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漱石与刘少奇关系的演变

2012-04-29 00:44晓农黄真
领导文萃 2012年24期
关键词:高岗刘少奇陈毅

晓农 黄真

非凡的革命轨迹

饶漱石,曾用名梁朴、赵建生,1903年出生于江西临川县钟岭乡(现抚州市临川区)饶家村。应验了“古今临川多才子”的美誉。少时的饶漱石天资聪颖,念书过目不忘,乡学、中学,直至考入也算名牌大学的上海大学,可谓一帆风顺。饶漱石是1923年在上海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的,192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1930年春,饶漱石在沈阳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因其身份一直不为敌人所知,在关押了将近一年后被释放。在红军长征到达陕北的1935年11月,中共中央派驻共产国际代表王明一纸电令,将饶漱石调到苏联,出任中华全国总工会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从这时起至1939年10月,是饶漱石工作和学习上获益最大的四年。他不但全身心地投入主编《救国时报》、《华侨日报》的工作中,还有机会到美国、法国开展国际工运活动,这极大地丰富了他的人生阅历,提高了他的马列主义政治水平。

1939年底,饶漱石奉命回国,以令人刮目相看的政治面目,出现在党内。而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则给他带来了新的政治契机。1941年1月9日,皖南事变已爆发,在新四军军力遭受重创、副军长项英与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率部不告而别的情形下,饶漱石与叶挺领衔,以中共东南局的名义,连向中央发出两封电报。前一封是痛陈敌情,要求中央速向国民党交涉;后一封要求由饶、叶相机处理军政大计。中共中央很快回示,明令饶、叶共挽危局,饶在政治上负责,叶挺在军事上负责。这样一来,饶漱石就担任了中共东南局代书记及新四军中的数项要职。然而好景不长,同年1月20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任命陈毅为新四军代军长,刘少奇为政委,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饶漱石的地位一下有些尴尬了,中央考虑到邓子恢在安徽脱不开身,决定由饶漱石代理他的职务。3个月后,中共东南局与中原局合并,组建华中局,刘少奇为书记,饶漱石为第一副书记。这样的安排说明了中央对饶的器重。1942年3月,刘少奇奉调中央工作,饶漱石上升为华中局的一号人物:华中局代理书记并兼任新四军政委。在1945年4月至6月召开的中共七大上,饶漱石当选为中央委员,正式担任了中共华中局书记、新四军政委职务,地位日益显赫。

国民党发动了全面内战后,饶漱石赶回山东,与陈毅一道指挥军民御敌。只半年时间,我军在山东的战局由开始的吃紧转变为节节获胜。饶漱石在中央、在毛泽东的心目中,地位日益上升。1948年下半年,党中央在所有的电报中,对各大战区党政负责人的排列,都是把饶漱石的名字放于前面,之后才依次是邓小平、贺龙、徐向前、薄一波、聂荣臻等人。

建国之初,饶漱石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并担任华东军政委员会主席兼中共华东局第一书记。这是一项没有第二人的殊誉。按照当时的惯例,各大区的军政委员会主席,都是由各大区的司令员兼任的,只有饶漱石是例外。1952年夏,饶漱石与高岗、邓小平、邓子恢、习仲勋奉调中央,增补为中央书记处书记。这就是有名的“五马进京”。翌年初,饶漱石被任命为中共中央组织部长,成为令人瞩目的党内政要。

保位置挤走陈毅

1942年3月,刘少奇奉调中央离开新四军,饶漱石上升为中共华中局的一号人物——代理书记兼新四军政委。当饶漱石在双重高位上工作了5个月的时候,这年9月1日,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及调整各组织之间关系的决定》。饶漱石大受触动,有一种突如其来的政治上的危机感。他心里明白:自己在华中局和新四军的职位上五个月了,各方面的反应并不很佳,各种各样的议论甚多,说饶书记不能像少奇同志那样抓大事,理论水平也没有刘那样高超等等。饶想,如今中央决定实行党政军民一元化领导,华中局书记一职势必更为重要,而在华中局来说,最有优势挤走自己的,头一个数陈毅!陈的资历老,起步高,具备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战功显赫,凭他在党内军内的影响与威望,自己难以匹敌。这一想法,紧紧地缠绕着他,他开始关注陈的言行,等待着某种机会的到来。他瞒着陈毅,直接给毛泽东、刘少奇发出电报,拉了一些有相当影响的干部签名。这份长达1560字的电文,火药味很浓,直接挑拨陈毅与毛、刘的关系,说陈一贯不满于毛,反对党的政治委员制度,并歪曲事实,反说陈毅暗地里对华中局、对饶漱石“搞鬼”。电报的结尾是:“望中央速决定物色才德兼全的军事政治负责干部来帮助我们。”饶漱石的意图很清楚,要中央将陈毅调走。

后来,陈毅离开新四军去延安,有中央让他出席七大的因素,但在这种时候提前那么长时间离开,更多的成分是饶漱石“挤推”的结果。陈毅怀着噩梦缠绕般的恶劣心绪离开了新四军,饶漱石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联盟高岗欲倒刘、周

1953年春,国家领导机构发生了一项重要变化,就是大动作地改组了政务院,饶漱石担任令人瞩目的中组部部长要职。对于野心家来说,其政治贪欲是不会满足的,只要遇上机缘,就会不可遏制地膨胀起来。在某种意义上,饶漱石与高岗是一对天下难觅的伙伴,共同的政治利益让他们结合在一起,在党内形成了倒刘反周的联盟。

饶漱石和刘少奇渊源颇深,对他怨愤亦多。早在1929年初,从苏联回国的饶漱石在东北代理中共满州里省委书记,刘少奇也在东北,担任省委宣传部长。在六大当选为中央委员的刘少奇,是满州里省委书记最具实力的人选。对此,饶漱石深感不安,几次向主持中央工作的李立三反映刘的“问题”。李立三却公允地说:“少奇同志的能力还是很强的。”三个月后,刘正式任省委书记,饶漱石只好重新做青年工作,改任团省委书记。

1932年初,饶漱石由中央调到上海,担任中华总工会上海执行局党团书记,后来又任全国总工会宣传部长兼秘书长。而此时的刘少奇,已是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担任全国总工会委员长,又成为饶的上级。

皖南事变发生后,饶漱石一下身兼中共东南局代理书记、新四军代政委等重要职务。然而只十几天,中央就任命刘少奇出任新四军政委,并任合并后的中共华中局书记,饶漱石只是副书记,又是刘的下级。饶对此极为不快,私下对人埋怨说:“我这辈子算倒了霉,总摆脱不了刘少奇的阴影。”

高岗以其敏锐的目光,岂不了解饶漱石对刘少奇心有怨愤?和饶进行政治结盟,联合起来对付刘少奇、周恩来的图谋,自然就萌生了。然而,饶漱石、高岗低估了中央其他领导人洞察水平。邓小平、陈云等人对高饶的反常活动感到愤慨,向中央作了汇报。毛泽东也从许多现象中形成这样的看法:这个高岗是党内的阴谋家、野心家,他伙同饶漱石要把刘少奇、周恩来扳倒,由他们取而代之。若这样的话,我们党不是面临着一次分裂吗?刘少奇、周恩来,那是中央所要倚重的左臂右膀呀,他们虽然有这样那样的不是,甚至错误,然而大方向是对的,起码不像你两个那样野心勃勃嘛……

七届四中全会结束后,饶漱石在家闭门不出。他用半年的时间,写出一份两万余字的检查书,主要交代了四个大的错误。其中第一条是“挤走陈毅,独揽大权”,第四条是“与高岗配合斗安(子文)反刘(少奇)。

正值前途无量时,结果还被野心误。急剧膨胀的政治野心,成为饶漱石从政治巅峰坠入谷底的最好注脚。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虽然否认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这场党的政治斗争的“路线斗争”之说,但还是将饶漱石定论为“党内野心家”。

(摘自《党史文苑》)

猜你喜欢
高岗刘少奇陈毅
刘少奇与中国共产党
刘少奇在安源过春节
刘少奇:不忘初心 对党忠诚
刘少奇:求真务实,反对形式主义
别样的“雷声”
高岗自杀内幕
毛泽东处理高岗的最初打算
忆陈毅给我印象最深的几件事
陈毅的参谋人员谈陈毅
高岗、林彪是否反对出兵抗美援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