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昌宏
摘要: 在学校体育课教学,尤其是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不良行为时常出现,不但对体育课堂教学的正常开展影响极大,使得教师难以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且妨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和良好品德的形成。为此,教师应该采取研究和教育的态度,灵活而机智地处理教学中的不良行为。
关键词: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不良行为正确调控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环境中,少数学生常常会干扰体育教学正常进行,如有的与老师敌对,违反课堂纪律,无故旷课;有的过度焦虑,情绪不稳定,长期抑郁,极度羞怯;有的注意力无法集中,自制力差,等等。所有这些行为,对于体育课堂教学活动来说,都是一些不良行为,而这些会严重影响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不良行为一般是在一定的体育教学情境中产生的。因此,科学分析体育课堂教学环境中的各种不良行为,正确调控体育教学环境中的不良行为,是体育教学环境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体育课堂教学环境中不良行为的分析
1.不良行为。
不良行为就是指那些妨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和良好品德的形成,干扰体育教育活动的行为。学生的不良行为总是消极的。因此,判断一个学生的行为是正常行为还是不良行为,必须慎重。必须知道不良行为的经常性和干扰性,学生的不良行为是指在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干扰教学秩序,妨碍体育活动的展开、良好品德的形成和个性发展的行为。那种在体育学习民活动中偶然表现的影响教学和学习的行为不能称为不良行为。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不良行为是多种多样、普遍存在的。学优生和学困生都存在不良行为,只是在数量多少和程度轻重方面有差异而已。如有的学生学习努力,师生关系融洽,自觉遵守纪律,可是考试时经常怯场;有的学生直爽,待人热情,可稍不注意便大发脾气,等等。正因为如此,我们不能依据学生的不良行为预言其今后的发展,应该看到学生的不良行为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和易变性,应该采取研究和教育的态度,灵活而机智地加以处理。
2.不良行为的表现。
不良行为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不良行为主要有外向攻击型和内向退缩型。这是根据学生在体育课活动中行为表现的主要倾向来分的。前者是指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过度外倾,妨碍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干扰教师的教学和同学的学习活动的不良行为。它具有公开性、爆发性和极大的破坏性。后者是指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严重内倾,对体育课环境中的各种刺激采取退缩反应,体育课堂心理严重紊乱的不良行为,一般不影响老师的教学和同学们的学习活动,带有隐蔽性和持续性,对课堂环境不具破坏性,但使自己的学习活动不能正常进行。从体育课教学活动的影响来看,外向攻击型不良行为扰乱体育课堂教学活动,具有捣乱性和破坏性,易于引起重视;而退缩型不良行为主要以消极、服从、依赖的形式表现出来,对集体和课堂纪律的干扰不明显,所以不易被教师和家长注意。但从对体育教学活动结果的影响来看,退缩型行为同攻击型行为一样对学生心理健康和体能发展具有极大的危害性,而且前者更为隐蔽。因此,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尤其重视内向退缩型的不良行为。
二、体育课堂教学环境中不良行为的矫正
1.对体育课堂教学环境中不良行为的态度。
(1)对体育课堂不良行为的不同认识。关于不良行为对学生的影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从体育教育的目的来看,各方面的不良行为都应该重视,并及时解决。通常有经验的教师更多地从心理原因上看待不良行为,而没有经验的教师则多以行为的外在形式和现实的后果影响为依据。
(2)对不良行为的正确态度。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具有正确的态度,才能妥善处理不良行为,维持正常体育教学秩序。首先,教师要正确认识,全面了解不良行为,认真分析原因,以便有针对性地解决。其次,教师要公正对待,妥善处理不良行为。教师处理不良行为的基本态度应该是理解、同情,对不同的不良行为区别对待。在具体处理不良行为时,可采取给予信号、邻近控制、课堂示范、课后谈话等方法。最后,教师要积极引导,重视构建良好行为。一方面,教师多运用表扬、鼓励等积极的强化手段,另一方面,教师要为学生的课堂行为提供榜样。
2.不良行为的矫正。
在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不良行为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必须认真而灵活地加以矫正。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权威制止。根据不良行为表现的不同类型和学生的个别差异,可灵活选择如目光注视、手势利用、身体接近、讲授暂停、直接批评等方式制止和控制不良行为。
(2)个别谈话。个别谈话既能了解不良行为的真实原因,又不影响体育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而且由于避免了公开批评的难堪,学生心理易于接受。
(3)行为矫正。这种方法在体育教育领域的主要用途是矫正学生的课堂不良行为,塑造学生的良好的新行为。人的行为会因结果受到奖励或惩罚而持续、加强或减弱、停止。因此,通过行为矫正就能够消除学生的不良行为。
(4)心理指导。在心理指导时,首先,应尊重学生的认知和情感体验,信任和鼓励学生改正不良行为;其次,要引导学生真实地表达情感,积极进行心理疏导。
三、体育课堂教学中不良行为的调控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不良行为的调控起着重要作用。如果教师善于创设轻松愉快的体育教学环境,营造和谐友好的体育教学氛围,注意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体育教学活动就会正常、有效而持续地进行,学生的不良行为就会很少发生。因此,教师必须加强体育课堂管理,充分重视对学生体育课堂不良行为的调控。
1.重视不良行为的早期诊断。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不良行为一旦发生,对其体能的增强、品德的塑造和体育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有极大的危害性和破坏性。因此,教师必须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及早的诊断和预测,把不良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把不良行为的消极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
2.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建立定向化的课堂学习环境。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要有效地调控学生的不良行为。一方面教师必须着力营造和谐的体育课堂气氛,形成信任、民主、主动的学习环境,以使学生心理体验自由、轻松。另一方面要重视建立一种有利于学生的体育学习心向指向于体育学习活动的环境气氛。这样,学生就会因高度的体育学习积极性而产生正当、积极的学习行为反应,不会或很少发生不良行为。
3.提供体育教学上的多方帮助,克服学习障碍。
首先,要帮助学生设立适当的体育学习目标,即体育学习目标的高低要与体育学习能力的强弱相结合。其次,要培养学生自我控制体育学习活动的能力。对体育学习活动的自我控制和调节反映了学习的主动性,表明其体育学习活动是在内在动机的基础上展开的。这样,学生就会把精力和时间集中于体育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