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政党理论创新启示

2012-04-29 00:44施雪华
人民论坛 2012年24期
关键词:阶级阶层政党

施雪华

苏东剧变以后,欧洲各国坚持下来的共产党急需新的政党理论作为支撑,而以法共为代表提出并发展起来的“新共产主义”理论就是这方面的代表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结束和全球化时代的加速到来,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国家的各类政党进行了各种理论方面的创新或调整,并取得相当多有意义的理论成果。

近年来国外政党理论创新的主要内容

“第三条道路”理论。20世纪90年代,欧美中左翼政党在复兴过程中出现了一股求新求变的思潮,提出了“第三条道路”的理论设想,并在实践中进行了广泛的尝试。英国前首相布莱尔既是“第三条道路”的首倡者,也是其成功的实践者。该理论在经济上,主张建立新型的混合经济,国家不再对市场进行严格控制,同时,又不完全放弃国家对经济的责任,不将经济职责完全让与市场。

“中间路线”理论。20世纪90年代,随着西欧各国中左翼政党的复兴,中右翼政党纷纷下野,主要原因是其不同程度地推行了新自由主义,导致西欧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分配不公,引起选民的广泛不满。右翼保守政党在对自己的传统政策主张进行调整时,也将目光投向了社会中间阶层,强调要“摒弃阶级政治”,寻求跨阶级合作,推行“改良主义的中间路线”。

“新共产主义”理论。1995年11月,法共新任全国书记罗贝尔·于在其政治论著《共产主义的变革》中,首次提出并较为全面地论述了“新共产主义”的政治主张,认为法共要建设成为一个“现代的、开放的、充满活力的和民主的”新型共产党,应对法国社会、人民和政治实践的新形式持“完全开放”的态度。

“媒体党”理论。政党领袖越过党员和地方组织而直接面对参与选举的公众,一方面直接与公众沟通;另一方面,也为自己树立良好亲民的形象,并以此为资本直接支配全党。

政党“软实力”理论。国外政党的软实力建设主要集中在:淡化意识形态,扩大政党社会基础,增强政党包容性和重视以人为本,关注民众生活,增强政党亲民性等几个方面。德国社民党是践行该理论的典型,在1998年竞选纲领中该党又提出,邀请一切社会力量与之合作,从雇员、手工业者、自由职业者、科技人员直至企业家。

特点:“非意识形态化”、竞争重心的理论位移、重视政党软实力和现代大众传媒

首先,政党理论的“非意识形态化”。政党之间的意识形态分野日益模糊,无论是左翼政党还是右翼政党,对其自身的定位和政党纲领越来越趋同,政党的“中间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许多国家的政治生活随着主要政党的理论调整而出现“左翼政党右倾化,右翼政党左倾化”左右融合的局面。

其次,政党竞争重心的理论位移。认为政党的组织形式、规模、政治影响力都在发生明显的变化,政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公共政策、政党领袖(公职候选人)个人魅力、政党风格、政党组织动员能力之间的竞争,而不再把政党的意识形态、政治理想、政治信念之争看得过重。很显然,政党理论的“非意识形态化”是国外政党理论创新中政党竞争重心的理论位移的一个重要前提。

再次,重视政党软实力和现代大众传媒。各国政党的理论创新都十分重视提出具有吸引力的口号或理念,并将之化作政党的组织文化和组织能力;高度重视大众传媒的巨大政治功能,以增强政党的形象塑造力、文化吸引力、组织动员力,提高政党理论创新和传播的水平。

对中国理论创新的启示

首先,保持党在根本政治信仰上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建设使命型政党。中国共产党毕竟和国外政党的性质不同,在学习其意识形态开放性、包容性的同时,也必须保持党在根本意识形态上的高度一致性和相对刚性,在党员之间努力营造一种休戚与共的使命感,提升整个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其次,坚持与时俱进,不断适时适地调整、改进党的纲领,建设学习型政党。前述保持党在根本政治信仰上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建设使命型政党,并不等于政党可以一成不变。党的纲领是党的旗帜,具有争夺选民、凝聚党心、赢得民心,进而整合社会资源和力量的关键作用,它必须符合时代发展趋势和特点,符合不同阶级阶层民众的愿望和要求。

再次,努力整合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利益,扩大政党的阶级基础,建设开放型政党。随着社会现代化的推进,中国社会的阶级阶层结构在发生剧烈变动。党必须适应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剧烈变动的要求,进一步增强整合和平衡社会各阶级阶层利益和诉求的能力,关注和引导新的社会阶层的利益需求,把各个社会阶级阶层紧密地团结起来。

最后,重视现代媒体对政党及其政治功能的影响,改进媒体管理,建设媒介型政党。当今中国社会,随着对外交往增多、社会氛围日益多元化,各种思潮充斥舆论场,社会正负压力不断增加,提高我们党的宣传传播能力、媒体管控引导能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思潮,便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二级教授、博导)

责编/杜凤娇美编/李祥峰

猜你喜欢
阶级阶层政党
新联会聚合新阶层新能量
当“非遗”遇上“新阶层”
“带领人民过上好日子的政党”
美国大学招生行贿丑闻凸显其阶层割裂
深刻理解和把握新型政党制度的“三个新”
阶级话语与翻译:以英译《暴风骤雨》为例(1949~1966)
大众富裕阶层如何理财
“偏离”与“回归”:京郊土改中的路径依赖与阶级划分(1949—1950)
民主党派政党认同的有效构建
被遗忘阶级的困顿与救赎——关于影片《钢的琴》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