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文言文教学方法初探

2012-04-29 03:30张慧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2年26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

张慧

(商丘市睢阳区教育体育局,河南商丘476000)

摘要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文言文教学,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开发学生智力都有重要意义。学习文言文既可以了解中国悠久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也可以把历史当成今天或者是明天我们的人生道路的照明灯。旧的教学方法,阻碍和限制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也阻碍和限制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摒弃旧的教学方法,要提高教学质量,主要取决于教师科学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

一、鼓励学生认真阅读文言文

教师要求学生在未讲课文时先自读。如果学生对课文读都读不通顺,无论教师怎么讲学生也无法理解,白白浪费时间,因此,读熟课文应是讲解文言文的重要前提。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都选一个组长,在要讲文言文之前的前一周就先教各组的小组长读古文,之后,各小组长利用课余时间教读其他组员。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自然会了解文意,那么,在教师讲解时自然会心领神会。当然,要想达到这个效果,教师一定要对学生进行督促,我校每天中午都要求学生午读十分钟,而且要派专人检查。目的非常明确,就是想提高学生们的阅读水平,积累阅读量。聚沙成塔,学生们诵读的效果应当说是很不错的。如果必要的话,还应采取小组竞争的机制,比一比那个小组的同学课文读的最有感染力,读的声情并茂的小组要进行表扬并加分。采取这些方法后,学生诵读文言文的积极性提高了,兴趣也浓厚了。学生们熟读了文本,有的同学甚至都能背诵下来,这就为后来的讲解做了很好的铺垫。学生们听课的效果自然就事半功倍了。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传统的录音机、小黑板、投影仪辅助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学新课改也不能局限于简单的声音和图象辅助。所以,在教案设计中应当充分利用远程网络教育、多媒体来辅助教学。 教学中让学生的眼、耳、脑、手、口都能充分调动起来,课堂气氛就不再沉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果也就得到提高了。

三、教会学生学会欣赏文言文

所谓欣赏就是在学生理解文意的基础上,领悟作者的思想、精神、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应重视学习古人的思维方式方法,并悟其语言的逻辑力量等。《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要读懂课文并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一篇文章之所以能流传千古,决不是优美的文字与华丽的辞藻;决不是巧妙的结构与精美的修辞。应该是文章所承载的一种精神与思想,这也许就是人们所说的,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吧!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自由平等的社会,寄托了作者美好的社会理想。其实这种理想不就是我们现在所追求的和谐社会吗?不就是全人类所追求的美好生活吗?马克思提出的共产主义社会早在一千多年前中国的一位诗人就已经描绘出来了。我在讲这节课时把陶渊明的理想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拉近了文本与现实的距离,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起来,都纷纷踊跃发言,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再如,范仲淹笔下的《岳阳楼记》这篇文章,情景交融地表达了作者的忧国忧民的情怀。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历来为许多人所歌颂。它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国强大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在讲这篇文章时,在学生了解文意的基础上主要研究范仲淹的忧国忧民的情怀。为此,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1)文中描写的洞庭湖之景有何特点?(2)借助景色描写抒发了迁客骚人怎样的情怀?(3)“先天下之优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为民”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在现实生活中仍具有启示意义。那么,我们该怎样理解这句话呢?请结合实例加以分析论证。其实,这三个问题的核心就是作者在文中所传达的精神和思想。如果学生能透彻理解这三个问题,那么文章的精髓也就领悟了。所以,我认为赏析的重点应该放在对作者思想、精神的理解与体会上。让同学们通过文章的背诵与反复的吟咏,对字词的掌握、语句的推敲、结构的分析都可以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再来加深对作者思想与感情的理解与深入,进而理解作者的那种精神,可传之后世而永远闪光的人性的东西。

四、加强当堂训练和课外训练

文言文的训练主要有理解内容、翻译字词句、掌握重点的词类活用、背诵默写、读后感等。学生在归纳的基础上去训练,内容容易理解,翻译也比较简单,词类活用也能互相结合运用,背诵默写也能迎刃而解。读后感可以利用作文训练来完成,通过教师点拨、学生写作、教师讲评等形式来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读后感的训练效果。 对于文言文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应该多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通过作业训练、作文训练、单元测试或月考等形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争取能“日日清”,做到当天问题当天解决,“月月清”,当月的单元测试或月考发现问题当月解决。

五、学习古文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从古代文化中吸取精华,充分展示古典文学作品的魅力,以其崇高的文学艺术魅力来吸引中学生走入古典文学作品的神圣殿堂。在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第二课时,我是这样导课的:“前两天我们写了一篇作文,文体是《我成长中的烦恼》,同学们有的写上初三了,学的知识多了,我的成绩不如以前了;还有的写身为班级干部,要处理班级的一些事,处理不好老师要埋怨,有时还得最同学;还有的同学写最近与自己要好的朋友闹矛盾了,很是闹心.这些烦恼对于我们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思想家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让我们跟随古圣先贤来诠释我们心灵的困惑。”从现实生活入手导课,学生顿时觉得和这篇古文的距离拉近了。在讲解课文是我也是仅仅抓住这篇文章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学生在学习时兴趣较浓。如在分析第一段时,在学生找到六位圣贤共同点之后,我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再举几个经过磨难之后成才的例子。这种古今互动的阅读方法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形成全面的语文素质,有助于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