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科学:引领人类未来

2012-04-29 00:44裴燕
IT经理世界 2012年24期
关键词:科学艺术

裴燕

本栏目曾报道过的荷兰艺术家希奥·延森创造的新“生物”——《海滩怪兽》登陆中国了!不过这个“怪兽”明显还未进化到可以适应不同的环境,被放进展厅完全施展不开身形,只能静静地伫立在展位上,但仍然让通过录像看到它在海滩上威风凛凛、健步如飞的观众大呼神奇。

11月1日~30日,第三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科学技术馆举行,有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多件作品参展,包括新媒体艺术、产品设计、建筑与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以及艺术创作等体现了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作品。本届活动是自2001年后第三次举行,它的发起人是分别来自科学界和艺术界的泰斗级人物: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和已故的艺术大师吴冠中教授。

在两位先生的积极倡议和亲自指导下,清华大学于2001年举办了首届活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多位国家领导人观看了展览。对于3届活动的发展历程,李政道在本届展览前言中总结道:“11年前在中国,第一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追索一个新的概念,聚集了探索人类智慧的科学家与艺术家;6年前,‘当代文化中的艺术与科学为主题的第二届展览,奉献的是前沿探索的成果;今天,以‘生态·信息·智慧为主题的第三届展览,将‘创造与发展和谐地互相结合,在艺术与科学的旗帜下引领对未来社会的思考。”

据本届活动的总策展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主任鲁晓波教授介绍,本届活动选择这样的主题是基于当前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类进入全新的信息时代,我们的生活、学习乃至商业营销方式都随之发生变化;而如何可持续地发展也成为全人类共同思考的问题。所以本届主要展品一是聚焦于体现信息和科技融合,或对未来有重大影响的一些设计和产品或研究;一是以生命科学、生态环境保护为主题的艺术品。

“信息·生态·智慧”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使原有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艺术表现呈现出新的面貌。信息社会改变了现有的设计方式,使设计的重心从单纯的物质性创造中扩展出来,以一种非物质形态的数据与信息为载体,超出了传统艺术的表现语汇和有限的创作空间。来自美国Sifteo 公司的无线交互式作品《智能积木》是“信息”主题中的一件作品:每块智能积木是一个1.5 英寸大小的固体方块,配有一张全彩 LCD 屏、多种运动传感器和可充电电池。用户可以用手来移动、摇晃、旋转或变换积木的排列方式,使积木之间形成相互传感。作品试图融汇两种重要的游戏传统——如象棋、多米诺以及拼板这类典型的游戏模式以及丰富的交互式娱乐技术,从而创造出令人兴奋、 富有挑战性的互动游戏感受。

信息化与城市化高速发展,一方面体现在以创新为主导的科技、人文的蓬勃发展,另一方面又反映出某些自然生态的退化、困顿与挣扎。清华大学副教授邱松设计的《会呼吸的灯》系列是“生态”主题中的展品,是针对城市空气污染所提出的解决方案:严重的汽车尾气污染,不仅夺走了昔日的蓝天,威胁到人体健康,也使人们对未来的生活感到沮丧。《会呼吸的灯-1》源于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它以太阳能和风能为动力,一方面将城市中的“尾气”吸入“体内”,经“空气净化装置”转变成清洁空气后排出“体外”;另一方面通过顶端的 LED 照明装置为城市提供高效的照明。《会呼吸的灯-2》则是一个延展方案,其扇叶具有显像功能。扇叶中心的“摄像头”可以捕捉到附近人的动态,然后通过体内的微处理,将相应的图像动态地显示在扇叶上,实现人和物的“交互感应”。此外,《树的灵感》、《天堂的轮廓》、《植物科学实验室》、《母亲和孩子》等作品都从不同的角度来表达对生态命题的思考和解决方案。

“智慧”主题中的作品除《海滩怪兽》这样的“高科技”展品之外,还有《水彩画系列》这样看起来没有任何科技含量的作品。鲁晓波介绍,第二届的展品是科学与艺术结合度最高的,本届有许多体现这种结合的作品,也有在形式上比较传统的国画、摄影等。如来自英国的一件作品,是艺术家将一些文字投影到正在融化的冰山上,再用照片记录下来,作品想强调的是关注人类共同的生态。“现在我们所讲的艺术,形式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的观念”,这些传统艺术形式的作品和展览主题相吻合,因此也被本次展览所接纳。

为什么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这个与科技相关的活动却要隔5年才举行一次?鲁晓波说,重大的创新不可能有很快的频率,要给予大家深入思考研究的空间和时间;如果没有这个相应的储备和积淀,活动可能会搞得草率和浮躁。不过,科技的发展确实日新月异,因此这个活动从今年开始已正式改为3年一届,这可能是一个更恰当的时间。

交互体验创造思考空间

交互性一直是新媒体艺术的重要特点,本届展览中的大部分作品也都具有这一特征,让观众玩得不亦乐乎。由中国的师丹青和印度的Mooshir Vahanvati设计的《阿凡达变形站》是极受观众喜爱的一件互动装置作品,它是美国 Inwindow Outdoor 公司为电影《阿凡达》的蓝光DVD 发行仪式设计并制作的交互式户外宣传。当观众站在大屏幕前,摄像头通过人脸识别技术捕捉到观众的面部影像并显示在大屏幕上,之后系统启动参数化的计算,实时地将观众的头像变形、拉伸、染色成为潘多拉星人形象。在变形过程中,计算机会分析每个人不同的五官及面部特征,并影响每个局部的变形参数,使生成后的头像还保留着该观众的特点。参与观众兴奋地注视着自己或他人的变脸过程,许多还饶有兴趣地和同行友人讨论起自己变身潘多拉星人之后的美丑,并纷纷拍照留念。

中国艺术家黄石、李敬峰创作的《空窗子》是一个通过分析观众脑电波来实现互动的艺术装置,题材取自古老的“庄周梦蝶”。当观众戴上头带后,一只蝴蝶被投影在面前的窗棂(屏幕)中,按照观众的脑电信号在竹影中上下飞舞。观众可以通过放松精神来控制蝴蝶的飞行轨迹,让蝴蝶穿过层层密林,越放松就可以让蝴蝶飞得越高,艺术家建议通过“入定”或深呼吸的方式来放松情绪。观众每眨一次眼,就会有一片竹叶飘飘落下,因此体验者的注意力集中程度、眨眼频率都会对画面产生影响。一旦蝴蝶到达终点,一切又将散为虚无。“庄周梦蝶,焉知是梦?”艺术家借科技手段重新诠释了经典的哲学命题,却引发更多关于这个问题的思考。

荷兰艺术家达安·卢森格德创作的《亲密》是一件时尚作品,它探究了私密与技术之间的关系。这个高技术含量的服装采用电子箔片制成,当人们靠近或触碰到它时,它就会变得透明起来。人们的社交互动决定了服装的透明度——我们越亲密,我们之间的隔阂越少,越能“袒呈”相见。

交互式作品用新奇的体验带给观众更多的回味和思考空间,使得作品的理念得以更好地传播。观展的李女士说她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作品是瑞士艺术家弗洛里安·皮泰、埃里克·莫齐耶的作品《点燃我的激情》。观众点燃一根火柴,绚烂的数码烟花便升腾而起,并在高处绽放,让她觉得非常好玩。她表示会另找时间带孩子过来体验,因为这种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可能是未来孩子生活的那个时代中的常态。

艺术与科学:一个硬币的两面

经过13位国际评委严格认真的评选,包括《空窗子》、《会呼吸的灯》、《点燃我的激情》以及《海滩怪兽》等9件作品获得“吴冠中艺术与科学创新奖”,分别获得奖金10万元。这一奖项由吴冠中先生生前设立:2008年12月,他将自己的作品《长江万里图》拍卖所得1275万多港元全部捐赠给清华大学,用于设立基金,重点奖励艺术与科学创新人才,鼓励青年学生加强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的培养,探索艺术与科学、真理与美的内在联系。吴冠中先生认为:“创新关系到民族存亡,创新是世界国力竞争的焦点,文化竞争比炮火战争更具潜力。”

在本届展览的前言中李政道先生这样写道:“自然现象不依赖于科学家而存在,但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是人为的。同样,在人类社会中,我们了解自然,并改造世界。我们完全有能力选择和改善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将人类珍贵的情感,升华为艺术,将自然基本的规律溶化成科学。艺术与科学,基于人类创造力的共同基础,追寻共同的目标:真理的普遍性和人类的未来世界。”

鲁晓波说,此次活动全国共有200多所高校参与,说明中国越来越重视跨学科的融合与创新。“目前全球有很多热点,而科学与艺术的融合正是热点中的热点。”和前两届一样,参加活动的院士很多,还包括美国的院士,这与大家对这个命题的关注有关系。美国MIT的媒体实验室,研发了很多具有原创性的指引未来产业的研究和开发的作品,某些概念或原型最后领引了整个世界性产业的发展。而通过这次展览明显地感到,我们距离世界一流的大学或研究机构还是有相当的距离。

在2001年第一届活动获得巨大社会反响的基础上,清华大学在美术学院成立了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它成为文科的一个重点跨学科研究机构。此外,清华美术学院又筹划了信息艺术设计系,并在此基础上和信息学院和新闻传播学院合作,发展了一个跨学科的研究生培养项目,生源来自于各个学科,而不像过去进入美术学院只能经过美术考试这个唯一通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今年获得了来自国家973计划(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的项目参与,而以前美术学院都只是从人文社科领域申请项目。

吴冠中先生曾说过,“科学揭示宇宙的奥妙,艺术揭示情感的奥妙。”鲁晓波说,基于整个人类的发展历史,科学和艺术的关系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有时候可能各自还没见面,但实际上它们是融为一体的。

猜你喜欢
科学艺术
点击科学
点击科学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科学拔牙
爆笑街头艺术
对公共艺术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