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标准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并经过专家的反复修订后,最终正式颁布。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标志着课程改革进入了历史新阶段。
新课程标准汲取了地理学科和教育发展的最新成果,吸纳了广大地理工作者辛勤探索的实践结晶,是自新课改以来地理教育教学结出的丰硕成果。新课标的颁布进一步确立了课程改革的方向与目标,体现了国家层面对地理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信心和决心。因此,广大地理教师要能在课程改革的宏观背景下审视新课标的价值与意义,深入学习领会新课标的内涵与要义,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思想与内容。本文正是从新课标的变化之处入手来阐释其中所体现出的目标新趋向,并将其显性化为具体的行动和策略,以期为地理教师提供具有一定借鉴价值的教学思路与方法。
一、激趣导学,引导学生认识丰富多彩的地理世界
地理学是一门古老的知识门类,其研究的对象是地球表层系统,简单来说就是地理环境。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感知地理环境、认识并了解地理环境是人们共同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促使人们不断探索未知的领域,使我们可达和可知的地理世界范围越来越广阔。也正是这种心理倾向和探索精神促进了地理学科的蓬勃发展,使其成为了一门充满活力的学科。而作为基础教育课程重要组成部分的地理课程,其重要责任就是要引领学生进入这个缤纷的地理世界,去感知地理环境,探索地理知识。正如新课标在前言中所提出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感受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存在的这个世界”。
若想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地理世界,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探索地理世界的兴趣。中学生,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学生对地理世界充满了好奇和向往,他们渴望了解周围和遥远地域的地理环境。地理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这种求异心理和求知欲望,让他们主动地求知、探索。在激趣方面,教师可以提供丰富的图文资料和视频资料,让学生“亲临”丰富多彩的地理世界,让他们体会不同地域的神奇与美妙。此外,地理世界也是一个充满奥秘的领域,其中很多地理问题都值得研究与探索。教师要善于将这些地理问题引入到课堂,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让他们在观察地理世界的同时,也能发现和探索地理问题。
二、创设真实的地理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有用的地理
在新课标中,地理课程基本理念将原有的条目进行了缩减,更加突出了“学习对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核心理念。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秉持这一基本理念,积极引导学生学习有用的地理,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地理课程这一理念和地理学科的发展趋向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是因为地理学科从其建立之初发展至今,都是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尤其是在人地矛盾突出的今天,这种关系变得日益密切。地理学科由传统的对自然地理环境的研究,转到了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复杂关系及其相互作用的研究主题上来,其研究的对象被确定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人类社会与其生存环境关系。[1]这也使得地理学科更富有内涵和生命力。而作为学科课程的地理课程无疑要体现出学科的特质与发展方向。
此外,在地理教学中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许多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学习动机是由期待因素、价值因素和情感因素等三种心理成分构成的。[2]其中价值因素是指学生对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性的判断,也就是要回答“我为什么要完成这一学习任务”的问题。学生对学习任务的价值认同感越强烈,学习动机也就越强烈。而学习生活中的地理,有用的地理,能使学生感受到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可以更好地帮助自己认识地理环境,拓展全球视野,甚至还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当学生感受到所学东西对自己有用时,自然会激发出强大的学习动力,进而促进学习有效进行。
在教学中创设鲜活而真实的地理情境有利于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生活中的地理。地理世界是鲜活生动、复杂多样的。学生对丰富的地理世界充满着好奇,也渴望了解。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喜闻乐见的地理事件或地理问题,并将其与课程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了解感兴趣的地理事件或问题的同时也能获得知识,提升能力。例如,教师通过展示上海世博会中俄罗斯、加拿大、巴西、蒙古、日本等国家展馆外形和展览主题来帮助学生认识这些国家典型的自然和人文地理景观及其特征。
三、鼓励学生探究学习,注重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对学生能力和素养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地理能力包括地理观察能力、地理记忆能力、地理思维能力、地理想象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等。在这些能力中最核心,最本质的能力就是地理思维能力。地理思维是观察地理事物与现象,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时所具有的地理视角、思路与方法的总和。地理思维是地理学科独有的思维方式,其最突出的就是空间思维和综合性思维。正如巴朗斯基所说的:“地理思维,就是这样一种思维,第一离不开地区,作出自己的判断是在地图上;第二,有条理的、综合的思维不限制在一个‘因素或‘部门的范围之中。”空间思维主要是认识和理解地理事物与现象的空间位置、空间关系以及变化规律的思维方式。综合性思维则是从多个要素入手,综合分析地理事物与现象的总体功能或特征。
尽管初中生在认知能力方面与高中生具有一定的差别,但两个阶段地理能力培养的目标趋向是一致的。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中需关注对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与高中阶段有所不同的只是在能力层级方面的差异。义务教育地理课程要有助于学生初步学会用地理的视角来观察地理事物与现象,并能运用地理思维简单分析地理问题,尝试寻找解决地理问题的途径。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体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而成功开展探究学习的关键在于问题的设计。探究的问题要体现地理思维特质,也就是学生在探究这些问题时需要运用某种地理思维方法,例如“探究黄河不同河段的‘忧患产生的原因”。要完成这个探究问题,学生需要从人文和自然两个方面来分析“忧患”产生的原因,这其中所运用的就是综合性的地理思维。此外,问题要具有一定的思维容量,有思考的价值。一些教师在设计探究问题时只注重了探究的形式,而忽略了探究的本质,设计的问题仅仅是知识的再认或再现,学生依靠记忆或读书即可,导致探究学习流于形式。
四、加强地图语言的训练,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地图的技能
地图是地理学科第二语言,它是根据一定的制图符号系统,基于对地理对象和现象特点的选择、概括与抽象,能够描述与表达纷繁复杂的地理世界。由于区域——空间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研究对象,因此很难想象若是没有地图语言,地理空间信息如何更有效地加以呈现与表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生如果不能掌握阅读地图的技能就不可能学好地理课程。此外,地图技能的掌握对学生未来的社会生活也大有裨益。这是因为,在现代生活中读图识图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项基本技能,掌握基本的读图技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生活和工作。在本次课标修订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地理课程对学生地图技能的要求更加明确具体。在新课标中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中增加了“掌握地图的基础知识”,同时也明确提出“掌握阅读和使用地球仪、地图的基本技能;掌握获取地理信息并利用文字、图像等形式表达地理信息的基本技能”。
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使用地图的意识,也就是在学习地理时能有意识地通过使用地图来辅助学习从而理解所学的知识,并掌握基本的地理技能。关于地图的基本技能主要包括阅读地图和绘制地图的技能。前者是基础,其具体要求是让学生能对地图中承载的信息进行分析与解读,从而加深对相关地理知识的认识。在阅读地图方面,教师要培养学生用地图语言表达地理信息。此外,教师还需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读图技巧方面的指导,例如如何在地图上有效地提取地理信息,如何用所学的知识更好地加工分析地理信息等。在绘制地图方面,对于初中生来说主要是能简单地绘制地图和图表。通过动手绘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地理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同时也能更好地锻炼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
五、关注区域可持续发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实现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地理课程担负着培养未来公民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重要使命。义务教育地理课程主要侧重于区域地理,包括“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以及“乡土地理”。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时,除了要了解家乡、中国和世界的地理概况外,还要了解区域的发展并从中认识人们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重大问题,以及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关关系,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尤其需要关注的是,新课标在课程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增加了因地制宜的意识”。“因地制宜”思想不仅蕴含着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同时也是解决人地关系的重要途径。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吴传钧先生在审定地理课程标准时曾提出:“因地制宜”是经济地理学的一条重要原则,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用很大,要大力宣传。
基于此,在地理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将区域中人地关系的发展作为主线,引导学生关注区域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将区域地理概况作为区域发展的地理背景进行分析与理解,进而更好地认识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例如,在学习我国“众多人口”时,需要将我国人口数量、分布特点及人口增长与我国地理环境特征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认识我国的人口问题,并深刻理解我国实行人口政策的必要性。
六、渗透国情、乡情教育,增强学生爱国主义和乡土情感
中学生作为未来的公民,需要对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乡情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而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在内容上涉及到中国地理及乡土地理的有关内容,因此是对中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乡情教育的重要阵地。而在本次课标修订中,我们也能看到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对国情、乡情教育也更加明确,并趋于增强。在课程性质中增加的“思想性”一条中明确提出“地理课程富含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关注全球以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教育内容”。在中国地理的内容标准中,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单元中增加了“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及“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这些增补的内容都涉及到了我国的国情:我国是一个灾害频发的国家,尤其是近些年来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有增长的趋势,中学生要了解我国的这一国情,并能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系统的观点来看待自然灾害所反映出的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此外,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加剧,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日益匮乏,学生不仅要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更要认识耕地面积减少所反映出的人地矛盾加剧的现实,并在此基础上深刻理解我国的土地政策。
地理教师要增强国情教育和乡情教育的意识,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乡土情感的培养。在教学实施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领略”祖国和家乡丰富多彩的人文和自然风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和家乡大好河山的情感。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和家乡的发展,使学生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如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等。此外,也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和家乡的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我们可以为祖国和家乡的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使学生树立起报效祖国、建设家乡的志向。
参考文献:
[1]王爱民.地理学思想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5.
[2]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
(于蓉,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21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