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慧芳 陈芳 胡小叶
[摘要] 目的观察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疼痛的围手术期实施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及护理策略。 方法 总结分析27例采取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干预及护理策略。结果 全部患者术后无副反应发生。腰背疼痛VAS 评分术后2 h、1 d、随访3个月均分别较术前明显降低,Schober试验术后2 h、1 d、随访3个月均分别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健康教育效果的调查结果显示,27例患者中,健康教育效果优6例,良13例,中7例,差1例,总有效率96.3%。 结论 及时实施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及有效的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干预及护理指导对患者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是确保手术疗效的基础和保证,且明显减轻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患者的疼痛。
[关键词] 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骨质疏松;疼痛;健康教育;护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 R580[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24—0114—03
随着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转变,在围术期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及护理措施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将健康教育知识贯穿在患者治疗的全过程,使患者由被治疗转变为主动合作、参与配合,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1]。我科自2009年开始引进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术,用于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疼痛,同时在围术期对患者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及护理策略,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胸腰椎骨质疏松患者27 例,其中男9 例,女18 例;年龄56~82 岁,平均66 岁;以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制定的中国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试行)[2]为依据。排除胸、腰椎肿瘤、结核、感染等;年龄≥60岁;心肺功能可以耐受射频热凝手术。所有病例术前均无脊髓神经损伤症状。全部病例经骨密度测定,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27例患者均接受了射频热凝治疗。
1.2射频热凝治疗方法[3,4]
患者取俯卧位,腹下垫枕,根据患者的疼痛区域在DSA下定位其支配神经所在的椎板外凹切迹。体表定好穿刺点,用前端裸露5 mm的8号绝缘射频套管针稍朝内(约5°角)刺入至同侧椎板,注入局麻药0.5 mL,轻柔将针向外探插,将针尖沿椎板外侧缘滑过。退针芯放入射频电极,开启神经电刺激(2 Hz,1.0 V),观察脊神经后支支配区域的肌肉抽搐程度,调节针尖方向并缓慢将针尖向深部推进,当电压降低至0.5~0.7 V仍可看见肌肉抽搐时,改用频率为50 Hz、电压为0.5~0.7 V的神经电刺激,诱发异感的部位与患病部位一致时,表示针尖正确位于脊神经后支旁。此时注射质量浓度为0.069 mol/L的利多卡因3 mL,患者疼痛立即缓解,证明定位准确。如果异感部位与患病部位不一致,应改作上一节段或下一节段的操作。穿刺成功后予70 ℃ 60 s射频热凝3个周期,75℃ 60 s射频热凝3个周期,术毕。
1.3 视觉模拟评分(VAS) 疼痛评分和Schober试验
术前、术后对患者进行10分制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评分[5]和Schober试验(嘱患者取直立位,在其背部正中线平双侧髂后上棘连线中点向上垂直距离10 cm和向下5 cm处各作一标记,然后嘱患者尽量前屈(保持双膝直立位),同时测量两标记间增加的距离,正常时腰椎运动两点之间距离增加至少5 cm)并加以记录,以此来判断手术的效果,同时记录副反应(有无神经根损伤、背部局部皮肤感觉功能缺失等)。观察记录的时间点为治疗后2 h、1 d并随访3个月。
1.4 健康教育干预
1.4.1 术前健康教育干预 ①心理干预:该手术是新型的疼痛微创手术,患者及家属对手术知识了解较少,对术后的止痛效果持怀疑态度,存在一定的紧张、恐惧感。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射频热凝术较传统疗法的优势,告知患者及家属该术式具有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大大减少了老年患者由于卧床引起的并发症等优点,使患者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从而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②全面评估 术前常规行心肺肝肾功能测定,血常规、凝血,脊柱正侧位片,完善CT、MRI 检查。本组患者半数以上伴有内科疾病,因此,护理人员应根据不同的疾病特点指导患者主动配合医生进行积极的治疗及护理,如控制血压、血糖在正常范围,纠正心律失常、吸氧等。③体位练习手术采用俯卧位,由于患者日常生活中很少采用此体位,术前应指导患者俯卧位练习。具体的练习方法为:患者俯卧,双肩、耻骨联合及髂前上棘等处垫软垫,尽可能减少对胸腹部、生殖器官(阴茎) 和乳房的压迫,开始时每次训练20 min,循序渐进,增至每次1 h 以上。④术前准备术前常规进行清洁、术区备皮、手术当日清淡饮食、局部麻醉无需禁食水。
1.4.2 术后健康教育干预① 体位干预:术后卧硬板床,平卧位4~6 h,6 h 后可翻身,卧床24 h 后鼓励患者佩戴腰围下床。②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同时注意穿刺点有无红肿及渗出,腰痛较术前有无明显减轻。有无出现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等。术后患者常出现腰腿发热感,护士应认真听取患者的主诉,及时给予心理安慰,消除患者的顾虑,经对症治疗后均能缓解。本组少数患者穿刺部位疼痛较明显,护理人员可根据医嘱予少量非甾体类止痛药物,应用后症状缓解。③功能锻炼指导:术后6 h即开始鼓励病人床上深呼吸及开始在床上进行股四头肌肌力的练习。术后 24 h 可以在腰围保护下下床活动,先在床边站立数分钟,感觉无头晕等不适症状再慢慢行走,初次行走要有人陪伴,还应告诫患者需穿胶底防滑鞋,避免弓背坐立或长时间坐立。④补钙:术前骨密度检查示病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所以此类病人需要终生抗骨质疏松治疗。临床上常用密盖息作为补钙的首选药。为了防止骨质进行性丢失,患者必须根据需要给予足量的钙和维生素D[6]。⑤饮食干预:嘱患者进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同时注意适当补充营养,增加机体抵抗力。若出现腹内胀气等情况,可酌情延迟进食时间至6~8 h。⑥出院指导:射频热凝的一大优势就是患者可以早期活动,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嘱患者出院后休息2 周,坚持卧硬板床,继续练习直腿抬高及腰背肌功能锻炼3~6个月以上。3 个月内在活动时佩带腰围保护,3个月内避免负重、转体动作。康复后可以选择快步行走、慢跑、太极拳等运动。患者术后1 个月、3 个月复查,并在主管医生的指导下继续加强腰背肌的练习。术后3 个月应用VAS对患者疼痛再次进行评价。术后随访发现止痛效果并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不同时点间进行方差分析;P < 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 疼痛评分和Schober试验的变化情况
见表1。全部患者术后无副反应发生。由表1可知,腰背疼痛VAS 评分术后2 h、1 d、随访3个月均分别较术前明显降低,Schober试验术后2 h、1 d、随访3个月均分别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2健康教育干预效果的调查
自制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疾病的相关知识、术后的注意事项,功能锻炼、饮食方面等,满分100分,得分>90分为优,80~90分为良,60~80分为中,得分<60分为差。总有效率=(优+良+中)/总例数×100%。本组调查显示,27例患者中,优6例,良13例,中7例,差1例,总有效率96.3%。
3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症发病率越来越高。疼痛是骨质疏松最常见、最主要的症状之一。胸、腰椎骨质疏松性疼痛常为胸、腰背部慢性、局限性的剧烈疼痛,大多在椎体发生压缩性骨折后发生,是一种难治性疼痛[1]。近年来兴起的射频热凝技术克服了传统治疗方法疗效差、创伤大的缺点,其微创、耐受性好,控制疼痛的有效率高[2]。但该手术是经皮脊柱手术,且病人年龄偏大,因此要做围术期护理并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才是确保手术疗效的基础和保证。护士是保证疼痛治疗顺利进行的重要成员,减轻患者疼痛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组资料显示,通过对患者术前实施心理干预、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以及进行体位练习,术前准备,术后通过实施体位干预、病情观察、功能锻炼指导、补钙、饮食干预、出院指导等围术期的健康教育指导,结果显示,27例患者腰背疼痛VAS 评分术后2 h、1 d、随访3个月均分别较术前明显降低,Schober试验术后2 h、1 d、随访3个月均分别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通过自制调查问卷表,从疾病相关知识、术后的注意事项,功能锻炼、饮食方面等进行健康教育效果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27例患者中,健康教育效果优6例,良13例,中7例,差1例,总有效率96.3%。与邓珍良等报道[7]的观点基本一致。
综上,及时实施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及有效的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干预及护理指导对患者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是确保手术疗效的基础和保证,且明显减轻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患者的疼痛。
[参考文献]
[1]潘琦,王晓霞,金世鑫. 骨质疏松症治疗现状:2009[J].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0,12 (1):5—7.
[2]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 中国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试行)[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1999,5(1):1—3.
[3]张学学, 张达颖,翁泽林,等.腰脊神经后支射频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J].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5(9): 992—993.
[4]Van Wijk RM,Geurts JW,Wynne HJ,et al. Radiofrequency denervation of lumbar facet joints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low back pain: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sham lesion—controlled trial[J]. Clin J Pain,2005,21(2):335—344.
[5]中华医学会疼痛医学会. 视觉模拟评分法[J].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04,11(9):483.
[6]钟杰琴,戴惠芬. 老年骨质疏松的预防护理体会[J]. 湖南中医杂志,2004,20 (5):44—45.
[7]邓珍良,周笑珍. 健康教育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病人辅助治疗效果的观察[J]. 全科护理,2009,7(35):3207—3208.
(收稿日期:2012—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