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志国
老爸今年七十多了。虽然老爸身板还算硬朗,但最近我发现,以前那个为我遮风挡雨的老爸,的确是老了。为什么这样说呢?
记得我前几年回老家时,总要买些好吃的食品给父母。那时,老爸总是说,不要总花钱买这么多东西。可是,最近一次我回老家,又买了许多各式各样的点心。没想到,这次老爸接过去,全抱到炕上一样一样地打开,一样一样地品尝,生怕给谁抢了去,那样子真像个孩子。事后,弟弟告诉我,老爸拿着我买的食品,前院、后院边走边咂嘴,自言自语:“真好吃,真好吃。”还不时地给别人家的老人尝一口。我知道,老爸从前是最不喜欢吃零食的,现在拿着这些好吃的,到处炫耀,他是高兴,他是想让别人来分享他的喜悦。
弟弟告诉我,老爸最近还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一有空就和小孙子以及他的小伙伴们“胡闹”。孩子们吹牛皮,他也跟着“胡咧咧”;孩子们讨论“重大问题”,他也出谋划策;就连孩子们演小话剧,他也要扮演个角色。简直成了“孩子王”。
现在我每次回去,弟弟、弟媳都会放下手里的活,和我一起陪老爸打一会麻将。我不太会玩,弟弟就说,不用你会,你知道输就行。可输也要会输呀,要让老爸觉察不出来,他才开心。看到老爸虽赢得不多,却比你给他几百块钱都高兴,我就想,人老了大概都会这样吧。那我们就经常哄老爸开心,让他每天多一些孩子似的笑,不好吗?
这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故事。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个现象?
有句话说:“人到老年心犹孩。”有些老人虽然年岁已大,却老有童心,经常做出些像天真的儿童一样的行为。这样的人常被人称为“老小孩”、“老顽童”。
“老小孩”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返童现象”,也有人把这种心理现象叫作“第二次儿童期”。从积极方面看,这是符合正常人的自然心理规律的。人到老年,能够主动寻找童趣,当当“老小孩”,更是人生一大乐趣。如今,有不少老年人保持一颗童心,常常和孙辈们一起做游戏、猜谜语、背唐诗、聊天说笑话,过得轻松愉快,生活充满阳光。同时,也养出鹤发童颜来。一项调查表明,那些童心未泯的老年人,不但精神愉快,生活充满乐趣,而且身体非常健康。看来,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长留童心,常存童趣,对健康是有一定帮助的。从这个角度说,老年人应主动地保持自己的童心。比如,时常追忆一下童年,多多保持一份童趣,多交几位童友,多看几本童话等。
当然,有些“老小孩”心理是人体衰老的一种表现,主要是大脑结构的改变和脑功能退化的结果。为了减缓这种“老小孩”现象,家人在宽待这样的老人的同时,也不必过分照顾,凡老人自己能做的,最好让老人自己动手。同时,老年人自己也应积极自我调控,注意适当用脑,以减缓此类“老小孩”现象。
(作者为应用心理学研究员、心理咨询师)
(编辑汤知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