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献及其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2012-04-29 09:11刘继荣韩爱萍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2年3期

刘继荣 韩爱萍

摘要:电子文献在传承文明、推动科研方面具有独特功能。文章首先介绍了电子文献的定义和特点,并阐述了电子文献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提出既要发挥电子文献资源优势,也要不断克服其缺点,使得电子文献的优势不断凸显。

关键词:电子文献;文献收集;文献检索;社会科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C9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2)04-0107-02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让“一个全球性电子装备的网络化信息资源体系的建立已经不再是天方夜谭”,文献资料载体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这就是电子文献的出现。电子文献为人们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迅速而大量地占有文献提供了方便。近年来人们对电子文献进行了不少研究,主要集中在电子文献与传统文献的比较、电子文献在科研中的作用、电子文献的建立使用、电子文献的优缺点等方面。

一、电子文献的定义及其特点

(一)电子文献的定义

许多专家学者给电子文献下了定义,主要由以下几种观点:

1.电子文献是指以社会普遍信息化为基础,用电子数据的形式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存放在光、磁等非纸介质中,并通过计算机或网络通信等方式表现出来文献信息资源。“电子文献”这一概念是相对以纸质印刷型文本式文献为主的传统文献而言的。电子文献主要包括电子期刊、电子杂志、电子图书及软盘(FD)、只读光盘(CD-ROM)和交互式光盘(CD-I)等,它都经过数字化编码处理,能够进行远距离传送,具有书刊到达及时,占用空间小,使用方便,便于资源共享,便于保存等特点。

2.电子文献是以数字方式将图、文、声、像等信息储存在磁、光、电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网络或相关设备使用的记录有知识内容或艺术内容的文献信息资源,包括电子书刊、数据库、电子公告等。

3.电子文献是指以社会普遍信息化为基础,用电子数据的形式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存放在光、磁等介质中,并通过计算机或网络通信等方式表现出来。电子文献包括电子期刊(FD)、电子杂志及软磁盘(CD-ROM)、只读光盘和交互式光盘(CD-I)等。

4.电子文献指的是以数码和程序的方式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信息记录在磁存储介质、光存储介质等电子载体上的文献的总称。

以上对电子文献的定义大同小异,主要是从以下几个角度概括的:

存储介质,电子文献是存储在光、磁、电等介质中;

存储内容,电子文献存储的内容与文献内容是一致的,即文字、图画、声音、图像等;

存储方式,有的说是用电子数据,有的说是以数字方式,有的说是以数码和程序的方式。

电子文献属于文献的一种,因此首先应该明确文献的概念,明确电子文献与其它类型文献的区别。

从“文献”一词的含义发展来看,最初的“文献”包含两方面的意思,典籍和掌握典籍的人。后来“文献”不再指人,而专指物,即典籍、资料。《辞海》中对“文献”的解释很显然是狭义的文献。广义的文献正如《文献著录总则》中所规定,是指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不论是广义的文献还是狭义的文献,其本质属性是一致的,它必须包括三个要素,即要有一定的知识、信息;要有一定的物质载体;要有一定的记录手段。其中所记录的知识可以表现为文字,可以表现为图形,也可以表现为声音或画面等。记录文献的载体可以是石头、泥版、竹木片、甲骨等,可以是纸张、布帛、各类动物的皮等,可以是胶片等,也可以是电、磁、光等介质。记录文献知识的手段可以是直接刻画书写上去,可以是印染上去,当然也可以转化为代码,用电子的方式表现出来。

明确了文献的概念,我们可以给电子文献下这样一个定义:电子文献是把所要记录的知识信息转化为代码,用电子的方式记录在电、磁、光等介质的文献。

(二)电子文献的特点

电子文献与通常我们所说的传统文献的区别就在于所记录的文献载体不同,记录手段也不同。

1.信息容量大,占用空间小,便于携带。电子文献把知识信息以二进制代码的形式存贮在光、电、磁等介质中,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可以把大量的内容合成在一个很小的芯片上,容量丰富,便于携带。但由于光、电、磁等介质对环境的要求比较高,易受腐蚀,受到磁场、机械等因素影响大,所存内容很容易丢失,而且一旦受损,磁盘中的所有内容可能全部会丢失,不可能再复原。

2.容易复制,方便修改,传播迅速。我们可以利用电子文献容易复制的特点,让知识迅速传播,最大化地提高知识的利用率,尤其是网络的出现,使得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的信息几秒钟之内迅速传遍全世界。同时由于电子文献传播迅速、方便修改的特点,使得处于不同地域的人们可以同时合作进行文献加工、整理、研究等科研工作。但也正是由于电子文献容易复制,使得黑客很容易获取别人的信息,信息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知识创造者的权益也无法得到保障。并且由于电子文献具有易于修改的特点,使得电子文献很容易被删改,其可信度大大降低。

3.文献检索功能强大。利用电子计算机的查检定位功能,电子文献极大地方便了人们对文献进行检索。

4.记录、保存知识的范围扩大。由于电子文献是把所要记录的知识转化为代码存贮,一瞬即逝的声音、活动画面都可以用特定的方式记录下来进行保存。这就突破了传统上单纯靠语言文字、静态图形保存知识的界线。

二、电子文献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一)电子文献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首要作用是方便文献搜集

传统的科学研究主要靠阅读、思考,制作卡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把对某个问题的思考写成卡片,把读书过程中遇到的相关信息记录在卡片上,对这些卡片进行分类整理,分析研究,最后得出结论。由于传统文献主要是靠纸质记录的,由纸质记录的文献往往是相互独立的,且不易获得,另外,由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献资料浩如烟海,难以穷尽性搜索和占有。传统的研究方式基本上是经验性的,科学性大打折扣。电子文献的出现为社会科学研究中文献资料的收集提供了便利。电子文献语料库的建立为社会科学研究收集资料提供了平台,随着对历史文献的不断整理,文献语料库内容的不断充实,许多只能在索引目录上看到文献资料可以轻松获取,乃至于为普通研究者接触珍贵文献大开方便之门,大大的提高了古籍文献的利用率,推动科研的发展。

(二)電子文献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另一个作用是有利于文献检索

电子文献的出现,使研究者摆脱了繁琐的做卡片工作,迅速地对某一种或几种文献进行穷尽性的搜索。另一方面,电子文献的文献检索功能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科学研究是一种复杂的劳动,必须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研究中的选题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步骤,要想在选题过程中少走弯路、错路,就要善于利用文献检索,避免重复别人走过的路。总之,利用电子文献强大的检索功能,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了解学术研究领域的最前沿,从而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

(三)电子文献可以方便人们获取知识

把电子文献做成电子书的样式,一个小小的电子本就可以装得下一座图书馆,可以随身携带,方便了人们获取知识,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科学研究。尽管电子文献并不能完全代替纸质书籍,但其快捷、方便的特点在现代人获取知识的途径中显得尤为重要。

总之,电子文献在传承文明,推动科研方面具有有独特功能。既要发挥电子文献资源优势,也要不断克服其缺点,使得电子文献的优势不断凸显。

参考文献

[1]石宝军.论电子文献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1998,(3).

[2]夏叶冰,电子文献与传统文献的比较研究[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2,(1).

[3]《广东牙病防治》编辑部.《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规定的非电子图书和非电子报刊的电子文献著录规则[J].广东牙病防治,2008,(7).

[4]杨丽玲,等.传统文献、电子文献、网络文献比较研究[J].情报科学,2003,(11).

[5]苑士涛.电子文献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J].农业网络信息,2010,(2).

[6]李正民,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M].当代中国出版社,1995.

[7]中外名人名言[M].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

作者简介:刘继荣(1981-),女,山西大同人,山西大同大学助理馆员,研究方向:文献资源建设;韩爱萍(1966-),女,山西定襄人,山西大同大学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文献资源建设。

(责任编辑:赵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