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推进,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而作为中学历史拓展型课程的乡土史教学也日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教育部制订的2011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中也明确提出:“在历史课程的实施中,教师要强化历史课程资源意识,因地制宜地开发和有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其中就包括多方面开发和利用校外历史课程资源,利用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等等。
乡土史带有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和乡土情味,学生对此有亲切感、认同感,对优秀的地方文化遗产有自豪感。乡土史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还能培养学生的学史兴趣,加强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认识,全方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乡土史教学不仅有利于实践历史新课标的理念,也是历史新课标实施的重要途径。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每个地方、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丰富而独特的历史,“乡土史”是中国历史的细胞,也是中国历史的缩影。在全球化到来的新时代,进行乡土历史文化教育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十分迫切的。
南京是名闻遐迩的六朝古都,又是江苏这个经济文化大省的省会城市,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拥有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如何充分挖掘整合乡土历史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摆在我们每一个历史教育工作者面前崭新而重大的课题。然而,受传统教育教学体制的制约,中学的历史教育内容被长期局限在教科书中,教材也就成了唯一的课程资源,乡土史课程教材没能发挥其应有的教学作用,学校虽然也有《可爱的江苏》、《江苏风情》之类的校本教材,但因在中考中没有涉及到乡土历史的内容与要求,很多学校无暇顾及乡土史的教学。另外,在乡土历史的挖掘上,我们受日益加大的升学压力的影响,也常常是浅尝辄止,乡土历史无法真正走进历史教育的视野,其育人作用自然也就得不到充分发挥。
多年来,笔者注重发掘、整合各种支持要素,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努力构筑开放式、交互式的教学系统,在乡土史教学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在课堂教学中穿插渗透
我们可以根据中国历史与乡土历史内容的内在联系,系统地把乡土历史资源的相关内容穿插在教科书的教学中,不着痕迹地融入既有的教学环节之中,使二者结合起来。但这需要教师做大量的前期工作,花很多精力收集本地历史、民俗、名人、名胜古迹、建制沿革等方面的材料和图片,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制成课件,在课堂讲解时用多媒体展示,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这种穿插渗透讲授乡土课程资源的方式,是比较普遍的形式,实践证明也很受学生的欢迎。
例如在介绍中国境内远古人类时,除了教材中耳熟能详的元谋人、北京人外,笔者加入了对大约35万年前南京汤山猿人的介绍,一方面印证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作为中国古代大河流域对于古代文明的重大作用,另一方面也贴近学生的认知,增强了学生的自豪感。
又如在介绍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发展时,结合南京地区的革命传统和涌现出的英雄人物,如南京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张闻天,以及1922年组建南京地区第一个共产党小组——浦口党小组并任组长的王荷泽,让同学们感受到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较高的斗争艺术。
除了课堂教学的穿插介绍,我们还可以在平时的练习或考题中渗透一些乡土历史内容。考察近年来自主命题考区的高考历史试题,不难发现,结合本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体现乡土情怀的试题经常出现。例如2010年江苏单科卷25题江苏世界文化遗产中的明孝陵、昆曲两类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保护文化遗产的价值等等。渗透乡土情怀、体现地方特色是新课标下高考命题中一道亮丽的风景,这也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尝试。
二、在课外活动中开展乡土历史教学
课外教学活动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融入社会,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观本地带有浓厚人文气息的场所,通过对家乡历史文物、遗址、纪念碑馆等场所的参观、考察,搜集资料,调查访问。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受,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培养。这样的过程,也能增强乡土历史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同文化价值,滋养学生爱乡、爱国的情感。
比如要了解南京在整个近代史中的重要地位,位于长江路的南京总统府无疑是我们的首选。总统府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近代史博物馆,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100多年里,这里多次成为中国政治军事的中枢、重大事件的策源地。如今经历了百年风雨洗礼的南京总统府依旧巍然屹立,用大量珍贵的史料,向我们生动展现着当年那段光辉的历程。徜徉在南京总统府中,时刻都能感受到近代历史的气息。大堂、东西朝房再现了太平天国天朝的昔日辉煌;穿行在大堂西暖阁,耳边似乎还流淌着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的宣誓词,孙中山手书的“天下为公”匾额还在叙述着先生的革命理想;位于总统办公楼(子超楼)二层的总统办公室,蒋介石写字台上的台历日期定格在1949年4月23日,中国历史在这一天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再如参观江东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我们在这里吊唁遇难同胞,牢记历史,不忘国耻,自然激发起奋发图强的社会责任感。这些参观活动是我们开展课外乡土历史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有效方式。
三、自编校本教材系统讲授
在众多课程资源中,校本课程无疑是最富有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的课程,也是最接近学生生活和兴趣的课程。开设校本课程,利用乡土资源编写校本乡土历史教材,这对于笔者所在学校的师生来讲不算陌生。笔者也与语文、艺术、政治组的几位老师一起从南京地区的人文历史和地理知识出发,将公民教育、民主教育和地方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建构课程的基点,以南京地区人文历史和现实生活作为学习和探索的领域,对现有的各种乡土教材重新进行组合,形成了富有浓郁特色的校本教材《南京本土文化》,通过开设选修课程,传承乡土文明,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进一步拓宽乡土教育的渠道
南京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如地方文史工作者、历史专家学者、历史见证人、阅历丰富的长者等,可以从不同层面、多种角度为学生乡土历史的学习提供素材和见解。例如邀请历史专家结合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作专题报告讲座,请专业考古人员讲南京当地古迹遗存、考古发掘的新成果等,将是非常生动、精彩的活教材。这样的报告讲座形式,也让学生备感新鲜与亲切,教育效果肯定比单纯的老师说教或阅读死板的教科书好得多。
建立数字电子化的历史乡土课程资源,也不失为一种经济、便捷、高效的方式。我们以电子网络为平台,着力挖掘数字电子化的历史乡土课程资源,广泛利用多媒体历史课件、历史资料数据库、本地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所提供的网站,还有一些影视作品等,为乡土历史的教学打开了一个新的天地。
五、注意开发后的验证和反馈,建立立体的评价体系
乡土史课程资源在经过开发之后,最终将被学生学习、体验、领悟与吸收。在这一过程中,乡土史课程资源开发的效度可以通过卷面测试、实践能力测试以及其它一些定性与定量的评价方式来进行衡量。通过评价,教师获得各种反馈信息,进而对乡土史课程资源开发的各个环节进行反思,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逐步提高。
历史被人称为“永恒的建设性的道德遗产”,乡土历史因其独具的地方特色,贴近学生生活,而易于被学生接受。我们要努力探索、发掘出本地区丰富而精彩的乡土资源,作为国家课程的自然延伸,与教科书相得益彰。只有当学生对地方历史文化有了足够的认识,才有可能对家乡产生一种“温情与敬意”。
(鲍如洁,南京外国语学校,21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