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晓慧
7月的一天,我遇到一个老外,他是BP(英国石油)旗下投资公司的基金负责人。我了解下来,他们当前最关注的投资领域,是新能源等新兴技术产业,这些新兴技术领域的投资,带给他们可观的回报。
他们的投资方向可能与BP这个集团本身的偏好有关,但他也表示,国外有不少对冲机构,专注于高科股投资。
我在想,国内私募是不是有特别爱玩高科技股的。我记得,2011年时,安信证券将债券大王格罗斯推出的“新周期理论”在国内推广得非常深入人心,如果说,中国甚至说是全世界,都在为结构转型寻找经济下一个新动力,那么新兴产业是个不错的方向。
只是这个领域总体上对技术的理解要求比较高,很多领域的资讯更新速度很快。大部分曾在一段时间说看好新兴产业股的私募,为了追求业绩,还是会进行节奏性投资,比如紧随板块热点打一枪换一炮,如此一来,倒是未必能精准地找到新兴产业股的机会。不过我还是发现了国内几个特别钟情高科股的私募。
我发现,大多数比较专注科技股的,都是公募系出身,且以选股出名的选手,也可以说是偏向挖掘未来大牛股的价值派。
第一个被我想到的还是尚雅投资石波,毕竟这家伙以发现新周期的牛股而闻名。他2010年遭到一些业绩攻击后,一直比较低调。我最近与他沟通发现,他还是在勤于四处调研,他的风格还是没有改变——孜孜以求地寻找拐点受益公司。
近年来,石波在公开场合多次表示,要从金融危机脱身出来,没有科技进步,传统产业难以改变。他愿意成为科技股的坚定支持者和维护者。
当前,他关注重点依然是低碳经济和移动等行业的机会。因为这些股票集中在中小市值板块中。他也成为中小板块的常客。他在2010年中小板整体走强时,旗下产品整体业绩非常惊人,又风光了一把。当前,他近期主要布局的有新联电子(002546),自2011年就成为这家公司新进的前十大股东。
另一个科技股爱好者可以说是武当系掌门人田荣华。他多次说过,他选股以成长性个股为主,甚至可以为此忽略行业配置。因为私募公司研究员有限,他也将研究力量侧重在成长股上。
他的投资逻辑也很简单,中国经济增速还是全球最快的,不论是消费还是新兴产业,肯定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这个市场一直也是成长股投资的过程。在他们看来,现在的一些蓝筹公司,过去十年间也是成长股。
田荣华也算知行合一,今年以来,可以从特尔佳、宇顺电子等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上,看到武当系产品。
孙建冬旗下的鸿道投资也对新兴产业股十分热衷。在万昌科技一季报的前十大股东中,就出现了鸿道1期和鸿道3期身影。
鸿道系产品自从去年四季度开始便增仓电子行业,被发现他持仓的电子元器件股有欧菲光、长盈精密与星星科技,他持仓的还有安洁科技、南通科技等。
还有一个对科技股特别感兴趣的非公募系私募是龙腾资产吴险峰,他的风格是价值博弈。他说,他发现,高成长股不管从价值还是博弈的角度,都很值得关注。
当前,他的龙腾系更多布局在新兴战略产业,他也信奉“寻找中国未来伟大企业”的思路,在他看来,新兴产业、大消费、产业升级、服务业等领域,出现高成长企业的机会比较大。
吴险峰买的新兴产业股有互联网板块中的鹏博士,物联网板块中的华胜天成,卫星导航板块中的中国卫星,环保板块中的先河环保、中电环保和中原环保等。
从全球角度看,虽然当前不少人对Facebook等高科股的高市盈率充满质疑,但这还并不妨碍人们对下一个苹果的期待——这只科技股近两年全球最赚钱的股票之一,自2007年从2007年的100美元增长到最高500美元,最高给投资者带来5倍回报。
虽然中国新兴产业股可能没有西方那么好的成长环境,比如专利保护、研发能力等。有的私募直接说中国科技股都是泡沫。但撇开公司基本面而言,经济发展本身也需要泡沫。
我想,或许,那些专注新兴产业股私募,比起擅长短线投资的私募受到的压力可能更大,但只要相信方向没错,专注其中,找到真正的好股票,未来就有机会实现大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