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磊
年末,全球的科技公司并没有研究如何躲避世界末日逃离地球,它们仍然在关注身边的技术动态——在迪拜举行的世界电信大会上,一些国家提出让联合国部分掌控互联网,针对这一消息,不仅美国国会两院投了反对票,谷歌、微软、亚马逊、英特尔、思科、AT&T和Verizon都采取了反对立场。谷歌还在互联网收集了超过百万的请愿签名,反对全球互联网由政府控制。
“我不知道世界的平坦化将以怎样的方式到来,”托马斯·弗里德曼在其几年前的畅销著作《世界是平的》第15章中写道,“事实上,这正是我在本书中应该承认的一点:我知道现在的世界还不平坦。”
是的,托马斯·弗里德曼的犀利不仅在于洞见世界变得平坦的趋势,他同时也意识到世界要想真正变得平坦仍有太多阻力——比如眼下对于互联网控制权的争夺。
阻力犹存,但技术的车轮滚滚前行,碾过崎岖和藩篱的巨大轰鸣声早已淹没了不值一提的喧嚣:操作系统、浏览器、软件、搜索技术仍在进化,博客、社区、论坛改头换面,离岸外包、供应链重塑方兴未艾……托马斯·弗里德曼总结的十大动力照旧扮演着碾平世界的主要力量,他的预言不仅没有过时,且越发显出超越时空的生命力和穿透力。
云的力量
整整一年我们都在谈论云。网上流传的段子说,微软楼下的出租车司机都会聊两句IaaS、VMWare、XenServer或者Hyper-V。如果还有人问“什么叫云计算”这样的蠢问题,恐怕连出租车司机都会嘲笑你。
不过,从来没有所谓的蠢问题,出租车司机更不懂什么是云。因为100个公司会有100种关于云的定义,因为有100种不同的角度,想卖100种不同的产品。它们的开场白如此不同,比如:
运营商会谈基础网络。从窄带拨号上网到ADSL再到光纤入户,从2G到3G再到4G,路越修越宽,WiFi热点越布越多,一张融合的泛在网络让消费者随时随地在线。消费者不用关心这是有线网还是无线网、是CDMA还是LTE,只需要打开终端,连接,上网,一气呵成。运营商修筑了用户与云之间的通路,提供了访问云的能力。
硬件厂商会从服务器说起。虚拟化、资源池、小型机、弹性部署、下一代数据中心、客户端自适应……是不是被术语绕得头晕?没关系,硬件厂商从来都是自说自话,眼下它们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因为软硬一体化的时代到来了,硬件厂商纷纷进军网络市场,戴尔、惠普相继发布SDN新品,意图分食思科、华为和瞻博的蛋糕。
软件厂商则乐于聊一聊操作系统。微软在6月和10月相继发布Windows Phone 8和Windows 8,由于采用了相同的内核,这两个平台已经没有本质区别。至此,iOS、Android和Windows正式分庭抗礼,在10英寸到27英寸不同尺寸的设备上各显神通。微软从Windows XP到Windows 8的进化颇具象征意义:无论叫触摸革命也好,叫云操作系统也罢,当Windows 8去掉熟悉如左右手的【开始】菜单,用动态磁贴风格的大方块代替软件图标时,你会发现用户体验被前所未有地聚焦。也许,你的父母在Windows XP时代花了一年的时间才分清了左键、右键、单击、双击,也许他们现在还不知道什么叫【资源管理器】和【控制面板】,那么是时候让他们试试Windows 8了。
终端厂商大概会拿出几部新手机或新平板,告诉你这些玩意无所不能。家电厂商也许还会玩一把N屏互动,将手机、平板上的照片“甩”到电视屏上。假如把前IBM时代的大型机到微软时代的PC机、索尼、惠普时代的消费型笔记本、苹果时代的平板一字排开,再把摩托罗拉时代的大哥大、诺基亚时代的功能机、苹果时代的智能机一字排开,一幅有趣的产品演变图就会清晰地呈现消费电子产品的进化逻辑——小型化、易用化、一体化、去精英化,同时被普罗大众逐渐接受、使用、喜爱。
不用再一一列举这些五花八门的开场白了,它们如此不同,却殊途同归。从PC时代一路走来,IT技术的进化史就是一段网络、硬件、操作系统、软件被不断抽离,而应用、体验、消费不断走向前台的历史。当技术本身不再被奉若神明,渐渐走下神坛回归本位时,它所烛照的对象——人则重新站在了聚光灯下。
苹果公司一定会同意这样的观点。iPhone /iPad无限缩短了人和技术的距离。人们不用关心芯片的速度、浏览器的性能,不用考虑操作系统与软件的兼容,也不用担心硬盘的容量够不够大,它有的只是一个虚拟的App Store,当你在里边选取喜好的应用时,它的体验过程与真实世界的沃尔玛无异。苹果一举改写PC时代横向化的产业特征,在纵向垂直整合之后,考验的是硬件、软件、应用、服务的整体实力。
回到那个最“愚蠢”的问题:什么叫云?当网络、硬件、操作系统、软件统统淡化之后,IT技术的边界开始变得模糊,那个被称为云的时代开始变得清晰:信息以各种形态,语音、图像、音频,抑或是各种数据在物理概念上的不同空间,比如东半球与西半球,在虚拟意义的空间,比如电信云和互联网云,私有云与公共云之间,完成传送、存储、计算或加工、消费或交互。
让一切连接
技术没有了边界,想象力自然无限延伸。因为有了云,极客们喊出“让一切连接”的口号,看起来并不是天方夜谭。
还记得2012年风靡全球的BBC短剧《黑镜》吗?在第二集《一千五百万的价值》里,衣着统一的人们都单独居住在一个个被黑玻璃屏幕包围的虚拟屋子里,通过网络进行交流,人们有自己的虚拟形象,只需要动动手指头就可以给自己的虚拟形象换装。刷牙漱口,买食物,玩游戏、买入场券都需要使用点数,而点数要靠每天在固定的自行车架上骑车赚取。连选秀节目的观众都是虚拟人物。
极客们并不关心导演的真实意图,他们把短剧所描述的景象分解成一个个技术场景,兴奋地高喊:
“男主角对着衣柜说话不就是人机交互吗?”
“骑自行车换点数肯定用了物联网!”
“用点数换入场券就是O2O。”
“云计算无所不在啊……”
“还有大数据和社交网络嘛~”
不得不佩服《黑镜》的编剧和导演对技术趋势的理解如此深刻,我们在短剧里看不到数据中心,看不到网线,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交互界面,然后发出指示,反馈结果。当IT技术本身的边界消失,融合的力量便如飓风般摧枯拉朽地破坏各种“边界”:人与物,物与物,线上与线下,虚拟和真实。
事实上,《黑镜》所描述的一切并不遥远,而且眼下正在发生。人与物的交互以Siri、科大讯飞、小i机器人为代表,借助李开复在卡耐基梅隆大学研发的语音识别专利,通过语义分析和数据挖掘,把语音变成了交互的手段;微软、英特尔等则在研究更多的交互手段比如肢体动作、面部表情、人脑活动。
物与物的连接首先需要传感器。在一头牛的耳朵上穿孔贴一个RFID标签,或者给生长在湿地环境里的珍稀植物绑一片温湿度传感器,或者在每一个物流包裹上贴一个二维码,物与物的沟通才有了可能。
更大范围的变革来自互联网。几乎所有的公司都在努力打通线上与线下,让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无缝连接。苹果推出了Passbook让消费者存放登机牌、会员卡和电影票,通过LBS功能,当用户走到相关商店或场所附近时,对应的票据会自动显示。
这样的故事挑战着我们的想象力,更挑战着我们的哲学观。《黑镜》第二集试图告诉我们:我们都在这个科技消费主义的世界里画地为牢。即使看见了希望,却仍是固步自封。
假如有一天,托马斯·弗里德曼的预言百分百实现,所有的边界消失,世界平滑如镜,人又将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