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作志
摘 要:通过阐释大学生辍学影响因素和发展阶段变迁,表明互联网成瘾对大学生辍学影响有愈发严重态势。按逻辑顺序提出并分析了网瘾辍学原因和网瘾辍学对策,对大学生网瘾辍学问题给出建议。
关键词:网瘾辍学;大学生;网上冲浪;手机上网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6-0298-02
进入21世纪,中国大学生网民普及率和网瘾学生数量都有上升趋势。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2年1月发布的CNNIC第二十九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近年来,中国20~29岁和10~19岁网民占到全体网民的比例连续保持30%和27%,分别是各年龄段的最高水平和次高水平。另外,由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和中国传媒大学调查统计研究所柯惠新和郝向宏等专家学者于2010年1月完成的2009年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指出,城市青少年网民中网瘾青少年和有网瘾倾向青少年占比26.8%,18~23岁的青少年网民中网瘾比例最高,达到15.6%,且还未被有效遏制。2011年中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5.13亿,作者根据上述资料推算各年终学生网民数发现,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大学生从2008年开始已经全部成为网民,2011年达2232万,如果按发达城市和欠发达城市的网瘾青少年比例核算,全国网瘾大学生达到180~330万人。然而,网络普及导致网瘾问题对大学生辍学的影响研究还相对滞后。
自20世纪60年代,国外学者针对学生中途停止学业问题开展了广泛讨论,Tinto(1975)给出了大学生辍学的两种情境定义[1~2]:(1)中途离开曾经注册的大学;(2)不能在任何一个高等教育机构得到学位。在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从九年义务制教育、高中到高等教育,辍学问题屡见不鲜。辍学问题已经受到国家、教育工作者和学者的关注。辍学浪费教育资源,降低教育效益,对教育公平提出严峻挑战,是必须消除的社会问题[3]。
一、大学生辍学的影响因素
大学生辍学问题可以从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伦理学、种族学等多学科理论交叉作用进行解释[4~5],并且这些影响具有协同性而较难从学科角度划出清晰的界限。很多学者研究中考虑了学生个体主动性、学校主动性、社交系统主动性的主导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因而,大学生辍学问题也是家庭、个体、学校和社会等影响因素集合作用的结果,它们成为大学生辍学的原因。国内外学者从文化的、民族的、经济的、社会的、体制的等问题视角开展了辍学模式和影响因素的研究。西方学者更多考虑种族、肤色、家庭受教育背景、收入状况等因素对学生辍学的影响,甚至有学者增加了帮派、吸毒和就业市场等辍学影响因素 [6]。
学者普遍认为各种影响因素都与收入状况有关联,西方研究表明来自低收入非白人家庭的学生,在校园中被赋予太多偏见,阻碍其融入学校,得不到主流校园的归属感。中国很早就注意到经济贫困导致辍学问题的严重性,已经在高校实施并建立了以“奖、贷”为主体的“奖、贷、助、补、减”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国家通过助学贷款有力保证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能够完成学业。但是,近些年,辍学大学生人数逐年有所增加,必须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注意以及认真对待和思考。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调查显示辍学大学生中的80%是因为网络成瘾而中途停止学业 [7],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青少年的保护工作提出严峻考验。
二、大学生辍学的发展阶段
本文以中国学者关于大学生网瘾研究文献出现时间和数量为线索,从辍学原因角度进行分析,将大学生辍学分成三个阶段,并有过渡到第四阶段的迹象。
第一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之后的十年左右的时间,是研究主要因为疾病导致辍学阶段。在CNKI期刊数据库出现辍学相关研究文献近100篇,但未出现网瘾文献。自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统计部门一直开展着辍学的统计工作,而学者进行辍学研究的关注相对较晚,在此阶段的研究表明:疾病原因成为了辍学的主要原因。
第二阶段,从1999—2003年前后,是由主要因为疾病导致辍学向非疾病成为辍学主要原因的过渡阶段。在此阶段,关于大学生网瘾的研究文献还很少,1999年开始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扩招、网络发展且互联网普及、出国留学导向增加和准入门槛降低等因素作用,导致非疾病辍学的学生绝对值数逐年增加。
第三阶段,从2004年至今,是研究非疾病主导辍学原因阶段。相关研究文献更加多样化,研究文献的数量翻番。在此阶段,网络普及得到极大丰富,CNKI期刊数据库上以“网瘾”为主题的文献数量逐年开始逐渐增加,辍学的非疾病原因逐渐超过了因疾病而辍学的比例,同时已经有学者定性地研究了互联网普及的双刃剑作用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问题[8]。
第四阶段,研究网络成瘾将成为辍学主要原因阶段。通过定量分析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生辍学网络影响的研究文献有所增加,将会对已有定性研究给以方法论和实证上的支撑。作者预测在第三阶段发展的近十年之后,学者会更加关注网络普及对大学生辍学的影响问题,并且在中国,网络普及导致的网瘾问题将会成为大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
三、大学生网瘾辍学的成因
1.高考结束后放松的心理不能得到遏制。大学一年级是比较关键的阶段,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会将高考过后整个暑假愉悦刺激的意境带到大学。高考过后,很多青年人开始迷恋于网络游戏和网络社交,在虚拟环境中可以模拟任意行为的发生,通过虚拟地位和假想荣誉感满足其虚荣心、占有欲和妄自尊大。
2.网上冲浪激情超出对科学知识的渴望。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它为高等教育开辟了新的空间和手段,也使部分网瘾大学生面临或发生了辍学行为。CNNIC列出互联网十五类最高网民比例的应用分别是即时通信、搜索引擎、网络音乐、网络新闻、网络视频、网络游戏、博客/个人空间、微博、电子邮件、社交网站、网络文学、网络购物、网上支付、网上银行、论坛/BBS,这些都是大学生热衷网上冲浪的内容,尤其近年来,手机互联网的应用,使大学生挂网的时间逐年增加。手机网络可以随时随地操作的功能增加了部分学生上课走神的自我解脱理由,互联网的便捷导致通宵达旦的大学生上课热情消沉、精神状态颓废,它们逃课的概率大大增加,甚至很少有兴趣参与课堂的学习。对学习成绩和交际能力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3.大学生的动机与需要表现出不平衡性。大学生有新颖的思维和强烈的需要欲望,如果需要得到满足,心理上的不平衡感觉会在一定时间内消除,感慨“少壮不经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然而,相当多的大学生又会因为缺少督促并对学习偏颇地理解为“来日方长”,将大量时间用于网络交际和网络游戏,产生学习和求知动机的反复摇摆现象。很多青年人热衷于通过手机网络搜集丰富的信息,这个虚拟网络便捷通道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成绩、交际能力,甚至身体健康[8~9]。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需要的层次逐渐增强,指出人的动机是基于需要产生的。有些大学生通过网络获取知识和信息,其自我实现需要引致动机非常强烈,但常常包含着盲目性而使强烈的动机产生歧义。
4.社会、学校和家庭构成了大学生生存的主要外界环境。如果学校和家庭不能对大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与交流,社会企业对资本的追求而漠视发展大学生健康公益事业,网瘾大学生在如此环境中往往不能自拔。
四、大学生网瘾辍学的对策
1.完善相关法律,建立政府约束大学生使用PC和手机终端挂线时间机制。尤其完善政府对网络行为的监管和网络供应商新政策推出的审核制度,减少因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带给中国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2.健全和倡导社会监管制度,对网吧和网络终端管理者提出负责任的监督义务与问责治理。
3.完善和实施学校监督制度,切实加强对宿舍的管理,通过社交礼仪、宿舍文化和网络风险的教育改变大学生的网瘾习惯。
4.强化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增强大学生对业余文化生活的亲和感及其自身品德修养锤炼的紧迫感,用实践性权衡学生素质教育的操作性。
5.改进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丰富创新教学运营过程,用网络化实现教学评估制度的常态化;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内容,纳入提高师资水平的素质教育体系中。
6.推进素质教育的实践拓展活动创新。尤其强化各项素质教育中辅导员与学生班干部的协作与分工,使宿舍网瘾和学困同学的监督与管理工作更加行之有效。
参考文献:
[1] Tinto,V.Dropout from higher education:A theoretical synthesis of recent research[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75,45,
89-125.
[2] Tinto,V.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student retention: what next? [J].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Retention.2006,(1):1-19.
[3] 刘新庚,李超民,刘邦捷.大学生网瘾动态跟踪反馈机制[J].学术论坛,2011,(10):62-65.
[4] Braxton,J.,and Hirschy,A.Theoretical developments in the study of college student departure.In A.Seidman (Ed.),College student retention:
Formula for student success [M].Westport,CT: ACE/Praeger.2005.
[5] Kelly,D.M.辍学生.In Martin Carnoy(Ed.).教育经济学国际百科全书[M].闵维方,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6] Rudenstine,N.Student diversity in higher education.In G.Orfield (Ed.).Diversity challenged: Evidence on the impact of affirmative
action [M].Cambridge: Harvard Education Publishing Group.2001.
[7]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网瘾[N].上海青年报,2006-02-06.
[8] 王新民.互联网对当代大学教育的影响[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7):184.
[9] 汪孔梅,王枚.手机上网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及高校之应对[J].学园:教育科研,2012,(11):49-50.
[责任编辑 魏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