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审计监督管理方法创新探析

2012-04-29 05:28陈冬梅
经济研究导刊 2012年32期
关键词:企业内部审计监督管理

陈冬梅

摘要:对我国当前传统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同时,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公司审计工作,提出了一些企业内部审计的创新做法。

关键词:企业内部审计;监督管理;创新做法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2-0137-02

企业内部审计是我国社会主义审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内部审计的实质是对本部门、本单位经济活动的再监督,是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监督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实施时间较短。2008年6月和2010年4月,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先后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等三个配套指引,对我国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提出了强制性要求,为各类企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提供了基本框架。建立企业内部审计监督控制制度是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细化企业管理的内在要求。

企业内部审计应突出以内部控制评审为特征。内审部门通过对企业内部各项业务活动的内部控制措施不断实施评价,指出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有助于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发挥内部审计“一审二帮三促进”的职能作用。

要做好企业内部审计,应用科学的内部审计方法至关重要。审计方法是在审计工作中达到审计目标、完成审计任务的具体途径、方式和手段。一直以来,企业内部审计,根据被审计企业审计项目和内容的不同,传统常用的企业内部审计技术方法主要有顺查法、逆查法、交叉法、复核法、审阅法、询查法等等,不一而足。

当前,传统的企业内部审计方法依然大量存在和使用。无论使用何种传统的企业内部审计方法,都是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查证及生产经营的监督上,使企业内部审计还无法完全从传统企业内部审计的“阴影”中走出来,主要职能仍然是“监督”,还停留在“查错防弊”、事后监督的阶段上,而没有与时俱进,顺应企业经营管理的新变化,及时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做出分析、评价并及时向企业经营管理者提出管理建议,审计的对象依然主要是会计报表、账本、凭证及相关资料,其主要工作仍然都集中在财务领域而未深入到管理和经营领域。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外部制约机制的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账务表面的错弊会越来越少,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应该要及早从传统的“查错防弊”向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进行转变,企业内部审计的重点也应从内部检查和监督向内部分析和评价方面转变。企业内部审计不可能也不应该只局限于财务领域,应该将其将扩展到企业经营和管理的各个领域,开展管理审计,摆脱传统守旧、效率低下的监督型审计模式。

随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多数企业普遍实现了高速发展、跨越发展,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收益不断增加。然而,纷杂庞大的公司系统也为企业管理工作带来越来越多的难题。各企业在制定公司制度的同时如何在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推陈出新,已是企业规避风险、创造高效益的重要内容。这就给企业内部审计带来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内部审计监督管理方法必须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创新才有生命力。

基于创新企业内部审计监督管理方法的发展方向,笔者结合本公司一直以来较为系统和完善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基本情况,对本公司提出的几种内部审计监督管理的创新做法及取得的初步效果展开进一步的分析探讨,以期达到提高企业内部审计的合理性、科学性和高效性,更加有效的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服务的企业内部审计最终目的。

多年以来,本公司审计部始终紧密围绕公司发展战略与年度工作任务,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新的姿态,积极探索并逐步构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企业内部审计新模式,即由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审计转移,管理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相结合;由事后审计向事前审计转移,事前控制和事后评审相结合;以“板块式审计”为主,采取“参与式”的审计组织形式,开展专项审计或审计调查;建立审计整改落实监控流程和后续审计流程,保证审计结果的充分利用。

一、由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审计转移,管理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相结合

多年来,本公司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一直以创新的姿态,不断向经营活动和管理活动延伸,并逐步向以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管理审计工作拓展,大力推行效益内部审计。

一是注重提高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经常性地组织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参加各种专业业务培训以及与航空业相关的管理知识等的培训,扩大企业内审人员的视野,为企业内部审计创新提供人才保障。

二是强调要求审计人员消除“局外人”意识,积极参与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并在具體的活动中行使监督和相应的管理职能,进而让审计理念得到升华,改变为审计而审计的观念。

三是切实掌握企业内部效益审计的实质,即被审计企业内部单位是否进行有效的管理,资源是否被最合理利用,相关项目资金应用效果是否达到预期。在这个基础上,再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合理化解决措施,对于可以取得更好效果的情况,提出建议方案,帮助企业减少损失,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切实有效的助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四是采取内部控制评审与财务收支审计相结合的方式,将企业内部审计定性为管理与效益的综合性工作,由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审计转移,管理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相结合,进而让管理完善企业内部审计,让内部审计促进企业内部管理。将重点放在生产运行审计,侧重管理评审,同时兼顾财务收支审计及下属企业审计,以促进公司内部控制不断规范和优化,建立长效机制,防范经营风险。

二、由事后审计向事前审计转移,事前控制和事后评审相结合

传统的企业内部审计都是事后审计,主要起监督作用。随着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将不仅仅局限于事后监督,更多的是事前预防与事中控制,它将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和评价,及时发现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把企业的风险降到最低程度。因此,为从“经济监督”的传统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开展企业内部审计的另一创新做法就是由事后审计向事前审计转移,事前控制和事后评审相结合,

企业内部审计要真正做到由事后审计向事前审计转移,事前控制和事后评审相结合,离不开企业管理者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也离不开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共同提高对企业内审工作的认识,各部门还要积极配合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尤其是财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同时各业务部门也应积极主动向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咨询业务,以及时堵塞漏洞,防范经营风险。

审计部得到了公司管理者和各个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得以参加公司总经理办公会、基建例会、营销分析会等各项企业决策业务会议,及时掌握公司的各项经营决策,为建立事前预防、事中监督、事后审计的全程监控的审计工作模式提供了可能,同时,能够促进审计部门能够根据企业业务工作情况,及早完善审计工作计划,提高审计工作的时效性。

为做好对采购管理进行监督管理和指导,审计部采取企业内部审计事前控制和事后评审相结合的方式,依据公司“采购管理制度”,对重大项目进行事前监督,从采购文件编写到开标会议全过程都积极及时的参与。针对采购部门制定的采购文件及评审标准提出改进和修订建议,及时制止不合规定的采购会议。为实现最有效的成本决策,审计部积极与采购管理部门、业务部门就采购环节中的问题进行有效沟通,较好地提升了成本管理质量。

三、以“板块式审计”为主,采取“参与式”的审计组织形式,开展专项审计或审计调查

为了减少重复交叉审计及对被审计单位的干扰,审计部创新审计组织形式,根据企业内部审计所涉业务的系统、领域、性质划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范围,采用“板块式”审计方式,开展专项审计或审计调查。企业内部审计从业务管理控制到会计控制,进行系统的、全方位的评审,形成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和系统性的审计成果,促进业务流程优化和经营效益的提高。

针对涉及专业性强、情况复杂的特殊审计项目,审计部采取创新的“参与式”的审计组织方式,有效地改变了被审计单位对企业内部审计“敬而远之”的心态。通过邀请业务部门参与审计项目,增进了各部门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了解和理解,有效地提升了相关各方的沟通效果。“参与式”的审计组织方式,即审计方案开始实施前就召开审前会议,与被审计单位沟通审计方案,听取被审计单位的意见,沟通审计发现,促进落实审计建议。

参与式审计优化了审计队伍专业结构,弥补了内部审计人员部分专业知识的不足,增强了审计建议的适用性和合理性,更好地提升了被审计单位落实整改效果,同时也为内部审计人员提供了自我学习培训和提高水平的机会。如邀请计财部进行销售业务管理、基建投资管理评审等,弥补审计人员相关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不足,确保了审计工作质量。

四、建立审计整改落实监控流程和后续审计流程,保证审计结果的充分利用

企业内部审计必须做到客观、公开、公正,不仅重视问题查找,重视与被审计单位共同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及根源,更重要的还在于要提出客观、合理、可行的审计意见和建议,帮助被审计单位实实在在的做好整改落实工作,促进企业内部业务质量的改进和经济效益的持续提升。为此,审计部创新性的建立了审计整改落实监控流程和后续审计流程,有效地保证了企业内部审计结果的充分利用,较好地实现了审计目的。

为了保证企业内部审计报告的客观、公正及审计结果的充分落实,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遵照PDCA闭环管理原则,从最初的审计计划的制定,到审计实施的全过程,再到发现问题、整改问题实行全过程监控管理。审计部除了原有的“审计报告征求意见书”外,增加“审计意见期中交换书”和“审计退出会议意见交换书”,召开审计沟通会等措施,以中立的角度客观、公正地检查相关工作程序流程,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落实整改阶段,本公司审计部联合计财部、被审计单位,通过“审计报告整改监控”电子审批流程,确保审计意见和建议得到充分落实。即通过由被审计单位提出整改方案,审计部审核,被审计单位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整改,审计部进行复核,计财部进行绩效考核等措施,确保整改到位。此外,对重大的审计项目,审计还进行后续跟踪审计,提升整改效果。

通过审计分析、评价和建议提升被审计单位管理质量。2010—2011年的审计建议接受率高达98%以上,得到了被审计单位广泛认可,较好地发挥了企业内部审计为公司管理服务的职能。

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免疫系统”,以第三只眼为企业经营发展体检把脉,必须定位于服务,立足于监督,着力于规范,内部审计成效要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服务保障。

我国经济社会在高速發展,企业的发展也在提速,企业管理水平需要急剧提升,企业的内部审计监督管理工作始终在面临新的挑战,企业内部审计要始终把反思作为内部审计创新工作的切入点,学习先进的企业内部审计方法,总结企业内部审计的经验,宣传推广先进的企业内部审计方法,营造由“人本”向“能本”转化的观念,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智力和潜能,不断创新企业内部审计监督管理的方式方法,积极拓展企业新的审计领域,同时,还应建立有效的激励鼓励机制,鼓励创新。只有这样,企业内部审计才能适应企业的快速发展需要,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跨越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焦志伟.内部审计创新的探讨[J].中州大学学报,2006,(3):23.

[2] 何薇.内部审计在企业运营机制中的创新做法[J].现代经济信息,2012,(5).

[3] 沈翠玲.论内部审计创新的可行性[J].中外企业家,2012,(7).

[4] 李中华.论审计创新[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12).

[5] 李荣梅.国有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审计的思考[J].辽宁经济,2011,(9).

[6] 周 洁.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J].沈阳大学学报,2005,(1).

[责任编辑柯黎]

猜你喜欢
企业内部审计监督管理
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
加强粮食流通监督管理的思考与探讨
带头增强“四种意识”推动监督管理常态化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直销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析新会计制度下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性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控制研究
浅谈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
基于新会计准则对企业内部审计的影响
基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的企业内部审计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