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市场化改革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

2012-04-29 00:44:03宋洪远
人民论坛 2012年25期
关键词:库点托市收购价

宋洪远

我国在粮食市场化改革以后建立了中储粮公司,在建立体制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最低收购价政策既要保护农民利益,又要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还要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今年又在前几年执行的基础上对预案进行了小调整,在预案调整时更强调了收购保护价的托市功能。这一政策在有些地方执行得很好,有些地方执行得有些问题。问题主要表现为两类:一类是通过执行,政策设计的问题暴露出来了;另一类是政策设计没有大问题,基本符合实际,只是操作出现了差错。因此,实践中我们就需要去探索如何在市场化改革的前提下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最低收购价托市预案。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河南是一个好的样本。因为此前出现过一些问题,这样就有了一个在纠正问题的同时执行好政策的机会,实现了在“转变”中完善。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其他地方不一样,必须坚持的两个前提就是不牺牲农业和粮食,不牺牲生态和环境,是在“快”和“赶”中实现“好”和“转”。

因此,河南的经验值得总结,有些教训也值得汲取,在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的时候去反思目前的政策和做法,会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在河南的政策执行中,第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对库点的调整,由2800多个减为1200个。通过调研发现,做这样调整目的是为了保证中央储备粮的安全。中储粮是收购工作的主体,其仓容标准需要符合国家要求,必须发挥国有企业的作用。但由于直属库点数量有限,在满足不了需求或是布局不合理时,中储粮需要在市场中委托增加地方的库点。因此,中储粮在收购工作开始之前,要提前安排好自己的库点,再根据收购数量、距离和地方商量确定委托点、集并点,经过精心计划与调整,保证库点能够满足收购需要。

确定库点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河南在收购中充分发挥了各个利益主体的积极性,确保了收购的顺利进行。例如,河南省滑县原来有十五、六个点,因为豫北地区的小麦基本都能达到一等,但滑县小麦二级品较多,直属库严格按照二级价格收粮,当地农民认为价格低不愿意卖。在此种情况出现后,中储粮派出专人进行调查和处理。中储粮组织当地领导、粮食局负责人以及有关粮食企业负责人进行座谈统一认识,他们认为布点基本合理,但需要增加3到10个点。根据调查反映的情况,滑县布点较多的地方收购工作同样开展不顺,可见并不只是布点多少的问题。最终中储粮决定根据该县的特殊情况,增加集并收购库点。

此外,库点的调整对于收购价格的波动是否有影响也是调整库点中需要全面衡量的因素之一。据中储粮河南分公司总经理张威介绍,库点数量如果偏多,将会难以反映市场真正的价格,可能造成抬价;点多仓多而粮少会使库点发挥不了作用,符合要求的粮少,挣不够保管费,导致加价抢粮,进而市场混乱。另一方面,库点数量偏少也不可取,粮多点少就会导致粮价回落。因此,库点的调整要根据市场符合收购标准的粮食数量和生产量结合起来综合考虑。

今年6月公布的《2012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中提到:“为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主渠道作用,国有及国有控股粮食企业优先作为委托收储库点安排。”根据这一政策调整,中储粮在今年的收购工作中也制定了相应标准与实施细则,对国有、国控做好定性区别。据中储粮河南分公司总经理张威介绍,对上述问题中储粮河南分公司做了重点的考虑。第一,直属库上报库点首先要和当地粮食局进行协商,由当地粮食局把关国有与国控库点,审核确定之后报给分公司,一般而言,當地粮食部门对企业性质能够作出较为准确的把控。第二,中储粮河南分公司需要在对其他非直属库点进行营业执照、资质审查、纸面材料审核完毕之后,派人进行验收后再确定上报,由此两个环节对库点性质进行把控。中储粮河南分公司与委托库点之间只能采取合同方式来委托,既没有隶属关系更没有行政关系与管理职权。因此,中储粮河南分公司出台了四项措施对委托库点进行管理与监控:一是地方粮食局为地方库点进行承诺与担保;二是骨干企业担保,粮食数量不够或是等级不够都由骨干企业负责;三是企业联保,多个企业相互进行担保;四是以保证金形式进行抵押。中储粮河南分公司的四项监管措施既符合地方实际,又有效执行了国家政策。

总体而言,中储粮河南分公司有这样几项探索和实践是值得肯定和借鉴的。一是河南分公司在粮食流通、购销以及履行职责上,作出了很多的贡献。收购量最多、调出粮最多、拍卖量最多、生产量也名列前茅。这些成绩首先必须肯定。二是中储粮河南分公司在处理问题时、在执行政策时,做了很多创新,取得了成绩,值得肯定。三是在落实政策上,想方设法处理过去的问题和规避风险,把政策落实好。

下一步如何调整完善政策,更好地发挥政策功能和作用呢?第一,托市收购的目标到底如何确定?托市界限如何确定?第二,如何发挥托市功能,怎么把握国有主体和非国有主体参与的问题?还有布局问题,在什么情况下布哪些点?第四,研究如何在粮食体制改革的背景下通过何种手段去托市?如何发挥托市收购的作用?第五,贸易量的问题,如何将储备调节、价格调节和进口调节结合起来?第六,保险机制的问题,如何将保险和补贴相结合?最后,就是要做好产销区协作、培育经纪人以及内部治理机制等工作。

(作者为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责编/马静(见习)刘广为美编/石玉

猜你喜欢
库点托市收购价
2019年小麦最低收购价公布 每50公斤112元
积极应对2018年稻谷最低收购价的调整
河南省夏粮收购将加大食品安全指标检测
乡村科技(2018年18期)2018-02-12 12:03:05
小麦最低收购价再次下调
粳稻收购为黑龙江省农民增收58亿元
农村百事通(2017年8期)2017-04-26 07:32:32
辽源市完成2016年最低收购价稻谷收储库点申报工作
吉林农业(2016年10期)2016-06-11 23:39:02
粮食托市收购政策机制及其有效性研究
财政监督(2013年19期)2013-09-19 07:34:02
托市收购:麦市“节拍器”
河南:7市停止小麦托市收购
主产各省子棉11月收购价等
农家顾问(2009年12期)2009-12-28 05: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