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7日,中国国防部宣布了正在改造航母的消息。据海军人士透露,中国第一艘航母预计在2012年八一建军节宣布成军,正式交付海军服役。
昙花一现的论证
1970年4月下旬的一天,当时在隶属海军建制的第七研究院十四所负责世界水面舰艇总体发展研究工作的于瀛,随领导去院里开会。会议组织方在电话里特地提醒说,不能带笔和笔记本。
在这次会议上,该院一位副院长宣布了一条中央军委下达的命令:从即日起,组建航空母舰研究队伍。
这个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道开展航母研究的命令下得有点突然。此前,于瀛所在的714所正面临被撤销的命运。
这一年,中国正处于与苏联全面交恶、与美国关系尚未缓和的时期,安全形势很严峻。
上世纪60年代末,中国在武器研制上的突飞猛进,是这次航母论证的另外一个背景。1968年,中国第一艘核潜艇开工建造;1969年5月,常规动力舰开始批量制造;1970年4月份,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升空。
当时,中国正处在“文化大革命”的间歇期。中国船舶第七研究院原副院长尤子平说,关于航母的决策,不仅是上层几个人的问题,也可以说是社会普遍存在的“左”的思想的产物。于瀛则认为,这和中央发展海军的思路一脉相承。“毛主席50年代就提出: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一定要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
于瀛记得,当时所里隔三差五就会来一拨人,咨询有关航母的信息。
这场由中央军委发起的论证,具体的组织者是海军司令部造船工业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船办”)。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冲击的刘华清,当时刚从国防科委副主任的位子上离开,担任“船办”主任。
1970年5月中旬,于瀛和张日明赶往海军大院,向“船办”汇报。“那时没有现在的电脑手段,为了说得形象点,我们把航母的照片放大到最大尺寸,再把三合板一拆为二,上面涂上蓝漆,把航母的照片打上去。当时这叫‘拉洋片。”
刘华清听得很认真。汇报结束时,他对张日明说:“胖子(即张日明,刘华清任七院院长时,张日明是其属下,彼此很熟悉),你讲了这么多,我一下子也记不住,你能不能给我出一个小手册,我给领导汇报的时候可以看。”回来后,于瀛和张日明连夜制作了手册,第二天给刘华清送去。
刘华清在回忆录中说:“早在1970年,我还在造船工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时,就根据上级指示,组织过航空母舰的专题论证,并上报过工程的方案。”
但这一过程到了1971年9月份戛然而止。
航母“费效比”
到了80年代,航母论证开始与改革开放联系起来。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亦克亦生。
改革开放就要“走出去”,但谁来保护这些走出去的中国利益?“这时,中国社科院的一位专家提出,改革开放必须有以航母为中心的强大海军的支持。”于瀛说,这种观点出来以后,国防的、军工的也都跟着提。
1982年,刘华清出任海军司令员。他在1975年向邓小平汇报整个海军建设与发展的建议信中,提到了航母问题。
海军前装备技术部部长、少将郑明告诉记者,第二轮论证开始的时间大约是1986年。在此之前,以海军装备技术部为主的相关部门为论证做了诸多准备,刘华清对航母的态度也日益明朗。
1984年1月,第一届海军装备技术工作会议召开。
在这次会议上,刘华清对航母的表态是“现在国力还不行,要等一段时间”。
1985年12月,海军第二届装备技术工作会议召开。刘华清指示:航母总要造的。到2000年航母总要考虑。
1987年1月,海军第三届装备技术工作会议召开。刘华清在会上指出,要把航空母舰搞得能适应未来战争需要,要很好地研究和论证。这次会议后,刘华清让郑明准备向上级的汇报材料。
1987年3月31日,刘华清带领张序三、李景两位副司令,以及海司和海装的相关人员,向总部机关的领导汇报。刘华清选择了一个能最大限度降低领导顾虑的切入点:着重说航母的作战费效比。就是说相对于其他保护海权的形式,对航母的单位投入能带来更大的安全效益。
1985年中国军费的总投入为192亿元,还不够买一艘美国大型核动力航母。基于此,在刘华清汇报的规划里,将航母上型号(即决定造什么规格的航母)的时间拟定为2000年。
在这次汇报中,刘华清澄清了几个让航母变得遥不可及的观念:一是航母编队并不需要全部新造,编队中的驱逐舰和护卫舰都可以与机动编队共用。因为即便没有航母,海军还是需要驱逐舰和护卫舰,这些舰艇既可以作为航母编队的舰只,也可以作为机动编队的舰只。
另外,基于保护海权的需要,就算没有航母,飞行半径较小的航空兵还是要发展的。发展航母并不会增加飞机的总数量,只是把这些飞机改成舰载机。这可能会多出一些成本,但也不会高很多。
刘华清说,通过研究发现,使用岸基飞机来保护海权非常浪费。“因为它的留空时间短,所需飞机和机场的数量很多。”
“因此,发展航母编队,是一个如何调整装备经费使用方向的问题,不需要大量增加装备费。更重要的是,有了航母,海上机动作战编队的作战效能会大大提高。”刘华清说。
这次汇报,在总参谋部和国防科工委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88年12月,国防科工委科技委评议申报的软科学课题,“我国航母及舰载机发展可行性研究”被列入12个入选项目之一。船舶第七研究院原副院长尤子平于当年在青岛召开了航母学术研讨会,对中国发展航母展开了热烈讨论。
时任国防部长秦基伟、国防科工委主任丁衡高、航天工业部长李绪鄂均表态支持航母。丁衡高说,发展航母的迫切性比载人航天迫切。
军委对航母问题议了很多次,但是苦于经费不足,思虑再三,航母暂时还是不能上型号。军委副主席杨尚昆说,我们这样大的国家,没有一两艘航母不行,当然,现在还不能这样搞,下一代人把它搞出来。
郑明说,这段时间,有关航母的观念有很多冲突,赞成的人很多,反对的人也大有。
刘华清的汇报还产生了另外一个后果:中央军委同意海军建议,1987年在广州舰艇学院开办一届“飞行员舰长班”。据知情人士透露,舰长班本来是奔着2000年航母上型号的目标培养的。
意外收获
在关于航母的讨论议而不决之时,有两起事件在某种程度上坚定了高层建造航母的决心:一是1993年“银河”号事件;二是1996年台湾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大陆方面在东南沿海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却招来美国海军两支航母舰队前来“示威”。
事实上,在上世纪80年代,在中美军事关系走向密切之时,美方曾经表示“乐见中国制造航母”,也曾多次邀请中国军方领导人前往参观美国的航空母舰。
然而,中国的航母计划依然迟迟未决,直到1992年,一个让航母从论证走向现实的机会出现了。
苏联解体后,大量军工企业许多业务下马,航母项目亦在其中。
前海军副司令员张序三说,对“瓦良格”的考察团总共派遣了多次。海军当时的思路,一是买个半成品,另一个是自行研制,“前一种更适合起步”。
回国后,考察团给上级写了一份报告。
但报告递上去以后,一直没有回复。
张序三说,当时对改造的投入大体有个估算,差不多要花几百个亿,才能把“瓦良格”完全建成。于是,这件事一直搁置起来。
后来“瓦良格”抵达大连,相关方曾为如何处理它发生争执。有人担心此举会带来外交风险,有机构还曾建议将“瓦良格”拆成废钢铁。
军方建议“将其改建成一艘训练舰也好”。于是,一个关于改建“瓦良格”号的报告报上去,并最终获批。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韩永 2011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