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文革

2012-04-29 00:44宁向东
领导文萃 2012年24期
关键词:年轻人民族历史

宁向东

对于一个民族,我以为最可怕的是“集体失忆”。我们常常说:鉴古可以知今,读史使人明鉴。但如果一段活历史在人民的记忆里被长期掩埋,整个民族就会陷入集体失忆,也就不能真切而准确地对历史进行反思。其结果是:那些本该被这个民族摒弃的坏基因还会在新一代中复制,于是,这个民族重蹈覆辙的危险就大大增加。

20世纪的中国,由于种种原因,有着太多的历史已经变得模糊不清,有些重要的历史事件甚至已经成为年轻人认知的盲点。我在学校教书,深知优秀学子是社会的脊梁,也是中国的希望所在。然而,这些年轻人关于历史的无知和不觉,却常常让我不寒而栗。以“文革”为例,由于我们并没有对那样一场浩劫进行过全面深刻的反思,其某些基因已经在年轻一辈中被默默地加以复制,甚至还在网络时代里被不断放大。

我出生在文革之前,从蹒跚学步到初识人情,恰好经历了那不幸的十年。虽然年幼,但家庭的际遇却使我在童年对文革有了一些初步认识。随着经济改革的逐渐深入,社会日渐向好,文革在我的心中也逐渐以“历史一页”的面目被轻易地翻过去。

事实上,在46年前开场的,其实是两个“文革”,一上一下,相辅相成。而《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所帮助中国社会翻过去的,是上面所发生的那一场文革。而发生在民间的,甚至几乎人人都介入其中的那场“文革”,却从未得到很好的清算。文革从“我的一张大字报”演变成为最荒唐、最丑陋的人间闹剧,其所依赖的经济基础、社会因由、历史传统和人性丑恶,依然深深植根在中国人的社会基因中,而且一旦环境适合,它们总是要不自觉地冒出来。

30年前,巴金老人曾经提出要建一个文革博物馆。我想如果这件事当时做成了,对于文革的反思将更加通透、对于民族基因的“进化”意义非凡,但我们错过了这个时机。前些日,柳传志先生再次提到这个话题。他说:“如果对文革还不进行反思,到了非反思不可的那一天,明白真相的人几乎不存在了,历史自觉不自觉地又被严重扭曲的时候,中华民族的损失就太大了。”这绝非危言耸听。

文革并非仅仅意味着一片“红海洋”,意味着简单的极左思潮,它实际上是在特定体制下解决社会冲突的一种方式。文革不是独唱,也不是小合唱,而是一次全民大合唱,有领唱,但更多的是各个声部的伴唱。

中国人渴望国富民强,渴望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而在矛盾重重的中国社会中,要想不走错方向,需要全面反思文革。

(摘自《中国企业家》)

猜你喜欢
年轻人民族历史
我们的民族
为什么年轻人一团建就想离职?
当代年轻人有多惜命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年轻人如何理财
多元民族
年轻人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