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S”技术对贵州东部山区中小型城市旅游动力转化期动力因子的促进

2012-04-29 00:44禹真冉辉白彬
科技创新导报 2012年28期
关键词:梵净山铜仁市自然保护区

禹真 冉辉 白彬

摘?要:提出了贵州东部中小型城市的旅游动力转化模型。3S技术对模型中主导动力因子(信息网络动力因子、生态环境动力因子)的促进表现在:基于GIS的旅游信息系统的设计、实践;遥感技术支持下的自然旅游环境状况调查、分析、保护。

关键词:3S技术贵州东部山区中小型城市动力因子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0(a)-0002-02

3S技术包括遥感技术(RS:Remote sensing),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s)全球定位系统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s) ,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与全球定位系统各有侧重,互为补充,RS提供最新德影像信息,GPS提供影像信息中的位置信息,GIS为影像处理、分析应用提供技术手段。

1 铜仁市旅游动力转化期动力模型

铜仁市位于贵州东部,中心坐标为27°43′N,109°11′E,距市区65km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际人与自然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梵净山自然保护区,梵净山位于贵州省的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交界处,面积41900hm2,1978年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同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

梵净山是武陵山脉的主峰,最高海拔2572m,具明显的中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特征。本区为多种植物区系地理成分汇集地,为我国西部中亚热带山地典型的原生植被保存地。区内有植物种数2000多种,其中,高等植物有1000多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珙桐等21种,并发现有大面积的珙桐分布;脊椎动物有382种,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黔金丝猴等14种,并为黔金丝猴的唯一分布区。梵净山不仅是珍贵的生物资源库,也是我国历史上佛教名山之一,自然风光奇特,人文历史遗迹保存较多。其旅游发展在1998年以前是典型的自然资源优势自然吸引,1998年—2008年,由单一的自然资源优势自然吸引向多因素综合驱动转化,主动因素在以梵净山为核心的喀斯特自然森林景观以及相应的佛教文化的吸引的基础上开始注重城市旅游形象的建设,政府扶持,举办大型旅游节,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旅游需求。2008年以后,铜仁旅游突破式持续发展,政府加大扶持力度,构建立体交通、信息网络,旅游产品体系,申报省旅游发展大会,以优越的水电资源,优美的城市景观,改善居民素质,形成适宜居住的城市形象,创立城市品牌,旅游收入不断增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整个城市旅游动力系统平衡稳定,良性循环,充满活力。

2 “3S”技术对动力因子的促进

2.1 基于GIS的旅游信息系统的设计、实践

旅游信息系统是以旅游信息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综合的、动态的存取、管理、分析、查询、应用旅游信息的信息系统。建立基于ArcErgine的旅游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建立铜仁市或梵净山景区的电子地形图,起到电子导游的作用,帮助旅游者设计最佳旅游路线,可以查询铜仁市和梵净山景区的所有名胜古迹,以及附近的旅馆,旅游社团,交通,邮电,等配套设施,铜仁综合门户网站及旅游频道成为外界了解铜仁,了解梵净山的主体窗口,日均点击率已达15万人次。

建立梵净山数字自然保护区,参照数字地球的定义,DNR定义为“一种嵌入巨量的自然保护区时间、空间和属性信息,并能对自然保护区作多分辨率、三维描述的信息系统,该系统可实现自然保护区经营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文明和进步的标准之一。随着生态环境建设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的迅速发展,梵净山保护区的管理部门需要全面了解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总体状况和自然保护区的空间地理信息,以实现对梵净山保护区的科学管理,为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生物资源的评价与开发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应用GIS技术特有的空间信息管理与空间分析功能,对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地貌结构、生物多样性与动植物资源分布的研究及生态系统演变模型的预测分析,可以为自然保护区的开发与保护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应用GIS技术手段,利用数据库软件建立梵净山基础地形数据库(包括数字高程模型库、影像数据库、数字地图库)、动植物资源数据库、水环境与湿地资源数据库、土壤数据库、气象数据库、生态旅游资源数据库等;应用GIS 功能组件和可视化开发工具(VB、VC等),结合MIS和OA技术,显示梵净山自然保护区景观、有空间图形和属性信息一体化的优势。DNR的结构可以从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两个嵌入巨量的自然保护区时间、空间和属性信息,并能对自然保护区作多分辨率、三维描述的信息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经营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GIS地理信息技术提供了有效的数据组织原则和直观的数据查询机制,与网络技术结合,使更多的旅游者得以在网上浏览信息,促进了信息网络动力因子的发展。

2.2 遥感技术支持下的自然旅游环境状况调查、分析、保护

“3S”技术作为地球信息科学研究的核心技术,能够及时、快速地获得生态环境(植被、水质、土壤、资源等)及其地理空间分布格局的信息,为科学合理的规划、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提供客观的依据和可行的途径。梵净山地区森林资源丰富,利用绿色植被显著、独特的光谱特征,结合少量的实地调查,便能通过RS分析,了解植被演化的动态,为有关部门在短时间内掌握植被结构、环境特征、演变规律,进行科学规划、决策提供服务。对梵净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另外,利用RS技术还可以通过类似的光谱特征信息对梵净山区域内水体环境状况进行探测,直观、真实的显现河流、湖泊的水质空间与变异特点,并借助专家系统和科学理论方法的帮助,建立具有预测模型的“4S”系统,进行自动水质评价、污染源预测、预测水体环境质量在空间上的变化趋势及变化原因,并以表格和图形的方式为水环境保护、管理、决策提供多方位、多形式的支持,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梵净山水质非常优良,遥感数据能较好的反映不同水质类型及它们之间的渐变或过渡特征,不同时期分类探测形成的数据通过GIS技术进行存储,管理和叠加分析,可以实现对梵净山区域水体环境状况的实时查询和动态监测。植被与水质都是生态环境的重要要素,遥感技术在自然生态环境的调查、监测、分析、保护中作用显著,促进了生态环境动力因子的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2008年以后铜仁市旅游发展的主导动力因子由自然资源的单一吸引转化为政府宏观调控、交通信息网络、环境品牌建设等,在此转化时期,“3S”技术对铜仁市旅游动力转化期的主导动力因子起到促进作用,为铜仁市旅游持续发展提供高科技支持,推动了铜仁市旅游在“十二五”时期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宏群,安裕伦,谷花云,等.遥感技术支持下的黄果树风景名胜区自然旅游环境状况[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1(4):98-102.

[2]胡娟,安裕伦,杨广斌.基于Web-GIS的贵州省旅游信息系统开发与实践[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2(2):45-48.

[3]张春桂,李计英.基于3S技术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10,25(12):2061-2071.

[4]李莹,张国楷.3S技术在生态旅游中的应用[J].经济研究导刊,2010,77(3):148-149.

[5]黄曦涛.3S技术在秦岭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707-4709.

[6]王伟.基于GIS的旅游信息系统设计[J].科技纵横,2011,243(6):353.

[7]高吉,关文彬.3S技术与数字自然保护区[J].湖北农业科学,2010(12):3188-3191.

猜你喜欢
梵净山铜仁市自然保护区
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贵州铜仁市石阡县第二小学
贵州铜仁市石阡县第二小学
贵州铜仁市逸群小学
贵州铜仁市思南县第三小学
梵净山
创建梵净山学派 培育梵净山学
我与梵净山茶
看雪——铜仁梵净山
保护自然保护区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