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波
摘要: 高校学生工作作为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其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所培养人才的素质的高低,关系到国家未来发展的快慢。本文将从高校学生干部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将学生干部的引导性作用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巧妙结合,从四大方面展开论证,希望高校能培养出一批高素质学生干部,应用一些现代管理模式展开工作,从而达到促进高校学生工作的目的。
关键词: 高校学生干部人力资源管理学生工作
随着高校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多,以“90后”为主导群体的学生个性张扬,造成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着复杂多变的新形势。为更有效地解决新问题,学生管理工作模式需要进一步向纵深推进和细化,所以学生干部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社会与时代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备受经济社会变革影响的这一代新青年是如此实际,因而要将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与高校学生管理相结合,充分发挥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作用,培养他们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使之运用到日常的学生管理中。这既是高校学生工作健全化的需要,又是社会对实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1.以闲谈和幽默增加自己与同学间的亲和力。
人力资源管理要求,一个合格的管理者不仅要以自己的工作能力带领好自己的团队,还要建立起自己与员工间的关系。学生干部的本职是一名学生,以学生的身份领导学生固然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因而学生干部必须建立起与同学间高度亲和的关系。由于学生之间本身年龄相仿,文化素质相近,同学之间本身就存在着许多共同语言,因而学生干部就应该充分利用这个现成的资源。要多和同学沟通,这样彼此都可以打开心窗,达到心理互换与相容。另外,在沟通的过程中可以增加一些幽默成分,这样以微笑和交心建立起来的将是坚不可摧的关系,而且在交谈的过程中,也会有意无意获取大量的信息,为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从事今后的学生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以信誉和公德树立起自己在同学中的威望。
美国哲学家和诗人爱默生曾经说,你信任人,人们才对你重视。确实,对于一个企业,员工需要带领一落千金、讲究信誉,具有一定的公德之心。同样,对于高校学生干部而言,自己在与同学的交往或者组织活动中,一定要讲信誉,这样才能得到大家的信赖与重视。因为学生间彼此需要的就是以诚相待、平等交往。另外,公德作为一种道德准则,只有遵守社会公德的人才能被大众尊重,而这种公德就体现在个人的修养上。因而,高校学生干部要树立威望,就必须从个人的修养做起,不断地自我认识、自我剖析、自我提高,从而强化个人魅力和威望,更好地开展各项学生工作,使自己所处的桥梁作用更加坚固。
3.以智慧和处世风度不断增加自己的涵养。
日本首屈一指的管理大师畠山芳雄认为,领导者最主要的职责是支持下属工作。因为对领导者成就的最终考量,并非领导者个人或某些团队成员取得的成绩,而是团队取得的成绩。这就明示了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基本素质要求,一方面领导者本身属于团队工作的领头雁及工作骨干,必须以相当高的智慧及经验引领自己的团队迎难而上,干出业绩,另一方面领导的处世风度直接关系到下属的工作态度,因而领导要以自己无私的处世风度做员工的榜样。学生干部也属于学生群体中的佼佼者,要让同学们认可自己,心甘情愿配合自己,就必须以独有且卓越的智慧及出众的才华服众,以身示范引领同学正面发展。另外,高校学生干部应该在拥有高智慧涵养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些翩翩风度,在起好模范带头作用的同时必将高效促进学生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
4.以群策群力的谋略不断增加学生干部的领导力和执行力。
高校学生活动很多,但很多时候由于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学生干部组织策划不善,强制性地要求学生参加,使活动失去了本身的意义,也激起了学生的反面情绪,给学生工作带来各种不便。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学生干部就很有必要借鉴人力资源管理中群策群力的谋略。由于学校内的各类科技文化艺术及文体活动本身属于一种群体参与性活动,学生干部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的过程中必须加强正面引导,加强与同学的沟通,多了解同学们对活动的意见及建议,然后在组织及执行的过程中不断优化,这样“群策”出的活动才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大家才会有兴趣参加。由此我们不难总结出高校学生干部可以以群策群力的方略组织一些可高效执行性及有意义的活动文化。因为这些活动基于学生们的心理要求,基于学生团体的智慧,况且学生在对自己所提出的建议有更大的热情实施,从而高校学生干部也在无形中增强了自己的领导力和执行力。
5.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个教育阶段都在不断探索、不断改革,所以在今后的高校学生工作中,学生管理及培养工作也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改革、不断创新。而学生干部群体作为高校中的一批先锋性力量,其在日后复杂多变的形式下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因而,要大力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一批高素质人才投入到国家的未来建设中,就必须重视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重视学生干部队伍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生干部将各项学生工作落到实处,推进高校人才培养工程。
参考文献:
[1]金宏章,张劲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用书).科学出版社,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