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化建设的初探

2012-04-29 00:44:03冯健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2年24期
关键词:校园网高校

冯健

摘要:校园网是”数字化校园”的传输平台,一个可靠稳定、高效安全的网络是建设”数字化校园”的坚实基础。随着教育系统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学校的校园网建设要求越来越高。无论是校园网的带宽和流量要求、网络信息的安全性要求,或是对本身校园网的功能多样化的要求无不在表明现有的老式校园网组网管理方式已不能满足这些日益增长的需求,建立新的校园组网方式和管理方式已势在必行。该文探讨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并针对学院的办学特点对于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与实施步骤做出了前瞻性探讨,给出了一个切实可行的建设方案。

关键词:信息化校园;校园网;无线覆盖;数字化智库;高校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24-5765-05

The Discussion of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by Sichuan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 College

FENG Jian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Chengdu 610067,China)

Abstract: The campus-network is the plant for the Digitalizing Campus and the stability, high efficient network is the foundation building the Digitalizing Campus. Along with the advancing of the information-education-system, the standard of the campus network setting is in creasing. Not only the bandwidth, demand of the flew and the security of the information, but also the diversity of the campus network it self, indicate that the old campus network manage-style can not match the increasing content, so a new campus network manage-style have to be found .The papers give a practical plan to implementation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Key words: E-Campus; Campus Network; Wireless Coverage; Digital think-tank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1概述

1.1信息社会已在眼前

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智慧的地球”[1]这一概念,建议新政府投资新一代的智慧型基础设施,阐明其短期和长期效益。奥巴马对此给予了积极的回应:“经济刺激资金将会投入到宽带网络等新兴技术中去,毫无疑问,这就是美国在21世纪保持和夺回竞争优势的方式。”

该战略认为,IT产业下一阶段的任务是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具体地说,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所谓“物联网”[2],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这个整合的网络当中,存在能力超级强大的中心计算机群,能够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础上,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

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10月27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新增宽带接入用户1644.9万户,用户总数达到9932.8万户。据介绍,随着宽带接入用户的增加,中国互联网网民也在与日俱增,网民总数已达到3.6亿。目前,全国96%的乡镇通宽带,91%的行政村能上网。

信息化也已深入到我国社会各个领域,形成了以各级政府的电子政务管理系统为导航的信息化浪潮。各领域企业纷纷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信息化企业,以此来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资本。国内老牌企业首钢、一汽等也纷纷投入巨资进行信息化建设取得巨大成果。

1.2各大通信运营商和服务商的转型

人民日报在2009年07月10日发表《中国电信两次蜕变跻身”500强”》文章。文章中指出中国电信通过两次成功转变已在短短4年里摸索出一条从传统固网运营商到现代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的转型之路。而通服公司也已定位为”信息和媒体运营商的服务商”。

1.3四川省教育厅推进中的高校教育信息化

2006年,省教育厅下发了《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开展高校校园网建设检查评估工作的通知》(川教函[2006]13号)。此后,教育厅组织了多个评估小组,按照《四川省高等学校校园网建设评估标准(暂行)》(以下简称《评估标准》),对全省72所高校进行了校园网建设工作的检查评估。

2008年,针对目前本省高校信息化建设状况,“十一五”期间的发展要求,以及对高校信息化建设工作认识的不断深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省教育厅《四川省高等学校”十一五”信息化建设参考指南》。各高校必须按照指南内容不断推进信息化建设,接受教育厅定期评估。

1.4学院校园网络现状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学院的各级网络的基本设施是1999年统一建设投入的,其建设初期基本实现了学校所需求功能。但因距今已有10年时间,大部分的设备老化、损坏。无论是现在的办公区、学生宿舍区、家属区、教学区、试验楼等子网,网络运行情况不畅,如遇雷雨季节更是网络大量故障,所以急需更新网络基础设施。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无论是教学、办公、培训和师生个人对于网络的需求与要求都越来越高。要满足现阶段,建设一个服务学院与行业的现代高科技无线数字校园网已刻不容缓。

2打造川通服公司内部的ISP,全面服务通信企业。

构建通服公司的ISP体系(如图1所示),建立起完善的为现代通信行业服务的技术管理体系。

2.1搭建电信级硬件平台,为通信企业提供IP网络运行维护的实战平台

1)建立电信级别的核心路由交换设备,为信息化建设打下硬件基础充分分析校园网的功能需求,按照电信现行规范建立核心路由交换设备,严格实行电信管理规范,建立起一套示范型电信级数字校园网。作为推进通信行业企业的信息服务商理念提供参考范本和样品。

2)建立统一网络硬件配置标准,推进信息一体化硬件规范。对于不同的企业或学校,需要实现的功能有所不同,所需要的软件不同,其对应的硬件基础设施也需求不同。如何使硬件能实现软件的功能,且在企业或学校愿意承受的范围内实现就是整个建设的关键。在我校校园网建设的过程中,可以依据学校的实际功能需求为目的,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建设方案,为通信服务商为其他院校或企业作一揽子信息化建设方案提供参考标准。

3)组建硬件软件融合测试平台,为行业企业维护实习人员提供实践基地。不同的软件使用于不同的硬件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学院作为一个特殊的企业,涉及到很多不同的方面软件的应用与开发,能够以电信级的设备测试软件的使用情况和与硬件的兼容情况。通服公司的下属增值业务企业的产品均可以到学院校园网硬件平台进行测试与试用,收集反馈意见,改进和完善产品,降低企业风险。同时为行业企业的提供软硬件调试实战培训,学院全程参加信息化运营,为通服公司输送成熟人才。

4)建立全校接入的无线网络,为通信建设商提供数据测试网络效率,应用无线管理。三大通信运营商作为通信行业的领军企业,需要在未来的的ICT领域[3]做出表率。而”三网合一”就是ICT的第一步。在信息化的建设进程中,对于无线网络的覆盖方式除了3G,现在主要采用的是无线wi-fi覆盖。如何融合两种无线网络是技术前沿研究。那么我院建立起一套完整的wi-fi无线网以后,通信企业可以实地进行研究和调研,提高无线平台的利用率。

在校园无线网基础上搭建CDMA、WCMDA、TD-SCDMA实验网,为探索ICT实践前景,为保持通信企业前端优势技术提供参考。3G之路方兴未艾,作为4G规划的WiMAX又横空出世,未来无线网络的发展与变数巨大,机遇与挑战并存。校园网在无线完全覆盖的基础上,可进一步建设3G与WiMAX的实验区。为通信行业培养移动通信实践实战人才提供研究基地与实训基地。

2.2构建通信企业IP业务及其增值业务的体验中心,为通信企业提供新业务应用测试的”试验田”

在完善的校园网基础上,构建通信企业的新业务硬件支持平台,提供业务调试。推行以学生、教师为目标组织大量新业务体验活动。对于体验结果进行调查分析,为通信企业的新业务提供最及时、最准确的市场反映。为企业新业务的上马提供”双保险”。

2.3构建”智慧”校园,成为通信高职院校的一面旗帜

学院的管理是作为企业来进行的,而信息化的核心是提高工作效率,在现有的人力资源紧张的情况下避免了大量的重复劳动,使工作效率成倍提高,使整个学院的运行效率到一个新层次。在学校基础数字校园网建设的基础上,进行全校的无线覆盖,实现校园内的无线全覆盖。做到师生随时随地可以接入无线网络,尽情享受网络资源。同时为教学提供大量技术支持,提高教学实践环节的功能性与完善性。更能改善培训部门的网络环境,提升培训学员对于学院整体培训实力的认可[4]。

一个企业的网站是其信息化实力的体现,也是其呈现在全球互联网上的一张电子名片。精美而功能强大的门户网站与丰富多样的子网站,都是学院在网络上的免费广告。通过学院的网站,社会也可以认识与了解通信行业,为通信行业特别是通服公司起到推广宣传作用。

2.4构建通信产业数字化智库(含:国家政策库、方案库、策划库、图情信息库),为通信企业提供决策支持服务

企业的成长发展需要各种信息。学院作为教育单位,其图书馆与科研部门所拥有的数据量是十分庞大的。建立起完善的校园基础网络硬件后,加大对于数据存储设备的投入,建立专门的服企业信息资源存储专区。通过校园统一门户网站接入,让每个通服公司员工能网上直接享受学院海量的信息资源。

2.5以我院信息化建设为样板,服务社会,拓展新的业务

学院即将建立的功能全面完善的无线数字校园网,是未来各高校特别是各大高职院校的必走之路。也能为其他各行各业的企业的信息化提供良好的实践经验。通服公司以学院的信息化成果为模板,借助积累的工程经验,以此为突破,走向社会,为其它高职院校或中职院校提供技术支持或信息服务,为公司拓展新的业务和新的利润增长点。

以学院的校园网为信息化实验实训基地,建立一套经济、实用、高效、易建设、易实现的一揽子信息化解决方案,为通服公司逐步成为”信息和媒体运营商的服务商”打下良好的基础。

3无线数字校园网实现方案

3.1第一步完成校园网主机房建设

2010年上半年完成校园网数据机房建设与基础网络设施改造;下半年建立起完善的统一的认证数据库,建立起新的功能强大的校园门户网站。

3.2校园网主机房的建设规划

1)选定图书馆三楼304为学院主机房具体办公地址。前期投资金进行电源和线路改造。配备完善的消防设施和防盗设施,布置地线并做好防雷工作。安装监控设备,保障机房安全,添置UPS,确保紧急情况下电源供电,布置双回路供电系统,保证供电的稳定情。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审核。

2)购置核心交换机,核心路由器,根据实际应用需求添置专业服务器。

3)建立适当办公环境,提高人员工作效率。

3.3进行校园网基础网络覆盖

1)在各永久建筑之间主干网均实现千兆级别的光纤覆盖[5]。

2)在建筑中的各二级网络实现六类网线接入(如图2所示)。

3)进行网络安全系统的建设。

4)建设基于802.11g全校无线网覆盖。

3.4第二步完成软件资源的管理与整合,实现”一览式”信息化管理

2011年在已有硬件平台的基础上,上半年完成对于各部门应用软件的购置与整合;下半年实现各软件数据结果的整合,实现领导层的桌面直接掌控全局[6]。

3.5第三步实现对校园网与通信网前沿进行探索性使用

2012年在现有无线数字化校园的基础上,对ICT进行探索。初步尝试被誉为4G的wimax技术,探索云存储与云计算。进行小范围基于IPv6的物联网实验。

ICT主要实践方向,通信网与计算机网的融合,用3G设备实现无线的覆盖。

Winmax的实验网的建立与实用,IPv6在全校的逐步推进。

基于IPv6的物联网的小范围应用与探索。

3.6具体实践功能概述

1)实现万兆级别核心网,千兆级别接入网,保证校内高清视频资源做到无缓冲播放,网上优化视频无缓冲播放。提升设备的稳定性,大大提高全网无故障运行时间。

2)实现全校网络覆盖,同时做到实验性无线覆盖。保证无线网络传输速率与稳定性[7],做到随时随地能接入无线网络。

3)实现校园一卡通工程,做到校内各项消费、身份识别一卡通行。

4)使用大型LED公告屏幕,蓝牙语音广播器等应用型外设,构建信息化氛围。

5)提高各部门工作效率,尤其规范数据统计,避免重复劳动。

6)各种管理权限人员分界面管理信息化校园,领导一界面浏览全校信息。

3.7总体建设规划一览表

如表1所示。

4存在问题与后续发展

4.1学生教师宿舍区带宽问题

随着社会整体网速的提升,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无论学生教师对于网络和信息化的需求都在提高高。现在网络的使用已不简单是看看网页,发发邮件,更涉及到在线的音频和视频。而各大通信运营商也提出了光纤到桌面的概念。对于学校来说,个人用户的网络需求已上升到1Mb/s-10Mb/s的水平乃至更高,以千人计算都到达1Gb/s-10G/s的水平,光靠学校从各运营商获得的出口带宽已远远不能现在日益增加的需求,学校光靠自身不断投入费用升级出口已不堪重负。

解决办法:现在行业企业的发展方案不断调整,宽带上网和3G无线已取代固话成为了电信发展的主要方向。学院不能解决的带宽问题在电信看来不但易于解决,反而是自己需要发展的业务。所以建立校企合作,实现双向互利是未来发展趋势。具体解决方案是统一认证,为学校建立独立的光纤LAN网。在建立LAN网的过程中可以解决两大问题,即基层路由交换设备的老化和师生的上网出口带宽需求。

4.2建立统一的软件管理审核制度,避免应用软件兼容问题

因各应用软件要架构在统一的数据平台上才能真正实现信息共享与相互协作。所以就要极力避免出现各部门单独购买软件后出现系统不兼容的情况。可按照信息化整体规划提出购买软件的技术参数标准,由网管办统一在技术上进行把关。

5结论

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行业信息化的转型,教育部的信息化进程,学院发展的实际需求无不表明构建信息化校园已刻不容缓。该文通过学院的实际情况指出了硬件与软件结合,学院与行业依存的合作方向,并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之方案,在三年时间内把我院建成全省高职院校信息化的示范院校,成为行业企业推进”信息化一体服务”的样板。

参考文献:

[1] Haifan Zhang.Software Engineering Concepts[M].Beijing: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2000.

[2] Xifu Wang,Zhanying Ren. Total Solution System of Special Railway Subsidence in Mine Area[J]. Joumal of China, 2004,14(4):93-96 .

[3] Kemin Li, Shuzhong Wang. Integrated system of Produc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or Surface Mines[J]. Joumal of China,2000,28(5): 484-485.

[4]仲炜.高校数字化园建设探讨[J].科技信息,2006(4).

[5]金纯.IEEE802.11无线局域网[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56-57.

[6]杨军,等.无线局域网组建实战[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41-42.

[7]陶骏,朱宇光,沈利香.无线校园网构建初探Ⅲ[C].常州工学院报,2006:12-14.

[8] Jansen B J, Spink A,Saracevic T. RealI ife,Real User and Real Needs: A Study and Analysis of User Queries on the Web[J].Information Processing&Management,2000,36(2):207-227.

猜你喜欢
校园网高校
数字化校园网建设及运行的几点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5:54
试论最大匹配算法在校园网信息提取中的应用
电子制作(2019年10期)2019-06-17 11:45:26
基于VRRP和MSTP协议实现校园网高可靠性
NAT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
电子制作(2017年8期)2017-06-05 09:36:15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新闻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 20:24:04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28:06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14:28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7:49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0:56:58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