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海良
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软实力”的代表,是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和价值信仰,应该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心声,为群众所掌握,保证其对中华民族有着良好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四个方面的内容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框架,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同时也为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基于我国当前基本国情,遵循历史发展规律,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一、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近代中华民族面临列强入侵、割地赔款乃至亡国灭种的严重危机。一代代英雄的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带领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曲折的奋斗,结束国家四分五裂的历史,最终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开创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新纪元。[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并高瞻远瞩地提出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也是不可能的。”[2]“我们人民的团结,社会的安定,民主的发展,国家的统一,都要靠党的领导”[3]。
历史和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指引中华民族前进的方向。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把“党的领导”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全社会形成坚信中国共产党能够把中国建设好、发展好的理念,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万众一心,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新阶段。
二、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最本质、最核心的价值理念,[4]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的具体化。以人为本,不仅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回答了为什么发展、发展“为了谁”;而且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回答了怎样发展、发展“依靠谁”。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在社会各领域得到积极地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深入人心,为全社会广泛认同,成为指引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战略思想和价值取向。《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亦即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取向,是消除物役、消除人役,实现人的彻底解放、人的真正自由的根本途径,也是把社会、公民凝聚在社会主义这面旗帜下的精神力量和精神纽带”[5]。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就是要把人摆在最高的位置,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共同价值观,能整合各种社会利益,凝聚各种社会力量,形成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和谐共处局面。
三、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衡量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准,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本质要求。公平正义,强调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协调社会各个阶层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社会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重要源泉。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道义吸引力,集中体现在它根本改变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历史命运,在实现公平正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进步。
邓小平指出:“我们为社会主义奋斗,不但是因为社会主义有条件比资本主义更快地发展生产力,而且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消除资本主义和其他剥削制度所必然产生的种种贪婪、腐败和不公正现象。”[6]坚持公平正义,引导人民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把社会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引导广大人民到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以社会全面进步为己任,使他们具备追求公平正义的意识、参与公平正义的能力和依法维护公平正义的勇气,社会才能井然有序、欣欣向荣,中华民族也就更有凝聚力和整合力。公平正义作为核心价值观,既有厚重的理想导引性,又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有利于全社会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四、仁爱和谐
“仁爱”与“和谐”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孟子·离娄下》:“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仁爱是人类社会最可宝贵的情感,任何社会都应该把仁爱作为核心的价值观,引导人们主动学习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社会的仁爱不是抽象的情感,它凝结着中华五千年历史与文化的传承,承载着中华民族美好的愿望。它不同于资本主义个体主义基石上的“博爱”价值观。“仁爱”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瑰宝。“仁者爱人”,用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合适的,可以弘扬以人为本基础上的仁爱,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和谐,这一范畴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但其价值内蕴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谐,“和而不同”,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内容:首先是承认“不同”, 充分肯定、尊重、保障社会主体的多样性、差异性、独立性;但这“不同”又没有导致根本性的冲突与斗争,而是“和谐相处”,是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在更高层面上达到一种融洽、协调、有序的状态。[7] 费孝通老先生在80寿辰聚会上讲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是对“君子和而不同”的极好阐释。因此,我们可以讲,“和谐”,是对自由与平等的超越,既包含了自由与平等的精神,又避免了抽象谈自由与平等而可能导致的社会失序。把仁爱与和谐写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使全社会形成融洽有序、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
五、开放包容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开放包容,才能发展进步。唯有开放,先进和有用的东西才能进得来;唯有包容,吸收借鉴优秀的文化,才能使自己充实和强大起来。[8]《尚书·君陈》:“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主要是得益于中华文化的开放包容,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谐相处,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文化的积极成分,虚心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体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邓小平说:“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9]他率先提出改革开放,使整个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社会从封闭半封闭向全方位开放的转变。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倡导开放包容精神,尊重文明、宗教、价值观的多样性,尊重各国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自主权,推动不同文明友好相处、平等对话、发展繁荣,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倡导“开放包容”精神,可使全体人民形成一种解放思想、敢于创新的风尚,向世界人民展示中华民族睦邻友好、有容乃大的优秀品质。
六、共富共享
“共富共享”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共富”用以说明生活丰裕的程度和富裕实现范围,不同于因私有制而导致的两极分化;“共享”是用来表示社会财富的惠及范围,不同于资本主义因分配不均而造成的贫富悬殊。“共富”与“共享”不分先后顺序,是同时进行的,在“共富”的过程中也要“共享”。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根本价值目标。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0]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11]所以要实现“共富共享”,必须把“社会蛋糕做大”,同时要确保“分蛋糕要公平”,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我们要走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要坚持“党的领导”,按照“以人为本”和“公平正义”的原则,创造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同时要“仁爱”,互帮互助,营造社会“和谐”的氛围,确保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最终实现真正的“共富共享”。
总之,当前建设以“党的领导、以人为本、公平正义、仁爱和谐、开放包容、共富共享”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使之内化为人们普遍的价值理想,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必将大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
注释:
[1]王知宇:《论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武警学院学报》2011年5月,第5期。
[2]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8页。
[3]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42页。
[4] [8]柯缇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红旗文稿》2012年第2期。
[5]高国希:《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州学刊》2007年11月,第6期。
[6]《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23页。
[7] 辛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包括哪些基本范畴》,《北京日报·理论周刊》2010年7月5日。
[9]《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1页。
[10][1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第63、64页。
作者:南京政治学院理论二系军事历史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