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沉淀人生

2012-04-29 00:44张小龙
江苏教育研究 2012年23期
关键词:评职称林斯基苏霍姆

回想起来,第一次接触苏霍姆林斯基,是在读师范正准备实习的时候。

要上讲台了,可是还没有从学生的角色中转换过来,面对三尺讲台,除了激动与憧憬,更多的是忐忑与不安。老师说,读一读《给教师的建议》吧,你想知道的,书里都有。

那是一个初夏的午后,漫步在图书馆前的林荫小道,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书本。如何学习新教材,怎样听课,粗略浏览下来,感觉颇为实用。只是那时的我,既没有理论的支撑,也没有实践的根基,再高明的见解也无法引起我内心的共鸣。囫囵吞枣地选读了几篇,便扔下书本,一头扎入了忙碌的实习工作,结束了与苏霍姆林斯基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现在想来,那时的我就像一个在海边游玩的儿童,只捡了几枚贝壳,便匆匆离去。初读苏霍姆林斯基,收获的是浅尝辄止的遗憾。

终于工作了。直面现实才发现,教育,是一件如此琐碎的事情。写教案、改作业、批试卷,找学生谈话,与家长交流……头顶的星空依然闪烁,可我,却失去了抬头仰望的心境。

再一次接触到苏霍姆林斯基,是在要评职称的那几年。评职称要论文,硬着头皮东拼西凑,但写来写去,总觉得少了些理论的深度,又想到了苏霍姆林斯基。可是书店没有《给教师的建议》,上网一搜,他的名言比比皆是,分门别类地下载整理,沾沾自喜地以为找到了一条捷径。不久,居然发表了两篇文章,心里很是得意。此后,但凡写篇小文章,总要下一番寻章摘句的功夫,找一段他的话来帮衬一下。有时候学校开研讨会,评课什么的,也会事先准备几句他的名言,显得自己很有些莫测高深的学问。苏霍姆林斯基,就像一块万能胶,只要与教育教学相关,都能粘得上。

那一段日子,我就像一位心浮气躁的水手,驾着小艇在水面上游荡,偶尔捞起几朵浪花,却自以为手里捧着的是整片汪洋。再读苏霍姆林斯基,收获的是急功近利的浮躁。

今年早些时候,学校开展读书活动,犹豫了许久,还是选择了这本《给教师的建议》。毕竟工作多年,也该实实在在地读一本教育名著,再者,这本书于我来说,还是有些阅读“基础”的。

夜深人静,挑灯而读。翻开书本,第一篇《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蓦然映入眼帘,近一段时间,自己不也正在思考这个问题吗,竟然在这里找到共鸣;第二篇《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最近,我不也因为工作、学习、家庭三者时间上无法协调而苦恼吗?

重温《给刚参加学校工作的教师的几点建议》一文,更让我感慨万千,那些当初读来毫无感觉的句子,现在看来每一句都是金玉良言。尤其是读到“教育——这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这句话时,我的心为之一颤:这样充满人性光辉的思想,当年无知的我居然无动于衷,真是入宝山而空回。十几年的教育实践,经历得越多,思考得越深,越是感受到苏霍姆林斯基的博大精深。

再往下读,时而会发现一些似曾相识的语句,那是我曾引用过的名言。“直观的手段可以提高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加强学生的注意力。”这句话我曾经在一次公开课之后的说课中引用过,原来,它出自《怎样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一文。只是在原文中,后面还有一句:“如果把直观教具仅仅看作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手段,那么这不仅对教学,而且特别是对智育,都是有害的。”那一次公开课不就是犯了这样的错误吗?执着于课件的精美,却忽略了如何引发学生的思考,结果招致批评。通读全篇,我心下惭愧:牵强附会,断章取义,曾经自以为是的名言式阅读,是多么的肤浅!

思索、共鸣、反思、内省,就这样,我沉浸在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世界里……

读《给教师的建议》,读的是教育方法和技巧,是教育思想与智慧,更是苏霍姆林斯基执着的教育情怀,丰盈踏实的教育人生!

回首这么多年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经历,我深深感受到:只有宁心静气、摒弃功利的阅读,才会让人生慢慢沉淀,慢慢变得丰满而厚重。

三读苏霍姆林斯基,摆脱了喧嚣与浮躁,我收获的是一份心灵的沉静。

(张小龙,南通市通州区平潮小学,226361)

猜你喜欢
评职称林斯基苏霍姆
农民评职称激发乡土人才的创造力
“冰人”杀手:残忍杀害200多人,家人一无所知
职称:追寻幸福中的成长
他为什么令人敬仰
纪念苏霍姆林斯基让教育更美好
特雷林斯基版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本事(二)
特雷林斯基版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本事(三)
O.B.苏霍姆林斯卡娅
猫头鹰评职称
你不听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