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艳艳
[摘 要]动态不一致性理论是挪威人Finn Kydland和美国人Edward Presccott于1977年提出的,为经济政策的研究开创了新的模式。本文结合动态不一致性的中心思想,在分析了零通货膨胀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的基础上,提出了避免零通货膨胀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问题的几条措施。
[关键词]动态不一致性 零通货膨胀 政策制定者
每个国家都必须面对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但是由于经济的不确定性使得宏观经济政策很难达到理想中的效果,政策制定者对最佳经济目标的认识直接决定了政策目标的选择,宏观经济的长期目标是达到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即零通货膨胀(至少是低通货膨胀),在实施零通货膨胀货币政策时可能会遇到动态不一致性问题。
一、动态不一致性的基本思想
所谓动态不一致性是指政策当局在t期宣布t+n期将实行的最优政策,而当t+n期到来时,实行该政策不再是最优的,导致政策当局食言,初始的政策承诺不可信。也就是说,动态不一致性是指事前的最优政策和事后的最优政策的不相同。从对动态不一致性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政策制定者所面对的不再是和现实经济状况的简单博弈,而是和公众的动态博弈。作为理性个体,公众预期到政策制定者总想采取短期行动,会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而采取相机决策政策时,虽然这是理性的政策制定者出于良好动机一个很自然的结果,但是仍然使政策的可信度降低。
二、动态不一致性分析
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替代关系是由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决定的,但是由于通货膨胀预期的调整,在长期内二者不存在替代关系。在当期对政策制定者来说,零通货膨胀可能是目前最好的政策;但在未来期,由于作为理性个体的公众的预期,零通货膨胀已经不再是最好的选择了。在充分就业和零通货膨胀的政策下,政策制定者有可能追求较低的失业和稍高的通货膨胀,而使政策成为一种骗局。在信息充分的情况下,公众知道政策制定者会采取短期行为,因而使政策成为不可信。向公众宣布的政策与具体执行的政策之间的分离,产生了动态不一致性的问题。图1表明了菲利普斯曲线在通货膨胀和失业二者之间的替代关系,结合图1将政策制定者和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型化,具体分析零通货膨胀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的成因。
政策制定者宣布执行零通货膨胀政策,经济决策者根据预期,必然选择与执行的政策相符的通货膨胀水平。图中A点是政策制定者许诺的零通货膨胀,无论是政策制定者还是作为理性个体的公众,第一选择肯定是处于零通货膨胀的A点,此时失业率是自然失业率水平,也就是充分就业,所以经济运行在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上。假设经济达到A点,在零通货膨胀水平之下,政策制定者和公众都会做出理性的选择,也就是以通货膨胀的小幅度增加来减少失业,于是经济将沿着短期菲利普斯曲线PC1向左上方移动到B点。
在B点,通货膨胀率高于政策制定者一开始许诺的零通货膨胀率,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使公众要求提高货币工资等,并相应的提高其预期,这一调整会使PC1将向上移动到PC2位置,经济最终恢复到充分就业,但是有正的通货膨胀率的C点。每一个人都渴望零通货膨胀,政策制定者一开始可能是最佳的决策,但是政策执行的最终结果,总是维持在一个正的通货膨胀率,政策制定者无法保证达到零通货膨胀,这种反常结果的出现使零通货膨胀的诺言成为一场骗局,也在考验着政策制定者的信誉。
三、避免动态不一致性的措施
1.政策制定者保持言行一致
政策当局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为企业制定经济运行制度、方针和发展方向,政策当局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和维护者,它必须身体力行,明确信誉道德的约束力。言必行,行必果,是做人的准则,也是政策当局的准则。如果政策形同空文,会导致公众对政策当局的“信任怀疑”,以后出台的政策会更难执行。一个明智的政策制定者必须知道保持言行一致信誉的重要性,在执行政策过程中如果常常因为时期和执行人等因素被随意改变,不顾信誉的追求短期利益,这就很容易导致公众对政策当局的信任度减弱。作为理性个体的公众是政府政策的执行者和实践者,政策当局的言行直接关系到公众的满意程度,只有做到“言”与“行”的有机统一,才能维护政策当局的公信力,提高公众对政策的可信度。
2.政策制定者的选择要适当
降低动态不一致性的诱惑,政策当局选择一个合适的政策制定者至关重要,即要选择一个比其他公众更具有反通货膨胀倾向的政策制定者,从而这个政策制定者会自觉抵制通货膨胀的压力,避免以实行更高的通货膨胀政策来换取短期内失业的减少。如果该政策制定者相对于失业率来说更偏好物价的稳定性,从而更加重视通货膨胀导致的成本,必然执行“保守”的货币政策。当货币政策由一个众所周知极其厌恶通货膨胀的政策制定者控制时,那么公众的预期通货膨胀将降低,从而使实际的通货膨胀与最优通货膨胀更加接近。
3.采取低通货膨胀政策
政策当局可以与政策制定者签订一份奖励低通货膨胀的合同,采取低通货膨胀政策,防止政策制定者运用“相机抉择”导致动态不一致性。低通货膨胀可以给经济带来很多好处,比如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提高,经济不确定性的减少,价格体系更趋于透明化,经济产出的波动很小,生产效率和社会公平的提高等等。经济政策制定者不是冰冷的机械装置,而是理性的经济人,这决定了政策制定者随时都存在以出乎意料的通货膨胀换取经济扩张的动机。“相机抉择”规则往往具有较高的通货膨胀倾向,因此强化自动财政政策,弱化相机抉择财政政策,是保持稳定的低通胀的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彭玉镏.政策信誉与人民币汇率政策信誉分析[J].财经研究,2004.10
[2]纪宏,王瑞泽.动态不一致性理论与当前中国汇率政策[C].北京市第十三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2006
[3]李国栋.动态时间不一致性的政策意义分析[D].中国石油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