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丽萍
摘要:政务微博的发展已步入快车道,其应用大有普及之势,但目前的应用现状不容乐观,需要设法解决存在的问题以提升其应用效果,使政务微博真正成为高效的现代施政工具。为此,该文给出优化政务微博应用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政务;微博;应用;优化
中图分类号:TP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24-5926-02
微博这种“短平快”的社会化新媒体形态,正在改变我们的信息沟通方式和社会生活,也正在影响和改变着执政环境与执政方式。
1政务微博的发展现状
自2009年8月“新浪微博”内测版推出并运行至今,微博已人人皆知,成为很多人每天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微博用户数量从2010年底的6311万爆发增长到1.95亿,微博成为用户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应用模式[1]。微博在为我们大众带来优越服务的同时也备受政府和官员的青瞄,于是政务微博产生并快速发展。
2009年下半年湖南桃源县官方微博“桃源网”出炉,成为中国最早开通微博的政府部门。紧接着云南省委宣传部的官方微博“微博云南”面世,随后以“平安肇庆”、“平安北京”为代表的全国各地公安微博以及各级党政领导的微博如雨后春笋般开通。截至2011年底,我国在新浪网、腾讯网、人民网、新华网四家微博客网站认证的政务微博总数达到50561个,较2011年初增长了776.58%党政机构微博共32358个,认证的党政干部微博共18203个。其中,2011年新增认证党政机构微博27400个,新增认证党政干部微博17393个[2]。可见政务微博呈井喷式爆发已成事实,因此2011年被称为“政务微博元年”。截至目前,政务微博已全面覆盖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省部级政府机构微博58个,省部级政府官员微博30个[3]。
从目前的应用来看,首先,政务微博已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一种新形式,它有助于推进政府透明化;其次,政务微博渐成汇聚民意、反映民情的重要平台;再次,政务微博渐渐成为开放式的“议政广场”;通过它,网民可以更好地参政议政,行使自身参与权。如今年两会前女大学生用微博向两会代表建言提高女厕位比例,这一建议在很多地方都得到了落实。“十大官员微博”之首的微博达人蔡奇说,今年两会他共提交议案、建议34件,大多来自网友建言。
2政务微博存在的问题
1)僵尸微博常现。僵尸微博即作秀时玩发布,临战时当僵尸。一些政府部门和官员跟随开博热潮或响应号召开通了相应的政务微博,但平时乏于打理,偶尔作作秀罢了。比如甘肃省卫生厅极力掀起全系统的“微博热”,大力倡导“微博问诊”,甚至要求乡镇医生也开微博。结果真正使用微博,发挥微博问诊作用的寥寥无几,很快,大部分微博无奈地关闭了。此类现象在各级政府部门和官员中屡见不鲜。这是一种名利化的表现,暴露出政务机构开微博的盲目性盲从性,也反映出政务机构开微博的准备度不足,由此引发了社会的强烈不满。
2)空壳微博常在。很多政府机构微博对网民的问题和意见只是自动回复“您反映的问题我们已经交付相关部门调查了解,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些官员微博开通后乏于打理或由秘书代劳,更新迟缓甚至不更新,成了“空壳微博”。这是形式化的表现,也是对微博最突出特点——互动性的忽略,这种现象使政务微博失去了应有的公信力。
3)发展不均衡。从地域上来说,东部省份的政务微博发展较快;从层次上来说,一线城市及省级政务微博发展较好;从部门分布情况来看,政务微博主要分布在公安、团委、政府、旅游机构、医疗卫生等领域。各地微博问政开通情况排名与所在区域经济、政治等综合发展情况排序大体一致,华东、华南、华北等区域政务微博开通情况好于中西部地区,@上海发布(微博)、@平安北京(微博)、@成都发布(微博)入选政务机构微博前三甲[3]。
4)政务微博以宣传为主,应用服务功能欠缺。很多政务微博通常只是简单地发发信息和通告,没有真正发挥微博实时交互的优势,互动应用程度很低。在这方面,公安微博具有较大优势,公安部门不仅借助微博发布信息、提供服务,还能借助微博获取线索、调查取证,实时发布案件进展,提高办案效率。它已成为网络协助办案的重要工具。
3优化政务微博应用,更好地服务公众
3.1首先正确定位政务微博的运用范围,区分政务微博与个人微博
由于官员具备网友和公职双重身份,因此官员个人微博的定性和定位,是令人纠结的问题。开博时一定要拿捏好不同角色,为了联系群众、体察民情时领导干部可以选择比较轻松的平民化方式与网友进行交流,其言论和观点仅仅代表个人,并不代表政府;
但作为公众人物,应注意其言论的社会影响,担负起弘扬健康社会风气与社会文化的社会责任。
3.2理清政务微博与政府网站的关系
政府网站是常态化的信息公开、政民互动、公众服务的媒介,而微博是即时性信息发布、政民互动沟通的新平台。因此,政务微博不能取代政府网站,应结合两者从而有效地实施政府管理和服务功能。
3.3政务微博的应用效果关键在于心态
政府部门尤其官员一旦走上微博,就是主动把自己推到台前,变成了公共人物。诸如拍砖、灌水等各种考验随即而至,因此,开博部门或官员需要有足够的勇气做好主动迎接挑战的准备,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有效化解危机。微博达人、浙江省委组织部部长蔡奇说:“既然开微博,就要有雅量、有底气、有勇气,也要有风险意识。压力肯定有,开微博恰恰是要听批评的声音,网友拍砖你要经得起拍。多听不同声音,就是我开微博的目的。”2012年3月12日微博粉丝超过百万的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做客央视时说:“官员开博如同悬崖亮剑!”[4]。
3.4充分发挥微博的互动性
可以说微博的互动性是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政务部门和官员既要把政务微博作为自己的耳朵,又要把它作为自己的嘴巴,做到边听边说,同步使用。这样,才能真正利用微博形成于网民的良性互动,真正做到平等对话,实时交流,使其成为政民的“连心桥”。如今50位省委书记省长公开回应网友留言、18个省市制度化办理网友留言就是最好的明证[5]。
3.5经营政务微博还需讲究技巧
1)政务微博必须说真话。发布不实信息,政务微博的公信力将大受影响,事后弥补公信力远比建立公信力难度大得多,政府付出的成本也必将更高。如之前某官方微博一句“真相都没搞清楚,就出来乱吠”的回应,让人大跌眼镜之外,又多了几分不信任。再如最典型的动车事故中有关掩埋车体的谎言,政府自说自话,最终圆不了一个巨大的谎。直到今天媒体及民众对铁道部的愤怒、揭露并没有停止。2012.3.11海宁市司法局局长金中一在中央电视台《首席夜话》中与主持人撒贝宁对话法政微博时说:“官员不用怕微博,在微博上要有我们的声音。说真话,假如我们没有条件说真话,也不要说假话”。微博粉丝超过百万的廖新波表示,“官员开博,所讲之言要对人民和政府负责,若只想着仕途上有所长进,劝你还是不要开博”。
2)语态很重要。政务微博用语应该多用生活用语、网络用语、口语等,语气平和、公允,忌油腻。例如“北京地铁”在自我介绍的一条微博后误用了蜡烛表情。原意是为了表达微博红火,可在微博平台,网友一直将“蜡烛”用来表示悼念之情。语态可以体现政府和官员的亲民意识,拉近政民间的距离,从而获得更好的公信力,也可获得更多更真实的信息。
3)发言要积极谨慎。积极发言并形成特色这是微博取得成功的首要条件,其次发言一定要谨慎。如6月20日晚官方微博“上海地铁二运”发布了一则微博:“乘坐地铁,穿成这样,不被骚扰,才怪。地铁狼较多,打不胜打,人狼大战,姑娘,请自重啊!”配图是一名身着黑色丝纱连衣裙妙龄女子的背面。此举引发部分网民抗议。因此,不论是官员还是政务部门都应做到大胆谨慎发言,尤其遇到突发事件时,一定要坚持速报事实,慎报原因,再报进展,边做边说。
4结束语
优化政务微博应用,才能使其在社会管理中有效发挥作用,同时规避负面影响,也才能使政务微博真正成为更大更新的行政舞台和行政管理的一把利器,从而更好地服务公众。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dtygg/dtgg/201107/ t20110719_22132.html. 2011-07-19.
[2]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2011年中国政务微博客评估报告[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02/08/c_ 111502121.htm,2012-02-28.
[3]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新浪微博,2012上半年新浪政务微博报告[EB/OL].http://media.people.com.cn,2012-07-13
[4]宋识径.官员开微博要有雅量有勇气[N].新京报,2012-03-13.
[5]齐冬梅.正确认识与运用微博[N].学习时报,2011-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