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按类招生探析

2012-04-29 00:13张晨
科技创新导报 2012年28期
关键词:门类学科专业

张晨

摘?要:按类招生即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改变以往按照具体专业招生模式,转而按照“学科大类”或者是“大专业”来进行招生,旨在“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人才,是我国高校招生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通过按类招生现状分析,与传统招生进行对比,对高校按类招生进行深入思考。

关键词:高校按类招生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0(a)-0251-01

通俗地讲,按类招生,就是按照学科大类来进行招生,是相对于以往按照专业的招生模式而提出的新的招生模式。在2001年,教育部规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分类为11个学科门类,分别是哲学、法学、医学、理学等。每个学科又分为多个专业门类,以理学为例分为数学类、化学类、物理类、电子信息科学类、天文学类等, 在每个专业门类中又分为若干个专业。结合门类划分在这一招生模式下,高校将相关、相近或者是相同的学科门类进行专业整合,按照大类进行招生。考生在这种模式下被录取后,大一、大二学年统一学习学科类别下的专业基础课,大二下学期期末结合个人所学和兴趣所在进行分专业的双向选择,继续进行后续的专业课程的培养教育。

1 按类招生现状分析

1.1 国外现状

以美国为例,各州各地区尽管教育背景有显著的差异,各个高校尽管各自的教学任务、办学性质乃至办学方针都大相径庭,各大学在选拔与录取新生上也大有不同,但是所有的大学基本上都基于一个大的前提,那就是共同关注大学生充分的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和全面的学习课程体系知识。在哈佛大学,本科教育注重文理并重,本科生需要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学术流派和相关领域的基本知识。学生必须先学习通识课程然后才能学习主修课程。在欧美的一些大学本科教育管理中,本科教育、尤其是本科的前两年学程甚至是整体四年的学程中,要整体学习基础课程。而到了高的年级甚至是研究生学程阶段才能够学习专业知识。同时,对于学校、院系、专业的选择都是充分自由的,更注重人才的广泛化、通适化教育。众观欧美的一流大学,我们可以得出,他们在人才培养上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大学要重视通才教育,大学阶段为学生们学习知识、提升能力、塑造人格、培养创新精神提供最为基础的条件,为学生未来走向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而学生个人未来的发展必须依靠自身的不断努力。

1.2 国内现状

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影响,我国的高校教育管理研究人员对于“按类招生”人才培养的关注日益强化。相关的研究诸如:2011年《大类招生:高校招生的新趋势》、2010年《基于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的院系教育管理探索与实践》、2010年《高等农业院校按类招生的现状与对策分析》等等。这些研究,更多的是强调按类招生的基本概念,对按类招生的优势以及在落实按类招生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描述,依旧是止步在阐述阶段。而对于在实施培养过程中面临的困难,诸如在已实施的按类招生的学校是否已达到了按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际办学条件,相关的教育、教学管理改革等方面的研究依旧少之又少。

2 按类招生现实意义

2.1 充分体现中国高校教育改革与国际教育接轨的现实需要

通过对国内外按类招生的分析可见,目前世界高等教育在学科和专业方面所进行的改革,可以显见两种趋势,第一,学科建设逐渐向高新技术领域和深基础的内涵建设领域拓展;第二,专业之间的划分界限渐渐模糊,学科之间相互渗透、融入、交叉,逐渐走向综合化。而以往中国高校固有沿袭下来的专业界限过于明显、专业范围过于狭隘,自然导致培养的学生专业口径不符合当前经济全球化影响下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学生实际实用性差、通用性差、迁移能力不足,出口过于狭窄。

2.2 充分体现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按照学科大类招生,可以突破考生和家长在高考志愿填报上盲目性的瓶颈。综观全国百余所的高校以及玲琅满目的专业设置,考生和家长对于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学习内容等都缺乏了解。必然会出现由于专业选择的限制而导致在录取阶段有一些高分的考生未能如愿。同时,即使如愿录取,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学成后,发现自身在专业学习上并没有太多兴趣,甚至是不适合所学专业,导致有转专业想法的学生愈来愈多。而实施按类招生,突破了专业的限制,提升了第一志愿录取的比率,使得考生有很大的调节余地。学生入学后,通过基础课程的学习,可以对学科门类有一深入的了解,在结合自身的学习成绩、个人喜好和兴趣,在基础课程学习结束后进行具体专业方向选择,不仅打破了高考录取阶段一次选择专业的盲从性,而且从学生自身出发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有助于学生个人未来的发展。

2.3 充分体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对接的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目前,需要的是“厚基础、精专业、宽口径”的实用型人才,按类招生,可以促进高校教育实现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促进毕业生具有良好的适用性,为社会培养所需的复合型人才。按类招生可以结合社会实际需要、专业发展趋向、学生个性等方面进行特性设置,就市场需求、职业需求打造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3 当前,按类招生的弱势所在与对策分析

3.1 实行“按类招生”的弱势

第一,人才培养目标缺乏整体规划,课程衔接环节不紧密。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存在重复、中断现象,未能很好的实现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第二,教师思维定势,未能跟上时代步伐,也就不能充分实现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第三,仅在招生上实现了“按类”,在教育理念、课程体系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管理等方面还有些不足,未能很好的实现专业指导。

3.2 更好的实行“按类招生”的对策分析

(1)完善高校教育管理资源,实施有效监督管理机制。按类招生,需要高校在现有资源基础上,采取现代化管理方式,协调管理各职能部门,形成高效、便捷的现代管理体系。需要建立专门的学科专业指导机构,以推进和优化学科专业的建设发展。(2)顺应市场需求,完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教育要不断对社会需求进行分析,促进高校按类招生、通才教育、专业分流等各程序顺利进行。建立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高校培养复合型优秀人才的目的。(3)提升师资能力,推动课程改革建设。教师是教学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提升教师的自身知识贮备和教学能力,进一步推动专业重点课程、精品课程的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推动和完善课程体系改革。

参考文献

[1]唐苏琼.高校实施大类招生的利弊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9(1).

[2]谷进军.高校按类招生培养策略及协调机制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8).

[3]罗晓田.大类招生:高校招生的新趋势[J].经济研究导刊,2011(20).

猜你喜欢
门类学科专业
【学科新书导览】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千奇百怪的动物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超学科”来啦
王莫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