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赋论的历史演变与当代发展

2012-04-29 12:56秦恒张俊桃
商场现代化 2012年30期

秦恒 张俊桃

[摘 要]本文拟对哲学史上传统的天赋论和当前流行的主要天赋论形态作一次尝试性的考察,以便我们进一步了解天赋论问题的实质以及正确处理先天与后天(或天性与教养、遗传与环境)的关系。

[关键词]天赋论 建构论 先天 后天

天赋论(nativism或innatism)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问题,在西方哲学史上它备受关注并引发了一系列争论。天赋论是指主张人生来具有某些特定的知识、认识能力,注意倾向、“原则”、“素质”或“概略”等的理论。一些伟大的哲学家都针对天赋观念问题提出了各自独到的见解。在当代,随着脑科学、认识神经科学、婴儿脑激活研究、神经语言学等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及近期婴儿实验研究新技术的重大突破,使得人类对自身的“天赋”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并掀起了当代天赋论的研究热潮。

一、传统天赋论的历史演变

天赋论思想的产生最早要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回忆说”。柏拉图认为,知识不是对象在心灵中产生的,而是心灵自身的产物。我们生前就知道相等、大、小、美自身、善自身、正义、神圣及所有打上“自身”标志的理念。由于灵魂出生时受到了肉体的污染,人刚一出生就遗忘了一切理论变得一无所知了。既然灵魂原来就具有知识,那么它当然可以回忆起来。回忆某一事情的过程,也就是学习的过程。 “由此可见,所有的研究,所有的学习都不过只是回忆而已。”柏拉图的回忆说虽然具有浓重的神秘主义色彩,但它把知识的源泉从外部对象移到内部心灵,是人类对自身认识结构的拓荒。

主张天赋论的另外一位重要代表人物是17世纪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笛卡尔。他在回答认识的来源问题时把观念区分为三类:有一些是我们天赋的,有一些是从外面来的,有一些是我自己制造出来的。笛卡尔虽然承认感觉是观念的一种来源,但片面地夸大感觉的相对性和变动不居。他认为由心灵所产生的天赋观念才是真实可靠的。在受到经验论者的诘难后,笛卡尔辩解说,这种观念是潜在的,只有在外部感觉经验的“机缘”的影响下,才由潜在的转变成为现实的观念。作为近代唯理论的奠基人,笛卡尔强调普遍必然性的知识原理,力图给科学知识找到理性主义的原则和依据。经验论的重要代表人物洛克针对笛卡尔的“潜存说”指出,如果说人的心灵具有天赋观念而不理解它,这是荒诞的,“人们同时知道而又不知道它们”,这是自相矛盾,在此基础上,洛克提出了“白板说”即人们心中不存在天赋观念或天赋原则,心灵原来像一块“白板”或一张“白纸”,上面没有任何记号,没有任何观念。在回答知识的来源问题时,洛克提出了经验论的主要观点: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是从经验得来。当代极端的天赋论者如乔姆斯基与福多等与主张后成建构论的皮亚杰主义者之间的争论从本质上说是近代唯理论与经验论之争的延续和深化。

随后,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沿着笛卡尔的唯理论路线针对经验主义者的要害进行强有力的批判,他指出经验论者只懂到感觉的个别性、偶然性和条件性,不知道普遍必然规律。莱布尼茨认为普遍必然的知识不是来自感性经验,而是天赋的,并且认为一切思想、观念都是天赋的。他针对洛克的“白板说”提出了“大理石花纹假说”,即把心灵比作有花纹的大理石,那些花纹是可能性,而雕刻出来的画像是现实的东西,且花纹是大理石适合于雕成什么雕像的内在根据。莱布尼茨提出的大理石说看到了认识的能动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经验论的消极被动性,是有其合理价值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笛卡尔和莱布尼茨的天赋观念论对天赋观念作用所作的论证,尤其是关于一切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知识都来自理性,都依赖于潜存于灵魂中的天赋观念的主张,除了某些偏颇之处,同时还包含有较之前更多的合理成分。所以,一方面使得它对以洛克为代表的经验论的消极直观反映论的批判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另一方面也使得天赋观念说对后世特别是康德的主体性哲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康德看来,一切知识都从经验开始,但它并不局限于经验。我们的一部分知识是由认识能力本身产生的,按照康德的说法,这部分知识具有先天的(在经验之前的)性质。经验的知识是个别的,因而是偶然的;先天的知识则是普遍的和必然的。康德先验论真实含义是:个人在认识的初始就具有一定的,在认识之前就已形成的认识形式。康德跟随亚里士多德之后,把作为综合的基础的逻辑形式叫做范畴,范畴是先天的,虽然完全不是天赋的,而是在“先天综合判断的形成”进程中由我们自己创造的。因此,我们不难看出康德强调意识的能动性的思想。

二、天赋论的当代发展

近年来,新兴的脑科学、认知科学、神经科学、婴儿脑激活研究、神经语言学等的最新研究发现表明:第一婴儿客体知觉具有先天规定的“原则”,婴儿一出生就能认识物体的“有界限性”、“凝聚性”、“坚硬性”和“没有接触就不会动”的特征,3-4个月的婴儿能在知觉输入的基础上推论某些物理学原则(如重力和惯性原则,物体不能穿越一个坚固的表面、不能同时占据同一空间等);第二婴儿具有先天规定的“计数原则”,一一对应、稳定的排序、项目无关与次序无关、基数(最后的数词代表这组物体的总数);第三婴儿具有先天规定的语言素质和注意倾向,出生12小时的婴儿能区别语言输入和非语言输入、出生4天的婴儿已经对母语产生敏感;第四婴儿具有先天规定的“常识心理学”,婴儿一出生就喜欢注视人的面孔,婴儿用目光注视和指向特定客体来进行非语言交流,对生物和非生物体的运动产生敏感,18个月大的婴儿擅长“假装”;第五成人大脑具有某些天赋特征,自闭症、威廉姆斯综合症、白痴专家等认知功能的特殊性,成人脑损伤表明认知系统的领域特殊性(如只影响面孔识别、数、语言等,但其它能力完好无损)。这些研究结果证明了人类认识的确具有某些天赋的因素。当代先天论者把上述研究的最新成果引入哲学争论,并用来检验某些传统的哲学观点。这种做法对我国哲学研究很有启发意义,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它们为我们认识和研究认识过程本身以及知识的获得的机制等提供了新视角和新领域。当代天赋论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1.参数天赋论

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认为人类的“普遍语法”已经设置了有关环境输入的天赋规定参数。婴儿为什么能学习不同的语言?根据乔姆斯基的观点,这是因为普遍语法有确定的参数,这些参数可以通过经验而固定下来。“语言能力”是一种错综复杂的网络,此网络与一个包括开关矩阵的“开关盒”相联系,这些开关可以在两种状态之间转换,除非就其自身的性质工作,但是不同的功能取决于所有开关的设置方式。这个固定的网络就是普遍语法的原理系统,开关就是由经验确定的参数,给正在学习语言的儿童呈现的数据必须满足开关以某种方式进行设置的需要,而开关一旦设置,儿童就有一个特定语言的命令,并了解该语言的事实:一个确定的表达具有了确定的意义。这样,根据参数天赋论,所谓语言学习并不是儿童真正做什么事情,而是置于适当环境中的儿童发生了什么事情,就像儿童处于适宜的环境刺激和营养条件下,按预定的方式成长和成熟一样。总之,按照参数天赋论,儿童的语言获得能力是脑的固有机制的结果。婴儿的大脑可能天生就能分类接收刺激,如音位、词、句法类型和短语。这种天赋的机制使儿童正确而快速地获得语言。

2.模块天赋论

模块天赋论是一种“纯粹的”或 “极端的”天赋论。美国哲学家、认知科学家杰里?福多(Jerry Fodor)在1983年出版的《心理的模块性》一书中提出,先天论的观点和认识的领域特殊性与人类心理结构的制约有关。在福多看来,“结构”是相对固定的,受到高度制约的先天规定的组织——人类信息加工系统的不变特征。和主张发展是领域一般的布鲁纳和皮亚杰不同,福多认为心理是由遗传上规定的,独立起作用,具有特殊目的的“模块”,或者说由输入系统所组成。在他看来,来自外部环境的信息首先经过感觉转换,再把材料转化为具有各个特殊目的的输入系统能够加工的形式。反过来,各个输入系统以适合于中枢的领域一般的加工方式输出材料。他认为,模块是先天的,有固定的神经结构,是领域特殊的,快速的,自主的,强迫的,自动的,由刺激驱动的,产生浅表的输出,对中枢认知目的是不敏感的。模块的另一个特点是它是信息封装的。心理的其他部分不能影响,也不能通达至一个模块的内部活动,只能影响它输出的内容。近期进化心理学家科斯米德斯和杜比等提出了“达尔文模块”的概念。他们认为这种模块是“天赋的”认识结构——其独特性主要或完全由遗传基因所决定。进化心理学家进一步指出,支配我们认识结构的许多达尔文模块是自然选择的产物。

3.素质天赋论

该天赋论认为人具有天赋规定的“素质”(predisposition),即注意偏向和原则倾向性等,主要以卡米洛夫-史密斯(Annette Karmiloff-Smith)为代表。和福多“极端的”先天论相比,皮亚杰虽然也承认婴儿较低成分的天赋性的存在,如“遗传格式”(即注视、抓握和吸吮等),但遗传的作用限于只能决定后天成就的不可能性或者说可能性的范围有多大。然而,皮亚杰更重视领域一般性的发展变化以及材料输入和环境对儿童认识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卡米洛夫-史密斯试图调和福多的先天论与皮亚杰的建构论,并明确表示先天论和建构论并非相互排斥,而是相互补充的。卡米洛夫-史密斯指出,信息储存在儿童心中有几种不同的方式。其中一种是通过作为进化过程之结果的“先天规定”。先天规定的素质可能是特殊的,也可能是非特殊的。无论是哪一种,环境的输入都是必需的。当先天成分被详细规定时——像福多和乔姆斯基那样,环境的作用可能只是触发有机体去选择一个参数或线路而不选其他。与此不同,当先天“素质”只是一种偏向或一个“概略”(a skeletal outline)时,那么环境的作用就不仅是一个触发器,它通过心理与物理、社会文化环境之间丰富的后成互动而实际影响大脑的随后结构。而所谓“概略”就只涉及到对特定输入的注意偏向,以及一些限制计算这些输入的原则倾向性。

4.初始天赋论

初始天赋论主张婴儿出生时便表现出来的知识,或称“初始知识”(initial knowledge)。其代表人物是发展心理学家戈普尼克(Alison Gopnik)和斯佩尔克(Elizabeth Spelke)。戈普尼克初始天赋论的要义是:“我们支持的观点是,婴儿由于某种天赋结构在理解人方面被赋予一种跳跃性开始,但他们逐渐开始理解包括假装、意象、情绪、知觉、愿望、意向和信念在内的整个心理领域。新生儿尚不具有理解他人和人的行动的富有优先权的方式。”斯佩尔克认为,当生物能够系统地凭借它所知道的东西对不能感知到的周围环境的特征进行推理时,就可以说这个生物认识了周围环境中的某物。初始知识天赋论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认知发展的图景,人生来具有一些知识系统,每个系统包括一套有限的原则,这些原则又指导着对于一类重要实体的极可靠的制约。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每个知识系统“随着核心原则被不那么可靠的概念进一步丰富”而得到发展。此外,不同的知识系统开始指导范围越来越宽的活动并且彼此关联。也就是说,我们具备把知识系统拓展到它们初始界限以外的能力。

三、结语

诚然,无论是传统天赋论还是当代天赋论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缺陷和不尽人意的地方。随着未来科学的不断发展,它们甚至会被证伪。然而,天赋论所关注的人类心理的内在结构,对学习的制约、知识如何随着时间而逐渐变化等问题,能为了解人心理的最后表征形式提供精细的线索,进一步为人类认识和探索心灵奥秘(人自身的宇宙之谜)拓展了视野,并丰富了哲学、心理学以及认知科学的知识宝库。

笔者主张在天赋的领域特殊性与后天的发展可塑性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并保持必要的张力以保障后天发展的灵活性。一方面,先天的“原则”、“素质”或“概略”制约着后天环境输入的性质、结构和效果;另一方面,后天环境的刺激反过来又影响先天的(预先规定的)认知结构,从而形成具有独立功能作用的脑回路,如卡米洛夫-史密斯所说的模块化过程。先天后天相互作用观能够超越传统唯理论和经验论的缺陷,甚至弥补当代先天论与建构论的不足,从而为探索人类心灵之谜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王晓朝,译.(古希腊)柏拉图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16

[2]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167-168

[3]关文运,译.(英)洛克.人类理解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0

[4] 贾泽林,侯鸿勋,王炳文,译.(苏联)阿尔森·古留加.康德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