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九俊,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教育学院副院长,研究员,特级教师,兼任江苏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常务副主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主任、江苏省教育学会副会长,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基础教育专家组成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基础教育专家组成员。主持有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大课题“构建具有江苏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主编有“新课程教学问题与解决”丛书、“新课程课堂诊断”丛书、“建设新课程:从理解到行动”丛书、《建设新课程:江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与理论探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教师读本》等著作,主持的“江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研究获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课改走了十年了,怎么去评价课改?我比较喜欢引用美国一位开国元勋在民族运动风起云涌时讲过的一句名言:“现在的时代就是黄金时代。”我认为我们通过十年的努力,营造了一个基础教育的黄金时代:从来没有看到教育教学有这么生机勃勃的局面,从来没有看到教师有这么好的发展和成长,从来没有看到在真正课改的学校孩子有当下这般的幸福感,我们也从来没有对我们自己做的事情充满了那么多的期待和希望。
为了说明问题,我想介绍一下江苏三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测试的情况。从2006年起,江苏省教育厅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心“建立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与指导系统”项目组合作,每两年一次,在10月份组织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测试。测试覆盖全省所有市、县(市、区),测试对象为四年级和九年级学生,实际测试内容为三年级和八年级,按地区、类型、地域,在每个县(市、区)抽取样本学校,再按一定比例在样本学校中随机抽取样本学生。2010抽取小学1355所、初中754所,占全省同类学校总数的31.85%;抽取四年级学生93151名,九年级学生10152名,占这两个年级学生总数的14.23%。小学的测试科目为语文和数学,初中为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物理、地理、生物)。另外,所有参测的学生、参测学校的校长和相关年级任课教师都接受了问卷调查。测试以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为依据,在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关注与学生未来发展关系密切的核心素养,同时通过问卷了解与学生学习相关的背景因素。三次大规模测试为江苏教学改革、教学管理从经验走向科学积累了大量的素材。
在诸多数据中,从纵向比较看,学生的学业质量总体上是上升的,优秀率是在提高的。当然,也应注意到,两极分化是在加剧的。从问卷调查了解到,三年级学生每天睡眠时间达到9小时的比例为55%,略高于2008年的54%,远高于2006年的34%;不足7小时的比例为6%,略低于2008年的7%,远低于2006年的18%。八年级学生每天睡眠时间达到8小时的比例为32%,与2008年和2006相比,分别提升了5和10个百分点;不足7小时的比例为29%,远低于2008年的34%和2006年的36%。有4%的学生每天睡眠时间甚至不足6小时,这一比例三次测试没有变化。三年级学生每天没有时间或很少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的占34%,略低于2008年的36%,远低于2006年的45%;八年级学生每天没有时间或很少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的占54%,低于2008年57%和2006年的71%。在课程开设方面,97%以上的中小学完全开设了国家规定的课程;30%的小学和40%的中学开设了3门以上的校本课程;12%的小学和10%的中学由于缺乏教师而无法开设某些课程;77%的小学校长和76%的中学校长不同意课程由国家设定、学校无权自主开课,而这一数据在2008年只有34%和35%。在职业态度方面,三年级教师有86%喜欢教师职业,八年级教师有74%喜欢教师职业,这两项数据在2008年分别是80%和62%。
无论是成绩,还是不足,不能都归因于课程改革,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基础教育的进步是明显的,总体质态是在不断改善的,江苏2011年组织的大规模高中教学调研也基本验证了这一判断。“现在的时代就是黄金时代”,是有充分的事实加以支撑的。
站在课改十年的历史关节点上,怎样往前走?这里,谈谈自己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一、认真学习、深化理解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
课程改革怎么走,首先还是一个理解的问题。对课改的基本精神理解到位了,方向自然就明确了;理解不到位,就容易产生迷惘、失落的心理。当前,关于课改的很多争论都是站在学科中心的立场上展开的,关于这个问题,我认为时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的朱慕菊同志的一个观点十分重要:国家课程改革顶层设计的一个基本思想是立足于超越学科中心的视角。从这里,我至少领悟到三层意思。
第一,超越学科中心,就是关注到时代新人的培养。过去的课程和教学,站在学科中心的立场,更多的是关注知识的传授,学生成为知识的容器,教师成为知识的搬运工(朱慕菊语),现在则是关注人,关注人的全面的完整的发展,使学生健康成长这一核心价值在课程和教学中得以体现。
第二,超越学科中心,构建了系统的课程体系。三级课程的框架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使超越学科中心有了显在的生存空间。课程的综合性明显增加,设置了以综合实践活动为标志的经验性课程并把它作为义务教育三年级到普通高中的必修课。改革了学科类综合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普通高中以“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为结构形态。在学科类设置了“综合性学习”板块,倡导学科内部的综合性学习。
第三,跳出学科看学科,重新审视和改进学科课程。超越学科中心,并不是不要学科,不重视学科,而是改进学科,在传统学科课程内容的选择方面,体现时代性,进行必要的增删;新设适应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的学科;按照三维目标设计所有学科课程,更好地突出学科课程的育人功能;构建选修课程,高中课程的模块选修推进了课程体系从封闭走向开放;关注学科课程在为学生建立富有逻辑、理性、系统的个体认知框架,以及发展高级思维方面价值的实现;倡导探究性学习,推进多元化评价,全面发挥学科课程的育人功能。
二、关注、总结课程改革创造的积极可能性
课程改革启动后,我在不少场合提出一个观点:课程改革正在为我们提供许多积极的可能性。十年过去了,我们仍然需要沿着这个思路往前再走走:怎么就会提供积极可能性呢?提供了哪些积极可能性呢?哪些积极可能性已经成为现实?这些正是我们进一步前行要坚持的。
第一,课程改革激活了地方、学校、老师和孩子的主体性。课程改革坚持以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价值观,设计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强调教师即课程等,激活了地方、学校、老师和孩子的主体意识,也给大家留下了偌大的创造空间,正如无锡市洛社中心小学老师所讲的:“我们感谢自己,我们发现自我,我们创造自我。”课程改革继续向前推进,就要继续激发这样的主体性。
第二,课程改革形成了上下联动的课程文化。在课程改革中,学校和师生草根的创造也能上升为制度,上升为文化。这就使得无论是教育知识,还是教育政策,都得到了很大的丰富和发展。学者们告诉我们,所谓教育知识有三类:一是指向规律性的,我们把它叫做教育科学;二是指向价值性的,我们把它叫做教育哲学;三是指向应用的、操作的,我们把它叫做实践教育学。在课改十年后,回过头来看,无论是教育科学、教育哲学,还是实践教育学,这十年来,都大大地丰富了。而且课程政策方面,也因为课改创造了很多积极的可能,很多已经成为制度,成为文化。这是值得我们去认真总结的。
第三,认真总结课程改革的经验。正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让许多积极可能变成了辉煌现实,这些基本经验也是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继承和发展的。比如课程改革推进策略的创新,校本教研的兴起,有效教学的实践,课程领导力的提倡,考试评价制度的突破,区域教育发展的联动,以及课程观、知识观的更新,教育概念的重建等等,都是今后深化课程改革的宝贵经验和课程建设的重要资源。
三、优化教育质态,办高质量的教育
教育的质量提高了,人们对课改的支持度、拥护度、认可度就会增加。所以优化质态、提高质量是我们要持之以恒做好的工作。
第一,要创造完整的教育实践。本来很多教育实践是完整的,但是我们习惯用割裂、对立的思维方式去对待。比如人的发展,比如理想与现实,比如素质教育与质量提升,比如目标与制度,比如观念与行为,比如规范与个性,等等。就拿理想与现实来讲,陶行知先生在《半周岁的燕子矶国民学校》一文中,评价当时的丁超校长说:“他能就事实生理想,凭理想正事实。他有事实化的理想,理想化的事实。”他的理想是从事实、现实中生成的,用理想引导事实,理想和事实不是两回事。我们所走过的每一天都在改变我们的世界,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有可能去接近我们的理想,去实践我们的理想。我们经常讨论教育家办学,讨论谁是教育家,其实教育家不是一个实现的问题,它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你实践教育家,实践教育规律,你就是在按教育规律办学,在某种意义上,你在实现教育家方面就已经“在路上”。
第二,要坚持我们内心深处认同的那些东西。我们要认同我们的心灵,我们要认同我们的灵魂。我们自己心底里认为是美好的东西,我们为什么不做呢?包括教学,因为要优化质态,很重要的是课程教学本身的改革。有的学者主张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我是非常赞同的,并且想补充,还要提倡源自教师心灵的教学。基于标准、源自心灵,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东西,只是前面主要讲科学,讲规范;后面主要讲艺术,讲个性。如果我做的事是心里流淌出来的,我认可的,那么所谓高质量、幸福感、满意度是可以达成一致的。
第三,要坚守信念,坚忍不拔,积小胜为大胜。教育质态不是一天就能改变的,也不是靠一些口号就能改变的,而是要靠我们把水流一样的日子都过得有意义,每天改变一点点,它才能改变。有一本书叫《电影的力量》,里面谈到好莱坞的电影有科技的力量、有资本的力量、有自然的力量、有性感的力量等等,但是最重要的是电影里英雄人物的力量。这些英雄人物为什么有力量呢?因为他们有自己的原则,因为他们能始终坚守原则。用《士兵突击》里的话讲,就是“不抛弃,不放弃”。昆德拉说过:“什么是一个信念?它是一种确定、固定不变的思想,而‘有信念的人则是一个被限制的人。”(昆德拉:《被背叛的遗嘱》)你有信念,你有原则,那么你就受到限制,很多事情是不能做的——违背教育规律的事情你就不能做,急功近利的事情你就不能做,损害师生身心健康的事情你就不能做……无论是教育工作者,还是作为一个家长,在这些问题上需要思考。当然,坚守,并不是原地不动,坚守包含着探索,包含着探究,包含着不断的反思,也包含着反思中的前行。
四、加强课程能力建设,提高课程本领
在课程改革中,是否存在因为我们的课程能力不够而落实不到位的现象呢?我以为,也是有的。要往前走,课程能力建设非常重要。
第一,要认真结合课改十年的实践,建设课程能力系统。在这个能力系统中,需要明确:我们需要哪些课程能力?我们怎样去建设这些课程能力?相对于课改伊始,我们现在有必要、也有可能做成这样的事情。在一个科学的或者趋向科学的框架体系内做这方面的努力,可以改变“摸着石头过河”的境况,使我们少走许多弯路。
第二,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路子。课程改革是一次伟大的实践,越往前走,越是需要一种理论自觉、专业精神,我们需要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探索,我们需要专业视野里的自觉实践,我们需要草根原创生成的理论资源。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们的课程能力才会有支撑力、应用力、说服力、发展力。
第三,要坚持校(区域)本建设。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应当从区域、学校具体情况出发,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突显亮点。坚持校(区域)本建设,就是要基于学校(区域),通过学校(区域),也要为了学校(区域)。这样的课程能力才与解决实际问题,才与促进学校(区域)主动发展,才与课程方案创造性实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当它的积极效应为师生所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其生命力也就会彰显出来了。
无锡市惠山区课改十年回顾与展望研讨会的一个主题表述我觉得非常好:“过去因我们而改变,未来从这里出发。”只要我们不断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坚定信念,不断地提高课程能力,那么,我们从这里出发,就会创造更多的积极可能性,就会把更多的积极可能性变成现实,就会迎来更加辉煌的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