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研究

2012-04-29 15:28王敏
时代金融 2012年30期
关键词:区域间居民收入城镇居民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但收入差距却在持续不断扩大,本文从收入分配角度着手,通过分析区域(东部、中部、西部)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辨析我国收入分配存在城乡差距过大并持续扩大的问题。最后从建立机制、规范分配方法、拓宽就业渠道、配合相应财税政策等方面给出建议。

【关键词】收入分配收入差距个人收入水平

一、收入分配的概念

经济学上的收入分配是指对社会物质财富的分配,它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是联系生产和消费的中介。

二、中国现阶段收入分配状况分析

(一)居民收入总体持续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总体上有了大幅度提高,1990-2010年,按现价计算,我国城镇居民人均GDP从1644元增加到29992元,增加了约17倍,其中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510.2元增加到19109.4,增加了约12倍,农村人均纯收入从686.3元增加到5919.0元,增加了约8倍,居民人均收入总体上是持续增长的。

(二)中国区域间人均GDP差距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是我国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的根本因素。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区域间均衡发展战略被东部指向的非均衡梯度区域发展战略所取代,形成了以优先发展的东南沿海经济区域、承东启西与互补合作发展的中部经济区域和以开发资源为主的西部资源型经济区域的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三大区域经济地带在经济发展速度和人均经济总量上具有明显的差异,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

改革开放初期,三大经济地带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无论从相对数还是绝对数来看,差距都很小,1978年,我国中、东、西部区域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09.5元、281.4元、284.2元,,1978年后,三大经济地带之间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特别是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拉大,1978-2010年,东部、中部、西部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了75、57、56倍。东部、中部、西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78年为1.09∶0.09∶1,1980年上升为1.21∶1.02∶1,1990年上升为1.27∶0.92∶1,2003年上升(10365.8∶7010.8∶7917.0)1.31∶0.89∶1,2010年上升为(23272.8∶15962.0∶15806.5)1.47∶1.01∶1,虽然“十五”以来中西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但东部地区居民收入水平仍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同时由于东、中、西部居民可支配收入基数不同,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居民收入的绝对差距仍在持续扩大。

(三)中国城乡收入居民收入差距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城乡二元化结构特征,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差距大是一个重要体现。改革开放之前,我国长期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通过吸收农业剩余,为工业提供资本积累和对城市进行补贴,以加快工业化过程,因而也就形成了收入分配上对城镇居民的倾斜,所以,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就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2010年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9109.4元,比上年增加1934.7元,增长11.3%,全国农村人均纯收入为5919.0元,比上年增加765.8元,增长14.9%,2010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之比高达3.23,超过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经历了一个由迅速扩大、再缩小、再扩大的过程。自1978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就像一把张开的剪刀,表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村纯收入之间的绝对差距,已由1978年的209.8元扩大到2010年的13190.4元,在32年间增加了61.87倍。从整体上看,1978年以来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处于一直上升的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分析是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纯收入的数据为基础,尚没有将城镇居民享受到的各种补贴、福利等隐性收入或非货币因素考虑在内。如果将这些因素计算在内,则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差距高达5:1(陆学艺,2006)。中国社会科学院在2004年的研究报告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世界最高中明确指出:中国与其他国家相比,如果仅仅看货币收入差距,或者说名义收入的差距,非洲的津巴布韦的城乡收入差距比中国稍高一点,但是如果把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是世界上最高的。

三、优化居民收入分配的对策措施

(一)建立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大体同步的机制,逐步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收入格局的不合理,不仅影响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且削弱了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能力,使经济发展难以摆脱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制约着全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二)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第一:要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调节和监督;第二:要调节劳动力、资本和管理等不同生产要素之间的分配关系,切实解决一般竞争性行业劳动力工资偏低问题;第三:要加强对机关和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与管理;第四:加大对非法收入的打击力度。

(三)拓宽就业渠道,努力扩大劳动力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改善分配关系、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前提,要把促进就业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努力使更多的人群有机会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四)实行有利于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财税政策。在市场经济框架内,财税政策天然地具有调节收入分配的各种有利条件,首先要加强对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的税收征管。其次财政政策的调节重点要向低收入者倾斜,最后要完善低收入者或贫困家庭的社会救助体系。

参考文献

[1]冷崇总.居民收入差距实证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07(01).

[2]李连友.我国不同时期收入分配理论与政策之演进,2007年4月.

作者简介:王敏(1988-),女,陕西宝鸡人,西安财经学院2010级硕士财政学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财税政策。

(责任编辑:陈岑)

猜你喜欢
区域间居民收入城镇居民
城镇居民住房分布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数说陕西70年”之居民收入
2018年一季度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
天津城镇居民增收再上新台阶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特征及驱动因素——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表
国有经济对居民收入差距的非线性效应
居民收入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
结合区域间差异性的水平集演化模型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渐进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