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春泽
一、词语积累——思维汇成小溪,语言方能尽情流淌
从构成句子的最小单位——“词”的积累入手吧,为金碧辉煌的语文大厦来个奠基工程。由于学生刚入学,词汇量不够丰富,所以我把每课的生字进行扩词四五个,多的达到七八个,并按课打印成词签,贴在每单元的后边,以便学生随时积累,丰富自己的词汇,同时也为家长的听写带来了方便条件。每天只要学生有时间就去读词语,经过日积月累,班级的学生的词汇量就会明显增多,运用词语也很灵活了,说话造句的能力也增强了。同时,因为有些字是不认识的,反复认读,又进一步扩大了识字量,其实是一举两得。词语积累在语言表达中、在今后的习作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成语积累——品味浓缩历史,提高文字表达力
有了词语积累作为基础,接下来背成语也不算困难。在学习生字时,我给每个一类字找了一个成语,以单元的形式打印后,贴在了书上,让学生背诵。为了降低难度,在学习生字时,带出成语来认读。认会之后,让学生领读。然后每个人负责一条成语,每节课都反复巩固,一天下来接受快的孩子都能背下来了,接受慢的孩子也记得差不多了。这样既是为了巩固识字,又为了扩大积累,将来能学以致用,正所谓厚积薄发。每个学期下来,每个学生都能见字想到成语,顺便认识了其它的字,识字量又进一步扩大了;再学其它字时,学生都能带出这个成语来,又是一举两得。我不局限于生字成语的积累,还随着课后的积累,进一步扩展,如上学期打印了数字成语、动物成语、AABB 、ABB、ABAB 、ABAC式词语;这学期积累了四季成语等等。听课的领导和老师都说我班学生上课组词都是成语,真正是平时积累到位了。为了提高积累成语的兴趣,我鼓励学生在日记中运用成语,只要用得恰当就加一颗星。孔繁一在日记中这样写到:下课了,同学们兴致勃勃地摇着呼啦圈,不一会儿就汗流浃背了。揣原婷写到:在这个暑气蒸人的夏日,我最不愿意到外面玩了。孙宁泽在日记中说:张睿达莫名其妙地被妈妈说了一顿,很委屈……
三、古韵文积累——浸染学习生活,提升人文素养
积累了一段时间成语之后,我觉得学生对古代的国文精华也应该了解一下,我又试着领学生背诵《三字经》、《弟子规》。每隔一两周就为学生打印出一部分《三字经》、《弟子规》,利用早自习让学生背诵。为了增加兴趣,我自费买了放音器,从网下载带有音乐伴奏的原文,学生们特别喜欢,边听边背。在背诵的同时,我还讲解意思和介绍有关的故事:孟母三迁、黄香温席、孔融让梨、窦燕山教子……孩子们的知识面扩大了,也接受了中华美德教育。有了《三字经》、《弟子规》、成语作为基础,将来接触文言文就会很省力。教孩子一天就要想着他的一辈子,积累知识就是积累人生,让学生思想不断厚重起来。我们的一生都是在积累,平时知识的积累,何尝不是对人生的积累呢?
四、农谚、名言、古诗积累——丰富语言材料,增强民族文化底蕴
让学生体验生活的丰富多彩。我认为农谚、名言、古诗的积累对于学生来说更是必不可少。一是因为现在的孩子,远离生活,有很多生活方面的知识都不懂;二是总背一样东西会很枯燥,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量,让学生了解更多。上学期我结合《九九歌》为学生找到了许多关于农业的谚语,如《二十四节气歌》、天气、种植谚语等,学生感到很有趣,背得也很快。他们知道了: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这学期我又结合“10·1版块”——诚信专题,为学生找到了古代诚信名言打印出来,让学生背诵,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已经知道了做人要“言必信,行必果”,“言不信者,行不果也。”又结合四季古诗,拓展了春天和夏天的诗句进行积累,下半年进行的是秋天和冬天诗句的积累。我想积累多了,就会达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效果了。
两学期的两本语文书贴得满满的,只要能贴的地方全贴上了积累的内容,家长都不肯把书丢掉或借给别人。最重要的是这些小家伙们很厉害,把所有的东西都记到了脑子里,每一个孩子都能做到滚瓜烂熟。家长都惊讶,那些没有任何联系的成语(不像成语接龙)、谚语、名言怎么能记住呢?无论记什么,我都先把它们化整为零,每人记住一个,每天都说,时间长了自然就记住了,孩子们并不觉得难。同时,抓住遗忘规律及时巩固,不定期地再现背诵的内容,让记忆永久地停留在孩子的大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