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利率市场化为基础,从商业银行这一微观主体的角度出发,在全面概括了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融资的有利条件基础上,描述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的现状,并进而对现状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借鉴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融资经验的基础上,分别从对商业银行策略选择有影响的中小企业自身、商业银行自身以及政府行为三个方面,提出了利率市场化下促进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融资的合理建议。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中小企业
一、利率市场化的实质及现状
利率市场化是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结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
我国利率管理体制经过20多年的改革,在放松利率管制、推动利率市场化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然而对于我国中小企业而言,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其向商业银行融资难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显著改善,从这个角度看,利率改革实施至今并未达到其预期效果。
二、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融资的有利条件及现状
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融资的有利条件有两方面,首先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放款所承担的风险能够从利息收入中得到补偿。其次,利率市场化后,竞争压力促使商业银行在综合考虑信用风险及利率风险大小的情况下合理确定资金价格。
可见,对商业银行而言,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其向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是有利于其自身发展的。但实际上商业银行依旧不愿意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首先,商业银行为了保障其稳定性与盈利性,将贷款标准制定得较高,只有10%左右中小企业可以从银行等主流机构获得贷款。同时,在中央银行对人民币贷款利率实行“只管下限,不管上限”的政策下,上浮利率并没有被各个商业银行所充分利用,贷款利率浮动整体上偏小,并且贷款利率水平整体上呈下降趋势。最后,信贷融资困难催生民间融资。2011年以来,中国民间借贷市场借贷利率一路走高,平均年利率超过20%。中国民间借贷市场总规模约为银行表内贷款规模的10%-20%。
三、利率市场化下中小企业向商业银行融资困难的原因分析
首先,从中小企业自身角度来看,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自身素质较低,资信较差。中小企业权利过于集中,企业决策缺乏科学性与约束性,从而容易造成投资失败,因而违约风险较大。同时,很多中小企业管理较为混乱,会计制度不规范账务透明度不高,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此外,我国中小企业大多不注重信用记录,缺乏偿债意识,因此难以获得商业银行的融资信任。
其次,从商业银行角度来看,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商业银行有效利率风险定价机制有待建立。缺乏科学的贷款风险定价模型,是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没有充分利用贷款利率浮动政策的重要原因。二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念有待改变。在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过于强调“安全性”而忽视 “盈利性”原则。三是商业银行信贷灵活度有待提高。在信贷方面,缺乏灵活性的信贷体制制约了中小企业向银行的融资。
最后,从政府角度来看,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政府缺乏引导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的措施。二是政府对我国银行结构治理不足。我国整体的银行结构不合理,过于单调,大银行过多,缺乏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合作银行。三是政府对“利率双轨”需加强治理。现在市场上就是两套利率,一是国家规定法定存贷款利率,一是民间借贷利率。后者的利率明显高于前者,导致银行存款增量和存量的减少,进而影响其向中小企业贷款。
四、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国际经验借鉴
美国在向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的社区银行。社区银行在一定的社区范围内按照市场化原则自主设立、独立运营、主要服务于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的中小银行。其针对性强,对中小企业研究和了解较深,能够较好地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日本为解决中小企业向商业银行融资难的问题,采取政府干预的方式,并逐步建立起了一个结构完备、功能强大的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体系,直接向中小企业融资。
可见,美国与日本在面临中小企业向商业银行融资难的处理办法是值得我国借鉴的。首先,我国应积极建立中小型银行或部门来专门支持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其次,政府要积极建立政策性银行来弥补商业银行的不足,引导商业银行的贷款投向。
五、利率市场化下关于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融资的意见建议
从中小企业自身角度来看,中小企业要提高自身素质与资信。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适当分散权力,企业决策时要进行综合评估,学习大企业先进的投资决策管理模式。同时,中小企业应迅速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的管理模式,健全企业制度,强化内部管理,提高生产经营的透明度,保证会计信息的合法性、真实性和连续性。最后,中小企业还要增强自身的信用意识,借贷之后积极还贷,重塑自身还贷形象。
从商业银行角度来看,商业银行应注重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
1.坚持“利益最大化”原则,建立高效的风险定价机制。利率市场化下银行业须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根据风险收益相匹配原则,合理确定利率水平,建立科学的定价模型。并根据自身特点,结合不同中小企业的不同行业、担保方式、历史违约率、行业前景、发展潜力等实行不同的风险定价。
2.转变传统经营理念,重新确定目标客户。商业银行要注视中小企业贷款领域,改变自身重视“安全性”忽略“盈利性”的经营理念,根据自己的资源特点和优势重新审视自己的信贷定位和政策。利用利率市场化优势,筛选出有效益、有信用、有前景的中小企业,并全力提供信贷支持,同时还可同时引入保险、创投等重要的金融支持与保障力量,合理分摊成本及风险。
3.结合中小企业特点,加强信贷体质灵活度。商业银行应建立一套符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信贷体制与管理机制,提高信贷体制灵活度。申请融资材料应适当放宽对中小企业财务报表要求。授信过程中应建立符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等级评定体系,依据企业过去的利润回报率、社会信誉、经营层的管理能力、企业发展前景、业务的盈利预测等因素确定是否可以贷款,根据购销合同和自筹资金比例确定贷款金额,按照资金回笼计划确定贷款期限。此外,商业银行还应适当下放审批权。
4.加强银行内部改革,积极鼓励产品创新。商业银行应深化自身内部体制改革,积极鼓励产品创新,以占领中小企业客户市场。在商业银行内部改革方面,应增设银行内部专门机构,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支持,对中小企业贷款在特定部门内单独统计、单独核算。在产品创新方面,应积极学习西方先进成熟的融资产品,积极创新质押贷款种类,综合银行票据、贴现等业务,以适应中小企业多层次的融资需求。
从政府角度来看,政府在以下几方面需要加强:
1.正确引导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提供融资。虽然实行了利率市场化,但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仍然不高,需要政府做适当引导。政府可以规定各个商业银行在年度信贷总计划表中确定一个向大型企业贷款和向中小型企业贷款的比例,并预留一个浮动空间。此外政府还应该对积极放贷给中小企业的银行提供补助,从而对商业银行进行引导。
2.鼓励建立发展中小合作银行。针对我国国内商业银行结构不合理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政府应参与其中,鼓励建立和发展直接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中小型银行。鼓励城市商业银行或大型商业银行的地区分支机构为中小企业服务,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
3.积极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社会信用体系可以有效缓解企业与银行间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银行不愿意向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因此政府及相关机构应积极建立公开有效的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以解决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定价时数据不足的难题。此外,还应尽快对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进行划分,并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督促中小企业提高自身信用等级。
参考文献
[1]陈琰,许非.利率市场化下中小企业融资与商业银行定价研究[J].金融与经济,2011(03).
[2]贺双庆.中小企业融资难:商业银行方面的原因与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0(09).
[3]姬宁.利率市场化下中小企业融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33).
[4]吴祖亮.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建议[J].中国集体经济,2011(33).
[5]杨莹,栾景龙.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与商业银行的策略选择[J].中国经贸导刊.2011(23).
作者简介:刘美辰(1988-),女,北京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资本市场与投资管理。
(责任编辑:刘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