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教育名县的崛起之路

2012-04-29 00:44李峰陈富祥
甘肃教育 2012年23期
关键词:会宁会宁县发展

李峰 陈富祥

在甘肃甚至在西北,一个经济贫困县让教育成为名片,尊师重教蔚然成风,并因此而扬名全国的县恐怕只有会宁了。这个昔日红军会师的红色大地上,如今教育成了一个现象,成了一本让无数人解读的书。

会宁作为全国闻名的“西北高考状元县”, 30多年来走出大学生近7万名,其中获得博士学位的1000多人、硕士学位的5000多人,一家之中培养出4个博士生……在这些称谓和数字的后面,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在支撑着它呢?

尊师重教蔚然成风

在会宁县教育展览馆里,挂着这样一副对联:“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在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的会宁,人们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于读书和耕田这两件事上。然而,作为父母对子女的希望来说,读书就是第一位的事。

陪同记者参观的会宁县教育局副局长蔺国臣说,教育绝对是现在老百姓最重视的事,如果哪里有三个以上会宁人在一起聊天,他们的话题中肯定会有教育。老百姓相互比较,比的不是谁家有私家车,谁家有钱,而是谁家出了大学生。

如同蔺国臣副局长说的一样,这里的人们津津乐道的就是哪个村又考出多少大学生,哪个家庭又出了几个博士。

教育展中提到汉家岔乡一个只有十来户人家的小村子,这个不起眼的偏僻小村子,家家都出过大学生,其中有四家出了博士。而在另一个乡——老君乡的阳赵社,这个全乡最穷的村子,30多户人家竟然出了50多个大学生。

社会氛围变成了一种力量,在孩子们的心里生下了根,成了无形的动力。

教育展里介绍道: 恢复高考制度32年来,会宁已向全国各类高校输送学生7万多名,有5000多人获得硕士学位,1000多人获得博士学位。

有人说,经济穷县与教育强县之间存在巨大反差的会宁教育现象,是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使然,是深厚的文化底蕴使然,这句话说的不无道理。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陪读,借贷,苦乐相伴。在会宁,千万个不同家庭演绎着千辛万苦供子女上学的相同故事。

2012年9月7日,国务院在京召开全国教师工作暨“两基”工作总结表彰大会,通报表彰了80个先进地区。会宁县作为甘肃省唯一的县级地区获 “全国 ‘两基工作先进地区”殊荣。

这样的殊荣对会宁县来讲是实至名归的。

从“五苦”到“三苦两乐”

如果说多年来形成的“五苦”精神铸就了会宁县坚实的教育基础的话,那近两年来提出的“三苦两乐”精神,即“领导苦抓、家长苦供、社会苦帮、教师乐教和学生乐学”,给会宁县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从“五苦”到“三苦两乐”,改变的不仅仅是一个提法,而是一次教育理念上的革新。

对于新的“三苦两乐”精神,会宁教育人是这样阐释的。

领导苦抓,体现了县委、县政府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上的信心和决心。在会宁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不约而同地形成了要改变贫困落后面貌、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必须优先发展教育的共识。正是这种可贵的重教精神,引导全县上上下下凝聚共识,为教育事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提供了良好机遇,创造了良好条件,使会宁教育在艰苦环境中发展和崛起。

家长苦供,体现了广大家长把教育作为传承文化传统、向往现代文明的追求和信念。会宁人口众多,土地贫瘠,基本的经济形态是以靠天吃饭的农业为主,但会宁的农耕文化和儒家文化底蕴深厚,崇文重教、耕读传家一直是世世代代老百姓谕人理家的规范。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各个社会阶层对教育情有独钟,对读书的追求始终没有改变,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追求现代文明的良好社会风尚。

社会苦帮,体现了社会各界把教育作为开发人力资源、实现脱贫致富根本的远见和期盼。会宁人执著办教育的精神赢得了海内外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亲朋互助,邻里互帮,投资办学,捐资助学,兴学重教蔚然成风。多少年来,在外地工作的会宁籍有识之士,牵线搭桥,捐资捐物,反哺家乡;社会各界仁人志士慷慨解囊,为会宁的教育事业尽心尽力。据不完全统计,近20年来,海内外各种基金会、军队、社团组织、企事业单位、志士仁人和全县干部群众为会宁教育捐款捐物累计达2亿多元,先后援建学校90多所,资助学生11万多人次。所有这些关怀和厚爱,有力地推动了会宁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师乐教,体现了广大教师把教育事业作为实现自我价值、成就幸福人生的境界和情怀。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会宁的教育质量和高考辉煌,与一大批具有良好科学素质的教师密切相关。会宁的教师把教书育人作为一项事业,乐在其中,从而形成了求真创新、无私奉献的教育精神;会宁的教师把教书育人作为一门科学,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教育规律,把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形成了严谨务实、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会宁的教师把教书育人作为一门艺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形成了“教学有规、教无定法、广采百家、自成一格”的科学方法。可贵的是,这种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已经成为广大教师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立身处世、为人师表的灵魂和品质。

学生乐学,体现了莘莘学子把求学作为成人成才、报效祖国的品质和志向。“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会宁的孩子和别人不比家庭穷富,不比父母做官大小,而是比学习、比未来,看谁的学习好,谁拥有灿烂的明天。家庭的耳濡目染,教师的言传身教,社会的潜移默化,造就了一代又一代敏而好学、奋发图强、乐观向上、立志成才的会宁学子,他们从大山深处走向大江南北,走向世界各地,在不同的岗位上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贡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

会宁教育不断从辉煌走向辉煌,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把“三苦”精神和“两乐”精神有机结合起来,也就是把艰苦奋斗精神与遵循教育规律有机结合起来,二者互为条件,相辅相成,这是会宁教育最丰富的内涵,也是会宁教育最宝贵的经验。

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教育发展之基

和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会宁县在教育投入、办学条件上先天不足,然而,会宁县却在办学条件比较落后的情况下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这除了会宁良好的教育氛围外,与教师的奉献精神不无关系。

因为师资力量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教师是各类教育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抓住了教师队伍建设,就抢占了未来教育发展的先机和制高点。而会宁真正做到了这一点,支撑教育高峰的正是无数博学多才、默默奉献的教师,也正是拥有了这个稳定的“底座”,才支撑起了会宁教育巍峨的高峰。

“老师起床比学生早,睡得比学生晚”。这在会宁教师中是普遍现象,而那些毕业班特别是高三毕业班的教师更是如此。

从全国人大代表王锡武,到今年全国教书育人模范候选人雷玉芳,一大批优秀教师的不断涌现,给会宁县教育注入了活力和巨大的推动力,无数扎根基层一线、兢兢业业的教师成为教育发展的强大推力,不断推动教育向纵深发展。

更加给力的是,今年会宁县提出了更加实际而有力的目标:规划实施“1215”工程,即培养名师100名,名校长20名;创办名校10所,特色学校50所。

县上出台政策,设立了教师奖励基金,每年重奖一批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设立名师、名校长工作室;资助名师、名校长的学术研究和教育教学理论建设,在著作出版、发行推广等方面给予支持。

同时,会宁县确立了“国省主导、市县主体、立足校本,完善机构、健全网络、职责到人,全员参与、系统推开、分层递进,研培一体、考评一体、奖惩一体”的教师培训思路。

近年来,会宁县每年都会选派教师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如与江苏如东开展的第二轮教育合作中,会宁派出120名高中教师赴如东参与新课改培训。北师大还在会宁县6所县直学校建立了教师培训基地,全县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和全国名校建立了校际合作交流关系。

2012年6月,会宁县一次组织550名校长和骨干教师赴陕西宜川学习考察高效课堂建设工作。

另外,会宁县推行了校长聘任制、竞争上岗制和校长职级制;建立了师德档案和教师成长档案袋;启动会宁县教师全员培训工程,以县级学科培训基地为依托,开展参与式培训;启动教师周转房建设,设立教师奖励基金,提高教师待遇。

这些强有力的政策的出台,不但从制度上为教育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而且更加注重内涵发展,从制度到待遇,无不显示出其人文化的设计理念。

这种理念从教师培训中可见一斑。

在今年暑假期间,由会宁县教育局组织的高效课堂体验式培训别开生面,新颖生动的形式让参加教师受益匪浅。参加培训的教师与来自全国课改共同体名校——河南西下池小学和昌乐二中的一线教师一起利用课改沙龙等形式,观摩示范课、上实践课、答疑交流,一改近几年来教师培训重理论、轻实践的缺陷和不足。

深厚的文化底蕴,浓厚的社会氛围,从领导到普通百姓的大力支持,使得会宁教育拥有了强大的发展动力,于是,会宁县顺势提出了“推进教育走科学发展的路子、学校走内涵发展的路子、教师走专业发展的路子、学生走全面发展的路子,建设西部教育名县,实现由高考强县向教育强县转变”的宏伟目标。

会宁县教育局局长张启业表示,会宁教育品牌来之不易,要保持好并不断发扬光大,必须不断加大教育对外开放力度,吸收和借鉴外地的先进办学经验和管理经验,充分挖掘教育内部潜力,坚持走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会宁教育品牌发展之路,关键是主动适应和跟进教育转型,规划和落实好三个方面的战略性举措:首先,要构建教育事业投入保障体系,进一步探索和建立贫困地区加快教育发展的投资机制;其次,要构建教育事业均衡发展体系,协调发展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和职业教育,逐步满足不同社会阶层对教育的不同需求,把庞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第三,要构建教育名县品牌体系,培养一批名师,兴办一批名校,进一步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形成内涵丰富的教育品牌。

?? 编辑:陈富祥

猜你喜欢
会宁会宁县发展
Phase matched scanning optical parametric chirped pulse amplification based on pump beam deflection∗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开心农场”进校园——会宁县小学劳动教育见闻
更正启事
我在会宁等你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浅谈会宁林业发展与惠民富民问题
会宁沿黄灌区苹果产业发展持续升温
会宁县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