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实体经济与发展转型

2012-04-29 00:44
银行家 2012年3期
关键词:实体融资银行

编者按:中国银行业近年来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动荡的冲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国际金融危机和国际监管趋势的变化,提醒着我们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必须回归实体经济。2012年1月初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特别突出了“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在随后的中国银行业监管工作会议上,尚福林主席指出银行监管工作应当紧紧抓住实体经济这个基石,紧紧抓住转变发展方式这个主线。

为此,2012年2月25日,《银行家》杂志社联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主办了以“服务实体经济和发展转型”为主题的中国银行家论坛。本次论坛在北京金融街威斯汀酒店举行。论坛主席、德高望重的刘鸿儒教授发表致辞,中国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吴晓灵、交通银行行长牛锡明、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李晓鹏、国务院参事及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夏斌等发表了主旨演讲。来自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央国债登记公司、中国银行业协会以及银行业机构的领导和著名学者分享了他们的主要观点。主论坛由本刊主编王松奇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承惠主持。本期特发表他们的发言摘要,以飨读者。编排以发言顺序为例,由于时间关系部分发言未经本人审阅。

王松奇:银行首先应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本次论坛以中国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和发展转型为主题,将围绕银行如何服务实体经济、银行的创新等议题展开讨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就是过去我们一直讨论的如何构建良性的银企关系。然而,金融危机的发生让我们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一步讨论。金融应当首先以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而存在。

我想,服务实体经济,是提高银行竞争力保持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所在,银行要根据监管环境和实体经济的变化,实现自身盈利模式和管理模式的转型。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

张承惠:银行服务实体经济是重要课题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未来几年中国很可能进入新一轮改革的高潮,这样的时刻银行业如何服务于实体经济,和实体经济共同发展,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加快自己的转型,我相信这是每一位银行家都面临的重要课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是2002年成立的,十年来围绕金融改革、金融监管、金融业的发展做了很多的研究工作,也为决策者提供了一定的的咨询服务。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大家共同研判局势、分析问题、介绍经验、共谋发展,也希望与会者,能够在这次会议中得到有益的启迪。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

刘鸿儒:金融改革深化是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关键

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就应当扎根于实体经济、伴随着实体经济成长、服务于实体经济、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为什么现在却当个问题提出来呢?这就需要我们思考。从全世界来说,因为出现了金融危机,衍生品不断发展,脱离了实体经济,出现了问题。那么中国是什么问题呢?所以需要很好地研究一下。服务实体经济本身不存在问题,没有实体经济就不存在银行和金融业,那么就应该研究怎么样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这是我们要研讨的一个主题。

当前我们要转型,要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关键在于如何进一步的深化改革。我觉得有两个问题要深入研究:第一是市场化的问题。我们银行现在还处于半放开状态,金融业的市场化改革问题得不到大力推进,就没有激烈竞争,提不高服务水平,转变不了服务方式。第二是金融机构多元化的问题。我们的实体经济是多元的、多层次的,这就需要资本市场也是多层次的,金融机构也需要多层次,我们制订金融体制改革方案时也要多元化。比如说中小企业服务问题,我认为就没有从经营体系多元化上解决好。经叔平老先生成立民生银行目的就是为了服务民营经济,事实上让民生银行去服务民营企业、服务中小企业有些困难,这是机制的问题。浙商银行的成立也是要解决这个问题,但同样也解决不了。我们原来有城乡合作体系,是真正为小微企业服务的,但后来搞偏了,变成了银行。解决小微企业的金融体系问题也没有解决好。因此,我认为金融改革深化是我们转型的一个关键,但如何改,我只提出问题,希望我们的论坛能够针对现实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探讨,真正推动我们的工作。

(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中国证监会首任主席)

吴晓灵:对金融宏观调控的几点建议

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和发展转型是一个非常大的题目。我利用人民银行的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做了一个分析,从中资银行资产负债结构中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2011年全国性中小银行的资产占中资银行的27.8%,存贷比是69.1%,接近存贷比75%的控制线,是受存贷比制约最大的银行,区域性中小银行的存贷比为63.8%,是各类银行中最低的。

第二,全国性中小银行在资金来源方面,存款的占比是各类银行中最低的,而全国性大型银行是61.8%,同业存款比重和绝对额都是最高的。在资产运用方,全国性中小银行贷款占比是各类银行中最低的,但同业应用比重是最高的,这说明全国性中小银行是金融机构间资金配置的重要力量。

第三,全国性大型银行存贷比是65.4%,区域性中小银行是63.8%,它们的存贷比都比较低。当大型银行和小型银行的存贷比都不是特别高的时候,中央银行吐出去的基础货币是很难满足整个社会的资金需求的。

根据这些结论,我想对金融宏观调控提一点建议:

第一,金融宏观调控应以M2为主。调节社会货币供应总量有两种手段,M2和信贷总量。信贷活动创造货币,但不是唯一的,银行对社会的融资投资均会创造货币。控制贷款是调控货币供应的直接有效手段,但宏观调控不能二者并重,要有主次之分,应以M2为主。如果我们把贷款和M2作为必须实现的目标的话,肯定有一个目标会实现不了。我们现在对于贷款的控制太严厉了,使得我们最后达不到M2的调控目标。

第二,在控制货币放活金融的理念下,可以研究商业银行存贷比的控制方法问题。把同业存放计入存贷比的分母,承认吸收同业存款是资金繁荣的来源之一,可以缓解目前信贷市场拉存款的乱象。把同业存款净额计入存贷比,全国性中小银行的存贷比会降低到63.8%。

第三,银行之间的资金往来只要利于调整市场结构、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作为以中小企业为主要客户、活力较强的全国性中小银行,可以加大它们的放贷能力,这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

此外,为了减少虚假存款可以将存款期限设定在半年或一年以上,同时加大对刻意造假的查处力度,而在资产多元化的背景下,应强化流动性的控制。

(作者系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

王兆星:对金融与经济运行关系的四点认识

我认为,只有真正实现了金融转型,我国的金融业才能更有效地服务实体经济,进而实体经济转型不断深入、结构不断优化,最终实现整体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重新思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一问题,金融与经济的关系以及金融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我们在认识上仍存在很多“盲区”。对金融与经济运行的关系,我认为主要有四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注意:一是金融与现代经济,二是金融与虚拟经济,三是金融与实体经济,四是金融如何服务实体经济。

第一,关于金融与现代经济。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但只有在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市场经济体系中,金融才能成为核心。这种核心主要体现为金融在现代经济运行的资源配置中的枢纽地位,以及在现代经济运行和调控中的枢纽地位。同时,这种核心地位还体现在金融安全在现代经济运行安全中的重要、敏感地位。我们现在的金融,还不是真正意义的现代金融,也未建立起现代化的市场经济。在这种意义上,金融还尚未真正成为我国现代经济的核心。因此要从我国现阶段实际出发,理解、把握金融与现代经济核心的差异,真正使金融成为我国现代化经济运行的核心。

第二,关于金融与虚拟经济。金融不等于或不完全等于虚拟经济。进一步讲,虚拟经济也不等于或不完全等于“泡沫经济”。金融具有虚拟资本和虚拟经济的成分,但金融更重要的是经济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或是说重要的生产力发展的“触发因素”。金融通过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促进资本的积累和促进资源有效配置,对实体经济产生强有力的支持。有价证券等在二级市场上的“炒卖”产生了虚拟资本,进而产生了所谓的虚拟经济。但是,这并不能认定金融就是虚拟资本、金融就是虚拟经济。要充分发挥金融在资本积累、资源配置和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要把握金融创新的“度”,防止引发“泡沫”,损害实体经济发展。

第三,关于金融与实体经济。金融业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要在实体经济发展进程中“扶优限劣”。部分落后行业等需要适时处理乃至淘汰,尤其是高耗能、高污染、产能高度过剩且没有市场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的行业,要适时淘汰。否则对这些行业的金融支持将可能引发金融风险甚至金融危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服务实体经济是我国金融业应坚持的“永恒主题”,因为只有实体经济才是一个国家经济综合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也是一个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基础。因此,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要弄清楚支持和服务什么样的实体经济,以及什么结构的实体经济和何种质量的实体经济。

第四,关于金融如何服务实体经济。当前,在我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首先要充分发挥金融在帮助储蓄向有效投资转化进程中的重要媒介功能,更有效地实现推动储蓄向有效消费和有效市场需求转化的媒介功能;其次要充分发挥金融在优化资源配置和资源有效利用中的调节功能,使有限的资源真正调配到有效的实体经济当中去;再次要通过金融促进资源配置,推动资源更多进入经济发展的瓶颈环节、薄弱环节等;最后应发挥金融业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手段和工具职能,实现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强调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不能以增加金融风险、扩大金融风险为代价,要以坚决维护金融安全为前提,努力实现金融和经济运行的协调发展。

(作者系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

牛锡明:关于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三点认识

围绕“银行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的问题,我想阐述三个方面的认识。

第一,银行要坚持围绕“信贷”经营。银行的信贷主要是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在信贷领域,银行要主动对接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合理把握信贷投放重点。在信贷政策上,要将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纳入其中,实现银行信贷政策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有机结合。目前,交通银行的行业信贷政策覆盖率已经达到98%。银行业每年新增信贷规模在七八万亿元左右,虽然去年在社会融资渠道中,信贷已经由92%下降到58%,但银行信贷依然是支持实体经济的主要渠道。因此,在信贷的掌握上,要贯彻好“控制总量、优化增量、区别对待、有扶有控”的原则,既要满足实体经济的合理需求,又要防止信贷过快增长加大通货膨胀的压力。从2011年的情况来看,交通银行在信贷结构调整上,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对需要重点支持的中小企业的贷款占比、个人消费贷款占比和中西部地区贷款占比,分别比2010年提高了1.63%、1.48%和0.17%,对三个需要重点控制的领域——房地产、融资平台和“两高一剩”行业,贷款占比都有所下降,成效明显。

第二,在信贷以外,商业银行要拓宽对实体经济的服务渠道和领域。在交通银行的4.6万亿元资产中,信贷资产占比为58%,除了这部分资产外,依然还有很大比例的资产。除信贷以外,要把其他方面的资产和工具运用好,运用到支持实体经济上。例如,承兑汇票、信用证和保函等业务,交行2011年这些业务的余额达7000亿元,基本上都用在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在理财产品方面,交行有2000多亿元的理财产品用于了支持实体经济。此外,在跨境人民币、离岸金融和信用卡业务方面,2011年交行共办理跨境人民币业务金额达1600亿元,离岸业务金额达64亿美元,信用卡额度也达到700亿元人民币,这些也都是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在电子银行渠道建设方面,交行除利用人工网络外,也通过电子银行渠道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2011年,交行电子银行的分流率达到了66.44%的高比例。综合化也是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如信托、租赁,交行2011年在此两方面的资产量达到600多亿元,比2010年增长了40%,进一步有力地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发展。总之,银行除信贷外,要考虑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第三,要加强风险管理和防控,以自身的安全运行保证实体经济的平稳发展。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相对较好,以交行为例,五级分类不良贷款率已下降到1%以内,逾期贷款率也下降到1%,内部评级法中的13级到15级的贷款也下降到1%以内,这也从三个侧面证实了贷款质量的真实性。同时,最近几年的补充资本和提足拨备,使交行的资本充足率和拨备水平在国内外同行中保持了较高水平,具有比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但仍不能掉以轻心,2011年国内银行业人民币贷款余额达55万亿元,不良贷款率在1%左右,如果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上升1个百分点,就将新增加5500亿元的不良贷款,影响依然不可忽视。因此,银行要坚持搞好风险管理。从目前情况来看,房地产、政府融资平台、民间借贷和理财业务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四大重点。2012年,国内商业银行要在这四方面不断加强风险管控,实现银行业稳健发展和增进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作者系交通银行行长)

李晓鹏:培育同实体经济发展适应的金融生态与金融消费观

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商业银行一直在进行多方面的努力,但工作的潜力也很大。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银行对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我认为有两个方面的问题需要高度重视。

第一,要建立与实体经济相适应的金融生态。“百业兴则金融兴”,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确实需要商业银行在信贷结构、产品结构和功能结构方面不断改进和完善,形成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良好基础。

首先,要培育良好的信贷结构。目前,在我国的GDP中,来自于生产、流通和服务行业比例约为60%。因此,一般来说,金融在支持生产、流通和服务行业方面的贷款,也应有对应的比例相适应。金融要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在信贷投放结构上要不断调整,适应实体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改变。

其次,要开发合理的产品结构。目前,商业银行存在的“贷大、贷长、贷集中”的问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银行在贷款产品设计方面存在不足。实体经济运行特别是中小企业,要求多样化的信贷品种。此外,企业的产品有其自身的“生命周期”,具有多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因此,银行的产品设计必须适应这种特点,推动产品研发和结构调整适应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

最后,要健全多元化的银行功能结构。实体经济的运行特点现在已经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其需要的金融服务不仅仅是贷款,更需要贷款以外的很多方面和形式的金融支持,如投行、租赁、表外业务等。最近几年,国内商业银行不断加大综合经营力度,在银行业务牌照外还持有很多别的业务牌照。但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这些牌照业务的规模尚小,服务功能仍不健全,还存在很多的限制。目前,商业银行多在发展理财业务,这种理财是对各种“第三方”机构进行嫁接的产品。运用这些理财产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时,需要的环节多、成本高。如果商业银行在功能结构上更加优化,类似开发理财产品等的成本会更低,效果也会更好。

第二,要培养新型的金融消费观念。现在的金融服务和金融消费已与十年前大不相同。作为金融消费者,无论是政府、机构、企业还是个人,从银行获取的服务,都需要进行成本支付。成本支付的形式不仅仅是利息,还有很多中间业务的费用,这也是商业银行在业务结构调整过程中,贷款利息收入比重不断减少的过程,也是银行经营转型的过程。转型过程中的消费者观念需要适应和调整。现在的部分消费者,支付银行贷款利息没有“怨言”,但若支付一些服务的“费用”则认为“难以接受”;还有一些客户,对在外资银行办理业务支付的一些费用没有任何质疑,但却不愿意支付给中资商业银行同样类别的费用。当然,银行的各种服务收费要合规、透明、物有所值。因此,随着银行服务产品和业务结构的调整,金融消费者需要有一个新型的消费观,要适应现代金融在业务发展过程中的不断改变,努力营造融洽和谐的银企关系。

(作者系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

夏斌:以经济发展为本,稳步推进金融业改革与开放

关于服务实体经济讲的就是一个银行体系,一个金融体系。我认为一个稳健的金融体系,要很好地为经济稳定发展服务,需要遵循四条原则。

第一,从金融发展的目的来看,必须坚持经济为本的原则。金融不能为开放而开放,不能为发展而发展,也不能简单照搬海外国家的经验。我国金融改革发展的目标,不能脱离经济发展的需求。目前,从政府角度来看,在各省比较GDP发展时,将金融业作为一个突出的指标。我认为,金融业作为一个独立的服务行业,确实是构成GDP的重要部分,但在目前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较高情况下,一味追求金融业占GDP的比重增长,是不妥当的。例如,当前各地都在推进金融中心建设,追求金融业占GDP的高比重,但效益却较差,甚至浪费了很多很多的优质资源,包括人力、财力等。

第二,从金融内在特有的放大功能看,必须坚持谨慎引进高杠杆产品的原则。从理论上看,一个国家的金融系统本身存在内在扩张性和不稳定性,且具有反馈性。简单说,就是金融体系若无监管,其将缓慢偏离自身原则。在完全市场化的条件下,一个货币金融体系本身就有自我瓦解的特性,需要其他系统的强力配合,从而发挥其应有的稳定经济、支持经济的功能。在这个逻辑理论下,所有金融产品本身没有“毛病”,不存在“是与非”的判断。例如高杠杆产品,关键是看在此体系中,有没有引进高杠杆产品的系统,而不是过分探讨其本身的“优劣”。

第三,我国转轨金融的本质决定了必须坚持金融的改革开放,并在此过程中坚持“集中、秩序和配合”。目前,国际经济金融体系是有缺陷的,这是一个美国主导的体系,美国经济政策对世界经济周期的波动具有很大的影响,会产生很大的冲击,在这个体制下,更需要坚持“集中、秩序和配合”。在这方面,国内有许多反面的教训,如我国对信托的五次整顿,信托五次整顿的大背景都是宏观经济运行出现问题,过多信贷资金投入基建,固定资产投资膨胀,消费过度。因此,未来我国信托进一步发展时,要冲破以往 “大一统”的信贷管理制度,同时,协调从货币供应量方面进行对应调控。

第四,坚持金融的对内开放优先于对外开放。(1)一个好的、稳健的、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制度框架,首先是在一个内部已经把扭曲的经济关系进行纠正,并在充分市场化基础之上的。(2)相对而言,当前我国存在的阻碍实体经济发展的特殊问题,是国内的金融压力,也包括大家所呼吁的利率市场化、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等问题。相对而言,国内金融业的对外开放或比对内开放更为“过度”,在对内开放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推进。(3)目前国内金融发展相对滞后恰是制约进一步开放的主要因素。不论是汇率改革、资本管理账户开放、人民币国际化还是国内存在的诸多问题,其核心主要是金融机构对国内经济“过热”的不适应,造成金融发展过慢。当然,更快的对外开放需求可能产生暴利,从而不利于国内的金融开放。

金融开放是大事件,特别是像我国这种从金融弱国走向金融强国的国家,在以美元为主导的有缺陷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多数游戏规则是主导货币国家制定的,所以在金融开放问题上,我们更要强调推动国内更快实现金融自由化。

(作者系国务院参事、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

盛松成:社会融资规模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指标

2011年,我国金融宏观调控引入了一个新的指标,这就是社会融资规模。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不久前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再一次强调,要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

社会融资规模的推出,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也引发了一些争议。一是推出社会融资规模,是否要取代货币供应量,来作为唯一的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二是社会融资规模是否有经济理论支撑,三是能否有效调控社会融资规模,四是能否准确、及时统计社会融资规模。

由于新增人民币贷款已不能全面反映实体经济的融资规模。因此,金融宏观调控迫切需要一个更为合适、更为全面的分析和监测指标,这就是社会融资规模。社会融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总额,是全面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以及金融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的总量指标。这里的金融体系是整体金融的概念。从机构看,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从市场看,包括信贷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保险市场以及中间业务市场等。具体到统计上,社会融资规模包括八项指标,也就是人民币贷款、外币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银行承兑汇票等商业银行表外业务,还包括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等直接融资以及其他金融工具融资。

目前社会融资规模有四个主要特点:一是人民币贷款占比不断下降。2002年社会融资规模2万多亿元,其中新增人民币贷款18000多亿元,占社会融资规模的92%。而到了2011年,社会融资规模达128300亿元,其中新增人民币贷款74700亿元,占比下降为58%。二是直接融资快速发展。2011年企业债券和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合计18000亿元,是2002年的18倍。三是非银行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2011年保险公司赔偿是2002年的5.7倍。四是金融机构表外业务迅速扩大。2011年实体经济通过银行承兑汇票、委托贷款、信托贷款从金融体系融资达25000亿元,而2002年这些表外业务才几百亿元。

有人提出,编制社会融资规模缺乏理论支撑。实际上,社会融资规模有着较为成熟的经济理论基础,主要有两大理论来源:一是货币供给理论中的整体流动性理论和金融中介机构理论,二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信用观点理论。把社会融资规模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还需要解决两个问题,(1)货币政策能否有效调控社会融资规模。(2)社会融资规模的变动能否显著影响实体经济,也就是所谓相关性和可控性的问题。为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以及计量模型等方法,根据2002年至2010年的月度和季度数据进行了测算。

实证研究初步表明:社会融资规模与基础货币、利率等货币政策操作工具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可以通过这些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社会融资规模;而社会融资规模与GDP、物价等经济变量之间也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社会融资规模的变动能够显著影响实体经济。因此,社会融资规模具备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条件。需要指出的是,要真正解决社会融资规模的调控问题,最根本的还是利率市场化。只有实现了利率市场化,才能真正有效地调节社会融资规模。当然,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

总之,社会融资规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编制社会融资规模,有利于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社会融资规模的编制也得到了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因为他们觉得,只有社会融资规模才能全面反映金融对地方经济的支持。社会融资规模数据来自于人民银行,以及发改委、证监会、保监会、国债登记公司和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等部门,2011年人民银行已经按季向社会公布了社会融资规模有关数据。从今年开始将按月公布。2012年1月份的数据,已于2月18日在人民银行网站公布。作为一个新的指标概念,社会融资规模还处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

(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

刘成相:发展债券市场 服务实体经济

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郑重提出,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原则。因此,金融创新发展必须注意防范金融风险,必须牢记服务实体经济的指导思想。

支持债券市场安全、高效运行的登记结算公司,属于金融业的基础设施,其职能定位与防范金融风险、保持金融业健康发展密切相关,应当认真贯彻好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适时监测预防债券市场风险,优质服务实体经济。

债券市场具有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良好功能

实体企业发债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信用债券规模达到5万亿元,占全部债券市场的22%,比2005年增长了17%。银行间市场每年发债企业数量也由2005年的87家增加到800多家。2011年,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融资额达到1.4万亿元,占社会融资总额的10.7%。

政策性银行通过发债融资支持实体经济

“十一五”以来,政策性银行共通过发行债券融资4.7万亿元,用来支持国家基础产业、农村经济和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年均增速达24%。

债券市场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平台

财政通过发债筹资,支持经济调整和社会事业发展。中央银行通过债市吞吐资金,调节流动性,保证了货币供应与实体经济的相互协调。

登记结算机构肩负监测债市风险的重要职能

我国债券市场虽然起步较晚,但具有后发优势。目前债券存量达到23万亿元,接近GDP的50%,居世界第五、亚洲第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应高度关注存在的风险,登记结算机构在这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客观反映市场风险

登记结算机构掌握大量的数据源以及真实、全面、及时的市场信息,可以编制公允的收益率曲线和指数。中央结算公司经过十多年努力,打造了以国债收益率曲线为代表的一套价格指标体系,已经得到市场的广泛应用和认可,目前金融市场主要监管部门都在使用中债价格指标来观察市场变化、监测机构异常交易。

紧密监测合规性风险

登记结算机构掌握投资者交易明细资料,能有效识别异常交易,及时发现输送利益、隐藏盈利或亏损等不规范的交易行为。中央结算公司已经对异常交易行为建立了日常监测机制,并将情况及时反映给监管部门,净化市场交易环境。

持续跟踪信用风险

登记结算机构发挥市场信息披露平台的作用,可以及时获得债券发行人的信息,便于跟踪和识别信用风险。中央结算公司建立了专业的风险分析小组,关注发债企业的信用状况,及时将信用异常情况反映给监管部门。

科学衡量投资者业绩

登记结算机构掌握了投资者的账务数据,可以为投资者核算风险、收益、业绩等指标。中央结算公司为投资者提供了“我的统计”等个性化指标,满足投资者管理风险、衡量业绩的需要。

进一步规范发展债券市场的几点建议

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凝结了各方面的辛勤劳动,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国际标准要求相比,还有很多不规范的地方,进一步服务好实体经济仍需做大量工作。

健全企业信用担保机制

借鉴国际经验,建议由地方政府牵头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局,为市场提供强有力的风险缓冲机制。同时建议债券市场继续加大对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

对企业发行的债券采用招标方式发行

建议采用公开招标方式发行信用债券,为发行人节约发行成本,同时还可以有效发挥一级市场价格发现的“灯塔”作用,有利于形成公允的市场价格。

完善发债企业信息披露机制

建议企业债券发行人采用标准化、可加工格式向信息披露机构提供财务报表,进一步方便投资人对发行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加工分析,进而对信用风险进行识别。

完善发债企业的评级机制

金融危机后,评级机构与发行人的利益关联深受诟病。

应建立有效的评级机构监督机制,可以采用独立公允的第三方估值对评级结果进行检验。

引入担保品逐日盯市管理机制

全市场每日回购融资所质押的债券规模已在万亿元以上,随着债券价格的波动,担保品不足的交易风险极易暴露。目前技术条件已经具备,建议尽快引入担保品的逐日盯市制度,每日对担保品市值进行检查,多退少补,进而提高担保品管理的效率。

充分重视和支持市场监测工作

以一线常规市场监测为切入点,着力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合规性风险等方面加强监管,及时发现和反映存在的问题和漏洞,使债券市场更好地发挥为实体经济服务的作用。

(作者系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吴晓求:金融创新来自于不确定性

金融创新的第一推动力,是来自于实体经济的需求,那么实体经济的需求又分两个层面,第一是来自于科技发展、科技革命、科技进步,引起了产业的革命,带来了未来的不确定性,科技的不确定性引起产业革命,引起金融制度的变动,包括二十世纪中后期盛行的创业板市场的发展,我想都与其有关。第二是来自于实体经济的不确定性,来自于实体经济对金融的需求。这两个方面,都是来自于实体经济,离开这第一推动力来创新,金融创新就变得没有价值。

所有的金融创新都来自未来的不确定性,除了来自实体经济,还有来自于金融体系的内部。金融体系的内部就是风险的跨品种配置,比如说股指期货。我们虽然要强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但是不要忘记创新的重要性,因为中国的金融体系还是非常原始落后的,我们以前讨论中国金融体系的战略目标是有分歧的。我认为一个战略目标的确定决定了金融创新的方向,决定了金融创新的速度和规模。未来中国是市场主导型的金融体系,要加大我们金融体系内部的创新,大力发展我们的资本市场,以资本市场为平台,来构建我们的现代金融体系。

谈到资本市场,现在又有许多热议的话题,例如股票发行审核这个审核环节是否需要,我个人认为还是需要的,如果完全取消了审核环节,很难达到信息透明度的要求。发行审核的环节还是能剥离大部分的虚假信息。此外,发行制度的改革,有人认为发行的泡沫化是行政化的问题。制度改革的市场方向是没有错的,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发行价格的泡沫化,同时改进询价机制。中国金融体系需要金融创新,金融创新的平台是来自资本市场,推动现代金融行业的现代化。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

焦瑾璞:关于现有金融监管模式的两点看法

对于现今的金融体系的监管,我有以下两点看法:

第一点就是要积极探索立法,监管金融的有效模式,或者有效形式。我们在现有的监管体制和银行体系下,特别是我们现在的金融体系越来越向上,如果这个金字塔的基础没有形成,解决这个问题就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我们看到在宏观经济形式紧缩的情况下,往往首先受到损失的是中小企业和较小的银行,这样反而更进一步紧缩了经济基础。

第二点就是我们能否冲破现在集中统一的监管模式,对于一些微型金融机构和中小型机构,由立法监管去管理,发挥地方政府管理金融的有效作用。中国有自己的特殊情况,和国外不一样,和欧洲不一样,欧洲一个国家相当于中国的一个省,不能拿小国家来跟中国相比,各地的情况不一样,所以要突破这样的一个监管。将来能否形成一种全国性的银行由中央监管,以省为单位监管小额信贷的模式。这种监管很重要的是能否控制风险,把责权利分开。结合地方控制风险应该没有问题,政策体系和风险体系基本上是属于两个层面。

联系到现在的金融体制我认为要从两个方向来做,一个是大银行的国际化;另一个是要允许新的微型金融机构的产生,也就是要允许民间资本通过组建微型金融机构,来填补大银行留下的空白。这样一个完善,一个新的生长,就可以把原来金融服务覆盖不到的一些群体纳入到国家整个金融服务的范围之内,叫做普惠金融体制。这种体制除了提供贷款服务之外,汇兑、结算,包括账务往来的服务也能覆盖起来。我相信,如果能够突破我们现在的体制的障碍、政策的障碍,那么下一步中国的金融体系,包括大量的微型金融机构、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会有一个更大的飞跃。

(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部务委员会副主席)

许会斌:推动实体经济实质增长,必须寻求战略突破

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随后在今年初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提出“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这些国家大政方针的提出都是基于当前我国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比较突出,产业空心化现象严重,而我国现在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如果出现大的方向性错误,必将对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重大损失,坚持发展实体经济的重大意义不言自明。而要实现金融较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当前还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困难,必须坚持改革创新。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实现五个突破。

融资规模上要有突破。近年来,我国在创新融资模式、扩大融资总量、支持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取得的成效非常明显。2011年社会融资总量达到12.8万亿元,比2002年增长了6倍。融资方式在传统银行间接融资的基础上,股票、企业债、公司债、信托等直接融资方式也快速发展。

成绩值得肯定,但问题也不容忽视。近两年来,社会融资总量增长速度明显放慢,2010年增速为1.3%,2011年增速为-10%。其中人民币贷款增量从2009年以来呈现逐年下降态势,2009年为9.59万亿元,2010年为7.95万亿元,2011年为7.47万亿元。这些贷款,绝大部分都投向了实体经济。但是市场和客户,包括各地政府普遍反映资金短缺。从直接融资看,其对社会融资总量的占比也一直增长缓慢,根据央行年初公布的数字,我测算了一下,直接融资仅占社会融资总量的33.7%,与国外发达市场的50%~60%比相差甚远。

面对当前复杂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要服务好实体经济,服务好大中小各类客户,服务好社会经济发展,必须要恢复社会融资总量的适度增长,突破银行间接融资(主要是贷款)的规模限制,按市场和客户的有效投放,逐年放量。同时,允许有计划、有重点地发行企业债券、地方债券、土地债券以及股票融资,实现直接融资的快速大幅增长。

货币政策上要有突破。2008年全球经济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采取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从2010年开始,又实行了稳健的货币政策,名为稳健,实为从紧,存款准备金率最高达21.5%,为历史的最高点,也就是说,商业银行每吸收100元存款,就要有1/5存进中央银行,不仅贷款规模受到限制,而且资金头寸也十分紧张,银行经营实际上被装进了框子、关进了笼子、捆住了绳子,无法腾挪。今年,依然是稳健的货币政策,但最近提出要适时适度预调微调,如何掌握分寸,如何保证合理性、科学性、有效性,难度相当大,即使把“人脑”、“电脑”都用上,也不好把握。我个人看,今年要实现服务好实体经济,应该实现货币政策上的突破,大胆地实行“稳健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当前通胀基本控制的情况下,加大资金投入,当然,要确保资金用到实体经济领域中去。

监管措施上要有突破。主要应在财政政策引导上实现突破,财政专项建设资金是基础设施项目的主要资本金来源,项目没有资本,银行贷款也没法介入,因此在财政政策上必须继续增加对水利、交通、能源基础设施的投资支出,发挥财政投资的撬动作用。同时,在经济减速下行阶段,企业盈利能力下降,财政资金也应继续增加对各项社会保障的投入,减少企业负担,让企业能够轻装上阵,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如此还要加快推进结构性减税,积极发挥税收调节作用,通过税收减免等措施鼓励社会闲散资金、特别是民营资本主动投向实体经济。

在银行的监管方面也应当有所突破。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非常严峻,要实现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持,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应适当提高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容忍度,对存贷比、贷款集中度等监管指标有所放松。支持实体经济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应该是解绳子,而不是念“紧箍咒”,只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商业银行良性经营的双赢。

信贷投向上要有突破。刚才讲了商业银行的信贷总量增长是受到限制的,那么要支持服务好实体经济,还要用好存量资源,我们的行话叫做回收再贷。同时,要坚持“有保有压”、“有进有退”的原则,力争在信贷结构上有所突破。所谓“压”就是要加快高耗能、高污染、产能过剩及国家淘汰落后产能等行业的信贷压缩力度,腾出规模用于支持水利、交通、能源等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重点在建、续建项目,支持低碳经济、节能环保等绿色信贷领域,支持三农、小微企业等国民经济薄弱环节,支持代表先进技术发展方向的互联网、物联网和移动支付领域,支持煤炭、石油、交通运输等重点行业的横向整合,支持民生领域、保障房建设及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并购等。

金融创新上要有突破。当前的重点是完善市场、创新产品、构建制度。从金融定价上看,要大力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允许银行在一定范围内按市场取向对信贷产品、理财产品、不同风险企业适时定价,引导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绝不能停留在喊口号上和一律“叫禁”上。从产品创新看,要完善多种融资方式,包括现代融资租赁、信托、项目融资、出口信贷、直接引用外资、商业票据、银企直通车、供应链融资等形式,只有通过多层次金融市场创新,才能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推动经济快速转型。同时还要考虑加快推进金融主体多元化建设,包括在规范的基础上,扩大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农村信用社、企业财务公司等机构的经营范围,大力拓展村镇银行,引进外资银行,放松民营资本的准入限制,当然也需要有一些条件或前提,使其充分发挥促进实体经济转型的积极作用。

(作者系中国建设银行批发业务总监)

杨再平:合理发展中间业务 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

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关系一直有个特别敏感的话题,就是中间业务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发达国家的银行,它们在利率完全市场化和金融与实体经济脱轨的背景下,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达到40%~50%,个别银行甚至达到70%。那么中国的银行业自2011年以来,中间业务收入占比19%多一点,某些媒体报道其占到银行收入的半壁江山,这还是略有夸张。中国银行业的中间业务应该说依然不够,随着利率市场化,随着我们对资本金要求的提高,以及透明度提升的大势所趋,可以说中间业务还需要长足的发展。

银行业发展转型,其重要的一点就是从过度依赖利差收入转向依赖中间业务收入。但是中间业务包括诸多副项目,而这些副项目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有对服务收费的问题,有服务项目亟待完善的问题。可以说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生数次炒作中间业务的浪潮,有的指责银行中间业务项目过多,而最近一波关于银行暴利的炒作,矛头直指中间业务。所以在这种状况下,银行业中间业务发展就面临一个尴尬的境况,一方面银行业的转型必须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另一方面社会、媒体、专家对银行的中间业务依然存在颇多误解。

针对社会普遍对中间业务理解不足的问题,一方面银行缺乏向社会对中间业务的解释、宣传,相应的公众教育也不够完善;另一方面银行自身的确存在个别网点或个人,盲目推销中间业务,甚至某些总行盲目的在中间业务领域设立考核指标,使原本不属于中间业务的项目扩充到中间业务中,搅乱了中间业务的正常发展,所以现在银行业的中间业务已很大程度上被妖魔化,导致提到中间业务,社会普遍与巧立名目、乱收费等联系起来。

在社会意识对银行中间业务的曲解抵制与其亟待发展的的矛盾状况下,中间业务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首先有必要把中间业务跟实体经济的关系回归于理性的认识上。可以说每一项真正的中间业务都是实体经济所需要的。发展中间业务不仅是银行的需求,同时也是实体经济的需求,并且这种需求正与日俱增。譬如,中间业务的第一项,支付结算、银行汇票、商业汇票等业务,都是实体经济所需要的;第二大项,银行卡,包括电子银行、网络银行,同样是社会发展的必备。可以说,中间业务的发展关系到银行业交易的实施,这是促成促进交易的一个重要业务,并且在改进整个市场体系的运行效率、提高经营效率、改进人们的生活质量等诸多方面,银行中间业务的贡献颇多。所以应该认识到,银行中间业务的进一步发展正向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发展,是实体经济所需要的,不仅是银行转型的必要条件,也是实体经济转型的必需。

最后,银行应该在实践中着眼于实体经济,做实中间业务,以谋求中间业务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同时,不要为了发展中间业务而盲目搞考核凑指标。发展中间业务的基础首先是要化解社会对其的误解。另外针对现在中间业务的生存环境,我提出四个原则,以期与银行业同仁达到共识:第一要绝不违规,第二要最大限度履行社会责任,第三要科学合理,第四要公开、透明,并且赋予消费者以充分的选择权。以上四点,加之立足实体经济,做实中间业务,以此逐步实现中国银行发展的转型,从而走出实体经济转型的路径。

(作者系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

洪崎:商业银行应切实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国内理论界关于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一直在长久讨论中,现在全国上下也在普遍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确实到了一个特殊的阶段,需要对这个问题引以重视,从理论上讲,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既有正效应,也有负效应,不同阶段的主导效应不同。对于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以前,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血液”,之后金融泡沫则成为制造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对新兴经济体而言,从工业起飞到成熟阶段之间存在一个相当长的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服务业和消费承接的调整过程,传统实业投资风险开始增大,新兴产业尚不成熟。往往在这个时期虚拟经济负效应开始占据上风,拉美国家及东亚各国大多经历过这个过程,各有成败教训。

从我国实际来看,在过去三十年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9倍,年均增长22%,GDP增长87倍,由世界第十五位跃居第二位,而同期银行贷款余额同样有192倍的增长。可以说,金融发展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技术引进、基础建设、工业发展和改善民生等诸多方面发挥了核心的作用。

这次危机后,我国实体经济进入了转型调整期。一方面,行业风险开始加大;另一方面,全球救市政策及人民币升值预期下,社会资本对国内的房地产、股票、农产品等投机现象开始出现,民间高利贷盛行,局部泡沫显现,跟日本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及拉美七八十年代情况相似,出现实体经济转型期间虚拟经济自我繁荣的问题,不仅挤占了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也侵袭实体经济的创业精神。如管控不当,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负面效将被放大。当前金融改革进入深水区,如何促进经济发展、繁荣实体经济已经成为当前面临的重大战略课题,我认为有四个方面需要注意。

第一,主动调整业务结构和客户结构,支持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信贷资源应该从经济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均衡,推动产业梯度转移,从国企转向小微企业,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二是支持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以金融业整体力量支持国家战略转型和产业现代化。民生银行就是从这两点上着力于民营企业及小微企业服务。我们对民企和小微企业的贷款从来没有动摇过,这其中有社会责任的考虑。

第二,创新产品服务,支持新型产业发展。国家已经出台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依靠传统的信贷方式难以满足这些创新企业的需求,银行可结合自身的特点,积极有效整合投资、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资源,融合股权债券,推动产品和商业模式创新,为技术创新提供专业化的金融服务。在这方面,民生银行主要是与一些战略性客户结成伙伴关系,提供“金融管家”服务,强调银企共赢。

第三,提升专业化能力,有效控制转型期风险。房地产、平台贷款风险已经实实在在的摆在面前,产业升级的行业风险,产品创新的经营风险,宏观调控的政策风险日益突出,给商业银行风险管控的理论、模式、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确实需要银行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完善风险治理,全面提升风险管理能力,维护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第四,积极支持企业走出去。走出去是中国经济大国地位提升,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趋势。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融入国际分工,民生银行在这一方面也在做出自己的努力,为民营企业搭建一个走出去的平台。

总之,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改革、金融监管方面的顶层设计,民生银行也将顺应金融发展和监管政策的变化,坚持并完善事业部改革,坚持民企、小微金融战略,在各级政府和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将服务实体经济宗旨全面落到实处。

(作者系中国民生银行行长)

利明献:政策配合 转型改革 服务实体经济

中国银行业如何加快发展转型,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首先应当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银行业在实施战略转型,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时,首先必须适应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势。通过相关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目前的货币供给和需求都非常大,社会融资总额已经达到12.8万亿元,而去年金融机构人民币新增信贷总量只有7.5万亿元左右。这个巨大的差距说明,中国银行业在服务实体经济和自身战略转型方面都需要重新思考和定位。

第二,银行业的发展要先转型,才能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银行业要选择什么样的改革模式、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推出什么样的产品,这些问题都必须先得到妥善解决,才能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要把握好节奏,也就是通过适当的政策配套措施,促使银行业达到一个渐进式的发展转型节奏。

第三,监管政策及指标体系同样处于逐渐完善的过程中。金融市场变革是多元化、多层次的,目前大家感觉压力较大的是资本消耗问题。“巴塞尔Ⅲ”实施在即,而当前中国银行业80%的营业收入依然依赖于传统的存贷利差,这将迫使银行加强资本管理、风险建设和战略转型。同时,中国银行业改革应当具备差异化特征。中国经济发展早前主要依靠“三驾马车”中的投资和外贸,而现在应将重点逐步调整到内需拉动上,银行业转型也要适应这种变化。

第四,金融市场正处于逐步深化改革的过程中。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利率还没有完全实现市场化。社会融资总量与人民币信贷新增总量之间的差额达到5万亿元,其中一大部分被分流到理财商品上,这与利率没有完全实现市场化有很大关系。当银行信贷总量与社会融资总量不相匹配,甚至存在很大差距时,这说明金融工具、金融监管政策也就到了该调整的时候。但是回到先前提出的问题:中国现在的经济环境到底适合什么样的商业银行改革发展模式、适合什么样的金融产品?依旧需要深入思考。

在现有的监管体制下,银行业如何在“十二五”期间发展转型?中国银行业如何服务于实体经济?而相对应的限制措施在什么时机、什么条件下逐步解除?对此,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建议适度放宽商业银行存贷比限制,改用流动性指标监管。目前,澳大利亚、韩国等国的银行业存贷比非常高,我们可以从中借鉴一些经验。虽然在韩国曾经发生的金融危机中,银行业因为存贷比过高而导致流动性出现问题,进而破坏了银行业的健康发展,但韩国监管机构并没有因此将存贷比纳入银行立法,只是个别要求银行重视流动性管理。

第二,建议对不同类别的银行设立不同的监管指标。例如存贷比指标,就可以考虑按照大型、中型、小型、区域型、政策性银行的不同分类,建立差异化的监管指标。

第三,中国银行业发展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出发点,同时需要思考政策的变动。中国银行业应当逐步由“以政策为导向”转向“以风险为导向”。近期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提出要注意银行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现在内外环境的很多变化都需要我们予以高度关注,系统性风险问题值得深入研究。服务实体经济,银行要注意是以政策为导向还是以风险为导向。首先,“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众多新兴产业,都需要创新型金融产业来服务。金融产业和实体经济本身也是一个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过程。其次,银行业战略转型需要不断创新特色服务,不仅要提供融资等常规服务,更要做中小企业的咨询顾问,要站在一个专家的立场来协助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帮助中小企业量身定做金融产品,甚至是协助中小企业走向直接融资市场。

第四,中国银行业要坚决走低消耗资本之路。现在银行业的中间收入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社会批评声音很多。但银行要实现低资本消耗发展,又必须扩大中间业务收入来源,这已成为摆在中国银行业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中间业务的收费问题需要深入探讨,但银行转型不能只是口号,更应从工具上、实践上去把握。比如积极应用管理会计,对每一个产品、项目进行核算。利用管理会计的方法、MS的方法计算出单只产品、单个项目的经济报酬率、经济增加值,从而将银行经营导向一个低资本消耗的道路。

另外,也要坚持走多元化道路,不仅要加强对大型企业的金融服务,更要重视对中小企业以及个人的金融服务,从而实现客户多样化,产品多元化。当然,最后也要实现盈利与风险之间的平衡。

(作者系广东发展银行行长)

刘晓勇: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大有可为

关于服务实体经济和支持发展转型,可以从三个角度来进行观察和探讨。

第一个角度是立论,作为以下讨论的基础。首先来看一个简单的公式:“利润=收益-亏损”。公式右边是收益和亏损,一个加项,一个减项,收益对应发展创新,亏损对应风险管理。加项和减项大小决定利润多少。同样,发展创新和风险管理都对利润有重大影响。为此,可以借用一个通俗说法将银行的经营管理战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可持续的盈利能力为中心,把握好发展创新和风险管理两个基本点。银行的生存与发展或者说商业可持续有赖于银行具有可持续的盈利能力。因此,在讨论银行发展转型和为实体经济服务时,我们重点考察银行的发展与创新,但风险管理问题不可偏废。

第二个角度是银行的角度。讨论银行的发展创新可以基于银行客户、业务产品、服务方式、服务平台、经营管理等多个角度。例如,在服务方式上,是依靠银行柜台的直接服务,还是通过银行卡、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间接服务,是依靠传统的机构网点,还是成立一些专营机构,甚至设立综合经营试点机构。基于立论,再结合银行发展转型和服务实体经济来看,一方面,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银行依赖国家政策、依赖垄断地位、依赖争夺大客户,以利差作为利润主要来源的发展空间有限。此外,由于需要规范和整治,且目前已成为各方面关注的焦点,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将服务收费作为利润增长点的努力也受到很大的制约。另一方面,银行在发展转型、重新定位市场、寻找新的发展创新空间时,正好有一个“富矿”,就是围绕服务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和农村金融进行发展创新,这正是服务实体经济所需要的,也是国家政策所倡导和支持的。银行要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成果,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在业务产品、服务方式和管理模式等方面更多创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控制风险,提升服务水平和竞争水平,提高盈利能力。

第三个角度是监管者的角度。支持银行业改革、发展、创新,服务实体经济是银监会目前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基于立论的观察,从监管者的角度,一方面要“积极稳妥地推进金融创新”,另一方面要有效管理相关风险。具体有以下几个要点:一是鼓励金融创新,营造有利的政策环境和监管条件,改变当前金融产品多样化和金融服务个性化程度低、金融创新不足的状况;二是要使创新贴近市场、贴近企业,敏锐把握实体经济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从提高效能和降低成本两方面入手,以科技为支撑,积极创新产品、改进服务、减少借款者的财务负担;三是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金融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为根本目的,防止以规避监管为目的和脱离实体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四是要把防范风险贯穿整个创新过程之中,使监管能力、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和金融创新相适应;五是突出加强风险防范制度的创新,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从根本上减少操作风险的发生。要完善创新热点领域的监管政策法规,以良好的制度安排为支撑,支持发展、防范风险。

总之,我认为商业银行在发展转型中可以有所作为,也相信商业银行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大有可为。

(作者系中国银监会法规部副主任)

赵锡军:服务实体经济要按金融业本身的规律来办事

金融在服务实体经济的时候,首先要注意时代背景,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全球危机引发的深入思考,二是我国金融业正迈入调整周期,带来了一些社会矛盾。此外,一定要按照金融业本身的规律来办事情。

一是风险管理的问题。金融的重要功能包括动员金融资源来给生产经营企业和消费者提供支持和服务,进行市场化的资源配置,进行业务调整,提升产品竞争力等等。更重要的是,金融有分散、转移、化解风险的功能。在市场条件下,经济会出现周期,实体经济具有波动风险,包括有些企业在某个时点出现一些破产问题,金融通过金融市场的操作来分散风险,但这些风险最终又集中到了金融行业本身。所以在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要注意风险的把握和管理,尤其是在经济出现比较大变化的时候。

二是成本和效率的问题。银行业当前在高额利润方面的矛盾比较突出,但这里面还有服务成本的问题。不论是动用金融资源进行有效配置,还是分担化解风险都有其相应的代价,都要有成本。这个成本怎么承担、由谁承担非常重要,一定要把握好。不能一味地过分强调某个方面的服务,离开了银行的本质,否则不但达不到服务实体经济的目的,还可能给金融业本身带来一定的问题。

三是行业竞争的问题。银行业本身就是一个竞争性的行业,市场化程度越高,竞争的程度也就越高。人们在评价和考核这样一种竞争性、商业性行业时,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就是它的盈利能力和水平,盈利水平越高则银行竞争力就越强,这也是银行倾向于收费的重要原因。怎样来把握好盈利的获取,在竞争中发展自己,争得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同时又要服务实体经济是银行业的一大难题。

四是社会责任的问题。银行在自身发展的同时理应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服务实体经济就是其中之一。但也不能单纯地将两者捆绑在一起,如果不能很好地区分,就很难让两者实现较好的发展。一方面,服务实体经济应考虑银行的承担能力;另一方面,有些实体经济的需求不是银行业独自能够解决的,还需要其他一些行业或部门进行配合,如果把实体经济的种种融资困难和发展问题都归结于金融业,恐怕是有失偏颇的。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

黄金老:政策和监管宽容的力量

我讲四个问题:第一,中国银行业本身就是中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年一直在讲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在下降,从现在来看,应该说基本上还是保持的。我国出口产业虽饱受成本上升困扰,但由于资源成本、员工生产效率、产业配套、基础设施、环保、物流、政府政策以及银行服务等优势仍然存在,国际竞争力依然较高。几年来国际舆论都在说中国的产业将外迁越南、印度,但事实是更多的企业内迁到中国的中西部地区。银行的融资平台还是有贡献的,使中西部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前了近10年,今天的产业西迁才有可能。

第二,中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明显提升。且不说规模、盈利居世界银行业前列,大家最怀疑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低和创新能力低都在改变。当前中国银行业真正的手续费收入占比是15%,国外银行是20%,差别非常小。中国的监管政策不允许银行做投行、保险等业务,否则差别会更小。创新能力也不弱,不说国内银行业本币理财产品、外汇理财产品超过了外资银行。在中国加入WTO以前,对银行、汽车、农业是充满了忧虑,这几年的发展看到了国内竞争力的提升。

银行业存在的问题,一是产权问题。国家股在银行业中占比53.85%,在五大行中占比则高达68.19%。国家股在制造业上市公司中占比仅为0.73%,在全部A股中占比仅为0.15%。二是成本控制能力薄弱。人员和网点扩张、信息科技、投资采购、恶性业务竞争等都是高耗费的成本。

第三是中国的经营环境。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阶段仍然是工业化、城市化、出口导向,这是我们国家经济的基本国情,在这种情况下,还有很多因素必须附着于这种大的经济基础。产业结构决定信贷结构。这几年一直在限制银行对基础设施融资,一共列举了十大过剩产业。工业化、城市化、出口导向的结构,必然是这样一些产业,是中国的优势产业。银行要调整信贷结构,难有实质成效。我这里引用了黄达1950年代的一句话,物资平衡是基础,财政平衡是关键,信贷平衡是综合反映。所以,这样一种经济结构导致中国银行业贷款业务占比高,中长期贷款占比高、抵押贷款占比高。国外银行主要是做中长期贷款,而中国不是以中长期融资为主,这种情况下必须有抵押,加上中国没有贷款证券化市场,所以,抵押贷款占比高。还有一个是房地产贷款、基础设施贷款占比高;还有贸易融资、信用承诺占比高。这个也与国外有很大的差距,国外不需要做信用承诺,有一个发达的信用评级,只要评级了,它就是有信用的。这就是我们国家的环境。

第四是要实行宽容的监管政策。政策和监管的立足点,是造就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银行体系,从这个角度来制定政策和监管措施。当前,一是要宽容企业境外融资。当前境内人民币利率高于境内美元利率,境内美元利率又高于境外美元利率,外加人民币升值空间的存在,促使部分企业进行内保外贷、海外代付等多种形式的境外融资。对此,政策上宜继续采取宽容的取向。笼统地看,境外融资绕开了国内的货币紧缩政策、推高了国家外汇储备以及引致不公平竞争,所以应该严管。但境外融资降低了企业的财务成本,提高了国际竞争力。

二是要宽容银行理财产品创新。现在大家呼吁中国利率市场化,中国的银行融资主要依靠存款,在这种情况下放开银行的存款利率必然是一飞冲天,我们通过大力发展市场化的融资工具就能降低银行对存款的依赖,降低企业对银行的依赖,最后实现中国利率的市场化,我们觉得这里很重要的一个媒介就是银行理财产品。

此外,还要把好人民币升值的节奏,如果升值过快了,就会带来资本流动,资本流动从来不在于规模大小,而在于方向的突然改变,对机构的损害很严重,同时优化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大家期待以市场的手段管理经济。

(作者系华夏银行副行长)

猜你喜欢
实体融资银行
融资
融资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7月重要融资事件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实体的可感部分与实体——兼论亚里士多德分析实体的两种模式
两会进行时:紧扣实体经济“钉钉子”
振兴实体经济地方如何“钉钉子”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存梦银行”破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