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

2012-04-29 00:44董洪文
理论观察 2012年3期
关键词:生态危机生态文明

董洪文

[摘要]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使人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越来越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如何摆脱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生态危机,己成为当今社会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首次把“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写进党的行动纲领。生态文明正是以这样一种跨越时空的恢宏视角深刻揭示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和道德评价。因此,关于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研究将对解决人类所面临的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危机;哲学基础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3 — 0040 — 02

生态文明是相对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一种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文明演进的一个新阶段,是比工业文明更进步更高级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共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是指人类的主流价值取向和社会实践己能自觉地把自然生态效应纳入一切社会经济活动之内。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是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双重和谐目标,进而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那么,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到底是什么呢?本文从生态世界观、生态价值观、生态思维方式三个维度对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一、生态世界观的形成及意义

(一)中西方古代哲学家的生态思想

1.古希腊朴素的生态观

西方最早对自然做哲学思考的精神活动始于古希腊。无论是古希腊的唯物主义自然观还是唯心主义自然观都认为“人与自然是统一的”。古希腊自然哲学家们过对现实自然现象的观察,而形成的思维方式主要是一种朴素的辨证思维方式。它把外部世界的自然事物,理解为是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中的变体存在,把变体存在的动变本性理解、把握为本体存在即本原物的变动本性的产物和表现,从而在归根到底上用本原物的变动本性,来理解、阐释变体存在—世界万物的运动、变化。

2.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生态观

我们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其中,尤以对“天、地、人”及其关系的反思为主。“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核心思想,我国是以农耕为主的社会,农耕仰仗于天,天人关系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这一思想对于反思现代工业文明和科技文明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对于解决当今世界由于工业化和无限制地征服自然而带来的自然环境污染、生态平衡遭破坏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态观

马克思对生态文化的思考是在其实践哲学的框架中进行的。他的哲学立场已经超越了意识哲学和思辨哲学范式,开始转向实践哲学或文化哲学的理解范式。马克思生活的时代正是资本主义工业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人类日益陷入的现代文明困境是马克思文化哲学的现实背景。马克思的生态文化思想也正根植于这一时代背景之中。马克思恩格斯深刻的意识到生态问题不仅是自然环境的问题,更关涉到人类的社会、文化和精神的方方面面,社会、文化和精神也是普遍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一是人与自然相冲突,引发了自然生态危机;二是人与自我相冲突,引发了精神生态危机;三是人与他人相冲突,引发了社会生态危机。他指出,“人对自然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人的关系,正像人对人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自然的关系。”〔1〕从文化的角度而言,“生态文化”则可以分为外部生态文化既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和内部生态文化既人类的精神生态。“内部生态文化”与“外部生态文化”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要真正解决生态问题,不仅仅是解决狭义的自然生态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解决社会生态问题和精神生态问题。

二、 生态价值观的历史演化

(一)生态价值观的历史演化

人类文明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在这个过程中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不断的变化,自然对人的价值也不断变化,人类的生态价值观也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

1.原始文明时期的生态价值观

原始时期的人类是依附于自然的,正如马克思所说:“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它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慑服于自然界”〔2〕。可见原始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如此密切,只有依附在自然之下,并在其恩惠之下才能生存下去。

2.农业文明时期的生态价值观

大约在一万年前人类终于告别了漫长的原始社会,走进了农业文明时期。这一时期人类主要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农业和畜牧业,相对于原始社会,这一时期人类的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类对自然的依赖由本能变成了自觉,人类开始从顺应自然转变为干预自然。但是,这种干预行为的能力是有限的,基本上还是适应自然,或者是强化自然的某些特征,体现的还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基本关系。

3.工业文明时期的生态价值观

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价值观是工业文明时期生态价值观的核心。法国哲学家笛卡儿认为:“通晓火、水、空气、星辰、天空和我们周围一切物体的力量和作用,正像我们知道我们的手工业者有多少行业那样清楚,我们就能够准确地把它们作各种各样的应用。从而使我们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和统治者。”〔3〕可见,在笛卡尔眼里人类凭借知识和理智就足以征服自然,成为自然的主人。这是人类中心主义形成时期的理论支撑,在工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地球自产生以来形成的能源被人类几十年就要耗费殆尽,形成了高能型社会,产生了一系列政治、经济、观念等方面的结构变化。人类发现自己生活在空气严重污染,化学物质危害,食物中农药残留过多,被困在钢筋水泥建筑的城市里,这就是我们的现实生活。已经失去了那种融入自然,与之和谐相处的世界了。

4.生态文明时期的生态价值观

从第一工业革命开始到现在已经过去了近300年,人类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的《寂寞的春天》一书的出版引起世人的瞩目,这时我们开始思考自身的发展问题,并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与我们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联系在一起,逐渐形成了新的生态价值观。这是时代发展的结果,也是我们面临巨大挑战不得不做出的巨大改变。

从人类文明史的发展脉络来看,生态价值观是不断演化的,经历着上述四个时期的转向,不同的时期的生态价值观具有不同的特征,并对当时的人们生活产生了积极和消极的影响。生态价值观的演化过程,遵循一定客观规律,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变化而变化的。遵循“实践、认识到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论规律”。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4〕的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客观规律。

三、生态思维方式的功能与作用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思维方式随着社会的更替也在不断变革。恩格斯曾说,“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有非常不同的内容。”〔5〕因此,生态思维作为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有着自身不同于其它思维方式的功能与作用。

(一)生态思维方式的功能

在一定历史时期伴随着人类思维主体和客体的变革以及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化决定了思维方式的多样性。每一种思维方式都有其自己独特的属性,生态思维方式相对于传统的思维方式,是一种融合生态系统特性、辩证统一的科学思维方式。除了具有思维方式的共有特征以外,还具有统一人类的内在尺度与生态系统的外在尺度、促进人类与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性与协调性、加强人类与整个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与共生性、追求人类与整个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等鲜明的时代特征。因此,人类要获得与整个大自然的和解,获得人类诗意的生存与全面自由的发展,必须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反映在生态思维方式中,就是不要把经济的增长看作衡量社会发展进步的唯一尺度,经济发展不是人为经济服务,而是经济发展为人服务,发展不是目的,发展只是过程和手段,人类的获得诗意的生存、精神的充实、人格的完善和全面自由的发展才是目的,发展是受制约的,是可承受的发展,是生态可持续的发展,只有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存在,人类才能可持续地生存与发展。不要只看到眼前的、局部的利益,要放眼未来,从全局利益出发,考虑到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以开放多样、个人自由和理性为基本价值,把大自然当成人类亲密的友好伙伴,把人类的发展从追求无限的物质需求扩展到追求人类的精神充实丰富,人格的完善,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生态系统的均衡、和谐、稳定发展,以及实现人类追求需要的社会变革,即建立一个公正、民主、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这样才能实现人类全面自由发展的真谛,才是人类所需要的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思维方式的作用

思维方式是人的存在方式在社会实践中的反映,这种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它对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起着积极的推动或延缓作用,并且思维方式在社会实践中检验着它的价值所在。列宁曾指出:“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式固定下来。这些式正是(而且只是)由于亿万次的重复才有着先入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6〕也就是说人们只有进行“亿万次的重复”实践活动才能把主体的思维以逻辑的式固定下来,才能形成“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同样,生态思维方式作为一种崭新的科学思维方式也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促进人与人的和谐发展,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增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共荣,是解决现实生态危机的有效途径,化解人类精神危机的思维之钥。

因此,要解决人类面临的复杂多变的社会问题,人类必须从生态思维方式的视角出发,辩证地看待人与社会的关系。一方面,肯定人的存在价值与发展空间,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类的本能与创造价值,塑造人的生态主体人格,在社会实践中为社会发展创造丰富的物质与文化财富。另一方面,社会要不断的发展前进,进行社会结构改善,社会制度革新,构建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一个政治健全,经济繁荣,文化进步的社会。人与社会是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同繁荣的。只有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国家才能昌盛,社会才能进步,人类才能够实现全面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54.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1-82.

〔3〕简明社会科学词典〔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940.

〔4〕赵家祥,聂锦芳,张立波.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63.

〔5〕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7.

〔6〕 列宁.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86.〔责任编辑:冯延臣〕

猜你喜欢
生态危机生态文明
本·阿格尔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浅探
我国网络生态危机治理路径探析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消费理论光芒与缺陷并存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反乌托邦观照
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