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东晓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深入, 全球化得到迅速发展,作为全球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文化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现象。认识文化全球化,必须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内容,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思考和探讨。
[关键词]全球化 文化全球化 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的关系
一、全球化的含义
全球化的发展不仅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更是一种全方位的社会变迁过程,是从经济领域开始,不断扩展到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发展过程。所以,全球化的具体内容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主要是指生产体系的国际化,也就是说,随着市场和贸易开放程度及规模的日益扩大,世界各国和地区的人力财力物力和技术资源正日益被纳入到国际化的生产体系之中加以配置和利用,形成了一种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全球化完整生产体系;大量国际金融资本在全球范围内高速流动;统一的世界大市场的形成,当代世界市场的主要标志是世界市场规模的急剧扩大、市场规则的全球统一、市场组织的全球调节、市场结构的全球包容和市场交易的全球化扩展。可见,全球经济一体化是全球化的基础、动力、主导方面和主要标志。
第二,文化融合全球化。随经济的全球化和文化的交流发展,不同文化的冲突碰撞越来越多,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人们所处地文化环境很难再是一成不变的的同质文化,或者保持纯粹的传统文化。文化的新陈代谢与霸权行为会加剧,其结果必然是在对立中走向统一,经过冲突达到融合,实现多元化的和谐共处及平衡。所以,文化融合作为全球化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的是一种全方位的、立体化的融合,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互补共处与整体和谐。
第三,人类认同全球化。这主要是指不同国家、民族的人们之间的相互认知与理解程度的提高和在价值观与思维方式上的良性互动的增加。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一是人们交流规模和速度的增加;二是信息传播技术的日益发展;三是信息输入的日益巨量增加,人们对世界的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水平不断提高,人们之间的沟通也在不断加深;人类活动方式的相互借鉴和趋同;人类在价值观方面的相互渗透与融合。这些都促进了人们认识程度的加深和了解。
第四,生态共生共荣全球化。它主要是指全体人类与地球生态的共生共荣化,是指整个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生态环境质量,而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也越来越取决于全体人类的主体意识觉醒和共同行动。其主要表现是,全球生态空间人类共居;全球生态环境人类共用;全球资源的人类共享;全球生态灾难的人类共蒙;全球生态责任的人类共担。
二、文化全球化的含义
对于文化的全球性的理解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认为,应当舍弃一切去寻求文化上的全球同一性;另一种则认为,应当以自己的传统的文化特色去抵御全球的文化趋同倾向。
这里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文化全球化。一是,文化全球化应是存异求同的过程。有些人对全球化进程有一种恐惧,认为文化全球化好像是洋枪洋炮夹着西方的强势对本民族文明的入侵。其实这是一个误解。首先,文化“全球化”的概念不是“一体化”,或“一致化”。根据我的粗浅理解,文化全球化并不是要消灭各种异质的多种不同的文化,不是要建立一种全球同一的单质的“全球文化”,文化全球化首先是思维模式的现代化。各民族文化在相互接触、交流过程中,在各种异质的不同的多元文化中,寻找共同的普遍的相关性,某些行为模式日渐趋同了,从而建立一种具有普遍相关性的文化,而又不是外力强加的结果。这就是“文化全球化”。这种现象并不能否认文化多样性的存在,世界是多姿多彩的,每一片绿叶都不同,每一朵鲜花也不同。各个国家、地区、民族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因为,各种文化存在的根源和条件仍然存在。所以文化全球化是兼同和存异的过程和现象。
二是,文化的全球化以文化的同质化为基础。文化的主体是人类整体,面对生态、环境、资源、人口、毒品、艾滋病等日趋严重的全球性问题,人们认识到其载体绝不是一个个孤立的国家,而是整个人类社会。解决这些问题,单靠各国孤军奋战是不可能解决的,它关系到人类的共同利益,从而要求整体的认同与行动。于是,全球意识、全球观念应运而生,这种体现人类共同意愿的新观念和新意识无疑体现出文化的同质性。这些同质化的新观念和新意识或者植根于全球化、网络化浪潮,或者产生于全球性问题的客观推动,或者本身就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产物。总之,这些问题、现象是全球性的,引起各民族、国家的关注与共鸣,从而进一步强化了文化的同质性。
三是,全球化带来了民族文化的危机,也带来了民族文化的机遇;我们不应该简单地把弱势文化发展所需要的冲突,认为是强势文化对本民族文化的入侵。把全球化理解为“西方化”、“美国化”是不正确的。目前美国文化在全世界处于强势,我们应该正视这一现实。在“全球化”过程中,我们要警惕和抗拒美国和一些其他西方国家利用强势推行“文化霸权主义”,但是没有必要因为警惕和抗拒西方霸权主义,就想在“民族化”的旗帜下,像六、七十年代那样闭关自守。值得注意的是,“民族化”如与过于狭隘的民族主义相结合,甚至打着“爱国主义”的旗号招摇过市,它必然阻碍民族文化与世界先进文化的接轨,导致民族发展的滞缓,甚至带来民族内外矛盾冲突的加剧,那将是危险的。从长远看,全球化有助于加速这种强弱不战态势的平衡。因此,关于文化全球化我们完全应该以乐观的心态对待之。在“全球化”环境的今天,我们要建立一种开放的文化观念,不仅认同民族、更要认同世界,努力将民族文化融入世界潮流,又在世界潮流中保持民族的个性。只有这样做,我们的民族文化才能真正永葆青春和活力,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极力保护自己不受侵害这样的心态对待世界文化。
四是,文化的全球化是文化间的高度互动化。文化互动首先意味着,不同的文化“互为主观”,实现如哈贝马斯所指出的符合交往理性的“话语权利的平等”。不同的文化超越各自传统和生活方式的基本价值的局限,作为平等的对话伙伴相互尊重,并在一种和谐友好的关系中消除误解,摈弃成见,共同探讨并寻求途径解决与人类和世界的未来相关的重大问题。罗兰·罗伯森认为,当代文化的生成、发展与变化是在“全球场”中进行的,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资本的全球性流动又强化了“全球场”的功能。不同文化在全球范围的展现、碰撞,文化的全球性互动要求我们关注不同文化在全球场中的相互影响,本民族的文化为他民族所认同、接纳,但更多的是相互区别的文化的自我张扬与认同,换言之,这种影响的目的是追求文化的独特性。文化的全球化是指“对特殊的东西、对表面上越来越精致的认同展示方式的寻求具有全球普遍性”。
五是,文化的全球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不同于“全球文化”或文化全球一体化。文化全球化的动态过程指的是文化全球化会呈现不同的发展阶段。经济全球化的三种特性,即生产力和科技发展的世界性、社会资源配置的世界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展的世界性,决定了“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与资本强行打破民族和国家的界限,使世界上大多数相对落后的民族和国家直接或间接地从属于少数发达国家交织在一起的,从而使“文化全球化”呈现出复杂的态势,“文化殖民主义”、“文化保守主义”往往掺杂于其中。本文认为,文化全球化要历经三个阶段,即从工业革命开始至今,甚至至今后较长时期,是具有文化殖民色彩的文化全球化发展阶段;随资本主义的全面衰落,各民族的文化能够在更多“正常”条件下交流的文化全球化阶段;随社会的更高发展,各民族文化在完全平等、长期融合基础上的文化全球化发展阶段。
六是, 文化全球化的基础是经济全球化,但又有其相对独立发展的性质。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们的交往日益频繁,人是交往的主体,人又是具有一定文化的人,不同文化主体的人之间的相互交往,必然会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从而促进文化的发展,各民族的精神活动成果越来越成为“共同享受的东西”。但是,作为一种文化,它一旦形成,又具有相对稳定的合理内核,又是不能被轻易改变的,作为具有某种文化特征的人,其具有的内在的稳定的文化因素也是不会轻易被改变的,作为一种文化,与经济的发展速度不一定是平行的,有超前或滞后性,有其独立发展的相对性,文化对经济的反映只是一种能动的反映,因而,文化全球化对经济全球化是一种能动的反映,有其相对独立发展的性质。
三、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的关系
文化全球化是全球化的有机构成,它与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科技全球化、人类认同全球化等共同构成了全球化运动的浪潮,它们之间相互作用、互相影响、共同把全球化浪潮推向前进。全球化必然伴随着文化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又推动着全球化的进程。文化在空间上是流动的,在时间上不仅仅是被继承的,更是被创造的。显然,全球化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化语境,它带来的是一种时代的断裂。在全球化语境中,古今中西之争、体用之争的传统思维方式已经丧失了应答和解释当代中国文化问题的效力。当代文化发展正在经历着范式转移。由上可见,如果从广义文化角度看,全球化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文化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大而言之,全球化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全球化。但是,从狭义文化角度来看,文化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与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科技全球化、人类认同全球化等共同构成了全球化运动的浪潮,它们之间相互作用、互相影响、共同把全球化浪潮推向前进。一方面,文化全球化推动了全球化其他内容的发展;另一方面,全球化的其他内容又推动了文化全球化的发展。文化全球化虽然与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等相互联系、彼此交织,但它又与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等界限分明。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等构成了全球化的外在层面,而文化全球化则是全球化的内在层面。文化全球化是指世界各种文化形式在“互融”与“互异”的两维张力的作用下,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与互动,从而日益趋于同步的、共通的发展。可以看到,随着世界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各民族文化在相互沟通、互补和交流的同时,正在冲破地域限制和民族模式而走向世界文化整体。因而,文化全球化包含了两个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各个民族文化超越自身向世界文化趋近,从而不断获得文化的认同;另一方面是世界文化越来越仰仗各民族文化资源的支持,从而实现着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个性文化与共享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必须强调的是,全球化并不等于世界的一体化,文化全球化也不是世界文化的同质化。这就是说,文化的“和”与“同”并不相同。文化全球化指的是“和而不同”之“和”,是指多向文化流动和融通而产生出的多元文化组合形态,而不是各种文化趋于同一之“同”。这样,全球化在文化领域里就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一方面,文化全球化使世界趋近于“同”,使世界越来越相似;另一 方面,文化全球化又使世界趋近于“异”,使文化间的差别变得越来越大。而文化的“和”就是这“同”和“异”的辩证统一。可见,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互相区别,但又有着内在联系,二者互相推动,互相影响,共同推动着世界发展。
参考参考:
[1]郭景萍.全球化的三重境界及其实现障碍.载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第4 期
[2]于贵明.论全球化与民族文化的发展.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3]罗兰·罗伯森.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