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琴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处在以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重点的第八次基础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新《物理课程标准》的颁布,使我们这些第一线的物理教师不得不在这场变革中去掂出自己的分量,找准自己的位置,做出自己的回答。在新课改氛围下,物理教师总感觉到课堂时间紧;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增加了,难以控制课堂秩序;尽管轰轰烈烈地上完了课,学生却似乎没有理解和掌握应学的知识,对于探究中用到的方法也是一知半解,等等。新课改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比较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模式,对教师和学生思想的认识冲击很大。我结合八年级物理的教学内容,谈谈自己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在学生和新的学习课题之间创设理想的诱发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欲望问题。
一、充分利用课堂演示实验,创设物理情境。
我充分利用学生意想不到的奇特现象,唤起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导入新课。例如:透镜的教学中,我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纸板放在凸透镜的另一侧,不断移动调焦,直到透镜在纸板上的光斑已变得最小、最亮,然后在光斑处放一根火柴,等过一段时间,会产生什么现象呢?让学生认真观察,突然“哧”一声,火柴燃烧起来,学生惊讶不已。又如,在讲到有关声现象时,我做如下演示: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纸屑,敲击鼓面,使其发声,观察纸屑的运动;敲击音叉,让学生观察与其轻触乒乓球的运动。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巧妙地创设物理情境,使科学现象直观地在课堂上展现出来,让学生感到惊奇、兴奋,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促使他们去探究和深思。这种实验导入式教学法,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大胆想象力和观察能力,从而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它所创造的神秘感,可以唤起学生的高度注意和积极思维,学习效果自然良好。
二、通过讲演故事,创设物理学习情境。
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充满了故事和传说,这些故事和传说都是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创设出非常活跃的学习情境,可以引用一部分有趣的故事片段。例如,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时,我给学生讲了个故事: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国王要辨别皇冠的真伪,请阿基米德来完这个任务。阿基米德苦苦思索:我该用什么方法来辨别皇冠的真伪呢?他很苦恼,于是想洗个澡,清醒清醒。躺在浴缸中准备洗澡时,突然他无意中发现浴缸中的水溢出来了。他猛然想到:浴缸中溢出来水的体积与他的身体浸没在水中的那一部分的体积是相等的。顿时,他欣喜若狂地喊:“我找到了,我找到了!”讲完这个故事,我提出: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发呢?引导学生思考:浮力与排开水的体积,或者说,与排开水量有关吗?从而导入新课,并让学生意识到:科学家是善于发现问题、提出和研究问题的。纵观物理学史,也是提出问题、研究问题的历史。物理学史中包含着生动、真实、丰富的创设问题情境的素材,值得我们用心去挖掘。所以我在初二物理课堂教学中,经常会积极利用物理学史上的传说和故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活跃的学习情境。
三、充分利用学习用品,创设物理实验情境。
我在教学中一贯主张创设一种直观的情境,充分让学生利用手头的物品进行实验,以撞击出他们的思维火花。例如在压强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利用自己手中的笔,感受压力的作用效果,用大拇指压住笔尖一端,用中指压笔的另一端,让学生用点力,并谈谈他们的感受,从而引入压力及其作用效果,并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每个学生都积极利用手中的笔进行实验,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如,在讲乐音的特性时,让学生用手中的尺子来做分组实验,把尺子的一端紧压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边,用相同力度拨动尺子,让学生自己观察:伸出桌边长度不同时,其振动的频率相同吗?听到乐音音调的高低相同吗?当尺子长度相同时,用不同的力度拨动尺子时,尺子振动的振幅相同吗?乐音的响度相同吗?从而让学生自己从实验中得出结论:物体的振幅越大,其响度就会越大;振幅越小,其响度也就越小。
初中物理学科教材的教学问题情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思维活动,在关键问题上使学生有“跳一跳,摘得到”的浓厚兴趣。教师不但要考虑学生会怎样经过努力“去摘”,而且应估计学生“摘”的各种可能情况,让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器材,配合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直觉兴趣,依靠所创设的实验情境,将学生的无意注意转变为有意注意,并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物理规律。
四、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活化的物理情境。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物理实验,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体会,让他们感觉到物理与生活是如此贴近,又能利用充分挖掘教材之外的积极因素,让学生轻松地学习物理。例如,在指导学生物理兴趣小组活动时,针对惯性及摩擦阻力现象,我让学生将课前准备好的外形相似的生鸡蛋、熟鸡蛋各一只放在水平桌面上,用相同的力使它们在原处旋转,要学生通过观察作出快速判断:哪个是生鸡蛋,哪个是熟鸡蛋。学生根据实验得出能快速旋转的是熟鸡蛋,缓慢旋转几圈就会停止的是生鸡蛋。接着我提问:这是为什么呢?这样就很好地利用生活中常见的鸡蛋创设了物理情境。应用鸡蛋还可以引出浮沉现象。我让学生把一只鸡蛋浸没在一只装有清水的大口径玻璃杯中。松手后,会有什么现象呢?他们发现鸡蛋缓缓沉入杯底。再提出问题:若捞出鸡蛋,在清水中加入食盐,调制成浓度较高的盐溶液后,再把鸡蛋浸没在盐溶液中,松手后,又会怎样呢?通过实验,他们惊奇地发现鸡蛋缓缓上浮。这说明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几年的教学生涯使我感悟到:凡是学生能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解决的物理学问题,应尽量交给他们自己去解决,这样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自己解决问题、展示才能的机会,并能促使他们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潜心思考,提高为取得讨论发言权而积极寻找理论依据的自觉性。教师要善于“激疑”,善于提出适当的问题,让学生深思,鼓励他们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各种各样异想之下的思维活动,然后任由他们各持己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让他们亲自体验一下“跳起来,摘桃子”的感受。所以,我经常会在我的物理教学课堂中,创设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五、用生动有趣的插图、挂图,创设物理情境。
充分利用插图、挂图创设问题情境,也是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好办法。学生观察插图,分析现象,进行思维。此时,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就是诱导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形成概念性语言。为学生创造适宜的问题情境,有利于诱发学生学习思维,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如我在讲“静止和运动的相对性”时,课前先画出一幅常见的生活场景图。在上物理课时,我就展示这幅图,并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请大家认真观察一下,从这幅图上,你们看到了什么?”同学们你争我抢,纷纷举手,踊跃发言:“我看见了马路上的行人和小汽车,路边的房子和树木……”“我还看见车厢里的司机和乘客,蓝天上飞翔的小鸟……”等等。同学们的兴趣一下子被这幅图激活了。接着,我紧扣前一个问题,进一步提出:“你们说,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呢?”学生争先恐后地抢着回答:“奔驰的小汽车,走动的行人,还有飞翔的鸟儿……”此时,我趁热打铁,紧接着问:“还有吗?”经过短暂的思考和讨论,有几个学生回答:“马路好像也会跟着地球一起在运动哦!”我装出非常惊讶的样子,立刻表扬了他们的智慧。紧接着我又问:“如果马路也在动,那么被我们看作静止不动的物体是哪个呢?”这一问,学生们进入更加积极的思维中。于是,“静止”、“运动”、“参照物”等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都被学生们有声有色地描述出来。学生从“静”中看到了“动”,又从“动”中看到了“静”,从而创设了最佳的物理教学情境。
物理学科是自然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物理知识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就为物理教学情境的创设提供了可能。物理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技活动,将物理课程中学到的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以培养兴趣为起点,以知识为载体,以科学探究为核心,教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能让学生成长为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新世纪人才。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在备课时我注重精心设计物理教学过程,注重物理课堂教学效果。在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将最新的物理课改理念融入教学中,并将物理学科中最新最前沿的研究成果收集起来,广泛结合物理课堂教学内容,巧妙地介绍给学生。有时,将演示实验改成游戏实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有时,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将生活实际与物理知识相联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被动学习方式中解脱出来,主动地、积极地学习,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
有人说:“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其实,面对新课程,我们总会觉得有一些不足和遗憾,教学艺术水平会在不断弥补不足和消除遗憾的过程中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