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和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的不断深化,乡镇财政理财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乡镇财政面临着新的形势与任务。本文针对乡镇财政运行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具体阐述了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乡镇财政体制、充实乡镇财政职能的建议。
[关键词]基层财政;情况;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31-0088-02
1 青州市乡镇财政存在的问题
多年以来,乡镇财政在管理基层财政、组织地方税收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农村税费改革后,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加速推进,各级财政用于支持“三农”的资金规模越来越大,农村公共服务的内容越来越多,直接面向农村的转移支付资金及各种财政补贴的具体落实、管理多数由乡镇财政所承担,工作任务量较税改前更为繁重,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更为突出。
(1)惠农政策落实有待改进。乡镇负责兑付发放的农民汽车、摩托车、家电、粮补资金等惠农补贴,全部落在了乡镇财政所的肩上,这些补贴涉及全镇家家户户,而且各种补贴兑付造成了很大的工作量,在财政所人员少、业务量大的情况下,很难完全细致地做好工作,特别是个别村操作不当,引起了不少群众上访。
(2)基层财政所缺少明确的上级主管部门。乡镇财政所作为乡镇政府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其机构属性和人员身份历来都是明确的,而目前乡镇财政所的管理模式是:人事上属人事局管理,业务上属财政局指导,工作上归镇政府管理,造成了干部身份不明,人员流动难度大,工资待遇不均,队伍人心不稳。
(3)基层财政干部混编混岗多、培训少。乡镇财政干部中,行政、事业、合同制人员并存,长期混编混岗,身份模糊,人心不稳。全市基层财政干部41岁以上占总人数的42 %,这些人大多都是在财政所成立时进入的工作人员,知识结构单一、老化,又得不到财政政策和业务知识等正规培训,有些还不会使用计算机,形成基层财政干部年龄老化、素质不高的局面。业务培训机会少,整体素质亟待提高。近年来,随着财政改革不断深化,乡镇财政工作范畴越来越多,工作量也越来越大,而财政业务技能的培训越来越少。
(4)财政办公条件及办公设施差。由于乡镇财政管理上的原因,办公条件、交通配备出现了三不管的现象,在农村税费改革前,市财政每年都向乡镇财政所拨付部分办公、交通等经费,而近几年这些经费没有了,所里的设备、交通工具也相应的破旧不能用了,富裕乡镇还能及时更新,贫困乡镇连工资都不能解决,根本无力改善财政所的办公条件。
2 加强乡镇财政建设的意见建议
基于实际调查和分析,我们认为,要按照财政部“两基两化”及市局“强基固本”工程的要求,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1)出台加强乡镇财政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建议上级财政结合机构改革,抓紧出台加强乡镇财政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对新形势下乡镇财政的重要性、职能定位、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干部培训、硬件建设等提出较为系统的指导意见,力争尽快建立起“环境优美、设备齐全、管理规范、服务完善”的规范化财政所,不断增强基层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
(2)进一步完善县乡财政体制。根据财权与事权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划分镇街道财权与事权。由市政府承担的支出,同级财政部门要有足额的经费保障,尽量不留资金缺口。逐步下放市级企业税收,充分调动镇培植财源和组织收入的积极性,适应强镇扩权的需要,进一步扩大镇财政自主权。
要强化和完善预算编制工作。各镇街道要结合镇街道财力实际和市政府下达财政收入任务,尽量细化财政预算收支项目;完善财政预算编制内容,把镇街道政府可支配的各种资金均纳入预算,提高预算编制的完整性。严格预算执行,年度预算执行中,如需调整预算,必须按程序审批,不得随意超预算。
规范镇街道财政支出管理。各镇街道要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重点”的原则,合理安排支出,确保财政平衡。要完善审批程序,规范支出范围,严控开支标准。规范政府举债行为,坚决制止发生新的不良债务以及变相举债。
继续深化镇街道机构改革,结合农村社区建设与服务,使镇街道机关富余人员向社区和村级流动,鼓励镇街道人员兴办、领办企业和实体,减轻镇街道财政负担;逐步建立镇街道公共财政体制,强化政府服务功能,把镇街道政府的主要精力投入到向农村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上来。
(3)充实和完善乡镇财政监管职能。加强监管,用好资金。一是检查项目申报立项情况,是否存在虚报项目、套取专项资金的问题;二是检查资金拨付情况,配套资金是否到位,有无滞拨、欠拨资金等问题;三是检查有无截留、挪用、挤占、浪费专项资金以及违规报销其他费用等问题;四是检查项目建设工程招标、施工、监理、验收是否符合规定。每年对国家、省市财政专项及大额资金进行跟踪审计。同时,按照财务制度规定,积极落实专项补贴资金设专户、建专账、确定专人负责的“三专”制度。
(4)进一步完善村会计管理现状及“双代管”情况。根据各乡镇的实际情况逐步推行农村会计联村异地委派聘任制,对农村财会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使农村财会人员业务培训经常化、制度化。农村财会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对农村财会人员的任免或调换由村民委员会提名,经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大会讨论通过,由乡镇财经中心审核、批准,报上级业务管理部门备案。工资报酬列入乡镇预算并实行浮动工资制,提高农村会计工作的积极性和专业性。
建立村财镇代管制度。在坚持村级资金所有权、使用权、自主权不变的前提下,全面实行“村财镇代管”制度、“民主理财”制度、“定期张榜”制度。通过在镇、街道的财政经管服务中心,按照代理记账、集中管理、统一开户、分村设账等原则,将村级财政补助资金和专项资金纳入管理范围,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5)尽快规范乡镇财政机构。确定乡镇财政所的编制。结合乡镇财政工作量大幅度增加的现实,应按照乡镇人口、地域和业务规模等因素,合理确定人员编制。建立规范的乡镇财政人员准入机制,在招考人员时,乡镇财政所招录一部分会计和计算机类的专业人才,保证财政干部队伍的稳定性。
统一机构管理模式。探讨对乡镇财政所统一实行“垂直”管理模式,由市级财政管理为主,代表市财政管理乡镇财政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完成乡镇政府安排的工作任务。
加强全市财政系统内人员交流。乡镇财政所人员应由市财政局全面管理,并统一交流调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打破市财政局与乡镇财政所的界定,市财政局人员可到乡镇财政所任职,乡镇财政所人员也可调到市局工作的良性格局,从而提升城乡财政综合水平。
(6)改善乡镇财政所履职条件。加大投入力度,重点解决乡镇财政所办公用房不足、交通工具缺乏、办公设备老化等问题,为乡镇财政干部创造必需的工作环境。进一步加快财政信息化基本建设,促进财政信息化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更新信息化设备,进一步完善计算机网络系统,全面建成完善的财政信息交换网络,形成一个覆盖市、乡两级的高速、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实现乡镇财政与市财政高效网络运行体制,逐步达到网络的宽带化、数字化、综合化和智能化,为全市财政信息化建设提供功能完善、使用安全便捷、技术先进可靠的高速互聯传输网络。加强对财政工作人员计算机应用知识培训,以确保信息技术工作的正常开展。
(7)建立健全乡镇财政制度建设。不断创新服务机制,对乡镇财政所的办公、人员等资源进行整合,建立乡镇财政惠农服务大厅,实行“三个一”服务方式,即:各项补贴“一本通”发放,服务事项“一站式”办结,各种服务“一体化”管理。努力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把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落实到基层。
(8)加强乡镇财政干部队伍建设。加强乡镇财政所干部培训,定期对乡镇财政人员进行轮训,特别要注重管理和业务上的培训。培训方式要多样化,要有针对性地或扩大性地进行。
对乡镇财政所要采取考核奖惩办法,对乡镇财政所的工作要综合评定和单项业务考评,要建立国家、省、潍坊市级奖励制度,对工作突出、成绩优秀的要评先树优,对工作特别突出的要重奖。
调整转换乡镇财政所职能,建设与新形势、新任务相适应的乡镇财政所,积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大胆探索,着力建设“环境优美、设备齐全、管理规范、服务完善”的规范化乡镇财政所,将其打造成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服务基层人民群众的重要平台。
[作者简介]李世东(1972—),男,山东青州人,会计师。