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文艺建设思想研究

2012-04-29 19:16温玉林
理论观察 2012年3期
关键词:和谐文化

温玉林

[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胡锦涛同志的文化建设思想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建设思想基础上,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一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因素;二是从“生产方式”角度管理文艺,真正落实了“二为方针”和“双百方针”;三是强调文艺的创新,强调时代的责任感。

[关键词]和谐文化;文化生产;时代责任感

[中图分类号]I0-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3 — 0115 — 04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如何进行文艺建设,这是几代领导人一直思考的问题。文艺建设是一个很特殊的行业,它既涉及到经济基础又涉及到人文传统,既涉及到体制机制又涉及到传播载体;既涉及到文艺家的培养也涉及到文化市场的发展扩容。胡锦涛同志在历次文代会上的讲话,他的科学发展观以及16大以来的文化思想包含了丰富的文艺建设的思想,既涉及到文艺发展的外在环境,也涉及到文艺自身的规律,对胡锦涛同志的文艺建设思想进行研究,有助于文艺健康发展。

胡锦涛同志最为突出的理论贡献就是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理论,其文艺建设的思想也应该从这个方面进行思考。

“科学”一词,包含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而文艺研究往往属于人文科学。要搞清楚科学发展观对文艺建设的作用,先要弄清楚“科学发展观”中“科学”一词的含义。而真正要弄清楚这个词的含义需要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回顾唯物辩正法,一是回顾胡锦涛同志历次讲话中对“科学”一词的用法。唯物辩证法其实内容包含很广,它既包含唯物认识论,也包含唯物世界观,还包含历史唯物主义。我们前面所讲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三种科学所讲的科学的含义,其实都包含在唯物辩证法中间了。而要理解胡锦涛同志的科学发展观也不能脱离唯物辩证法的语境,要不然就会出现偏差。胡锦涛同志谈科学发展观其基本含义是:“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1]这段话是在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的社会管理思想。其中有几个关键的概念,是几代领导人都一直提到的。

关于“发展”,毛泽东认为:“事物的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外部,而是在事物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任何事物都有这种矛盾性,因此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2]社会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人的需求,因此,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邓小平谈发展则以经济发展为关键,他认为:“发展才是硬道理。”[3]江泽民则认为“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4]所以,科学发展首先是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了,其他问题就容易解决。

“统筹兼顾”也是几代领导人都说过的。毛泽东的《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谈道:“统筹兼顾,各得其所。这是我们历来的方针”[5];江泽民同志1990年《在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闭幕式上的讲话》告诉我们:“基本原则应该是,从全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出发,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激发各方面创造精神的优越性,能够集中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办一些大事情的优越性。”[6]统筹兼顾体现的是在具体的社会管理中整体性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是辩证法在解决具体问题时的运用。

这些连续使用的关键词,体现出来的是我们党在执政理念上的连贯性;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与我国国情相结合产生的科学认识。是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结晶。

发展不可避免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各个纬度的关系。所以胡锦涛认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构建和谐社会。”[7]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内在是统一的。的确,科学发展就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各个纬度上的和谐发展。毛泽东认为:“世界是矛盾组成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8]和谐社会的建设不是取消社会矛盾,而是寻找到矛盾的平衡点,使得各方得到均衡发展。

现在,我们可以对胡锦涛文艺思想在他整个思想体系中的位置进行思考了。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我们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发掘民族和谐文化资源,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营造和谐氛围,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9]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胡锦涛是把文艺建设放在文化建设中来考虑的。文艺建设是和谐文化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和谐文化建设是和谐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它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文学能够以情感人,让人们比较轻松的方式接受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因此可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实现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中发挥作用。

2.沟通民意,反映民情,反映群众的呼声,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所以胡锦涛强调:“我国广大文艺工作者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和增进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坚持以最广大人民为服务对象和表现主体,关心群众疾苦,体察人民愿望,把握群众需求,通过形式多样的艺术创造,为人民放歌,为人民抒情,为人民呼吁。”[10]

3.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人与自我的和谐。所以胡锦涛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11]

4.建设和谐文化也有利于其他国家与我们民族和谐相处,因此胡锦涛对文化提出了时代的新要求:“找准我国文化发展的方位,创造民族文化的新辉煌,增强我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国家软实力”。[12]这样,我国文艺的国际影响力也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摆在了文艺建设的课题上。

5.宣扬绿色理念,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有好几个层次:一是自然资源可持续的供给,这是科学发展观特别强调的;二是人的生存环境与自然的和谐;三是人在观念上不再敌视自然。这也是目前生态美学、生态文艺所追求的。

一直以来,文化都被看作上层建筑,而文化的经济功能却一直被忽略。但事实上经济越发达,文化的经济功能越强大。很多资料表明美国出口竞争力最强大的就是它的文化产业。其好莱坞电影占据着全球85%的市场。那么如何重新认识文化在整个社会架构中的地位?该如何建设文化产业?这是以胡锦涛为首的党中央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文化建设最大的理论贡献。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划分来源于马克思的一段著名的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他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13]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也谈道:“在社会主义中,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罢了。”[14]至于文化、艺术所处的位置,毛泽东也把它放在上层建筑的位置,他说:“政府、意识形态、法律、政治、文化、艺术这些上层建筑加以改变,但目的……在于发展生产”。[15]

这样的划分当然有它的合理性,但这个结构主要在于说明历史的运动规律。而什么是生产力等问题却并没有深入地探索。在经济不发达时期,对衣、食、住、行这些刚性需求的生产,列属于生产力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在经济发达时期,如何理解生产力是有争议的,西方有马克思研究的学者甚至说:“不存在什么领域、什么世界、什么上层建筑,存在的只是带有特定条件和特定目的的、多样的、变化着的生产实践。”[16]有的则认为:“这里起组织作用的整体将是马克思传统所说的生产方式。”[17]这样理解马克思当然有点偏差,但是也触及到了一个我们长期忽略的问题,那就是:文化生产,也是一种生产,也需要消耗人力、物力等。所以,文化生产有两方面的特征,一是它的意识形态性,另一是它的生产力的特性。对于生产力,马克思告诉我们:“第一,生产力表现为一种完全不依赖于各个人并与他们分离的东西,表现为与各个人同时存在的特殊世界,其原因是,各个人——他们的力量就是生产力——是分散的和彼此对立的,而另一方面,这些力量只有在这些个人的交往和相互联系中才是真正的力量。”[18]马克思在这里谈到生产力的两个特征:一是个体力量,一是在社会交往中的力量。这就告诉我们,只有带给别人现实的方便才是现实的生产力(一些前沿的技术只是潜在的生产力,所以会出现研究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现象)。而文化恰恰能给人带来精神的安慰,填补空虚、无聊,具有传递信息、审美、整合社会等交往功能。它可以参与到整个社会的交往中,所以文化生产也是生产力,而且能成为现实的生产力。

从十七界六中全会的情况来看,以胡锦涛为首的党中央对于文化研究的一个重大的突破就是把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分开。这样做既考虑了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特性,也考虑了文化作为一种生产,其经济功能的发挥。这样的一种文化管理机制,实际上是文化管理思想根本性的变化。新中国的文艺方针最早是毛泽年提出,在1957年,他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的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19]但是,那个时代“斗争和整肃是共和国文学推动其自身发展的一种运动规律。”[20]文学思想斗争成为当代文坛前40多年绵延不绝的现象。直到1984年,第四次作代会在胡耀帮、习仲勋的支持下“双百方针”才成为主导精神。此后,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共和国逐步放弃了斗争求得文艺繁荣的方针。

文化产业的提出意味着我们的文化繁荣不再简单地认为只要进行思想斗争,在思想领域里折腾就能把文艺搞好,而是从文化生产力的角度来考虑如何促进文化建设,促进文艺的繁荣,这是科学发展观在文艺领域中的重大胜利。

从生产角度来认识文化,繁荣文化就要考虑文化生产、消费、分配、流通整个流程。所以,我们看到《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第五部分,第六部分,第七部分,第八部分都对此作了深刻的阐述,而其他一些地方也多少有些涉及。关于分配,《决定》认为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生产;关于文化生产,《决定》谈到了文化产业体系的建设,投资,人才的建设等;关于消费,《决定》认为“增加文化消费总量,提高文化消费水平,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21]关于传播,涉及到两个层面:一是技术层面,《决定》要求推进文化科技创新,一是渠道层面,《决定》要求“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促进文化相互借鉴,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共同维护文化多样性。”[22]关于文化管理,《决定》要求加快改革,创新管理体制,完善保障机制。

《决定》在作品的评价体系上,也作了改革,增加了市场的要求,要求把“群众评价、专家评价和市场检验统一起来,形成科学的评价标准”。[23]这为文学经典的树立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是符合文学艺术发展规律的。自古以来,文学经典的形成都是多种途径。李白、杜甫成为诗界魁首是因为诗人们对他们的推崇,而《水浒传》和《红楼梦》得以流传却靠市场的力量。《牛郎织女》、《白蛇传》、《阿诗玛》等民间传说以及大量民歌得以流传却是群众口耳相传的结果。所以这个评价标准多方面地考虑了文艺生产的特殊性,是一个科学的标准。

从现实的角度来看,这种改革,在文艺建设上将解决以下的问题:

一、文艺创作脱离人民群众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艺术创作领域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艺术创作概念化问题。艺术家往往不是根据自己生活的体验,不是根据人民呼声,而是简单的政策图解。“在这个过程中,当代文学逐渐丧失了他的诸多艺术的功能”。[24]其结果是写出的东西成了应付的作品,和“二为”方向背道而驰。另一方面一些艺术家受不良习气影响,逐渐脱离了群众,钻进象牙塔搞创作。创作出来的艺术品不受人民欢迎。体制改革将根本上打破这种局面,决定要求:“深化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强化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推动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关系。”[25]这样,文艺作品就要考虑人民的精神需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才会有自己的市场,而艺术家的受到的限制较少,其创作能更尊重创作规律。

二、文艺的普及与提高的问题。

文艺普及问题是毛泽东提出的文学“大众化”以“化大众”的问题。但199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一些非主流的意识逐渐成为文化市场上的热点,而高雅严肃的文艺则受到冷落。其结果则是“创作主体的知识分子在精神上受到剧烈冲击,这也就是所谓的‘人文精神的失落。”[26]所以江泽民提出要繁荣先进文化。十七届六中全会总结了我国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的问题,并强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更为紧迫,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任务繁重;舆论引导能力需要提高,网络建设和管理亟待加强和改进;有影响的精品力作还不够多,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引导力度需要加大……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必须抓紧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繁荣先进文化的问题。”[27]的确,我国有很长一段时间会是社会转型期,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社会意识要转化为以工业大生产的市场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这个过程会有很多不协调,突出的表现是道德问题:旧的道德已经过时,新的道德未完全建立,这就是繁荣先进文化的问题。先进文化,按照一些学者的理解,有以下几个要点:“第一,在时代转换中代表时代前进的方向……第二,能同时对几个时代进行有效的整合……第三,能积极应对全球化进程中国家关系、民族关系的新演变……第四、能够承受、预警和消化科学技术急速发展可预见及不可预见的后果……第五,能够有效推进文化参与普遍化和文化趋向市场化、世俗化,使先进文化真正成为大众文化。”[28]所以《决定》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方向,这是社会主义发展现实的需要,也必定能解决文艺的普及和提高的问题。

当然,《决定》也考虑了文艺生产的特殊性,所以 “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充分讨论,提倡体裁、题材、形式、手段充分发展,推动观念、内容、风格、流派积极创新。”[29]这里的特殊性有两个方面:一是思想生产的特殊性,所以要提倡民主;另一方面是文艺生产的特殊性,要出精品,所以要创新。

如果说,文化改制还只是文艺建设的外在环境,那么胡锦涛同志在全国文联和作协上的讲话就提出了文艺内部建设的问题。

文艺作为具有政治功能的意识形式,首先要处理的就是对人类文明发展和继承的问题。对此毛泽东的看法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30]胡锦涛则从辩证法的角度来阐释这个问题,他认为:“继承和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两个重要轮子。古今中外,闻名于世的文艺大师,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无一不是善于继承、勇于创新的结果。不朽的文艺经典,往往既渗透着历史积淀的体验和哲理、又蕴含着时代孕育的理想和精神,既延续着传统艺术的特点和优势、又创造着新颖鲜活的内容和形式。不善于继承,没有创新的基础;不善于创新,缺乏继承的活力。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往往是最好的继承。”[31]而《在中国文联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讲话》中,他进一步强调了文化的创造力。他告诉我们:“文化的生命力在于文化的创造力。” [32],他鼓励艺术家:“打开想象的空间,鼓励文艺原创,激发创作活力,提倡体裁、题材、形式、手段充分发展,推动观念、内容、风格、流派积极创新,着力增强艺术的表现力、吸引力、感染力、推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精品力作。”[33]

胡锦涛在这里的讲话涉及到好几个方面:一是对文艺文本的要求,要求内容和形式全方位的创新;第二是文艺思维方面,要求打开想象空间;第三,文艺的传承与创新方面,他把文艺水平当成人类文明的程度来看,文艺的创新和发展只能在以前的高度上往前走。当然,创新也是有方向的。所以,胡锦涛要求:“积极投身先进文化的创造活动,是时代和人民对文艺工作者的殷切期望,也是文艺工作者真正能够施展才华、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的必然要求。我国广大文艺工作者一定要正确认识和牢牢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深刻体验人民前进的准确信号,敏锐发现时代变革的风气之先,自觉响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坚持把个人的艺术追求融入国家发展的洪流之中,把文艺的生动创造寓于时代进步的运动之中,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升起更加昂扬的理想风帆,描绘更加美好的生活蓝图,激励更加坚定的奋进信心,满腔热情地讴歌时代主旋律,努力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功立业。” [34]

对于文艺创作,胡锦涛既能从党和政府的要求出发,又能从创作规律本身来对文艺进行阐释。他对90年代以来文坛、艺坛在西方后现代风气下形成的个体创作进行了反拨,他希望文艺工作者“以人为本,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承担起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放歌的历史责任。”[35]这就要求文艺工作者写作的立足点放在个体之外的社会,艺术不是后现代所宣扬的只是此刻的欢乐,它更是社会意义的创造和发掘,是历史责任。带有永恒的精神归宿的求索。当然,写作的意义也不是先在设定的如西方所说的上帝、天堂那种。而是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自我价值的发现。所以胡锦涛认为:“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文艺工作者,都要担当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积极投身讴歌时代的文艺创造活动。进步文艺,刻写着一个民族的希望,昭示着一个国家的未来,深深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和一个时代的风尚。这是古往今来人们赞扬进步文艺、呼唤进步文艺的根本原因。”[36]在这里,胡锦涛把“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作为进步文艺的根源,作为艺术意义归属的根源。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在文艺上的表现。以“时代”为艺术进步的源泉,必然使文艺脱离低级趣味,脱离萎靡风气。因此,胡锦涛进一步指出:“一切有成就的文艺家,都注重在时代进步的伟大实践中汲取创作灵感,都注重反映和引导人民创造历史的壮阔活动。只有与时代同步伐,踏准时代前进的鼓点,回应时代风云的激荡,领会时代精神的本质,文艺才能具有蓬勃的生命力,才能产生巨大的感召力。”[37]这种对时代负责的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也是中国传统价值观,都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价值观。是一种自觉意识到自己在社会进步,在人类进步中的责任意识以及在这过程中实现终极的精神归宿。这是对后现代思想的反拨。是对马克思和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弘扬。

当然,对于书写时代主旋律,胡锦涛所表彰的是:“特别是这些年来,在党和国家举办一系列大事喜事、应对一系列难事急事的过程中,总有文艺工作者辛勤奔忙的身影,总有文艺工作者创新前进的足迹,总有文艺工作者倾心奏响的时代乐章。”[38]这符合文艺创作的情感规律,显得入情入理,也体现了文艺管理上的民主。

〔参考文献〕

〔1〕胡锦涛.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9.

〔2〕〔3〕〔4〕〔5〕〔6〕〔8〕〔14〕〔15〕〔19〕〔30〕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9.

〔7〕〔9〕〔10〕〔12〕〔31〕〔34〕〔36〕〔37〕胡锦涛.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EB/0L〕.新华网,2006-11-10-19:38.

〔11〕〔32〕〔33〕〔35〕〔38〕 胡锦涛.在中国文联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1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6〕〔英〕威廉斯.马克思主义与文学〔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

〔17〕〔美〕詹姆逊.批评理论和叙事阐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0〕李洁非.自50年代到80年代:共和国文学的治理观〔N〕.中华读书报,2012-04-12.

〔21〕〔22〕〔23〕〔25〕〔27〕〔29〕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0L〕.新华网,2011-10-25-23:33.

〔24〕於可平.当代文学:建构与阐释〔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26〕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28〕尹继佐.转型中的思考〔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冯延臣〕

猜你喜欢
和谐文化
论信访工作在油田企业和谐文化构建中的作用
用和谐文化引领油田改制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认识
服务型铁路企业和谐文化建设研究
论和谐社会视角下的群众文化建设
论当代中国和谐文化建设
浅谈蒙古族那达慕的和谐文化
和谐文化视阈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创新探讨
多维视角探析高校廉政文化建设
节约型社会背景下传统造物设计思想的价值再现与发展
明清小说的本质特征与和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