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萍
〔关键词〕 数学教学;解答;应用题;
审题;分析;编题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22—0039—01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最难教、学生最难学的就是每章中的应用题。而应用题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应用题与我们的生产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它能引导我们解决许多生产生活中的事。同时它也是锻炼学生勤于思考、善动脑筋、提高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呢?
一、认真审题,理清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
由于应用题叙述的生活化语言与数学语言的差别,加上冗长、抽象的特点,学生往往很难理解题意。可见,学生能否正确地解答应用题,审题是关键。对此,可从读和写两方面入手。第一,读题。具体做法是:首先,认真仔细地阅读题目,分清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阅读完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其次,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将题目中表达数量关系的词语划下来,帮助理解题意;再次,边读边推理,以弄清条件与条件,问题与问题之间的联系,寻求解题的基本途径。第二,写题。可采用“缩写”和“改写”的方法帮助理解。“缩写”即把与解题有关的已知量与未知量从题目中分化出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重新构建,使句式简单,数量关系趋于明朗;“改写”即把应用题的生活化叙述改为更贴近四则运算意义的数学语言叙述,使学生将学习四则运算后形成的认知结构纳入新的知识结构,并予以同化。
二、引导学生采用不同方法仔细分析题目,寻找正确的解题思路,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
正确分析题目是快速、准确解答应用题的关键一步。第一,要让学生学会用实物演示、学具操作、画线段图或示意图等辅助手段,使数量关系更直观地显示出来,减缓思维坡度。第二,要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分析法和综合法。分析法的思维方向是“执果索因”式的逆向思维,也就是从最后问题想起:要求出这个问题,必须要知道哪两个条件?通过一步步逆推分析,把未知量变成由已知量相互之间的某种关系(即通过已知量之间的某种运算能得出所需的未知量)推出来的;综合法的思维方向是“由因导果”式的正向思维,也就是从已知条件出发,由两个已知量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导出一个必然结果。依照此法,在基本数量关系的支配下一步一步前进,直至求出问题的答案。第三,在学生基本掌握常用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逐步简缩思维过程,要求学生直接说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进而拓展解题思路,拓宽思维的广度。
三、通过解题论题,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灵活性
在审题和分析题目的基础上进行解题。解题时,要做到“一看二算三查”, 也就是第一步要仔细查看列式与思路是否一致,数据有无抄错,算式能否简算。第二步进行计算,要按照四则运算的顺序进行,锻炼口算和速算的能力。第三步进行检查,查看结果是否准确,是否符合题意、符合常理。在完成审、析、解题的基础上,还要让学生学会论题,引导学生尽可能完整、条理地叙述分析过程。如,计算时叙述每一步计算的意义,变换题目的叙述方法,改变应用题的条件或问题并作出相应解答,把问题与算式搭配起来,根据算式补充相应的条件或问题,判断多余条件,补充条件或问题,并进行解答。
四、引导学生自己编题,培养创造性思维
当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形成了一定的解题技能后,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编题,给思维以广阔的驰骋空间,最大限度地调动认知结构中的旧知板块,形成新的知识网络。教学时,教师要注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教材特点,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编题。如,先要求学生仿照例题进行编题,然后看实物编题,或根据线段图,或示意图编题,或根据算式编题,或定范围编题等。
实践证明,若教师平时重视培养学生的编题能力,学生对各类题目的理解就透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将大大提高。?? 编辑:谢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