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帆
前不久出台的《交通运输行业智能交通发展战略(2012-2020年)》(以下简称“战略”)提出,智能交通发展要在支撑交通运输管理的同时,更加注重为公众出行和现代物流服务;在为小汽车出行服务的同时,更加注重为公共交通出行服务;在关注提高效率的同时,更加注重安全发展和绿色发展;要在借鉴国外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交通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和集成应用;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促进跨部门、跨行业的互利合作等。
同时,战略明确将实现跨区域、大规模的智能交通集成应用和协同运行,提供便利的出行服务和高效的物流服务,在交通运输信息服务、运营管理和电子支付领域实现产业突破,争取2020年相关产值超过千亿元。作为国内第一部通过政府文件形式出台的智能交通发展战略,这无疑将给智能交通在社会、经济双重价值的全面提升注入强劲的推动力。
道路产业合理化
城市道路资源的不可扩展以及车辆越来越多的现状,已经严重制约了城市交通的发展,如果遇到了灾害天气更是雪上加霜。因此,交通信息服务不可避免地成为智能交通领域的研究热点,同时也成为智能交通实现产业化的重点方向。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笑京表示,仔细观察目前交通领域的大动作不难发现,修建高速公路、民航机场等基础设施实际上让为了满足大多数人的出行便利要求,这是形成道路产业化的基本条件,同时也印证了战略的主旨。
交通运输部科技司信息化管理处处长邹力曾在第三届智能运输大会表示,产业化突破的重点将在信息服务、交通电子支付等方面。信息服务包括交通的运营管理、海量数据的手机存储处理、交通管理软件的开发和系统集成等方面;交通电子支付则包括不停车收费、公交一卡通、停车场的收费以及交通信息服务的支付等方面。据调查,目前国内从事智能交通行业的企业有2000家左右,政策将直接驱动市场对视频、安防、监控、收费等设备的需求,预计到2020年国内智能交通领域的投入将达1820亿元。而来自中国交通技术网的统计称,2011年,中国城市智能交通千万级项目数量达195项,比上年增长129%;千万级项目市场规模合计57.9亿元,比上年增长180%。
在开放信息资源、明确投资力度的促动下,智能交通产业化进程将显著加快。据交通运输部交通信息中心负责人透露,该中心开发推广的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综合监督服务系统采用GPS卫星定位技术,目前已有150.9万辆“两客一危”车辆入网,覆盖31个省区市,下一步还将向出租车推广,发展态势非常好。这还仅仅是针对营运车辆的信息服务,如果推广到整个市场,规模之大可想而知。
王笑京坦承,尽管智能交通在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问题,但不能忽视的一点是,目前在智能交通领域中,尤其在管理角度,中国有不少典型的成绩是得到国际承认的。例如城市交通不可能单纯依靠信息技术去解决拥堵问题。王笑京举例,北京很多路口机动车交通量超过了路口通行能力,额定绿灯时间内排队车辆不能全部通过时,拥堵就会成为必然而不是偶然。在物理设施能力限制下,通过计算机系统控制的信号灯就必然满足不了车辆通行顺畅的要求。但是技术还是能够在提高出行可靠性和安全水平上做出不小的贡献。
王笑京介绍,目前智能交通应用相对成熟的是在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和车载导航方面,在其他方面,由于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目前大多数还在试用阶段。为此,战略提出智能交通要在公路电子收费、交通信息服务、交通运行监管、集装箱运输、公交车辆、营运车辆及船舶动态监管等领域,实现规模应用和产业化,到2020年总产值规模超过1000亿元。要达到这一目标,需开放一部分地理信息资源与企业开展合作,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内容加工和增值服务,形成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增强多层次服务供给能力;同时,要加快研究建立技术、应用和资本共同引领的智能交通产业发展模式。这将掀起企业参与智能交通的热情。
找准技术落脚点
智能交通是一个基于现代信息技术面向交通运输的服务系统。其突出特点是以信息的采集、处理、发布、交换、分析、利用为主线,为交通参与者提供多样性的服务。简单来说就是利用高科技使传统的交通模式变得更加智能化、更加安全、节能、高效率。作为一种先进的集成化交通管理与服务系统,在该系统中,车载智能系统可为驾驶者提供交通信息、安全告警和上网交互服务,理想的愿景是控制车辆在道路上自动行驶;而道路则靠自身的数据采集和智化控制将交通流量调整至最佳状态,借助于这个系统,管理人员对道路、车辆的行踪将掌握得一清二楚。
“无线通信技术使得车辆可以和车辆‘交谈,车辆可以和路侧系统‘交谈,路网的安全和服务水平将达到另一个高度。”日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牵头负责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面向公路智能交通系统的无线物联网总体技术研究”正式启动,作为项目的负责人王笑京表示,该项目将以公路交通领域应用需求为基础,结合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和发展,确立我国公路无线物联网发展的总体思路,完成公路无线物联网应用相关框架设计,提出公路无线物联网关键技术攻关方向,为我国新一代智能交通的发展奠定基础。
他认为,为物联网技术寻找交通领域的行业应用,为智能交通发展寻找技术支撑,最终的目的是让智能交通技术产业化、标准化,提高交通运输的管理水平。技术不能够替代任何一种运输方式的基础设施而独立存在,因此,认为制约综合运输发展的瓶颈是技术的说法显然既不客观也不严谨。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管理领域中最关键的是将各种交通领域内能够公开的信息公开并共享,在此基础之上让更多社会资源进来参与服务建设。
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和智能交通技术本身都自成体系,两者的对接必将碰撞出许多“火花”。从国际上来看,智能交通也在不断吸收各种新的技术,特别是以宽带无线通信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智能交通实现“泛在、透明、安全”的交通服务提供了支撑。宽带无线通信技术是通用技术,但是在道路交通的具体应用环境中,必须考虑相关道路环境、安全和经济成本等因素,因此需要在通用技术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同时,考虑各种应用场景以及与产业化相关的标准制定,这些都是“面向公路智能交通系统的无线物联网总体技术研究”需要研究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