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
案例一:温州的老张不久前和老伴随旅行团到北京旅游。途中,导游带他们去珠宝商场购物。在商场里,一名自称是温州老乡的老板热情地打包票说,不赚老乡钱,商品按成本价卖,店里绝对是上等的真玉。老张等人见有这等好事,争相购买。老张买了一只手镯和一个挂件,合计4万元。
老张当时向那店主老乡索要发票,可对方说是低价贱卖,不好让营业员及商场知道,否则不好做生意。他们就没再追要发票,更不知道还有鉴定证书一事。
回去后经检测,两件玉器均为劣质翡翠,经过了漂白、充填、染色等处理,市场价几百元。
点评:老年人大多是从穷日子熬过来的,买东西时一分钱也舍不得多花,有钱也买便宜货。一些骗子正是瞄准了老年人图便宜的心理,用假货劣货冒充名牌、正品,诱老人上当。
案例二:北京市石景山区七十多岁的老刘家来了一男一女,自称是长途电话局的工作人员,手里拿着“长途业务用户申请表”上门推销,说存500元送500元,“交的钱相当于预存了话费”。每次交电话费都要排很长时间的队,预存不就省心了?老刘一想很合适啊,于是他花500元办理了“长途数据业务”,对方在电话上装了个拨号器后就离开了。
事后,老刘拿着收据到网通营业厅,工作人员告诉他,单子上所盖的“长途数据业务专用章”早已废弃不用。等到网通公司催缴话费的电话打过来时,老刘才确定自己被骗了。
点评:大部分老年人对社会信息了解较少,所以一旦接触骗子,就容易上当。经常发生的手机欠费、异地消费、短信诈骗等,被骗的常常是老年人。
案例三:老董是邮局退休职工。春节前的一天早上,有个男的“咚咚咚”地敲了好几下窗户玻璃,说自己是邮局退休办的,过节给送年货来了,老董就请他进了屋。老董回忆说,那个男的四十多岁,说单位搞60年大庆,要给退休员工发米、面、油等东西,总共一千多块钱,需要向每个退休员工收取460元。当时,他跟老董谈得挺热乎,还说要是经济上有困难,他先帮着把钱垫上。老董说不用垫了,就进屋拿了460块钱递给他。那个男的走了以后,老董才觉得事情有点不对,他就给单位退休办打了个电话。工作人员说没有这回事,你快报警吧。
点评:一些老年人常被忙碌的子女忽略;或者子女远在他乡,他们内心对亲情充满了渴望。这时候如果有个人像亲人一般地嘘寒问暖,关怀备至,老年人的心理防线会被轻易攻破,掉入骗局。
受骗原因应自省
一、以为满世界都是淳朴善良之人。
“真善美”是老一辈人的处世观和行为准则。言而有信,坦诚相待,尽管社会环境复杂,他们依然愿意相信每个人都是纯朴善良的。
二、分析判断能力渐渐减弱。
老年人身体各个部分的生理机能逐渐退化,包括大脑对信息处理的能力也在减弱,特别是在突然接受大量新信息的时候,反应能力较差,缺乏批判与怀疑精神,往往不能够立刻做出理性的决策,加之骗子手段隐蔽且不断地忽悠与怂恿,很容易入了骗局自己却浑然不知。
三、与社会脱节,对“博大精深”的骗术不易识别。
老年人退休后赋闲在家,由于不适应社会角色的转变,接受外来信息少,对于不断升级且日益博大精深的骗术不易识别,容易落入骗子的圈套。
四、盲目追求延年益寿之法。
人一旦步入迟暮之年,对身体健康就会格外关注。很多老年人希望能通过简单有效的方法,少花钱或不花钱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手段高明的骗子们常常会利用这一点,请一些所谓的专家来宣讲“高科技产品”或是“祖传秘方”等,诱使老年人花钱来购买所谓的包治百病、延年益寿的产品。
五、总是忘记“贪小便宜吃大亏”这句古训。
有些老年人对一些小恩小惠没有抵抗能力,面对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欣然接受,结果被骗子以小利诱之入瓮。
远离骗子也不难
一、家庭层面:子女要多从精神上呵护关爱家中老年人。
有这样一首打油诗:“无权的高干,富裕的穷光蛋,多子女的孤老头,有配偶的光棍汉。”这让很多老年人感同身受。老年人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单纯的物质赡养无法满足老年人的精神和情感需求。子女更应多抽出时间陪伴老年人,让老年人的精神和情感有所寄托,从而避免被“热情”的骗子乘虚而入。
二、社会层面:针对老年人加强防范宣传教育。
各级组织应经常开展不同主题的老年人防范宣传教育,通过援引实际案例,帮助老年人提高识别常见骗术及骗局的能力,学习防范技巧。
同时,执法部门应严厉打击各类诈骗,做到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三、个人层面:不要轻信他人,慎做决定。
老年人在与不知底细的陌生人交往时,不要随意透露个人真实信息,尤其涉及到钱的问题时,更要多加戒备。一时无法作出正确判断,要多征求子女和身边朋友的意见,做到三思而后行。
老年人平常要多看新闻,关心国事民生,尤其要多关注一些法制栏目,开阔自己视野,吸取他人的经验,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对各种骗术的防范和鉴别能力。
(责编:辛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