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导语设计

2012-04-29 00:44:03魏彩霞
甘肃教育 2012年24期
关键词:导语创设情境

魏彩霞

〔关键词〕 导语;创设;情境;效果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24—0040—01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们把这句话运用于语文教学中,就不难发现导语设计的重要性。它对激发学习兴趣、诱发学生思考、提高学习效率等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导语设计的几种常见类型。

一、以耐人寻味的或生动有趣的故事开篇

如讲授《斑羚飞渡》这篇课文时,为了让课文“保护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得以突现,课前教师深情讲述故事:一位女大学生为保护一只受伤的丹顶鹤,不幸陷入沼泽而献出生命。并播放相关歌曲,使学生心灵深深震撼,体会到环保的重要性,自然而然进入本文的学习状态。学习《伊索寓言》,可以一则有趣的故事导入,如中国寓言《拔苗助长》、《守株待兔》等;外国寓言如《狼和小羊》、《乌龟和兔子》等。通过相似的寓言故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对寓言篇幅短小、寓意深刻的文体特点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二、以相关历史背景知识导入

如学习《唐雎不辱使命》,必须让学生了解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风起云涌的社会现实。设计导语如下:战国末期,秦国最强大,秦王想统一中国,加剧了一连串对外兼并战争。公元203年,它灭了韩国、魏国,安陵是魏的一个小国,秦王以为只要通过外交上的威胁,不用一兵一卒就可以骗取安陵,唐雎受安陵君委派出使秦国,他不畏威胁、针锋相对的斗争,最后胜利完成出使任务。 学生对文中人物唐雎已有了初步的认识,易于更深入把握人物形象。

再如《石壕吏》导语:公元758年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到战乱后的家乡,心情沉重。后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一带。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到潼关一带,强行抓兵,百姓苦不堪言。杜甫一路听到的看到的是征夫别家出征的哭声,怨妇们的愁眉苦脸。经典之作《石壕吏》因而诞生。学生对当时的背景熟悉后更能深刻体会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更易于把握诗作的主旨。

三、以如诗如画的语言营造浓厚的文学氛围,创设美好意境

如朱自清的《春》,可设计导语如下:春天是人们歌咏赞美的季节,当春天来临时,万物复苏,杨柳泛青,百花盛开,燕子呢喃,空气中弥漫着欢快愉悦的气息,到处是一派春意盎然的图景。今天我们来看看朱自清笔下的春天是怎样的一种景象。

再如《黄河颂》的导语:自古以来,黄河就以她磅礴的气势,奔腾在华夏大地上。她哺育、滋养了历代炎黄子孙,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文明从她那里发源,是我们引以为傲的母亲河。今天通过学习《黄河颂》,我们一起来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感。

四、以古诗词、名言警句等导入

如学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学习之前先列举一些描写“明月”的诗句: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从诗句中感受古典文化的魅力,了解我国传统的“月文化”,有助于理解诗人的情感。

再如《我的长生果》的导语: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刘向;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歌德。

通过这些格言,“读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本文的学习大有裨益。

五、以猜谜互动的形式导入

如学习《蜘蛛》这篇说明文时,可以让学生猜一个谜语: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排出八卦阵,单捉飞来将。学习《蚂蚁》这篇课文时,也可以让学生猜谜语:忙碌小兵丁,工事勤又精,力气何其大,合作又热诚。通过猜谜,两种小动物的特点及情态好像展现在我们面前,使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就对他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助于深入探究课文内容。

由此可见,导语设计异彩纷呈,各具神韵。但万变不离其宗,设计导语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相关课文的兴趣,为整堂语文课学习任务的落实服务的。因此,不能舍本逐末,一味追求导语的创设,而忽略对整堂语文课学习的重难点的把握。同时对导语也不能等闲视之,否则,会导致学生学习的倦怠,影响其对课文深层次内涵的挖掘。愿导语设计为语文教学增光添彩,使语文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导语创设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导语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0
阳光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本期专栏导语
导语
戏曲研究(2017年2期)2017-11-13 03:10:03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