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耀耀
掺入食用胶,面条能燃烧
不久前,在河南、山东等地有不少消费者向工商部门举报称:“从农贸市场买回湿面条,做饭时两根面条掉到‘火眼儿旁很快被点着了。”还有人拿了几根面条用打火机点燃,想不到面条都燃烧了,烧后有股刺鼻的气味,燃烧后的粉末发硬,面条里到底添加的是啥东西?
知情人说,几乎卖面条的都加有这种叫做食用胶的东西,据说米线里也掺有食用胶,连馒头、烩面、拉面、板面等面食都添加这种东西,因此吃起来很筋道,很耐嚼。网上还有这样的说法,吃一碗米线等于吃进一个塑料袋。
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面条能燃烧没有什么好奇怪的,“质量上乘的面条,是加了鸡蛋和盐的,做成的面条细如毛丝,一点就着,有一股燃烧鸡蛋壳的味道。不过,还有一些面条店是添加了复合食用胶的,也能点燃,但是有一股刺鼻的味道,而有股皮毛烧焦的气味,那就是化工原料了。”
面条燃烧好不好?
为此,笔者请教了一位从事烹饪教研的朋友。“面条能点燃不一定含食用胶。”他说,“其实,为了增加面条的筋道,和面时在面粉中加入鸡蛋和食盐,做出的面条口感润滑有嚼头。这种面条做得细如发丝,确实能够点燃。”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提醒消费者:“面条燃烧与否,并不能作为其含有不合格食用胶的依据。如添加了滑石粉的面条就不易燃烧,面条中添加有化工产品便能助燃,加鸡蛋的细面也能燃烧,水分含量少也能燃烧。面条能燃烧一是因为含有蛋白质,二是可能加入了有机食品添加剂。有机食品添加剂分为天然和化工两种。如面条中添加有化工产品就会助燃。最近曝光的水解蛋白,也是可以燃烧的。所以,消费者在选择时要注意选天然添加剂。”
国家规定出售的食品要标注各种成分和比例,但农贸市场上出售的面条、馒头等,都不可能标注什么比例,长期食用对人体就有危害。所以,食不厌杂,消费者不能常吃含有不明添加剂的面条和馒头,要注意经常调剂食品结构,对掺有不明添加剂的食品最好不吃或少吃。
理性对待食用胶
近两年来,除了“面条燃烧”案例之外,关于兰州拉面用食用胶使面条筋道的报道,更是拨动了公众对于食品添加剂敏感的神经。“吃一碗米线等于吃掉一只塑料袋”的恐吓,成功地煽起了公众的恐慌。
那么,食用胶究竟是什么东西呢?有什么危害吗?
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所谓的“食用胶”是一大类食品原料。在食品技术上称为“Hydrocolloid”,一般翻译成“水胶体”。因为对它们不熟悉,所以大家往往想当然地认为是“化学工业产物”而排斥。
常用的水胶体,其实都是天然产物。比如琼脂和卡拉胶,是海藻的提取物。明胶是从动物的皮或者骨头水解熬制而来。被许多人当做“神奇保健品”的阿胶,只不过是在选材和工艺上有所不同,与明胶并没有本质差异。
食用胶中比较“高级”的果胶,主要来源是橘子皮和苹果榨汁后的残渣。还有一些食用胶是来自于植物的种子,比如阿拉伯胶、瓜尔豆胶、槐豆胶,都是从相应植物的种子中提取而来的。另有一些水胶体由微生物发酵得到,比如黄原胶。微生物发酵可以产生各种各样的东西,能被人类挑选出来制造食物成分的,都是经过了精挑细选、重重考验的。有许多我们熟悉的食物来自于微生物发酵,比如酱油、酒、醋、味精等。这些都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多数的水胶体是直接的提取物,只有很少数经过一定的加工,比如羧甲基纤维素。它是从植物中提取的,又通过化学反应在分子中的某些位置加上了“羧甲基”。虽然它也可以称为“化学产品”,不过其安全性已经过了广泛检验,并没有发现对健康有什么危害。
除了淀粉,其他的食用胶都是作为食品添加剂管理的。这些水胶体除了可以用于食品,还可以用于其他工业产品。作为工业原料,其生产过程的控制和要求就不像食品原料那么严。所以,工业级的水胶体会比食品级的价格要便宜。这就造成了某些不法商贩使用工业级原料代替食品原料的可能。而工业级原料,就可能存在有害杂质。
食用胶的使用是个非常复杂的事情。令人遗憾的是,根据目前卫生部对面条等食品的检验程序,其中并未包含食用胶的检验项目。因此,此前有关部门对市面在售面条等食品抽检时,未发现“塑料面条”案例。
食用胶本身的成分较多,如今的国家及省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均未对面条中食用胶成分提出检测细则,因此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目前也尚未展开面条抽检事宜。不过随着近两年来各地不断曝出“燃烧面条”案例,国家有关部门目前正密切关注“塑料面条”,一旦有新的动向,将积极配合市场展开行动,直至出台相关法律法规。
最近已有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了这方面的提案和建议,期待食品监管部门能尽快出台相关检验和惩罚标准,尽可能增加检测环节,从源头上减少有害面条入侵百姓生活,减少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
(责编:田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