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前的古玉

2012-04-29 00:44赵丽宏
上海艺术评论 2012年3期
关键词:赵丽宏玉璧散文集

我喜欢玉,玉中折射着中国人的历史和文化,也凝集着中国人的智慧和情感。玉的生成,经历亿万年,在自然的怀抱中形成它们纯美莹洁的品质,而经人类的开采,经艺人的雕琢,成为美妙的艺术品,这个过程,萌蕴着哲理,也饱涵着无穷的奇思妙想。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和人生憧憬,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体现。

电脑和玉,风马牛不相及,但在我的书房里,它们却互相陪伴,日夜不离。只要我坐在书桌前写作,它们就同时展现在我的视线中,交替着被我触摸,引发我的灵感,拨动我的情弦。

我喜欢玉。玉中折射着中国人的历史和文化,也凝集着中国人的智慧和情感。玉的生成,经历亿万年,在自然的怀抱中形成它们纯美莹洁的品质,而经人类的开采,经艺人的雕琢,成为美妙的艺术品,这个过程,萌蕴着哲理,也饱涵着无穷的奇思妙想。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和人生憧憬,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体现。

我并不是玉石收藏家,只是对玉有兴趣,到各地访问采风时,有机会就去当地的玉石古董市场闲逛,看到顺眼的玉,也会买几块。我觉得,人和玉,也有一种缘分,相遇了,喜欢了,拥有了,也就是因缘而结合。人和玉的因缘结合,也是一个奇妙的过程。

我把从各地淘得的玉放在客厅的玻璃柜中,放在书架上,零零散散,得闲时看一眼,摸一摸,然而忙的时候,便忘记了它们,有时十天半月不会看一眼。等想到时,才发现自己是怠慢了它们。终于想出一法,选几块玉,放在电脑屏幕前。每天在书房里坐下来,第一眼便看见它们。打开电脑的同时,顺便抚摸一下它们,心为之沉静,情绪也随之安宁。

此刻,坐在电脑前,我便面对着我的三块玉。且容我逐一介绍它们:

圆形白玉璧。前年在兰州黄河边的一家古董小铺中觅得。在一大堆杂色玉器中,它的莹洁纯白和古朴优雅使我眼睛一亮,玉璧上雕刻的生动图像和流畅线条也如鹤立鸡群。铺主是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夸我有眼力,他说此玉不是千年前古人所刻,但也是清人仿古,玉质无瑕,接近羊脂,是难得的好玉。和他商量还价后,我几乎是倾尽囊中所有才购得此玉。这块玉璧中间有圆孔,双面雕刻,一面是青龙和白虎,另一面是朱雀和玄武,是传说中吉祥辟邪的四大神兽。虽是浅浅的浮雕,却刻出了活泼的神韵,玉璧上生龙活虎,神鸟腾云,让人久看不厌。这样的玉璧,使我联想我们这个文明古国的悠远历史和灿烂文化,作为这种文化的接收和传承者,心中油然生出自豪来。

黄玉鱼饰。此玉得之于丝绸之路。多年前游历丝绸之路,在古城张掖大佛寺一侧一家古董铺购得。看中这块玉,是因为它奇特的造型。不识此为何鱼,夸张的大头,凸出的大眼,呲牙的大嘴,那表情,是一种惊愕的微笑。鱼鳍和鱼尾如云纹缠绕,鱼身遍布凸刻的圆形鳞纹,柔和而含蓄,和夸张的鱼头形成鲜明对照。凝视抚摸这条玉鱼时,我常常想,它如此惊愕,是为什么?是在海底遭遇奇境?是出海时惊叹陆上的景象?是见到形形色色的爱玉和玩玉者,心生惊喜,便莞尔一笑……所有这一切,都是我的胡思乱想,这条小鱼,静静地站在电脑前,在荧屏的亮光里瞪着它的大眼凝视我,使我也忍不住对它一笑,敲打键盘的手指仿佛在随它追波逐浪……

青玉童子。此玉购于新疆喀什,在下榻宾馆的玉器铺中。喜欢这块玉,一是因为造型,二是因为玉质。那童子,垂首而立,面含微笑,身上的衣褶自然流畅,他手上像是举着一朵莲花,也像是牵着一缕祥云。这块玉的质地也不一般,滋润如糯米,在电脑的荧光中,反射出温和文雅的光泽。这小玉人,是典型明代风格的玉雕,我无法断定它是否出自明人之手,但毫无疑问是古人所雕。其实,对我来说,是明代、清代还是民国,或者是现代人所雕,关系并不大,我喜欢这玉童,是因为他的活泼和安详,是因为他给我带来的平和愉悦的心情。

这三块玉,现在似乎已成为我的电脑的一部分,赏玩抚摸它们,也成了我写作过程中很自然的动作。有人取笑我,说这是怪癖,我回答道:这是现代和古代的结合,是科技和艺术的结合,既安抚情绪,又启发心智,何乐而不为?

古玉和电脑,就这样结合在一起,成为我生活和写作的伴侣。

赵丽宏

散文家,诗人。1952年生于上海。“文革”期间曾下乡“插队落户”,其间开始文学创作。198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文学》杂志社社长,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政府参事。著有散文集、诗集、报告文学集等各种专著共七十余部,有五卷本《赵丽宏文集》、二卷本《赵丽宏诗选》行世。散文集《诗魂》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奖,《日晷之影》获首届冰心散文奖。

猜你喜欢
赵丽宏玉璧散文集
格物天圆
——中国历代玉璧纹饰的演变
斟满人性温情的《凹村》——读雍措的散文集《凹村》
此情可待成追忆——读李玉洋散文集《那些年,那些事》
我的邻居赵丽宏
我的邻居赵丽宏
略论战国出廓玉璧
再活一次——散文集《乡间游戏》创作谈
大小笔的协唱——读王胜田散文集《悠长岁月》
玉璧金龙
中华文明的第一块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