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改革的坚守、突破与超越

2012-04-29 00:44成尚荣
江苏教育研究 2012年3期
关键词:隐喻学会改革

成尚荣,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参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系专家组成员,负责地方课程指南研制研究。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审议委员,《基础教育课程》执行主编。主持江苏省“十一五”、“十二五”重大课题“苏派教育”研究。研究方向:课程教学、儿童文化。在《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人民教育》、《中国教育学刊》、《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江苏教育研究》、《江苏教育》等报刊发表文章一百余篇,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其中“苏派教育”、“儿童立场”、“语文教学要有更高追求”、“教学改革不能止于‘有效教学”等研究引起学界和教师的关注。

一、关于课程与教学的隐喻:课改必须“改课”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十年来,我们与课程建设共成长,与课程改革共进步,对课程、对课程改革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其中,有一个重要的认识上的收获就是:课改必须“改课”。这一命题的重要意义是,课程改革的理念、目标、要求,最终要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去落实和体现。反之,没有课堂教学的真正改革,就有可能影响课程改革的进程,甚至可能导致课程改革的失败。所以,课改必须“改课”决不是戏说。

课改必须“改课”,有其理论和实践的根据。从理论上说,主要是要廓清课程与教学的关系。对此,施良方先生在他的《课程理论》中,引用美国学者塞勒等人提出的三个隐喻来帮助我们认识和思考:课程是一幢建筑的设计图纸,教学则是具体的施工;课程是一场球赛的方案,这是赛前由教练员和球员一起制定的,教学则是球赛进行的过程;课程可以被认为是一个乐谱,教学则是作品的演奏。这三个隐喻涉及到课程与教学的关系。隐喻一,揭示的是课程(设计图纸)与教学(实际施工)间的吻合程度;隐喻二,揭示的是尽管球员要贯彻事先制定好的方案,而达到这个意图的具体细节则要由球员来处理;隐喻三,揭示的是人们喜欢指挥家和乐队,主要不是他们演奏的乐曲,而是他们对乐谱的理解和演奏的技巧。不仅如此,三个隐喻还触及到何为教学的问题。隐喻一隐含着“教学是门科学”,隐喻二和三隐含着“教学是种艺术”。对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施良方先生总结说:“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最终的结论是,“课程实施是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的一个实质性的阶段”。[1]他这儿所说的课程实施主要指的是教学。如果也运用隐喻的话,我则把课堂、课堂教学比作是课程的凹地和高地。所谓凹地,是说所有课程(国家的、地方的、学校的,理想的、实际的)都在教学中汇聚,在课堂中,在课堂教学中会发生真正的课程;所谓高地,是说,所有课程在课堂教学中不是简单的组合,而是整合,是具有创造性的再开发,形成课程建设的高地,也成为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高地。

从实践层面看,课改以来,有一流行的话语:创造性实施国家课程。这一提法,既是一种理念,又是一种要求,而且还是一种方式。它从不同角度解说了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的关系:对于既定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包括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教学是极富创造性的活动和过程;换一个角度说,教学以其创造性的方式落实并体现了课程的理念、目标和要求。这是教师们对课改实践的总结和提炼,回答了教学之于课程的重要性,蕴含着课改必须“改课”的深意。

的确,课改十年来,教师们创造并总结了鲜活的实践经验,以积极的课堂教学改革坚守了课改的方向和理念,推动着课程改革。在实践层面,我们也形成了自己的隐喻。隐喻之一:课堂教学改革把学生带到高速公路的入口处。这一隐喻至少有三层含义:一是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创造的地方,教学是师生共同的学习之旅,学习方式是行走方式、生活方式,是师生一起向高速公路前行的过程。二是课堂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高速公路上前行,走得又好又快,而且可以让学生在不同的出口下去,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三是要走上高速公路首先要找到高速公路的入口处,这是一个寻找和发现的过程,也是抵达和再出发的过程,教学改革就是要引领学生不断探索和创造。显然,这一基于实践经验提炼出的隐喻,把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把教学对于课改的重要性,生动地呈现出来。隐喻之二:课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没有天花板的舞台。把课堂比作舞台,显然有把教学当作表演之意。不可回避的,教学的确是一种社会性表演,是一种艺术。值得关注的是,这一舞台没有天花板,意指有巨大的发展、创造的空间。课堂是学生人生之旅出发的地方,同样是教师成长的地方,是教师创造的地方。只有教师发展了,才可能有符合课改理念与要求的教学改革。一大批名师以及新生一代优秀教师正以自己的成长,回应着课改和“改课”的召唤。

讨论到这儿,通过六个隐喻,我们欣喜地发现教师进步了,我们正在坚信一个理念:课改必须“改课”。长期以来,包括课改之前,我们也都有这样的体会,课堂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是必须攻克的碉堡,必须打的一场硬仗。不过,新一轮课改让我们把课堂教学改革置于课改背景之下,是基于课改理念、课程框架和新的知识观的课堂教学改革,着眼点、着力点都发生了根本变化。要说课改十年来,要坚守什么,首先要坚守的就是课改必须“改课”。

二、转变教与学的方式:课堂教学改革的坚守

课改要求课堂教学要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改变说教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改变,在课改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十年来,要说课堂教学的变化,在诸多变化中,我以为最为重要也最为显著的变化是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化;要说坚守,需要坚守的很多,不过,我以为最重要的坚守之一就是坚守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

这是为什么呢?其实,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其深刻的意义和价值决不在方式本身,而在方式转变的背后或深处,是其背后或深处的意义和价值支撑着方式的转变,引领着教学改革,影响着课程改革。所以,对方式转变的坚守,说到底是课改理念、精神和要求的坚守。

首先,学习方式转变的坚守意味着课堂教学中以人为本理念的坚守。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也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那就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主体是人,但人不一定是主体,只有当人成为活动的发出者、参与者、创造者的时候,人才会真正成为主体。作为活动的发出者、参与者、创造者的学生,其重要的标志就在于他的学习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展开的。当学生以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相信这样的学生会确立起自己的自尊和自信,逐步学会学习,最终会站到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去。所以,在学习方式的背后和深处,是学生主体意识的唤醒、主体精神的增强。有人曾经把“以人为本”改为“育人为本”,初看起来,二者没有根本的区别,细想起来,二者是完全不同的。“育人”有不同的方式,灌输、说教、大量的简单的重复的训练,让学生死记硬背,为分数而学习,也是一种“育人”的方式,但是,这样的“育人”方式是与素质教育方向、与以人为本的理念背道而驰的。坚持以人为本,必须警惕打着“育人”的旗号,让学生回到传统的、落后的学习方式上去。从根本上说,坚守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包括具有积极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就是坚守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其次,学习方式转变的坚守意味着正确知识观的坚守。众所周知,知识是课程的内核,课程改革从本质上说就是知识观的转向。因此,“每一次课程改革都是在特定的知识观推动下展开的,课程变革的历史无不折射出知识观本身的发展历程”[2]。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当然也不例外。19世纪中叶,英国的斯宾塞明确提出了“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经典的课程问题,他认为“能为人们完满生活作准备的知识最有价值”。杜威认为,“最有价值的知识莫过于与儿童生活经验相联系的经验”。英国的赫斯特则“特别注重知识与心智的和谐性,重视有助于发展心智的最基本方面的知识”。[3]如果作些归纳的话,我认为关于知识观的问题,主要关涉到三个重要问题: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谁的知识最有价值?以什么方式获得的知识最有价值?这三个问题又可以归结到个体知识上去。正是个体知识的引入,使新课程改革在课程观、教材观、教学观、学习观、评价观等方面发生了根本的转向。所谓个体知识,是指私人知识,是一种私人财富,是相对于公共知识而言的。“公共知识不过是按照某一规则约定俗成的结果,它是公共建构的结果。而个体知识则是自我建构而成的,……知识建构不是简单的移植,不是简单的‘授—受,而必须是学生主体建构的过程。”[4]显然,知识的建构,尤其是学生个体知识的建构与他的学习方式紧密联系在一起,即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就会建构不同知识。毋庸置疑,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是为了让学生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使自己的知识成为最有价值的知识,使学生成为拥有最有价值知识的人。可见,学习方式的转变多么有价值,其意义多么深远。

再次,学习方式转变的坚守意味着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的坚守。创新精神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学习能力,尤其是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无论是对钱学森之问的应答,还是对乔布斯苹果改变世界的回应,都满含着教育改革的使命与责任。素质教育的核心当然也是课程改革的核心,教育改革的使命与责任,当然也是课程改革的使命与责任。这些都不应该是问题,现在的问题是,怎样才能担当起如此伟大的使命和重大的责任,怎样才能实现素质教育的核心。对此,我们可以有宏大叙事,也可以在微观上深入,而我坚定地认为,学习方式的转变正处在宏大叙事与微观深入的交接处,它把宏大的改革聚焦在方式上,又把微观改革的方法提升到方式上。正因为如此,学习方式的转变,可以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发挥重要的作用。

往具体处说,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让知识“活”在合作中,“活”在实践中,“活”在探究中,“活”在体验中,“活”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之中。“活”的知识实质上是能力,是智慧,能力与智慧学生可以带得走,可以让学生继续去发现和创造。创新精神培养着力点在哪里?我们的回答是,转变学习方式是重要举措之一。

三、以学生学会学习为核心:教学改革的突破

课堂教学必须有根本性变革,根本性变革的标志应当是,以学生学会学习为核心。之所以把这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来讨论,是因为学生学会学习是教学的本质,而当下的教学改革,从总体上来看,还未触及到这一本质问题,或者说,还未有根本性变化。传统教学的习惯势力特别顽固,总是以各种方式阻遏教学改革,而传统教学的习惯势力大多体现在教师身上,难怪西方有学者认为,“课程实施的最大障碍就是教师的惰性”。当然,这未必公平,因为应试教育体制是最大的障碍。但是,在课堂里教师的惰性不改变,传统教学的习惯势力不后退,以学生学会学习为核心这一根本性变革就难以实现,这样,就很难说教学改革有了突破。

以学生学会学习为核心这一命题已被许多论述所证明。哲学家海德格尔曾经论述过“教比学难”。他说,其原因是教师要“让学”。他还说,木匠做木匠活,打出款式新颖的柜子,关键不在木匠的知识和技能,而在于木匠透过木头看到了木头内部有活跃着的生命。他把这叫做“适应木头”。[5]教育家论述过这一命题。1917年陶行知从美国学成归来,考察中小学,极为感慨。他说:“论起名字来居然叫学校,却又像是‘教校,这都因为重教太过。”他认为教学就是教学生学,教会学生学会学。与此一致的是叶圣陶,他的著名论断就是,“教是为了不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员和专家也论述这一命题。在著名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有这样的判断:教学的中心是学生,“学习过程现在正趋向于代替教学过程”[6]。因为,教育就是使别人的教育变成他自己的教育,“我们应使学习者成为教育的中心”,“现代教学,同传统教学的观念与实践相反,应该使它本身适应于学习者,而学习者不应屈从于预先规定的教学规则”[7]。从字源学上看,甲骨文中既有“学”字也有“教”字,且有不同的写法,有一个现象值得研究,即“学”字比“教”字出现得早,说明人类从一开始有的是学习行为,而非教的行为。因此,所谓教学,是在学的规定性中后来增加了教的规定性。

除了论述,还有实验的证明。实验的名字叫“墙上的洞”:在印度新德里穷人街的墙上,实验者开了一个洞,正好能嵌进电脑,电脑的位置和孩子的身高差不多高,他们只要伸手就可以打开电脑上网。穷人的孩子不会上网的技术,也不会英语。但是,三个星期以后,奇迹发生了,穷人街上几乎所有的孩子,你帮我,我帮你,基本上学会了用英文上网。同样的实验做了五年,在印度的南部、北部,在城市在农村,结论是一致的,那就是:孩子有学习的天性,学习是在一定条件下的自我建构,所谓教学应当是帮助孩子,提供条件和服务,帮助孩子学会学。

我们必须坚信,教学的核心是教学生学会学习、努力学习、创造性学习、享受学习。从教学的本质出发,才能使教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成为良好的教学。要有这样的突破,关键有二。一是师生关系的改善。教师要尊重、信任学生,要让学,让出话语权,让出探究权,让出合作权。学生对教师也要尊重、信任,但教师要鼓励学生持“半肯”①的态度,学会质疑,学会批评,学会创造。这是实现教学改革突破的前提。二是教学结构的改革。以学生学会学习为核心一定要落实在教学结构中,要有教学结构作保障。而教学结构的改革,必须从以学生学会学习为核心出发,即以学为逻辑主线重新结构。其中,“先学后教”、“多学少教”等等,我以为都是一种策略,而不应视作固定不变的模式。因此,需要教师从实际出发,从自己的教学追求出发,大胆创造。相信坚持不懈的努力探索,教学改革一定会有突破,一定会有根本性变革。

四、教出个性,追求风格:教学改革的超越

教学始终是教与学的统一。以学为核心,并不否定教,相反,是对教更严峻的挑战。“让学”之“让”是为了让“学”进,让“教”退。但此“退”决不是退出历史舞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是最伟大的“教”,是最伟大的“进”。当下一些教学改革,只关注学生的学,而忽略了教师的教,把学与教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同时,让教的过程成为机械化的行进过程,淡化了情感,淡化了教的魅力;而且,教往往不能引领学生、丰富学生、提升学生,因此,教往往处在学生的水平,显得平庸,缺乏深度。以学生的学为核心,这是需要坚持的;教与学的统一,也是需要坚持的;发挥教的引领作用,发挥教师的教学个性,同样需要坚持,更要鼓励。这样的坚持和鼓励,我认为就是超越。

教学改革的确要鼓励教师追求自己的教学个性和风格。教学固然应当有共同的规定性,所有教师都应当遵守,但教学更具个性化、情境化、创造性的特点。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开篇就指出,教学是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艺术。教学永远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与统一,只讲科学不讲艺术,教学就会堕入科学主义、工具主义、技术主义的泥淖。鼓励教师发挥自己的教学个性,形成教学特色,让课堂教学呈现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局面,才是教学本有的状态,才是教育的境界。否则,如果把以学生学会学习为核心当作借口,使得课堂教学千篇一律,千课一面,这哪里还是教学呢?就风格而言,歌德说,风格是艺术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雨果说,风格是打开未来之门的钥匙。教师追求教学风格,就是追求教学的境界,就是追求创新,就是走向未来,这当然要鼓励、要提倡。

其实,教师的个性是各异的,教学经验是不同的,面临的教学情境也是千变万化的。让教师把准课改的基本理念,把准教学的核心要素,把准教育科学的规律,同时让教师大胆去探索和创造,教学改革才会多姿多彩。这,才是一种超越,我们应当追求。

注释:

①所谓“半肯”,是指对教师所讲授的内容、观点、方法、评价,不是全部认可,更不是照单全收,而应持质疑的态度,善于思考,善于追问,善于发表不同的意见。参见:成尚荣.教学改革绝不能止于“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的批判性思考[J].人民教育,2010(23).

参考文献:

[1][3]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28,76.

[2][4]余文森.论个体知识的课程论意义[J].教育研究,2008(12).

[5]海德格尔.人诗意地安居——海德格尔语要[M].郜元宝,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9-20.

[6][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

——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66,262-263.

猜你喜欢
隐喻学会改革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改革之路
学会分享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学会分享
瞧,那些改革推手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