因之一。“9·11”事件及伊拉克战争体现出全球化事件对英国的影响不仅仅停留在国际关系层面,而是深入到国内政治领域,成为国内政治变化的重要因素,甚至是决定性因素。英国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撒切尔夫人改革时期明显上升,在90年代末的经济危机中急剧下降,在布莱尔政府期间虽小幅波动,但仍然保持在相对高位,到金融海啸期间达到最低点。从这一走势可以看出,英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波动紧密呼应。金融危机给英国经济造成的影响不仅仅停留在经济领域,更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在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联合政府推行一系列财政紧缩政策,同时,大量失业人口与激增的社会矛盾为大规模社会动荡埋下伏笔。2011年8月,英国发生持续多日的大规模骚乱,造成多人伤亡和巨额经济损失。这一事件可以说是英国在全球化背景下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各方面消极影响的集中体现。

英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经验与优势

力求化解内部矛盾、提升本国竞争力的国内政策。20世纪90年以来,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给全世界带来一系列严峻的挑战,在新的问题和社会背景下,布莱尔上台后,提出了“第三条道路”的发展思路。在经济上,平衡市场与政府,增加政府财政支出以拉动经济增长,实行从宽税收政策,鼓励长期投资。在社会政策上,主张兼顾效率与公平,以鼓励就业补充失业救济,变国家投资为社会投资,重视国民的教育与培训。在国际政策上,强调加强国家间合作,坚持世界主义的多元立场,积极发挥国际组织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布莱尔政府获得两届连任,其间英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失业率、通胀率保持较低水平,贫困人口数量和贫困程度都得以下降。在2008年开始的金融海啸中,英国在全面经济衰退中泥足深陷,工党未能连任,新组建的联合政府推出了一系列财政紧缩计划,但改革措施在短期内并未起效,反而加剧了社会矛盾,引发社会持续动荡。总体来说,英国历届政府所推行的各项国内政策,无不致力于提高本国竞争力,创造更好的国内经济、政治、社会环境,提高本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主动性,缓解社会矛盾,抵御来自全球化的冲击和负面影响。

谋求世界大国地位的外交策略。丘吉尔最早提出英美之间存在着天然的“特殊关系”,其后历届英国政府都基本上以此为外交基调。布莱尔出任首相后,继续通过利用与美国的特殊关系,彰显其大国的地位和作用。现任首相卡梅伦一直批评工党政府追随美国,但是实质上对美外交并没有减弱。与此同时,英国作为欧盟成员国,却始终对全力融入欧盟持保留态度,与其他成员国在一些具体利益上不断产生分歧。布莱尔执政初期在对欧政策上采取了一些积极举措,使英欧关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自身在欧盟内的地位也有所提高。近年来,欧盟实力的增强和对美政策的调整也使得英国更加重视与欧盟的关系。卡梅伦政府坚持务实外交思路,支持欧盟扩大,并力求发挥领导作用。

香港回归后,英国是与中国外交关系最为良好的发达国家之一,表现出通过合作谋求共荣的开放态度。工党政府始终十分重视发展对华关系,但其主要目标是通过加强与中国的关系来振兴本国经济。同样,联合新政府因面临重振国内经济的重任,发展同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和国家的经贸关系也是新政府的战略重点。在此前提下,中英关系呈现稳步发展的态势。

不断巩固和提高国家文化影响力。英语是当今世界6000多种语言中最强势的语言。英国在开展文化外交、提高本国影响力的过程中,把对外英语教育摆到文化外交的首位。英国文化协会在51个国家设立了118个英语教学中心,为超过35万的学生教授英语,并负责管理世界各地对外英语教学、培训和考试事务①。可以说,英国充分认识到英语作为世界性语言对于自身的重要意义,并积极推出一整套举措巩固和提高其语言霸主地位。英语推广活动吸引了几十万外国留学生到英国深造,为英国增加了上百亿英镑的收入。同时,英国不断根据本国需要调整移民政策,尤其是针对高学历高技术的留学人员。对于英国来说,教育交流不仅仅是一个产业,也为本国发展提供持续的人才动力,对于宣传和拓展英国价值理念,制定国际规则,改善英国国家形象等都具有深远意义。

英国政府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创意产业政策,在组织管理、人才培养、资金支持、对文化产品的研发、制作、营销等方面实施系统性扶持政策。其创意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左右,增长速度为12%。同时,创意产业为英国开展文化外交、传播和改善国际形象、推行对外政策都提供了有力支持。

英国的媒体力量在国际舞台上向来不容小觑。英国广播公司(BBC)是世界最大的新闻广播机构之一。对于BBC这一在国际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传媒机构,英国政府一方面致力于扶持、巩固其现有地位和未来发展,另一方面积极利用其传播平台,宣传英国国家形象、文化价值理念,使其成为巩固和发展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渠道。

英国应对全球化的经验和举措对中国的启示

作为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之一和前世界霸主,英国在较早时期已经经受到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可以说,正是在全球化过程中,英国逐渐失去了在国际舞台上的主导地位。但同时,在应对全球化方面,英国推出了比较有效的政策和举措,这些举措因为经历较长时间的考验,已经日趋成熟,这使得英国在不断受到来自全球化的严重挑战的同时,仍然能够保持大国地位,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发挥其影响力。这些经验对于同样日益感受到全球化冲击的中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外交政策方面,英国一直遵循比较现实的国际政治理念,根据本国利益,以多元世界结构为认知基础,与世界各极力量发展积极、稳健的外交关系。作为世界主要大国之一,其处理与美国霸权力量、欧盟不断增强和联合力量和新兴国家关系的思路和原则对中国都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而其针对国际合作,尤其是重视通过国家间国际组织参与全球治理的积极举措,尤其值得借鉴。

在文化方面,英国注重利用现有资源,包括作为全球语言的英语、成熟完善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系统、发达的国际媒体网络和新兴创意产业,通过政府行为和产业模式不断拓展本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以文化为承载,塑造积极、良好的国家形象。利用媒体平台,拓展在全球的发声渠道,使文化成为外交手段之外的另一发挥影响力的重要工具。中国在近年来同样致力于发展文化产业,建设国家“软实力”。英国在这方面的一系列经验,无疑对中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中国的综合国力,尤其是其中的“硬实力”近年来显著提高,但如何取得与之相匹配的“软实力”,在全球化进程中保持上升趋势,实现与经济实力相匹配的国际影响力,并在全球化的冲击下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避免由全球化带来的冲击和社会矛盾,英国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

(作者为中央编译局博士后)

注释

①郭可:“国际传播中的英语强势及影响”,《现代传播》,2002年第6期。

猜你喜欢
软实力全球化英国
英国的环保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欧盟同意英国“脱欧”再次延期申请
英国圣诞节
全球化陷阱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俄青年
英国立法向酗酒“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